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桑田人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端午哪能不懂这规矩,其实刚才进来的时候,杨端午眼睛的余光早已经看到了这老者,从年龄和官服上判断,这老者应该就是太医院的院使—董大人。
  “请大人恕罪!吾乃今日第一天入宫,是新来的医生。”杨端午低头作揖道。
  “哦,你叫什么名字。”老者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和声问道。
  “谢丹。”杨端午依旧低着头。
  “刚好,我正要出门问问你怎么还没来,这么巧就撞上了。”老者笑着说,“我是这太医院的院使,你刚过来,这段时间就先跟着我熟悉下宫里的生活和规矩吧。”
  果然不出杨端午所料,这董院使是个亲近合蔼之人。自古医者重道,这董院使没有官架子,想必也定是医术高超的人。
  “好的。”杨端午一脸纯粹的回应道。
  自此,董院使觉得杨端午是个纯洁无暇的小医生,出入各地,都喜欢带着杨端午,对杨端午,也没太苛刻的要求。
  “你这刚来第一天,我先带你熟悉下。”董院使说罢,便领着杨端午在太医院里逛了起来。
  太医院主楼也就两层,一楼是空的,正中摆了一套桌椅,是用来接待后宫中人。不过几乎没用过,偶尔后宫中人路过拿什么药材,也会坐一下。
  二楼是太医们日常待的地方。最多的就是各种医籍古典了,摆满了前前后后共十八个柜子。
  平日里无事的时候,太医们在此读书做学问。
  主楼边上,是一间占地面积更大的副楼,只有一层。
  杨端午刚跨进门,便被里面纷繁的景象所惊讶。
  乌黑色的柜子,几乎沿着墙壁摆了一圈,各种名贵的药材数不胜数。
  虽然最近后宫里无人生病,但小太监和几个药医还是不断的忙前忙后给做膏方。
  穆府。
  一阵风吹过,引的穆府内几排窗子发出“格格”的声音。池塘边的几棵大树,也跟着风声抖动着,几片长不牢的树叶,就这么随风掉落,在空中翻滚着,忽而往上一飘,但最终还是落在了地上。
  有几片飘的远的,便落进了水里。引的池水里的鱼儿以为有吃食过来了,一阵欢呼雀跃的涌上来,来回吞吐了几遍,便知不是美味,便又悻悻然钻回了深水里。
  水面上,荷叶像大盘子一样静静的躺着,而且有越长越大的趋势,细看之下,几根花梗已经冒尖,看来,今年的荷花,必定看的极多。
  穆风把端午引到皇宫外院大门口,他就先回家了。
  可是他的心情还是不能自己。
  这个叫谢丹的女孩子,长着一张和杨康何其相似的脸。如果不是因为,他从小就见过杨康,相识很久,都这样久了,他也不会一眼就从杨端午脸上,辨识出杨康的影子来。
  “难道杨康的后人,还没有死?”他大惊,太阳穴忽然痛了起来。
  这时,有奴婢过来传话说:“大公子,老太太请您现在过去,老太太有话说。”


第192 发榜

  正
  穆老太太的房间内,古色古香。正对着大门的,是一张玉桌,桌面,是被镶嵌在紫檀木内的一块原始玉石,虽说是原石,却是一块通透的绿,漂亮极了。桌上,摆着一套茶盏,一看便知是上等的官窑里烧出来的,薄薄的胎上,是一层均匀的白釉。进屋往里,东面靠墙的位置,摆着一张床榻,一看也是用料考究,不过惹人注意的,倒是屋内芬香的沉香,这穆老太太之所以能夜夜安眠,这沉香的作用功不可没。
  穆老太太坐在桌子边,身着一件紫灰色的绸衣,手上戴着一只绿的发暗的手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眉间微皱,便又把茶杯放回了桌子。
  “这参茶不对,谁泡的。”话虽不重,但边上的侍女吓的诚惶诚恐,赶紧跪下来认错。
  “起来吧,这不怪你,是这参不好。”
  说罢,穆老太太清咳了两声,便进屋休息了。
  穆风走了进来。
  两个奴婢迅速上前,为穆风脱去了长靴子,搬来椅子,椅子上还放了一蜀锦织的坐垫。
  穆老太太重新又坐下来。
  穆风坐在上面,很是舒服,穆老太太总是能给他儿子创造她力所能及的舒适。
  抬头,她依旧如此慈祥,看向他的眼神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眷恋眼神。
  穆风很是满足。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穆风也有一个崇拜者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就是穆老太太了。
  年轻守寡,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儿子,面对谢太傅的咄咄逼人,她总是能以柔克刚,取胜于无声。
  穆风不喜欢他的父亲,他觉得他的父亲很失败,所以他不喜欢,他喜欢他的母亲。
  “近来谢太傅那边怎么了?我看谢策总是往咱们府上跑。”穆老太太问,“早上,谢策从破旧的马车上进来我们家,是有多么重要的事,竟然值得谢策连喜好就丢了,也不怕丢脸,堂堂谢太傅的孙子,竟然坐这么破的马车。”
  原来穆老太太全都知道呢。
  别看她整天除了去斋房就是去账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可是,朝廷发生了什么事,都有什么人来穆府,她可都是清清楚楚的。
  老太太,为人精明着呢,要不然怎么从妾室升为当家主母了?
  穆风很诚实地把谢策找他办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穆老太太。
  穆风从来对穆老太太没有隐瞒,虽然他不会对他妻子弟弟说心事,可对穆老太太,他有啥事都会说。
  “这么说,谢策是想派一个人靠近皇上了。”穆老太太想不清楚了,“可是不对呀,太医院都是谢太傅的人,谢策何必多次一举,派这么一个女子去接近皇上呢?”
  穆风摇了摇头:“娘,我觉得,有可能不是谢太傅和谢策想进入太医院,而是那个谢丹,她自己想进去。”
  “什么?”穆老太太惊问,“那又不是什么好地方,医治的都是皇上身边的人呢,若是惹哪个不高兴了,辞退是小事,丢了性命,可是大事,哪有谁这么傻,尖着脑袋要去这样的地方。更何况你也说了,她还是一个女子。”
  “本来我也想不到这一点的,直到我见到了她本人。”穆风说的时候,让奴婢们都退下,“母亲,你想不到吧,她长得和杨康真相似。那眼睛,那鼻子,如果你说这天下有长的这么相似的两个人,那么,他们的关系,一定是父女。”
  “什么?”穆老太太刷的一声,竟然站了起来。
  “若非亲眼目睹,我也不相信啊。我后来一想,谢丹这个名字查无此人,这一定是假名。如果杨康其中一个女儿还活着的话,那么她的年纪,也和谢丹差不多。”穆风越说,眉毛越是皱的紧。
  穆老太太心里一抽,差点就倒了下去。
  穆风连忙扶住她。
  奴婢们都退下去了,穆风正想叫回来,穆老太太说:“不必了,我没事。你扶我坐下,我和你说说话,就好。”
  穆风照做了。
  穆老太太喘了口气,怔怔说道:“论理,当年的事,也不能怪我们。就算是杨康后人找上门来了,也不是针对我们。可是,这个女孩子究竟是什么底细,到底是不是杨康的女儿,你可是要查清楚的。毕竟,我们知道的是,杨康后人早就被杀死了。这又是打哪来的女儿呢。”
  穆风一一应是。
  “还有,她是一个人,还是有好几个,还有没有兄弟姐妹,她和谢策是什么关系,为何谢策要送她进府。你都要具体查清楚。如今她既然是在太医院,就不难查的。”穆老太太说完站了起来。
  屋外,天暗下来,是要下雨了。
  乌云遮住了白昼。
  穆风站在穆老太太身边,一起凝视窗外。
  “我最近总是做梦,梦见那个死丫头,带着她的几个娃娃回来了,难道是真的么?”穆老太太自言自语地说。
  天边忽然都暗下来,哗哗哗,大雨倾盆。
  一觉睡醒,杨端午伸了个懒腰便从床上爬了起来。窗外阳光明媚,又是一个好天气。
  杨端午下意识的拿起梳子,对着镜子熟练的梳着头发。
  忽然,杨端午明白了什么,又把头发重新梳成一束,显得格外清爽。虽说杨端午一时间还有点不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但穿上太医院的衣服后,活脱脱一个相貌清秀的小医生。
  杨端午看着镜子里自己的男儿装扮,竟还有些许俊气,不禁笑了起来。
  穿戴整齐了,杨端午便出门找吃的去了。
  昨日的晚餐,让杨端午对这皇宫外院的吃食很是失望,一直听说后宫的点心很可口,杨端午在心里也是默默期待着。
  果然,给杨端午准备的早餐,只是一碗白粥加点酱瓜和几片萝卜。另外,还有一个水煮的鸡蛋。
  这鸡蛋可是外加的,要不是谢策的关系,要不是杨端午现在是谢丹这个身份,这个水煮鸡蛋,是不可能有的。
  吃过早饭后,杨端午径直去了太医院。这当太医的日子便是如此规律,平日里事情不多,也确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差事。
  杨端午照规矩,到了太医院后,先给董院使请安。随后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一路过来,其余的太医们都对杨端午微笑示意,只是有两个人似乎不怎么热情,也不愿意跟杨端午套近乎。
  可杨端午的内心却偏偏更加喜欢这两个人,不卑不亢,刚正不阿。
  坐在位置上,杨端午随手打开一卷书,慢慢的吸收着里面的知识。
  忽然,楼下传来慌乱的脚步声,不一会儿,这脚步声就上了二楼。
  “董太医,速速进宫,明妃抱恙,皇上可着急了。”
  这来人是个太监,看穿戴的级别,应该是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
  “有劳公公,我这就进宫。”董院使转身拿起医药箱,便跟着太监下了楼。
  “这医药箱那么重,你再带个徒弟跟着你吧。”太监环视了一圈,指着杨端午说:“这就是那新来的吧,就她吧。”
  就这样,当太医的第二天,杨端午就跟着太医院的院使,走进了皇宫内院。
  大大的医药箱挂在杨端午的肩上,可杨端午却在好奇待会会看到什么。
  听说这明妃深得皇上喜欢,也不知长的有多漂亮。
  一路上,杨端午走走看看又想想,不一会儿,便到了明妃的住处—昭德宫。
  这妃子住的地方,就是不一样。醉人的花香充满整个房间,可花香里还混杂着胭脂味,失去了原来的美好。
  隔着水帘,床榻上躺着的就是明妃,因为身份悬殊,杨端午暂时是没机会看见明妃容貌的。
  董御医坐定,抽出一根红丝线交给宫女,绑在了明妃的手腕上。而董御医,则远远的坐在一丈之外的椅子上,将丝线的另外一端,绑在了桌子上。
  “这把脉的技术,也是一绝了。”杨端午暗暗称奇,站在董院使的身后,用心的学习着。
  两只手都诊脉之后,董院使便已经基本掌握了明妃的病情。
  其实无大碍,就是妇人常见的痛经,可能是明妃最近偶尔感受了风寒之邪,令胞宫凝滞,牵引作痛。
  董院使让杨端午取出纸笔,就地拟了一个方子。让明妃身边的宫女照方抓药即可。
  即将离开明妃的昭德宫,杨端午才有心情看一眼四周的环境。第一眼,便被桌上的一碟小点心吸引住了,方方正正的一小块,叠在一起,细细的绿豆粉黏在白色的外皮上,一看就很好吃的样子。
  一些内饰摆设倒没什么太特别的,但用料都是一等一的,这皇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