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之前,现在你娘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不信你去问你娘去。”谢运不耐烦地摆摆手。
谢运一向是自尊的很,看到阿圆就想起杨二丫的话,心里一股气憋也憋不住。
阿圆吃惊了,“可是我和桂花说好的,今天去抓蝴蝶。”
“什么说好的,我家桂花什么时候和你说话了?都是你自己找来的。既然你娘不喜欢桂花,你说好了又有什么用?你能做主吗?”谢运一拍桌子,大声呵斥。
谢太婆没说话,倒是黄添儿,拉着阿圆的手柔声劝道,“阿圆听话,这事,的确是你娘开了口。阿圆先回去吧!桂花也大了,俗话说,男女八岁不同席,桂花今天也正有事呢,你先回家吧!”
阿圆眼睛红红的,一脸委屈的样子,“那我明天再来找桂花。”说着又不停朝桂花的房间里看,这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回了家,阿圆走过来找杨二丫。
杨二丫把织了一半的毛衣,在阿圆身上比了比,笑道,“阿圆喜欢这颜色吗?”
可是阿圆根本没心情看毛衣。
“怎么了阿圆,谁惹我们家阿圆不高兴了?”杨二丫放下毛衣,细细打量阿圆的脸。
阿圆低着头,“娘,你是不是不喜欢桂花?”
这么一问,杨二丫就明白了。
“是不是有谁对你说了什么?”杨二丫拉阿圆坐下。
“娘,是有人,可是,我很喜欢二丫。”阿圆哭丧着脸,“娘,你让桂花和我玩吧!”
杨二丫摸摸阿圆的头,“桂花是好姑娘,娘再找个姑娘,你和她玩好不好?”
“不好。娘,孩子只要和桂花玩。”阿圆坚定地说,“除了桂花,谁都不要。”
“说什么呢,桂花注定是会长大的,长大了你注定就不能再找她玩了'。”杨二丫说。
“她长大了,我就和她在一起,天天守着她,和她玩。”阿圆说。
杨二丫生气了。
“你这些话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好的不学,都学坏的,看来,都是桂花教的!”
阿圆低着头不敢说话了,二丫生气了,他再有理都不顶嘴。
见阿圆安静了,杨二丫这才送了一口气,不过是孩子呢,说的都是孩子话而已,“阿圆也九岁了,早到了开蒙的年纪了,这几日,娘正和你爹商量着,镇上的老师太一般了,要送你去金陵城的学馆,让更好的老师教你。到时候,你就天天可以和很多人玩了。”
“不,我不要去金陵城,我就是喜欢这里。”阿圆急了',如果去了金陵,那不是就不能再找桂花玩了?
杨二丫说:“孩子,娘也都是为了你好。你知道吗?你四舅父就是在京城学馆学出来的,后来还考上了状元。这做娘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乖,你听娘的话,去京城后,好好念书,给娘也添个状元郎来。”
阿圆看杨二丫一脸幻想着成为状元郎的母亲的样子,叹了口气,低下头不说话。
杨二丫说,“如今的京城学馆,也不好进的,不过,有你爹出点钱,还是能进的。对了,你爹今天回来的早,我们去看看他。”
李延今天回家早,逗弄着小李丹说话,杨二丫带着阿圆进来,就说,“阿圆,来,看爹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
阿圆一看,是文房四宝,还是澄心堂老牌子的。
“还不快谢谢你爹。”杨二丫说。
阿圆说,“谢谢爹。”
“谢什么,只要你之后在京城好好学习,就算是报答爹了。”李延摸摸阿圆的头说,“阿圆聪慧,一定不会辜负爹娘的希望的。”
阿圆低着头,闷闷不乐。
连文房四宝都已经买了,看来,他是非要去金陵城不可了。
“阿圆,你先下去好好练字吧!”杨二丫打发阿圆走。
阿圆走了。
李延说,“怎么阿圆看起来不怎么高兴呢?”
“唉,都是那个桂花,阿圆天天和她玩,倒是把心都给玩散了。”杨二丫叹了口气。
李延“哦”了一声,其实他早忘了哪个桂花了,亲戚太多,并且叫桂花的女孩也太多,不过他也不想问。
内宅的事,他早就都交给杨二丫了。
“这次给阿圆打点去金陵学馆,用了多少钱。”杨二丫问。
“多也不多,好在我们有人认识,他们也不敢收太多,说是最近,官府对这块查的紧。”李延说着,掏出账单交给二丫。
杨二丫点点头,“能进去就好了。”然后伸手去抱小李丹。
“对了,刚在路上遇见你大哥,说是你大嫂又怀上了。”李延拿起一本书,看了几眼,说。
杨二丫笑了,“大嫂和大哥成亲多年,只有杨洋一个女儿,这次若是能添个儿子就好了。杨家也算有孙子了。”
李延说,“不过看杨宗闰倒是儿子女儿一样疼爱的。”
“那是,我爹娘也是一样看待的,只是,多个儿子也总是好的。”杨二丫想到自己生的两胎都是儿子,就很自豪自己的生育能力。
第377 长乐
正
杨端午从林杨布庄收账回来,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
那人影从饭馆子出来,走的很匆忙。
杨端午叫道:“木铁牛!”
那人影停住了脚步,可是,马上快步离开。
杨端午跟了几步,可是,木铁牛早就钻进密密麻麻的人丛里,不知所踪了。
怎么会在这里看到布衣打扮的木铁牛呢?
他不是在冥尚书身边吗?
杨端午叹了口气,反正已经不见人影了。就回去了。
回家就收到谢灵的书信,说是快到观音的生辰了,清河县的寺庙过来请杨家主持这个活动,可是杨康不答应,就找杨端午回去商量。
杨端午知道,谢灵喜欢经常去寺庙,倒是认识了不少师傅和尚的,过去他们也来过杨家化缘。杨端午若是在的时候,必然就会赶他们走。
可是,谢灵总是会过去赔礼道歉,给他们补上施舍才心宽。
“父亲,我先回家一趟。”杨端午和杨康告辞。
杨康说,“你娘总是被那些心思不纯的和尚们蛊惑了,你回去好好好劝劝她。”
杨端午点点头,“那些个和尚个个都过着逍遥日子,吃大鱼,嚼大肉,可是却拿着几个雕塑的名义,来我们家骗钱。母亲心善单纯,自是不懂其中诡诈。”
杨端午回到清河县杨家,谢灵刚刚送走了几个和尚,房间里都是檀香的味道。
“见过母亲。”杨端午对着谢灵行了礼。
谢灵正捧着一本经书在看,对杨端午说,“端午,快来,这本《金刚经》我也好几处娘看不太懂的,你聪慧,陪娘解释一下。”
杨端午看了一眼,笑道,“娘,听说嫂嫂刚怀上了,我先去看看嫂嫂。”说着就忙不迭走了。
谢灵摇摇头,“这孩子,每次都这样。”
林安静果然肚子微微鼓了起来,正安静地坐着插花。
“嫂嫂可有福气了。”杨端午上去就抱着林安静的手。
林安静笑道,“若是能为杨家添个乖孙就好了。”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嫂嫂的好宝贝。嫂嫂都是有福气的。”杨端午说。
“你这话,和你大哥说的一模一样。”林安静笑得很幸福。
这时,谢灵身边的奴婢书画,怀抱了一大本书籍走了过来,给林安静和杨端午请了安,然后说,“夫人给大少夫人送来几本佛经,说是大少夫人天天抄上那么几回,不但可以把字练习的越来越好看,还能为肚子里的孩子添点福气呢。”
林安静见是谢灵的吩咐,不敢不听,上前接过。
书画走后,杨端午说:“母亲又来了。”
林安静说:“我其实也是不喜欢这些书的,总是讲一些玄乎的东西,对我们生活却是于事无补的。”
杨端午说:“嫂嫂还是不要抄了。我如和娘说。”
“若是让娘不高兴就不好了,还是算了吧,权且当我在练字吧!”林安静劝道。
杨端午做了好吃的,亲自端给谢灵。
谢灵直夸端午的好手艺。
杨端午抱着谢灵的手说:“娘,那个观音一点都不灵,上回我就看到那些和尚把大家捐给观音的银子都给了自己,观音却是当没看见一样。娘,我们不要给那些和尚银子了吧!”
谢灵叹了口气,“娘知道你的意思,娘也知道那些和尚都做了什么,可是,人,总是需要依靠点什么。当年,你父亲失踪后,娘一个人把你们拉扯大,这心酸的时候,也只能去寺庙里拜拜,图个心安。若是不求神拜佛,你让娘去求谁呢?”
“可是,娘,你求它们也没什么用处,当初大水冲了观音堂,观音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又又什么能力保护你呢?”杨端午坚持的说。
谢灵听了也觉得有理,可是,大家都去拜,她不拜,反倒是显得异类了,“算了,也没几个银子,就当图个心安吧!”
杨端午说:“娘,心安依靠的不是这个。我会找到真的神,到时候娘就可以依靠了。”
谢灵半信半疑,可是,经不得杨端午一再劝说,就答应不再捐给寺庙银子了。
杨端午知道,稳住了一时,稳不住一世,她必须尽快给谢灵找到真神,这样,才能让谢灵真的有依靠。
“嫂嫂,娘答应了呢,你终于可以不用抄写佛经啦!”杨端午拉住林安静的手,惊喜地说。
林安静笑着点了下杨端午的额头,“好妹妹,你总是这么执着,不抄就不抄了吧!其实就算是抄了,嫂嫂也不会去信的。不过就是练练字罢了。”
杨端午拿出一本《医药大典》,“要练练字,可以抄写这本啊!”
林安静笑了,这不是倪重阳写的书吗?“好,好,好,我就抄写这本。你这个傻丫头。”
到了观音生日那天,和尚们不见谢灵,就纷纷来杨家大门口问是什么情况。
谢灵百般道歉,说是家里的孩子们都不喜欢她去敬拜,还给了和尚们一点碎银希望和尚们“好聚好散”。
谁知,和尚们本来到手的肥肉没有了,气急败坏起来,倒是堵在杨府门口不肯走了,个个都吵着闹着,说谢灵在佛祖面前失信,是会遭遇天谴的。
倒是听得谢灵害怕起来,正要出门,被杨端午拉住了。
“娘,这事,总是要做个了断了。”杨端午说着就走了出来。
和尚们看到杨端午出来,心里头就吃了一惊,因为他们过去可没少被杨端午赶出来过。
“你们是不是不肯走?”杨端午神色一厉,说。
和尚们后退几步,有个胆大的先接话说不给观音送生辰礼就不走,然后几个和尚都叫了起来。
杨端午冷冷地给了几个护院一个眼风,“这是你们自己说的,我们杨家给了你们这么多银子,你们竟然还说我们没有给。很好。”
护院们冲上前去,就把谢灵刚才给和尚们的碎银给抢了回来。
和尚们没想到现在连这些碎银都没有了,更急了,指着杨端午骂道,“你得罪就神灵,你会遭天谴的!”
“那我先让你们遭天谴。”杨端午抱拳坐下,看着那些护院把和尚门赶了出去。
这下,和尚和杨家就真的撕破了脸皮了,谢灵就算想去拜佛,都不好意思去了。
杨端午拍拍手,脸上露出高兴的神情来。
“好个杨三姑娘,连和尚都敢打。”忽然,有个声音冒了出来。
杨端午回头一看,木铁牛正背着一把剑,等候在杨府对面的树林里。
杨端午上前几步,说,“既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