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桑田人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不逃跑的,也会造成军心涣散。
  杨逸辰采纳了倪重阳的计策。
  两军开始血战七天七夜,最后,杨逸辰的军队带来的粮草都已经用完了。
  行军打仗,没有粮草,可怎么打呢?
  正在危急之下,江北的百姓竟然自发送来大批的粮草,“是你们救了我们江北百姓,我们全部的粮食都愿意上交,支援你们。”
  谢策其实也已经饿得嘴唇发紫了,他看到江北的百姓送来的粮食,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一向都视百姓为草芥的谢策,终于感受到了军民一心的力量。
  他带头冲锋陷阵,“放心吧,我谢策一定会保护好江北的土地!”
  朝廷军忽然变得格外地勇往直前。
  杨逸辰和谢策并肩作战,首当其冲,倪重阳则统领大军安后,顺便安抚百姓。
  终于,在第八天,敌人都被消灭了。
  杨逸辰看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感慨地说:“如果没有百姓们及时送来的粮食,我们不会胜利。”
  谢策于是带领大家,对着江北百姓下跪感谢。
  倪重阳看到这样的谢策,忽然,就恨不起他来。
  而杨逸辰和谢策是生死与共走开的战场,这下,竟然产生了真正的友情。
  金陵。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冥尚书站在钟楼的顶楼上,眺望下面的景色。
  夕阳即将收去最后的一抹光辉。
  冥尚书叹了一口气,双手握住了拐杖。
  刚才探子来报告说,谢策他们凯旋归来,他的人马却是全军覆没。
  竟然会全军覆没!
  那些可是骁勇善战都鞑虏军啊!
  冥尚书手里,并没有兵权,他是调动不了这么多大铭朝都军队的。
  可是,他可以偷偷的把鞑虏军队引进来。
  可是,这些鞑虏的精锐,竟然会被谢策和杨逸辰杀了个全军覆没!
  为什么?
  原本,他还想等谢策和杨逸辰都死了,他就联合吴四火发动政变,不出几日,里应外合,大铭朝的国土,就会易帜。
  他的心愿将会实现,他的大仇将会得报。
  可现在,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凯林公子还在衙门手里。
  凯林公子可是蒙古太子啊!中原有这样的人物在手,蒙古可汗会不会就不敢对中原发兵了呢?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冥尚书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难道真的大势已去了吗?”
  心里一种寂寞侵袭而来。
  不能,他不能认输!
  他在大铭朝苦心经营了这么久,甚至付出了这么多代价,他怎么可以输呢?
  他已经是输不起了。
  可眼下,怎么办呢?
  “来人,速速去请冥城璧。”冥尚书抱着头,痛苦地说。
  而此时,夜色吞掉了夕阳,天,黑了。
  冥城璧来的时候,冥尚书已经整理好情绪。
  “探子来报,在江北,我们的人,都已经输了。”冥尚书尽量用平静的声音去说。
  冥城璧紧紧皱起眉毛,“如今我就怕,可汗会放弃凯林公子。”
  “凯林公子做了这么多错事,对鞑虏已经没有益处了,可汗还有这么多皇子,他不在乎重新立太子。”冥尚书认同


第389 圣洁

  正
  冥城璧坐下来,双手抱拳放在胸前,“如果可汗放弃了凯林公子,就等于是放弃了我们,因为众多皇子之中,只有凯林是希望统一中原的。可汗年迈,和众多皇子一样,早就希望苟安于大漠,不思进取。所以,我们必须阻止可汗放弃凯林公子。”
  冥尚书摸了摸胡须,夜色中,他的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也变得晦暗不明,“那么,我只能向可汗去一封书信,表达支持之意。”
  冥城璧说:“可汗未必会单单因为一封信就怎么样,可如果,能同时取得吴四火的支持,一切就好说了。”
  这么多年,鞑虏人之所以一直止步于关外,不是因为兵不精马不良,而是因为吴四火雄倨关中,凭着天然屏障,鞑虏人根本无法入关半步。
  如果吴四火愿意帮他们,打开关门,鞑虏人就可以长驱直入,中原指日可图了。
  冥尚书摇摇头,“我们交不出方圆,想让吴四火听话,难啊!”
  “虽然方圆我们交不出,可如果,我们说是杨端午故意放走方圆,让吴四火仇恨杨家,那么,吴四火就会迁怒于中原,自然就会和我们联合了。”
  冥尚书点点头,叹了口气,“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冥城璧于是写信,马上让人给吴四火送去。
  而林家布庄,也在清河县悄悄开起来了。
  只因清河县没有布庄,之前的几家小布庄都被凯林公子害的破产,而京城的林杨布庄到底是太远,并且,那并不完全是林安夜名下的,所以,林安夜早就想开一家林家专有的布庄了。
  可因为都是和杨家合作的,所以,就取得了杨家的同意之后,着手准备了。
  如今,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林家布庄,又接了一桩生意,还是另外一个县城的。
  随着口碑的不断外传,林家布庄的生意,也是一日好过一日,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只要是需要什么衣服或布匹的,都会第一时间找到林家布庄,不知不觉间,人们似乎都以能用上林家布庄的布匹来象征自己的身份。
  因为实在生意太好,林安静决定把价格往上抬了一些,但这一抬价,非但没有让生意少掉,反而更多的订单纷纷不请自来。
  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县城中上流人家的订单。
  对于这样的结果,林安静是是非常开心的。
  虽然忙的不可开交,但这一切的结果,只会让林家布庄越来越出名。
  这隔壁县城的订单,是林家布庄的一个熟客介绍的,在一次宴席上,熟客穿了一件林家布庄的双面织布匹做的衣服去赴宴,让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看中了,很是喜欢。
  这双面织的技术,是林家布庄新近研究出的织绣技术。
  而且,可以做到双面的图案不一样。
  这不仅在门外汉看来很神奇,哪怕是行内的,也是看的云里雾里,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和精髓。
  其实这双面绣的来历,跟林安静的一次意外发现有关。
  曾经有一次,在赶集的时候,林安静正要付钱买东西,一抬头,却发现店家掌柜竟然把衣服穿反了,当下,很是尴尬。
  回到林家布庄后,林安静的心中,就一直有一个把布匹正反面都做好的念头,无论吃饭睡觉,这个念头,就一直在林安静的心头,挥之不去。
  林安静也私下里尝试过几次,但一直效果不怎么理想,直到有一次,一个老师傅,看见林安静的尝试后,用家传技艺成功绣出了双面绣。
  很快,林安静就将这位默默无闻的老技术提拔成双面绣的师傅,将这种双面绣技术推广开来。
  而其实,这位老师傅以前曾经向别的布庄老板介绍过这种技术,但却没有被重视起来。
  这就是林安静的独到之处,可以尽情发挥每个人的优点。
  为了赶制这一批订单,林安静主动挽起袖子,跟着布庄里的工人同吃同住,夜以继日的钻研客户的要求和织绣技巧,可以说,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最后的成品,林安静熟悉每一道工序,而也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把控,才让林家布庄越来越发展壮大。
  在林安静的治理下,林家布庄的女工,也比之前多了很多,但林安静却能将这一大群人,安排的井井有条。
  天气渐凉,经过了整个夏日的烘烤,晾晒布匹的竹竿此时已经显得有些发黄,为了让这竹竿能更耐用些,需要给这竹竿刷一层菜籽油。
  这是个危险的工作,在其他布庄,就算老板加钱,也是有人不愿意做的,但在林家布庄,不用林安静安排,早就有人提前把这一事情完成了,得知结果的林安静很是感动。
  当日日落前,林安静特地在女工们回家前,将大家聚在一起,每人分了一块猪油膏,给她们带给自己家的孩子。
  女工们个个都觉得心里一阵温暖。
  边关。
  吴四火看了冥城璧的书信后,眉毛紧皱。
  滕蜜端着桂花糕走了过来,“将军,累了吧,这是我亲自做的,尝尝吧!”
  吴四火虽然没有食欲,可是听说是滕蜜亲自做给他吃的,就也吃了起来。
  滕蜜给他揉揉肩,笑道:“将军可是有什么心事?我想替将军分忧。”
  吴四火说:“这是公事,你一介女流,还是少知道为好。”
  滕蜜说:“将军,可是奴家看将军这么忧愁,心里很难过,将军不如说下心事,奴家也好为将军分忧啊!”
  吴四火经不起滕蜜再三的撒娇,就告诉了她,“真是气人,冥城璧竟然说,是杨康一家人联合谢策,放走了方圆,还说要和我联合对付谢策。”
  滕蜜忙说:“事关重大,将军还是查清楚再做决定比较好。鞑虏人希望将军帮他,所以才胡说八道的。”
  “也这个可能,要不是冥城璧为何不放方圆过来呢?我已经派人去查了,一旦我知道是谁放走了方圆,或者阻止我处置方圆,我一定不会放过他。”吴四火怒不可遏地说,“方圆害死了我的儿子,我一定要她一命偿一命!”
  谢策,杨逸辰凯旋而归的消息,传到了金陵。
  杨端午也听说了。
  倪重阳因为是隐名埋姓过去的,所以,做好事没有留名,先回杨府来了。
  杨端午给倪重阳换上干净的衣裳,说:“这一路一定很辛苦,可是结果是美妙的。等我给你烧顿你爱吃的饭,你好好和我讲讲。”
  倪重阳点点头,抓住杨端午的手深情地说:“能再看到你,真好。”
  “现在我可不是一个人了呢。”杨端午低下头,摸了摸微微鼓起的肚子。
  倪重阳笑道:“是啊!还有我们的孩子。”清河县杨府,杨端午正在伙房里忙活着,通红的火焰,烤的杨端午的脸上红扑扑的,微微隆起的肚子,看上去让杨端午胖了一些,但却并不影响杨端午的行动。
  锅里,正在烧的是专门给倪重阳准备的药膳,这药膳很是特别,是倪重阳给自己准备的,都说医不自医,但倪重阳的腿疾,还真只能自己给自己诊治。
  这药膳也是倪重**据自己的身体特点,结合参考多本医籍之后确定下来的。
  外面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池塘中的水,也是波光粼粼,几只鸭子,正悠哉悠哉的在水面上玩耍。
  在经过了一个时辰的慢火煎熬,伙房里到处都弥漫着药膳的香味。
  而熟悉药材性质的人,第一口气,便能闻出药膳里茯苓的味道。
  这茯苓熬粥,其实是比较常见的。茯苓的特性,让这粥显得很稠,口味也不会很差。
  茯苓本身就具备的利水通淋的作用,可以帮助去除身体内的水湿,再加上茯苓健脾的作用,可以让倪重阳的脾胃功能有所改善。
  杨端午揭开锅盖,用木勺稍稍搅拌了两圈,便又把锅盖盖回去了。
  这药膳里面,还有一种很难熬透的药材——虎骨。
  这虎骨,还是杨端午托人从京城带过来的,虽然价格不菲,但的确是一块上好的虎骨,闻上去腥腥的气味,哪怕是煮上五六次,还依然是这样的气味。
  只要这气味在,就说明药效依然强劲,直等到哪一天腥味没有了,那么药效,也就流失的差不多了。
  杨端午将火再调小了些,便让这药膳用小火慢慢熬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