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桑田人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原先零星可数的牛羊,如今,每三户人家,就有一头牛,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羊群。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西蜀的人们,也开始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也开始走出大山,亲手把辣椒和水稻卖给外面的人,而把外面种桑养蚕的技术,也带回西蜀,并因此发展出了著名的蜀绣。
  原本粗布麻衣的生活开始渐渐消退,人们开始都穿上舒服柔软的丝织品,而对美有天生追求的西蜀人,更是在衣裳布料上,绣上各种景色,有美丽的山水,有肥硕的公鸡,还有美丽的西蜀姑娘。
  在谢策的治理下,西蜀的耕地,一日日增加,人口也渐渐多了起来。
  而在谢策的推动下,私塾学校,此时也渐渐开设了起来,这让西蜀人和西蜀文明,又得到了一次很大的提升。
  十多年过去了。
  如今,滕蜜给谢策生了一个儿子,而谢丹华遗留下来的女儿,朱太平,和谢策的儿子,谢温柔,不过相差了三岁。
  蜀王府上,布置非常简单朴实。
  红棕色的绸布,平整的铺在檀木桌子上,谢策坐着,喝着茶,一个仆人刚刚给他报告了今年蜀中的收成,非常的好,比往年好多了,谢策非常的满意,茶也变得更加香了。
  “西蜀的茶叶,乃是和蜀中红壤培育出来的精华,自然是好喝的不得了。”谢策想起很多年前,和杨端午一起喝茶时,杨端午曾经这样说过。
  手指抚摸着青瓷茶杯,这是一杯老气横秋的普洱茶,可若是杨端午喝了,自然也能品味出不一样来。
  谢策叹了一口气,他和杨端午,已经十多年没有见面了。
  他老了,至少是人到中年,光阴不过都是指缝间的事了。
  可是,记忆里的杨端午,还是鲜活的面容,美丽的脸庞,似乎,从未老去。时光又如何能驱散一个美好的记忆呢?
  那么久了,他依旧记得杨端午。
  因为从小到大,他唯一爱过的,那么炙热爱过的女子,只有一个,就是杨端午。
  虽然,杨端午也许从未爱过他,可是,爱一个人太深了,这种感觉,也如同这杯浓烈的普洱茶一样,可以品味半生的。
  “父亲,父亲。”忽然,传来一句童音。谢策的思绪,木然被拉了回来。
  是谢温柔。
  他如今身板还刚过谢策的腰,谢策高大的身形,似乎还没有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得到体现。
  “太平姐姐给我绣了一条金鱼,父亲你看看好不好看?”谢温柔拿出一方手帕儿,手帕儿被他叠的很整齐,可是谢温柔过去总是把东西乱放的。
  谢策笑道:“太平绣的,自然是好看的。不过,怎么不拿去给你娘看?父亲可不懂这些针线活儿。”
  谢温柔脸红了:“拿去给娘看过了,是娘让我再拿给父亲看的。”
  谢策正诧异,为何滕蜜要如此多此一举,滕蜜就进来了,温柔的双手,轻轻在谢策肩膀上拍了拍,笑道:“温柔和太平,向来是感情好的很,又年纪相仿,我看,温柔是很喜欢太平的。”
  谢策立马就明白了,对谢温柔说:“爹和娘要说一会儿话,你先出去跟太平姐姐玩。”
  谢温柔出去后,滕蜜说:“他们总算粘在一起呢。”
  谢策说:“太平从小就没有了娘,我姐姐临死的时候,要我好好照顾太平,若是太平能和我们的孩子结合,那就再好不过了。再说,女大三,抱金砖,太平正好比温柔大了三岁。”
  “这么说,王爷也是同意的了?”滕蜜高兴的问。
  滕蜜很喜欢太平的懂事安静,并且因为她自己的出身,她不会因为太平的自幼失母而小看太平,反而,因此更加的怜悯太平。
  谢策说:“我不是就一定同意了,只是,若是两个人真的有感情,我们撮合他们,倒也是美事一件,怕就怕,温柔还太小,心性还未定,若是日后,两个人反而成为了怨偶,岂不罪过了?”
  滕蜜说:“既是如此说,且再等几年,等温柔大一点,再问问他好了。”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滕蜜和谢策都希望他婚姻幸福。
  再说谢策也曾经被人安排过婚姻,他不喜欢的姑娘,纵然是长辈撮合了,最终也是误了那个姑娘,连带着两个人都变得不幸。所以,他不喜欢过早插手孩子们的婚事。
  滕蜜出去了一会儿,谢策就来到院子里,亲自教谢温柔武功。
  而滕蜜,则拉着太平的手,在那里看着笑着。
  四个人显得非常的温馨。
  谢温柔说:“我们四个人,要永远这样在一起。”
  滕蜜看了谢策一眼,谢温柔的感情所属,其实,已经是很明白了。
  再看看太平,微微低着头,一脸害羞的孩子,真的是越看越是喜欢呢。
  没过多久,一道圣旨从天而降。
  谢策和众人急忙去领旨。
  原来,朱秋怀得知,经过十多年的改造,谢策把西蜀经营的非常富饶,就传来圣旨,宣召谢策来金陵,领赏。
  众人都退去之后,谢策和滕蜜喝茶商量着。
  孩子们太吵闹,滕蜜就让奴婢领着孩子们先下去。
  然后,滕蜜给谢策揉肩膀,“夫君,您在想什么呢。莫非,您不想回去?”
  谢策所:“皇上如今已经稳定了局势,又岂会怕我坐拥西蜀?他自然是想讨好我,所以这次是真的过去领赏。”
  “那么,王爷是想回去了?”滕蜜问。
  谢策叹了口气:“这么多年没有回去了,如今忽然让本王回去,本王,总觉得有点,物是人非的感觉。”
  滕蜜说:“看来王爷是近乡情怯了。不如我陪王爷回去。”
  谢策摇摇头:“你若是陪我了,我们的孩子怎么办。你还是留下来吧。我不会有事的。”
  滕蜜点点头:“王爷和端午姑娘,也已经有十年没见了。”
  谢策心虚的避开了眼睛,眼睛看到了别处。


第434 番外一

  正
  清河县。
  如今的清河县,富甲一方,出现了以倪杨两家为首,林家,李家,陈家为副的几大富商,每天,人潮涌动,有搬运货物的,有行车的,也有外地来清河县做生意的,吆喝声响个不停,就连晚上,也是灯火闪亮,在街市上,小摊贩们有卖灯笼的,有玩杂耍的,还有坐船游览整个县城的。
  如此富足,带动了清河县的各大乡村,尤其是大坟脚村,被杨端午和她的家族开发成观光旅游景点,大坟脚村也修上了不少路,通往全国的四面八方,不再是几里都看不到人烟,只要是有空地,都有小摊贩在做生意,比如,给路人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啊,村里自己产的蜂蜜啊,鸡肉串啊,还有村里人,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啦。
  简直热闹的,天天都好像过年一样。就连晚上,月亮也不再寂寞了,因为,街灯会把村里照的很白,很清,很亮。
  杨府上,杨宗闰瘦长的腰身上,别了一壶热酒,徒步走回家。
  虽然如今,他不缺人伺候,更不缺轿子坐,可他还是更喜欢走路。
  在杨康的几个子女中,杨宗闰虽是长子,可他行事却最为低调,理想也没有几个弟妹那么远大。
  他过去曾经失忆,那时,他还小,却亲眼目睹杨家被满门抄斩,他无法面对,就选择全部忘记。后来,直到和杨康相认了,他才真的完全想起来。
  其实,他并不是真的忘记了,他天性简单,低调,不喜欢记住痛苦的事情,他的大脑,就好像是一台过滤器,他只能记得在让他快乐的事。
  有人说,金鱼的记忆只有三秒,所以,金鱼是快乐的,可是,杨宗闰的记忆,虽然不会只有三秒,可他,至少在外人看来,他是快乐的。
  他回家了,就去看他的女儿和儿子,他的儿子比女儿小,女儿很淘气,儿子比较安静。
  他回家的时候,一般林安静都还没有回来。
  因为,林安静要管理整个杨府,还有外面的一间字画馆,也要她经营。
  这倒不是杨府上没有人,需要少奶奶亲自出手忙碌,而是,真正能懂字画的又有几人,并且,林安静很喜欢,这是林安静的兴趣。
  常常,在字画馆里,林安静泡上一壶好茶,穿着青色的烟纱,百花曳地裙,坐在一张红木椅子上,将收藏的字画小心翼翼的展开。
  遇上识货的人,林安静会很高兴的泡上一壶好茶,可以跟这人聊很久。
  当然,林安静毕竟还是做生意的,如果确定对方不会买的话,她也会很巧妙的把话题给终止掉。
  字画馆内,除了字画之外,最多的便是一小盆一小盆的绿色植物了。
  这些装饰,与字画馆内的书画相映成趣,也是字画馆很具特色的一幕。
  林安静很是享受在字画馆内的每时每刻。
  一个人若是在做她认为是兴趣的事,她的生活,就不会太乏味。
  没多久,林安静也回家了。
  “爹,娘,女儿做了擂沙汤圆,你们快来尝尝啊。”女儿杨洋高挽着衣袖儿,跑过去拉着林安静的手,撒娇说。
  杨洋的身上,是一件黄绿色的纱衣,杨洋穿着,轻盈又不失活泼。
  一头乌黑的秀发,自然的挽在后脑勺上,也显得简单干净。
  杨洋说话总是带着一种纯天然的撒娇,声音好像黄莺的歌声,听了就让人心旷心怡。
  林安静摸着爱女的整齐发辫,说:“洋洋好乖,天天做的这么好吃,弟弟有没有先吃了呢?”
  “早就给弟弟吃过了,哪有好东西,是不给弟弟先的呢。”杨洋扑闪着黑亮的大眼睛,低着头害羞的说。
  杨宗闰说:“咱们的女儿啊,真的是越看越喜欢,走,女儿做的东西,爹爹要第一个尝尝。”
  林安静笑道:“你做不成第一个了,洋洋已经让她弟弟先尝过了。”
  杨洋说:“爹爹还是能做第一个的。因为女儿给爹爹做的汤圆,是独一无二的。”
  “真的是爹爹的好女儿啊。”杨宗闰说。
  杨宗闰的儿子则正歪着脑袋,在盯着金鱼缸的金鱼发呆呢。
  他穿着浅紫色对襟短褂,一双新做的棉靴上,用银线绣了喜鹊图案,还是林安静亲自给绣的。五官集齐了林安静的俊美和杨宗闰的秀气,还透着自然的书卷气。
  他最喜欢的,就是跟着林安静去书画馆里看扇子了。
  那些个扇子,各式各样,上面都描画出了精美的图案,真的是一把比一把好看。
  当其他孩子在玩蛐蛐,玩泥鳅的时候,他却最喜欢拿扇子当自己的玩具,打开又合上,摆弄了一会儿之后,又缓缓的打开,动作很轻很巧,似乎在打开一个宝盒似的。
  “娘,你也辛苦了,先吃一个吧。”杨洋很是乖巧的,亲手夹了一个,送到林安静的嘴巴边。
  “嗯嗯,”林安静来不及推迟,便被杨洋笑盈盈的塞了一个进去。
  看见林安静那夸张的样子,杨宗闰,也是开怀的笑了。
  “爹,来,你也要吃一个!”
  还没等杨宗闰反应过来,杨洋便又夹了一个汤圆,将杨宗闰的嘴巴,也塞的鼓鼓的。
  就这样,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一家人将十几个汤圆吃的干干净净。
  乖巧的杨洋,不仅会逗爹娘开心,更是谢灵和杨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开心果。
  因为经历了以前艰辛的生活,谢灵已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常常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留下来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但每次杨洋过来看望谢灵,总是想尽办法,逗谢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