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桑田人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端午看花猫可爱,便扔了一小块鱼内脏给它。
  这花猫也是不含糊,一口便将这人间美味给吞了进去。
  这边,等虾肉烧到八成熟,慢慢变得不透明的时候,杨端午将一碗薄薄的水芡粉倒了进去。
  然后,又倒了点辣椒油和芝麻油进去。
  最后,将所有的东西,都统统倒进了砂锅内,将砂锅放在火上再煮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
  这锅骨汤海鲜豆腐煲,就算成了。
  当杨端午将这一个热气腾腾的砂锅端给倪重阳的时候,倪重阳的鼻子,也是不由自主的猛的一嗅。
  “好香,什么好东西!”倪重阳站了起来,走近了这骨汤煲。
  当杨端午打开砂锅盖子的那一刹那,混合了海鲜香,豆腐香气,辣椒麻油香等各种香气的气息,像强盗一样,肆意的攻击着倪重阳的味蕾。
  虽然已经吃过不少山珍海味,但这道骨汤煲,却还是让倪重阳眼前一亮。
  “我看你也应该饿了,先吃吧。”杨端午站在一边,笑着对倪重阳说,“米饭,我也给你带过来了。。”
  很快,倪重阳就在杨端午的注视下,一个人将一砂锅的骨汤海鲜豆腐煲给吃完了,而那碗白米饭,也似乎比平时香了很多,也是吃的一粒不剩。
  从此以后,倪重阳就深深的记住了这道美味的私房菜,逢人便夸杨端午烧的这个菜如何如何,很快,不仅周瑜恒知道了,就连当今的皇上,也都知道了杨端午会烧一个骨汤海鲜豆腐煲,很是特别,也很是美味。
  终于,好奇心驱使下的朱秋怀让杨端午也给自己和大臣们烧了一锅的骨汤海鲜豆腐煲。
  而当太监们将骨汤海鲜豆腐煲端出来的时候,强烈的香味,大家的喉咙,都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下。
  如果说御膳房里,还有什么是让朱秋怀所不满意的,那恐怕就是太过浪费食材了。
  而杨端午可以变废为宝的能力,让这道菜,变得更加有口皆碑。
  很快,征得了杨端午的同意,朱秋怀将这道菜的配方和烹饪的方法,都昭告了天下。
  而这骨汤海鲜豆腐煲,自此,也成为了一道人人皆知的名菜而流传了下来。
  杨府内,柳树垂在湖面上,在清风的吹拂下,柳树树梢在水面上来回扫动,划出细细的波痕。
  在湖面的两旁,桃花点点,粉红色的气息,将杨府的氛围,也带出了一丝俏皮的活泼。
  如今,谢灵的生活变得很是简单,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晒晒太阳,陪杨康说说话,或者,等着哪个孩子过来看自己和杨康。
  而此时的杨康,早已经是满头白发,连胡须,都也是一片白了。
  但仍然保持练武习惯的杨康,双眼依然炯炯有神,任何一个人看见这样的眼神,心中无名都会徒添几分畏惧之情。
  到了巳时,谢灵习惯性的开始在后花园闲逛,如今年纪大了,需要多活动活动,好让身子骨也利索点。
  孩子们都不允许谢灵做杂事,但一天到晚闲在那儿,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个时候,谢灵特别羡慕杨康,无论怎么说,杨康想做什么,孩子们都还是不反对的。
  午后,杨康和谢灵都有午休的时候,只是此时,一个喜欢在屋外的藤椅上休息,一个是要进房间,在床榻上休息。
  暖暖的太阳,晒在杨康的身上,很快,杨康就睡着了。
  但不多一会儿,天色渐变,又起了风。
  担心杨康的谢灵从屋内出来,小心翼翼的给杨康盖上被子。
  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谢灵已经做了几十年了,而当杨康睡醒的时候,身上的被子,让他也很是温暖。
  晚上,天气渐凉,年纪大了之后,谢灵的双脚,特别的怕冷,每晚睡觉前,一定要用热水泡泡脚。
  而这个时候,杨康是不允许别人倒这个泡脚水的。
  用多少的水,多少的温度,全天下,只有杨康知道谢灵最需要的是什么。
  虽然已经分床睡,但每晚,杨康都会伺候着谢灵上床睡觉。
  等谢灵睡好了,杨康才会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
  而第二天一大早,谢灵常常比杨康先起床,亲自给杨康准备早餐。
  知道杨康喜欢吃豆腐脑,谢灵每天都会做两碗豆腐脑,一碗给自己,不加糖的,一碗给杨康,加一勺砂糖。
  另外,谢灵还要煮两个鸡蛋,一个给自己,需要沾点盐吃,而另外一个给杨康的,则是不能蘸盐吃。
  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但也正是这些琐事,才构成了两人相濡以沫的生活,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
  有时候,吃完早饭后,两人就一起喝个茶,聊聊之前的事情,或者一起等孩子过来看自己。
  当知道杨端午和倪重阳会来看自己的时候,谢灵就一直开心的在东准备西准备。
  准备杨端午喜欢吃的,准备倪重阳喜欢喝的,也要准备两个外孙,外孙女喜欢吃的东西。
  而杨康也是难得的没有去练武,而是和谢灵一起,准备这些东西。
  虽然这些都是可以让下人去做,但谢灵是不舍得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来了,来了,端午小姐回来了。”一个一直跟随在谢灵身边的丫鬟,一脸激动的跑过来报信说。
  那兴奋的神情,似乎是自己的女儿回来了似的。
  “啊,回来啦!”谢灵眼前一亮,开心的跟着丫鬟快步走了出去,一旁的杨康,也是很开心的跟了上来,要是在以前,杨康都是像钟一样,坐在屋内,等别人过来看自己的。
  “爹,娘,你们怎么出来了!”杨端午看见两个老人远远的走过来,赶紧快步走了上去。
  “你们两个,快去扶着外祖母和外祖父!”倪重阳给倪以勒和倪以琳使唤了一句,两个孩子,就飞一样的跑了过去。
  “姥姥,姥爷!”两个孩子,嘴巴像抹了蜜一样,叫的谢灵和杨康心里跟吃了蜜一样。
  “乖,乖!”谢灵布满皱纹的双手,将倪以勒和倪以琳左右搂住,不停的看,不停的摸。
  “哎呦,都长这么高啦,”杨康看见外孙倪以勒,也是开心的一直笑。
  “姥爷好,姥爷身体都好吗?”倪以勒很有礼貌的向杨康问好。
  “很好,很好呢!”杨康听见这问好,心情顿时比封侯了还开心。
  而另外一边,倪以琳也是很讨喜的双手搀住谢灵的胳膊,说:“姥姥,来,我知道你给我做了很多好吃的,我们一起去吃吧。”
  “瞧把你馋的,早就做好了呢!”谢灵和杨康,一下子就被这两个小活宝给逗的眉开眼笑。
  杨端午把房间里花瓶里的花,都重新换了一茬。
  花儿久了就会黄掉,杨端午希望父母的房间里,永远都是新的花草。
  杨端午还给每株花草都浇了水,小心地修剪了枝叶。这些修修剪剪的功夫,谢灵也是擅长的,只是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孝顺的杨端午,就都自己做了。
  其中有一盆兰花,被修剪成喜鹊**的样子。小巧玲珑,形式可爱。谢灵和杨康都非常喜欢。
  李宅经过重新设计修理,比原来宽阔了很多,都是按照朱舒雅的设计建造的。
  宅子大门是红漆的,还多了两把金环。宅子里,青石路四通八达,都围着密密的树木,还有花园水榭,鸟语花香。
  这都是朱舒雅来自于皇宫的设计。
  而因为孩子生性调皮,朱舒雅还在院子的后花园里,建了一个大大的秋千。
  每当午后,太阳将要下山之前,李瑞吉都会在这秋千上,玩上一个时辰。
  而朱舒雅,也几乎每次都会陪伴左右。
  “娘,来,给我推一把!”李瑞吉一脸期待的对朱舒雅喊道。
  而朱舒雅也是很配合的帮着李瑞吉,让他一次又一次飞向空中。
  李瑞吉的性格,多半是跟他爹李元宝学的,很是会说话,活脱脱的一个小淘气。
  当李瑞吉被带到面馆里的时候,面馆里的师傅学徒,都要被李瑞吉给笑的前俯后仰。
  而在家里,李瑞吉也是几乎一刻也不能消停。
  虽然朱舒雅很想按照皇宫内培养太子的方式去培养李瑞吉,让李瑞吉学会骑射诗赋,儒雅待人。
  但李瑞吉却天生的让人捉摸不透。
  他可以趁人不备,将墨汁涂满骏马的全身,也可以淘气的将箭筒里的利箭全部折断,让自己无剑可练。
  为了让李瑞吉可以更加专心学习,朱舒雅还专门请了私塾的先生来府上授课。
  但最终,每一个先生,都是摇摇头,一脸无奈的离开。
  到了最后,李元宝实在看不下去了,开始对李瑞吉进行针对性训练学习。
  而从这时候开始,李瑞吉似乎马上又变了一个人,非常乖巧的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的开始看书学习。
  这强烈的反差,让朱舒雅也很是纳闷,但李瑞吉自己心里明白,他要的,是李元宝对自己更多的关注和爱。
  很快,在李元宝的叮嘱下,李瑞吉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当别人都需要一个月才能背会的三字经,到了李瑞吉这里,只要七天时间,就能背的滚瓜烂熟。
  当别的孩子,需要半年时间,才会真正学会骑马射箭,但李瑞吉只学了一个月,就可以跟着李元宝出去打猎了。
  这不仅让李元宝感到不可思议,就连李瑞吉自己,也是未曾想象过的。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李瑞吉也长的越来越像李元宝。
  但和亲爹李元宝不同的是,李瑞吉不喜欢和面,也不喜欢面馆的生意。
  自从学会了打猎之后,李瑞吉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位将军,可以号令千军万马。
  而为此,李瑞吉更是非常刻苦的学习兵法,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都进行详细的研究。
  而母亲朱舒雅虽然很是舍不得,但还是很支持李瑞吉,并将李瑞吉推荐给了杨端午,由杨端午和杨康,一直推荐到了朝廷中去。
  从此,朝廷中,又多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


第440 番外七

  正
  倪宅里,几只乌鸦盘旋上空,张开黑亮的翅膀,好像保护伞一样,遮在倪以勒的头顶之上。
  倪以勒伸出手来,抚摸这些让人畏惧的鸟儿们,可是,他的脸上却是充满着疼爱。
  这是他父亲,倪重阳的乌鸦,留下来的孩子们。
  乌鸦也会生出乌鸦的,这些乌鸦们,还继承了父辈们的忠诚,对倪以勒唯命是从。
  当然,倪以勒从小在父亲身边,已经不怕乌鸦了,还学会了如何调教乌鸦们。
  并不是所有的乌鸦,都能被调教的,这需要一种缘分,一种际遇。
  因为很早就开始接触西洋教,倪重阳的很多想法,就显得跟其他同龄人很不一样。
  虽然倪宅在清河县数一数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但是倪以勒却从来没有仗势欺人,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也为百姓们,做了很多好事。
  每年夏季的时候,酷暑常常让人晕倒,连田地,也常常是渴得直冒烟。
  但为生计所迫,百姓们,还是要照常出门,该做买卖的做买卖,该下地的下地干活。
  而这时候,倪以勒都会拨出不少钱两,专门雇佣嬷嬷们烧伏茶,免费供给给过路的人群。
  而当看见百姓们一张张知足的笑脸,倪以勒的心中,也是十足的满足感。
  这伏茶的配方,也是倪以勒从父亲倪重阳那里得到的。
  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君臣佐使搭配,却凝聚了倪重阳几十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