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只有3岁的年纪,穿着一身极普通青色衣衫的李世民仍旧显得清贵尊朗,和其他那些站在李家祠堂的孩子们相比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这也难怪窦氏在她所生的几个子女中最疼爱这个次子了。论相貌、气质、灵秀,确实无人可比拟,即便是那个长他9岁的大哥李建成站在他的旁边也有一种挫败感。如果说李建成是温润如玉的,李世民则是叛逆不羁的,他身上带着一种邪佞、清傲的气质,让人不得不侧目。
盛大的祭祖活动结束之后,李世民的名字永远的载入了李氏族谱。李家的人又何曾知道,他们的家族以后会出一个纵横天下、亘贯古今的人物━━李世民!
安义公主也出席了李世民的家谱录名仪式,无疑为李世民的脸上争了更多的光彩。她将自己随身佩带的一块玉塞到了李世民的手中,“世民,表姑姑没什么送给你的。这块玉你留着,当个纪念。”
李世民盯着玉佩看了许久,伸手接过,“谢谢表姑姑。”
“世民,如果有可能,你……接表姑姑回中原可好?”
安义公主的话透着犹豫也带着无奈,她知道求她的表哥李渊也好,求她的二哥杨广也罢,他们都不会答应,因为他们是大人,是大人就有大人所顾虑的一切。就算表哥再疼她,就算二哥最护她,可这些有什么用呢?当江山社稷摆在这些大男人们的面前,所有的牵绊亲情都会变得渺小。
李世民呶了呶嘴,看着安义公主红红的、带着希冀和痛苦的眼神,他居然点了点头,“好,哪一天,表姑姑不愿待在突厥了,想起二郎了就给二郎写信,二郎接表姑姑回中原。”
闻言,安义公主的泪‘扑哧、扑哧’如黄豆般的滚了下来。所有的人对她的请求都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姿态,唯有眼前这个只有3岁的小男孩那般义无反顾的答应了下来。可偏偏眼前这个小男孩是最不可能将她接回中原的人。她哽咽说道:“二郎,好孩子。表姑姑相信你,等着你,会时不时的给你写信的。”
这一天,安义公主居然不再躲在驿馆哭泣,而是极其反常的将李世民牢牢的抓在了她的身边。
李世民一扫先前那桀骜的眼神,居然也有些怜惜这个比他大10岁的表姑姑起来。我想,也许是安义的眼泪感动了小小年纪的他。再说他从窦氏的口中得知,这个表姑姑明天就要离开太原到突厥和亲了。
------题外话------
……o(∩_∩)o……求收藏咯……世界末日到了,看着阴沉沉的天,朋友们害怕了木?
010章 初相见5
离别的酒宴有些悲戚,虽然舞姬、歌姬们都非常尽职的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想调和这悲戚的氛围,但安义公主的泪却从未止过。
正在此时,一个军校上前,递予李渊一封快报。李渊顺手展开,一时间皱起了眉头。
“叔德,怎么了?”父亲不经意的问着。
“岭南来信。”
“岭南?冼夫人?皇太子不是带兵去了么?”
紧接着父亲从李渊的口中得知,岭南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一个小部落的首领受不了隋朝对整个岭南的高压政策怒极而反,其他那些早憋着一肚子火的部落首领也相继跟着反了。
“都是丘和那个蠢材,误解了陛下善待岭南之心,时时以岭南曾经是南陈旧部而打压,这才逼得岭南的百姓不得不反。”
冼夫人所统治的岭南以前确实是南陈旧部,后来隋伐南陈,南陈后主为了保住小命,听从隋文帝的安排给冼夫人写了一封‘南陈已降大隋,请夫人归顺’的信。冼夫人看到陈后主的亲笔信和犀牛角手杖信物后,彻底放弃了抵御大隋之心,并召集岭南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正式归顺隋朝。
只是如今因了那个名唤‘丘和’的地方官刻意刁难的原因,终造成岭南如今处于半独立状态。
父亲有些担心的问道:“依冼夫人的侠骨柔肠,当不会让岭南的子民再历战乱之苦才是,信中可有说冼夫人反了?”
李渊继续看着手中的信,摇头说道:“冼夫人不但没反,而且她还派亲信力压那些造反的小首领。如今皇太子亲临岭南,不顾危险的身处岭南山区,和冼夫人劝说那些大大小小的首领,期望他们能够放下手中的武器,好好的和朝庭讲条件。”
“条件是什么?”
李渊苦笑着将信递到父亲的手中,“是我。”
原来李渊和冼夫人的先夫冯宝交情颇深,再加上李渊有很长一段时间曾经滞留岭南地区和那些个大小首领打成一片,是以岭南的起事首领提出要李渊前往岭南当地方官的要求,否则他们仍旧要闹独立。
“这样说来,叔德……你若前往岭南,不用消耗大隋一兵一卒就能令岭南再度平息战乱。”
李渊拍着父亲手中的信,意味深长的说道:“按皇太子所言,事半功倍!”
原来这信是杨广写予李渊的,杨广在信中非常客气的问李渊是否愿意前往岭南就任,如果愿意他将请示隋文帝直接下诏书,如果李渊不愿意那他只有和岭南开战,那里地形复杂,真要开战,十年、八年未见得打得下来,到时候尽是劳民伤财之事。
坏处写在信上,利益关系都说得明白,就算岭南是龙潭虎穴,李渊也得去闯一闯,暂时将事态压下来再说。再说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皇太子表弟有难求助,他这个当臣子、当表哥的也不能推脱。只是他有些担心的看着北方叹道:“不知都蓝会不会卷土重来?”
因了大隋和突利联姻,再加上突利在阿史那家族极有贤名、英名、人气……都蓝一听到联姻的消息担心遭受大隋和突利联手对付,早就撤了兵,是以现在的太原城相当的安全。可如果李渊走了,难保都蓝不会再度兵临城下。
父亲当然明白李渊的担忧所为何来,信心十足的笑道:“叔德,放心。有我在突厥,保证他们不会动手。你尽管去岭南。”
父亲是突厥的宿敌,突厥的四分五裂、相互猜疑、数番内战皆拜父亲所赐。听了父亲的话,李渊当然不怀疑,拍着父亲的肩说道:“一切小心。”
至晚,我休息的房门被推开,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探了进来。一时间,我冷汗涔涔,是那个陪了安义公主一天的小魔王━━李家二郎。
我的天!他不会又要来挠我的脚丫子^吧?我的脚条件反射似的往襁褓中缩了缩。
“二郎,又来看观音婢了?”这几天的相处,母亲一如窦氏般的有些宠着李世民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接着又摆起原来那副清贵、骄傲、不驯的神情来到我的面前。似乎看出我眼中的害怕,也似乎看出我眼中的委屈,更有可能听懂了我口中‘呜呜’的含糊不清的吐词其实是咆哮着叫道‘滚开、滚开,不准挠我的脚丫,否则我咬死你’的话,这一次他相当安静的坐到一旁看着我。
“其实,我求了娘,希望能够和你、无忌一起去突厥。可娘不同意,说我太小,去了只会给长孙伯伯添麻烦。没办法,观音婢,我们得分开一段时日了呢。”
分开好啊。我庆幸可以分开。这样的话,我每天不至于‘笑’得那般的痛苦。我‘呜呜’两声,感激上苍。
李世民说完话,从怀中掏出安义公主送他的玉佩递到我的眼前,“瞧瞧,这玉佩之中有一天然而成的绿牡丹,和你脚板上的绿牡丹极相似。本来我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但这一块玉佩是例外。给,送给你。”说着话,他不顾我反对的将玉佩挂在了我的脖子上。
一时间,我从怨恨到了感激。说句实在话,他为了我能否长寿宁愿撒谎,又为了这玉佩中有一朵绿牡丹……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可是,你能不能够不要再挠我的脚丫子了呢,这样的话,至少我对你不是又怨恨又感激的纠结难受。
“二郎,观音婢要睡了呢。你也该回去睡了。”
母亲的逐客令下得真是时候。我的脚丫子终于解脱了,我也停止了‘咯咯’的那痛苦的笑声。可李世民有些不情不愿的咬起了唇,伸手‘揪’到我脸上,说道:“观音婢,要不,今晚我陪你?”语毕,李世民居然也‘咯咯’的笑了起来,继而暴出“观音婢……别,别……痒、痒”之话。
看到的从来都是不羁、清贵、骄傲的面容,第一次看到李世民的笑,明若朝阳、清若朝露……我不禁有些愣神,本来逮着他‘揪’我脸的功夫使出吃奶的劲咬着他手指的嘴终于停止了啃咬。
“二郎,别闹了,观音婢饿了呢。如果你真要和观音婢一起睡的话,安静些,别吵她,否则,她吃奶都睡不着的。”
他倒也听话,就那般倒在了床榻上,我偷偷打量装睡的李世民,心中不禁惊叹:怀真,今晚我和‘天可汗’同榻而眠,你信不信?
------题外话------
哈哈……一睁眼,居然都还活着……群啃以贺!
011章 千金泪1
十里长亭,数番驻足又数番相送。李渊一家终于止住了相送的脚步。而父亲则带着安义公主再次踏上了和亲的路。
玉门关、长城一一抛在了身后,当我们踏上那片神秘、广袤的突厥大地的时候,安义公主命凤辇停下。她揭开凤辇的珠帘,弯身钻了出来,站在凤辇之上,回首遥望着生她、养她的故土。
王昭君这般看过吧,蔡文姬应该也这般看过,她们在历史上都留下了美名。可如今看着安义孤独的身影,我的亲身感受为什么是‘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
“长孙将军,捧一坯土装在我带来的瓶子里。想家了,我就闻闻。”
安义公主的话说得我鼻子有些发酸。虽然这片故土生了她、养了她,可最后不也抛弃了她?如果生来就是要抛弃她的,当初又何必将她生下?
“我不恨这片土地,至少世民给了我安慰,给了我希冀。”
原来,一个3岁孩子的承诺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虽然这个希望对她而言相当的渺茫,可是至少这片故土中有人没有抛弃她。
突利可汗的人马早已在边陲之地迎接。两方队伍汇合,又经过近一个月的行程,终于来到了突利的大本营。
高低起伏的丘陵、蜿蜒绵长的河流、一望无际的草原,构尽了这古老民族的魂魄和精神。黑红着脸的汉子、媳妇、老人、小孩,都好奇的盯着和亲的队伍。
站在队伍最前方的那个身材魁伟的人就是突利可汗。还好,没有想像中的老,称得上中年。只是站在他身边的那群女人,天啦,一人手中牵着一个孩子,有的还牵着两个……这样算下来,安义公主是突利的第几个老婆呢?
父亲取出隋文帝的诏书,朗声宣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感突利可汗一向与我朝和平相处,特赐安义公主为妻。命长孙晟以使臣职出使,钦此!”
突利可汗既不下跪也不接旨,只是以一副不屑、倨傲的神情着父亲。
父亲对这番情形早了然与胸,他别有用意的说道:“想当年,我和你叔父称兄道弟,游尽这突厥的大好山川,猎尽这片大地上的飞禽走兽,是何等的逍遥、快活。可后来连番战争,不但伤了大隋和突厥的感情,更阻止了我和你叔父今生再团聚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