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长孙皇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观音婢准备了许多,不用再添加了。”

    “你的心意是你的,娘的心意是娘的。可不许推辞。”

    我只好道了声‘是’后,又听香柳笑道:“不说夫人偏心,只说老夫人还不是偏心。明着巴巴的派墨玉来说是各位主子担心关帝山战事夜不成眠,实际上老祖宗是考虑到二少奶奶路途劳顿,想着要二少奶奶好好休息几天,所以啊,才免了请安诸事。”

    原来早间墨玉和香柳嘀嘀咕咕说的是这件事。想到老祖宗的贴心,心内由不得窝心。

    “这么说来,我们岂不都是沾观音婢的光了?”窦氏一边说着话,一边示意房中丫头去布早餐,又道:“不怕你笑话,娘年青的时候也是偷懒不想早起,也觉得那些规矩最好是能免则免。可随着年岁大了,心中越来越明白,这长者啊是一家的凝聚力,最喜欢的就是看到后辈能够聚集在自己的身边谈话笑闹。所以说,与其说是规矩,不如说是团圆。”

    听窦氏一说,我有些汗颜。我这个年纪终究体会不到,只怕要到了她这个年纪才能够了解她的心态。

    “说了你也不懂。来,观音婢,陪娘用早餐,娘还有些事想问问你。”

    吃饭间,窦氏问及的都是李靖、红拂的事。我简单的讲述了他们和李世民相遇、相交的过往后。窦氏笑道:“药师夫妻初来太原,声势浩大,不出一月就开起了全太原最大的玉器行,无人能够出其左右,搞半天他们夫妻开的玉器行是二郎的。这个二郎,倒是越来越有出息了。观音婢,二郎能够收敛性子专心正事,这都是因为娶了你啊。”

    “娘说笑了,是娘教导有方,也是二郎有远见,并不是观音婢的功劳。”

    觑了我一眼,窦氏笑道:“你是不知道我有多头疼我这个儿子,偏偏的我又最喜爱他。唉……你是不知道他禁足太原这五年闹了多少事……”说话间,窦氏将李世民在太原闹的事大大小小的列举了数件,听得我目瞪口呆。

    倒是香柳笑得合不拢嘴。“这几年,就是老爷也被二少爷气得白了许多头发。可偏偏有一次我听到老爷和刘先生的谈话,老爷说二少爷整一他年青时的模子,也整一他年青时狂放倨傲的性子,是他最得意的儿子,以后的出息必是其他兄弟不能及。你们是没有看见老爷说及二少爷时的那个神情……啧啧啧……哪里是恨,我看啊,是又爱又恨。”

    因了往事,窦氏显得格外的气爽起来,“可不是又爱又恨,有时恨得牙痒痒的,可看着他就是生不出脾气,还想抱着他、亲着他。这也是你们老爷对他放心不下,专门命老刘看护他的原因。”

    李渊倒是知人善用。想到刘文静总是头疼的看着李世民,讨好李世民不要犯事的一桩桩,想起刘文静那两鬓斑白的头发……我不禁笑了起来。只听窦氏‘咦’了一声,又道:“说起老刘,我倒想起来了,他和药师的关系似乎不错,总见他往玉器行跑。”

    “那是因为二郎将玉器行的事交给他们共同打理。说起来,卫公只是二郎的掌柜,而老刘则是二郎的帐房先生。”

    “这个药师人倒狂放,自号‘卫公’,给人封王拜相的感觉。”

    “以他之才,封王拜相是迟早的事。”

    见我回答得肯定,窦氏笑道:“再有才又如何?他屡番拒绝来我李府当幕僚,给人的感觉太过心高气傲,好像我李府会屈就他似的。前段时日若非房先生立下军令状,我定不会让药师挂帅守城。”

    李靖不来李府,想必仍旧是考虑着刘文静的原因,毕竟刘文静现在是李渊最得力的幕僚。李靖有一份清傲,自是不想占去友人的光彩,念及此,我将李靖和刘文静的事简单的说了些。

    不想中间还有这许多的故事,窦氏听后直是点头,“原来是兄弟情深,都为着对方考虑。”

    “管他们现在为谁考虑,冥冥中注定他们兄弟现在都为二郎效劳。为二郎效劳还不是为李府效劳?”

    谈话中,不知不觉已是用完早餐,又说了些话后,窦氏这才催促着我去看望舅舅,又叮嘱着我‘早去早回’的话。

    来到舅舅府中,已近午时。

    舅舅虽然拒绝了李渊夫妇挽留李府的好意,但也经不住李渊的相邀,时有到李府陪李渊下棋赏花。所以太原城中,人人均知舅舅和李渊交好,倒也没人为难舅舅,而且很快的舅舅就和邻里搞好了关系。

    马车停在了高府门前,我轻掀车帘看向府内,这是一座简单的四合院,适逢院门大开,小小的院子中种满了菊花,如今正值中秋,菊花开遍,很是灿烂。

    舅舅和舅娘二人正提着水给那些菊花浇着水。见有马车停在门口,二人均是好奇的抬起头。

    秦妈妈率先跳下马车,紧接着如云、如月二人亦是跳下马车,这才扶着我下来。

    “观音婢。”放下水桶、水瓢,舅舅将手在外袍上擦了又擦,高兴的迎了上来,直是用手捋着我的留海,“观音婢,你回来了?”

    回?

    舅舅一力要在这里置地,想必就是能够给我另一个避风的娘家罢。眼中一湿,我轻轻的挽着舅舅的胳膊,将头靠在他的肩窝,“舅舅,观音婢回来了。”

    舅娘张氏笑着上前拉我入怀,“昨天听说你们回来了,知道你今天肯定会回来,我们是等了又等,这到午时了都没见人影……我和你舅舅还说只怕是因挂心历山飞的战事,耽搁了。这不,还专门派顺德一家子去集市守着好给我们传递消息,不想他们和你还是错过了。”

    “闲话少说,回了就好。快快快,这段时间闲来无事,我和你舅娘二人准备了许多你喜欢吃的东西。瞧瞧,才多长时间不见,怎么觉得你瘦了呢?”

    舅舅一向与人无话,与我却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一边吩咐舅娘去将顺德、冰巧找回准备午餐,一边拉着我闲话,又指着花圃津津乐道,还指着院中的几棵梅树乐此不疲,最有意思是他居然还养了几只鸡鸭……这简直就是在闹市中寻求一份山野生活啊。

    “我现在可是大隐隐于市,比原来那小隐隐于林更快活十分。”

    “舅舅,您这又是种花种菜、又是养鸡养鸭的,忙得过来吗?”

    笑捶着腰,舅舅说道:“你还别说,自从找了些事做啊。这腰再也没疼过了,每天的日子也好打发。”

    都是因了我,舅舅好好的官也当不了,虽然被杨广从岭南诏回,但也没有具体安排舅舅的官职,是以舅舅一直觉得很清闲,最主要的是他仍旧靠着原来的一些老本过着日子。想到这里,我有些哽咽的说道:“舅舅……”

    似乎知道我要说什么,舅舅截住我的话,“傻孩子,你难受什么?你的心意舅舅哪有不懂的,是想舅舅和你住在一处,方便照顾我们是不是?”见我点头,他又道:“不说我是舅舅,就算你是我的女儿,哪有父母跟着女儿、女婿住的道理?再说哪一日,你在李府受了气,总得有个娘家可归,让你发泄一下。所以以后啊,你到哪里,舅舅就将新居买在哪里,永远陪着你。”

    果然,果然是为了我!我不禁再度窝在他的肩窝中,“舅舅。既然您都为观音婢准备了这么温暖的娘家,那就是将观音婢当女儿看待了。那女儿孝敬的礼物,你不能拒绝。”

    看着门外的马车,舅舅苦笑的刮着我的鼻子,“你这个傻丫头。”

    见舅舅没有反对,我急忙命秦妈妈等人将礼物一一搬下马车。其中有雪主准备的,也有窦氏的,当然还有我特意准备的,大到衣物、小到首饰,吃的喝的一应俱全。知道舅舅是书痴,我还专门替他寻了两本当世孤本。

    看到孤本,舅舅的眼睛都亮了,拿在手中,乐得嘴都合不上,急忙带着我前往书房,将那两本孤本好生的放了起来。

    “看看,舅舅一辈子引以为豪的事就是保住了这许多的书籍,只是这屋子偏小,我不得不将两间房打通才放下这近万卷的书。看,还有那边,我单独隔出一间留给无忌,赶明儿他回了太原就住在我这里。我将他当儿子看,烦着他为我养老。”

    看着一向书呆气的舅舅这个时候居然露出顽皮的童贞,我不仅‘噗哧’一笑,“如果三哥成亲的话,这四合院只怕不够住。”

    “你放^心,舅舅早有准备。你看看,那后花园偏大,若无忌真有心成亲,那后花园可起两间屋子……”

    看着舅舅兴致勃勃的规划着未来,我也受了感染,不时的指指划划。甚至规划到了三哥如果有了孩子,可以到那棵老梅树下搭一个秋千的蓝图。

    只到顺德、冰巧一家子归来,我和舅舅才止住话题。

    众人见面,自有诸多感慨,只到掌灯时分,知道我明日还要去拜访房玄龄,虽有万般不舍,但舅舅仍旧担心我太过劳累,于是督促着顺德护送我和秦妈妈一行人回了李府。

    ------题外话------

    o(∩_∩)o

    谢谢满溪流水香、湖边的紫背天葵、雅典娜之恋和朋友们的花花、票票!

    祝所有的朋友周末快乐!

第二卷 观音婢 063章 凤初啼12

    事隔多年,能够再见房玄龄,我的心自然而然非常激动。

    当看到那个一身傲然之气,嘴角笑得柔和的女子长身直立房府门前,我不仅轻赞:好一个美妇。

    丹铅其面、点染曲眉,一如以往般清丽绝俗的容颜,只是那眉宇间,多了一股成熟妇人的风韵。

    是她━━卢雨烈!

    “弟子给师娘请安!”

    若春风一笑,急急上前将我扶起,指着我身后随行的马车,卢雨烈的语句中多带有打趣和亲和,“观音婢,给师娘带了这么多的礼物,是担心师娘没有吃的、喝的过中秋吗?”

    这满含笑意的脸、眉、神,还有这紧紧握着我的手,一时间令我觉得彼此的距离之近,我的话也无处不透露着亲昵和俏皮,“不就是怕师娘缺吃的、喝的、用的么?说出去了,还不是我这个弟子的错?弟子这是先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

    卢雨烈闻言,笑得很是灿烂,“听玄龄说,若真动起嘴皮子来,十个我也不是你的对手,如今我总算见识了当年那个小丫头的厉害了。”

    相视一笑,十年来的光阴似乎并未从我们中间溜走,她仍旧是那个心高气傲的女子,我仍旧是那个嗷嗷待学的稚童。

    一路牵着我的手至花厅,分宾主坐定,我们又聊了些往事。大体上是她在问,而我在答。

    看出我心不在焉,卢雨烈笑道:“玄龄到药师那里去了。”

    难怪看不到人影,原来守城去了。我思绪间,只听卢雨烈又道:“出门前玄龄有交待,说要我好生招待你,可不能将你放跑了,不论多晚,他一定会赶回来。”

    想起房玄龄教我、护我的一桩桩往事,想着他总是以我为荣的得意之神,想起他的‘小犊子’之谈,我心中一热,颤抖说道:“房先生可好?观音婢记得先生有秋咳的毛病,可有再犯?”

    “自从吃了你从洛阳替他求的偏方,好着呢,别担心。倒是你,婆家可习惯?”

    “如果不习惯了,弟子就到府上来打扰师娘。”

    我的一句玩笑话却令卢雨烈动容,她的语句有些激动,“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