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长孙皇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是明白我话中的意思,秦妈妈露出了然的神情,“难怪,难怪那天晚上王爷来青石屋说要见小王爷,还说‘这一别,也不知多长时间才能再见到’的话,想必那个时候王爷便已想到这中间的内情了。”见我点头叹许,秦妈妈又道:“你和王爷二人……真真是心有灵犀。可叹、可叹。只是……娘娘的‘贵格’之命是天注定,不会因了娘娘不出现在长安陛下便不会忌讳啊。”

    “回总是要回的,但也得等王爷的赏赐都定了再说。”

    “娘娘始终觉得陛下会顾及民声,会对王爷另加赏赐?”

    “连太子殿下那边的人都觉得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父皇如果仍旧这般置劳苦功高的次子而不顾的话必然引起民愤,也定然会引得李唐所有的将士不满,到时候还有哪个将士会如秦王般为李唐卖命?父皇当然知道其中的厉害,加封不过是迟早的事,如今父皇只是在考虑如何加封这个次子。天下皇帝最大,其次是太子,再其次便是王爷。如今王爷本就是王爷的爵位,再加封难道封个太子不成?说句实在话,这一次也真难为父皇了,如果我是父皇也不知再该如何办了。”

    10月,我接到承乾的来信,看着来信,我不禁为李渊的苦心拍手叫绝。

    李渊以秦王李世民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之职,位在王公之上。在长安赐‘天策上将府’一座。同时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赐衮冕、金辂、双璧、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李渊还特允李世民任选一地建‘天策府’,并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

    李世民当仁不让,对李渊的封赏一一笑纳。在所有的人以为秦王会利用此次封赏为他曾经的‘讲武堂’大行其便的时候,偏偏这个令人捉摸不透的秦王爷玩起了文学,在他的‘天策上将府’中设置了文学馆,据闻文学馆有18个饱读诗书的学子,他们以杜如晦为首,以褚遂良为馆主,以房玄龄、虞世南等人为馆员,日夜讨论文籍、吟诗作画。

    李世民有一首《还陕述怀》的诗就出自此时,承乾的来信中不但附带着这首诗,更对他爹的这首诗不吝赞美,只发誓说要将他爹的文治武功学得彻彻底底的话。

    民间传闻,战功赫赫的秦王爷从此弃戎从文!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轻轻念罢这首诗,我都能够感觉到李世民凯旋归京时亲抚长剑指天而歌的豪情,他24岁不到,但经过的战争一场比一场严峻,一场比一场不要命,也一场比一场更为传奇。

    17岁,大败历山飞,同年,解雁门之围。

    19岁,随其父走上兴李唐之路,灭西河郡、破霍邑、经河东、围长安……桩桩件件少不了他的身影。

    在李唐立足长安之后,又是他,两番浅水原之战使得薛举、薛仁杲父子的‘西秦’政权覆灭,陇西之地尽纳李唐版图,那个时候,他才20岁。

    21岁,出战太原,以柏壁弹丸之地赢得整个河东战场的胜利,将‘定杨天子’刘武周赶出了李唐的龙兴之地太原。

    22岁,出兵中原。用时一年有余,以‘一战擒两王’的神话结束了中原之战,将王世充占据的中原、窦建德割据的河北等地尽纳李唐版图。

    可以说,李唐能够统一黄河流域地区,基本上是李世民的功劳。

    可是,李世民如今又得到了什么呢?

    除了猜忌之外还是猜忌。所以,他写出了‘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之句,是告诉李渊、李建成,他率着李唐勇士南征北战、流血牺牲不是‘争名夺利’而是‘济世安民’。

    “如果那个时候,我做为无极待在你的身边,和你一起饮酒、赋诗……不知又是何等豪情的局面?”闭上眼,满是我们二人当初在太原‘春花秋月酒楼’饮酒、赋诗、弹曲的一幕幕。忆及此,我无奈叹道:“为何,如今我越来越喜欢以无极的身份待在你的身边,却不喜欢当你的秦王妃。”

    21世纪,多有红颜知已、蓝颜知已的说法,但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知己往往会变成灾难,我不知道如今的我是不是也陷入了这个迷局中。

    将书信缓缓的放在桌上,我缓步走到床榻边,轻抚着熟睡的小稚子那粉嫩的脸颊,轻声笑问,“泰儿,你倒是说说,你父王的‘天策府’会选在何处呢?”

    不满我手上些许的冰凉,熟睡的小稚子皱了皱眉,将头扭了扭,还挥了挥小拳头,然后继续做着他的春秋大梦。

    如果我没有估错,我觉得李世民也许会为他的‘天策府’选址洛阳。

    洛阳,中原腹地,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哪一日,李渊和李建成真要下手共倾秦王,洛阳之地便是李世民的安命之所,也是我们这一大家子的安命之所。

    李唐,便真真正正做到了二分天下、南北而治。

    但……这和历史似乎有出入?

    我思绪间,耳边传来阵阵惊天动地的‘母妃、母妃’的叫声。只当自己听错了,我摇了摇脑袋,看了看床榻上睡得香甜的稚子,仍旧睡得甜极。

    可是即便这个小稚子醒着,这‘母妃、母妃’也不是他能够唤得出来的啊。但我耳边,‘母妃、母妃’的声音再度依稀传来,紧接着是阵阵马蹄声。

    我确信,这‘母妃、母妃’的叫声来自于青石屋外。

    我惊得叫了声“乾儿”后急忙出门,远远的可见尘土飞扬。不一时,便隐约可见数十骑铁骑的身影。

    ------题外话------

    o(n_n)o

    谢谢满溪流水香、wjybh、978115691的票票。

    谢谢5698708的赏赏。

    呵呵,这一章节终于多码了些字还上一章节的债,不过,电脑持续毛病中,不知什么时候会彻底七零八落,555……

第二卷 观音婢 078章 局中局6

    担心我的容颜被人瞧见,秦妈妈急忙上前替我蒙上面纱,而顺德已然一迳迎上前。

    首当其冲的是隋炀帝曾经骑过的青骢宝马,马背上伏着一抹小小的身影,随着越来越近,那小身影上的脸蛋兴奋得红透的神采尽入我眼中,当青骢宝马飞奔到我面前的时候,‘吁’的一声,承乾拉着马缰,迫使青骢宝马不得不扬起四蹄停下,紧接着他利落的翻身下马,然后扑向我早就为他敞开的怀抱。

    小人儿明显长高了不少,但我仍旧兴奋的抱起他转了几圈,然后重重的、不可置信的亲在他的额头上,“乾儿。你怎么来了?告诉母妃,母妃不是做梦吧?”

    “母妃不回长安,那乾儿便来看母妃。”

    呃?乾儿?

    他一向不是自称‘蚕儿’的么?

    “拜见王妃!”

    看着一众跪拜在眼前的段志玄、刘弘基等人,我急忙示意他们起身,然后示意秦妈妈、顺德招呼他们喝茶、喂马。

    知道我们母子相聚定然有许多话说,段志玄、刘弘基等人小心翼翼的退下。

    眼见着秦妈妈、顺德招呼着一众人下去了,我这才看向承乾,“你父王呢?舍得你一个人出来?”

    “有如晦叔叔带着我,父王放心得狠。”

    “如晦?”如晦不是病着么?怎么能够来到洛阳?再说,这护送的一众人中没有如晦的身影啊。

    看出我眼中的疑惑,承乾叽叽喳喳的解释,“皇爷爷不是允父王任选一地建天策府吗?父王选中了北邙青城宫。”

    果然是洛阳。

    我震惊中,只听承乾又道:“父王说了,打洛阳的时候他便喜欢上了北邙,父王说北邙气势磅礴有藏龙卧虎之势,令他想到了汉时霍去病大将军所言的‘封狼居胥山’之意,已是请奏皇爷爷将北邙山更名‘封狼山’,并奏请皇爷爷将青城宫纳成天策府的一部分。至于这天策府的一应事,父王都交待给了如晦叔叔,父王教如晦叔叔为记室,负责天策府筹建的一应大小事情,如今如晦叔叔带着好多人来了,现在正在忙天策府的事呢。知道我想母妃了,如晦叔叔便命刘叔叔、段叔叔他们先护送我过来再说。”

    李世民这般大的动静明摆着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那一套。既然李渊、李建成对他皆有忌讳之心,那他无论怎么做都会落人口实。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趁着李渊狮子大开口之际他堂而皇之的为自己以后谋一条稳当的活路。

    他……这是被逼上梁山了,也就是说长安形势堪危啊。

    “皇爷爷还说,此番中原之战,四叔的功劳也不小,特加封四叔为司空、镇北将军,也赐了一座府,名唤‘隆武府’。母妃,四叔好有意思,偏要我们原来的秦王府当他的隆武府。不过,反正我们都搬到‘天策上将府’去了,原来那座府要不要都无所谓。”

    秦王府?!

    元吉为什么会要秦王府呢?

    转念一想:是了,是了。曼青,定然是曼青的主意,毕竟这秦王府曾经是杨素的‘越王府’,是曼青打小生活过的地方。

    只不过因上番李泰、丽质出生遭劫的事,李渊龙颜大怒,命人将府中那似蜘蛛网似的暗道都填埋起来,可惜的是要想找到那暗道的终点是再也不可能的事了。

    承乾小嘴不停的向我报道着长安的消息、天策府的布局等等,紧接着他‘哈哈’的笑着冲向两个摇头摆尾而来的藏獒,“藏天、藏雪,我想死你们了。”在一一亲吻过两只藏獒的脑袋并搂着它们的脖子好一番亲热后,他眼睛一亮,快速奔向那只肥嘟嘟、摇头晃脑走来的小藏獒。

    “光芒?”

    承乾回长安的时候光芒还没有出生,光芒是出生在李世民追踪泰儿的路上后来被李世民留在了青城宫的。所以,这是承乾第一次看到光芒。

    兴奋的抱起那个小藏獒,承乾不停的问道:“光芒,你叫光芒是不是?”

    那小藏獒还小,本就没什么防人之心,又见它的父母围着承乾不停的转悠且极是讨好,它自是乐得在承乾怀中轻声、欢快的叫着。喜得承乾不停的亲吻它的鼻子。

    这个小东西,信中总提他的蚕兄弟,如今怎么只字不提,倒和小藏獒玩得这般融洽?疑惑间,我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脑袋,“乾儿,你怎么不问问你蚕兄弟的情形?”

    一声冷哼外加一记白眼,承乾说道:“我才不要这个蚕兄弟。”

    这神情……莫不是又吃味了?

    我蹲下,抱过他怀中的光芒,正儿八经的问道:“为什么?为什么不要这个蚕兄弟?”

    “还不是父王的原因。”

    看来,果然是吃味了。我好笑的刮着他的鼻子,“你父王又怎么了?”

    “父王说,既然李泰过继给了三叔,那便不是他的儿子,不是他的儿子便不能用他儿子的小字,所以‘面团儿’的小字再也不能给李泰用。”

    口口声声‘李泰、李泰’的唤着,真是生分啊。

    这个李世民,怎么能够这样教儿子?我好气又好笑的问,“既然不能用‘面团儿’,那你父王有没有说再用什么小字?”

    “父王说他不能看着李泰长大,一天到晚只能通过书信了解李泰的一切,而这些书信都是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