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长孙皇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厥的机会。

    突厥的宿敌出使突厥,能否安然抽身而退,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而父亲,毅然决然的持着隋文帝的诏书第二次踏上了出使突厥之路。

    足智多谋的父亲非常出色的完成了第二次出使突厥的任务,大隋不废一兵、一卒、一位公主,沙钵略就从原来‘北周女婿’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大隋女婿’。最为重要的是父亲成功的为千金公主争取到一份更好的在异国它乡的生活。

    随着父亲两次完美的从突厥全身而退,隋人多有夸父亲而少有颂隋文帝者。是以,隋文帝慢慢对父亲生出许多的嫌隙来,即便今年的贺兰关之战,隋文帝仅派李渊前往御敌却留父亲独守京中,说白了是要将父亲‘雪藏’。

    随着父亲此番第三次出使突厥,隋文帝是抱着看好戏的心将父亲丢到了一群饿狼之中,他认准了父亲不可能第三次安然无恙的从突厥全身而退。

    虽然和亲是父亲的主意,出使也是父亲主动请缨……

    但……有道是‘兄弟阋于墙,必先共御外辱’,都蓝和突利是兄弟,是伟大的阿史那家族传人,他们有可能会联起手来灭掉父亲这个突厥宿敌也说不定。

    眼见父亲神情漫尽痛色,知晓父亲的苦,一声轻叹,母亲再鼓起勇气说道:“季晟,妾身……妾身觉得……如果有可能,我们将千金……千金公主接回可好?她……她也够苦的。”

    苦?

    由于长期征战,沙钵略伤痛缠身,已然病逝。而突厥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风俗:突厥人父辈去世,子辈可以继承父辈的妻妾(直系的母子关系除外)。

    理所当然,在沙钵略去世后,千金公主如今又成了都蓝可汗的老婆。

    显然,母亲的话再度触及了父亲的痛处,父亲眼中灼灼的痛和恨在空气中越聚越浓,浓得竟似化不开。

    “季晟,你别……别……妾身只是……只是……”

    看到母亲的慌乱无助和怜惜之神,父亲眼中的痛和恨很快随风而散,化成了悲哀的无奈,他蹩眉摆手,脸色极其阴诲的看着远方的天空出神,半晌方缓缓吐道:“妇人之仁。我们能不能从突厥安然抽身都是问题……如今我只唯愿我们的观音婢能够平安长大,其余的一概不论。”

    母亲心善,当然有她优柔寡断的一面。但父亲说得斩钉截铁,母亲也只好不再作声,亦是看着西边的天空怔怔出神。

    “爹,我们是不是走得太慢了些?按这个速度,不要说三个月了,只怕一年半载的也走不到突厥。”问话的是一直骑马保护在马车旁的大哥长孙行布。

    不再沉浸于往中,父亲只是撇唇一笑,一副将心比心的语调说道:“我们总得顾及安义公主思乡、思亲之情啊。”

    父亲这番明则顾及安义公主、实则‘越慢越好’的做法是为了拖到独孤伽罗淡忘了今年那‘凤唳九天、牡丹花开’的异像吧。

    呵呵……我的父亲啊!

    ①沙钵略:沙钵略、都蓝、突利,其实是他们的封号,为了文章的通俗易懂,直接将封号幻化成他们的名字,勿拍砖。

    ------题外话------

    ……o(∩_∩)o求收藏咯……继续求……

 006章 初相见1

    一路游山玩水,花了近半年的时间,送亲的队伍抵达太原城。

    高耸巍峨的城楼无一不渲染着这座城池的古老、庄严。

    唐国公李渊早带领他的部下在城外迎候。

    一众礼仪见过,安义公主眼红的看着李渊,轻声吐道:“表哥。”

    独孤伽罗是李渊的小姨,这样一算,李渊和安义公主是表亲。只是公主的眼睛再怎么哭得红肿,语气再怎么委屈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马上要离开中原的事实。出了太原城越过长城一线就是关外了。那里,是突厥的地方。

    李渊眼露不忍,但天子之命哪个敢违……他只是叹了口气,命令随行的人员有步骤、有安排的将公主迎进了太原城,迎进了事先准备好的驿馆。

    安义公主这一路上的泪几乎流尽,此时她更是痛不欲生,转身扑到驿馆再次痛哭去了。

    驿馆之外,父亲和李渊都沉默了许久。直到驿馆内不再传来公主的哭声,父亲和李渊这才相视一叹。

    “季晟。”

    “叔德。”

    父亲和李渊二人相揖一笑,颇有英雄豪气。只听李渊说道:“走,你这一家子就别住驿馆了,我府中早为你们安排了房间,我们兄弟也该好好聚聚了。”李渊一边说着话,一边不容父亲推辞的命手下忙活起来。

    李府,一间小巧的三进四合院,一应江南小院布置,古朴、典雅。

    李渊的夫人窦氏和三个儿女正站在府外等候。

    母亲和窦氏自闺中就亲如姐妹,一旦相见自然而然的‘姐姐、姐姐’唤个不停,倒惹得李渊笑道:“夫人,你总得见过行布和无忌吧。”

    窦氏闻言,看向大哥、三哥,眼中竟是征询之意。

    大哥、三哥见状,急忙上前拜倒,“侄儿行布(无忌)给伯母请安。”

    “起来,起来。”窦氏一一拉起大哥、三哥,将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到大哥、三哥手中。

    知^道这是见面的礼节,大哥、三哥也不推辞,尽是收下又礼貌道谢,这才站在一旁。

    只见窦氏抬手招向她的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中最长的男孩约摸12岁年纪,是一位玉树临风的少年,笑得温润,显得极为老成,他左手牵着一位6岁左右的女孩,右手牵着一位约3岁光景的男孩。

    小女孩笑得甜蜜,脸上颇有英气,而那个3岁左右的男孩……那容颜怎一个‘粉雕玉琢’可以形容!微挑的剑眉、斜睨的神情透露出他略带桀骜不驯和骄傲自负的潜在因子……

    正在我打量他们的时候,耳边传来窦氏的声音,“建成,还不带着雪主和二郎来给长孙伯伯、高伯母请安。”

    李建成?原来那个温润老成的少年是李建成!

    在我震愣的功夫,李建成已是牵着那名唤‘雪主’的女孩和名唤‘二郎’的男孩来到了父亲、母亲的面前,亦是极有礼数的作揖请安。

    父亲、母亲一一扶起他们,母亲从怀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一一塞到了三人手中。三人均是礼貌道谢。

    “雪主长大了,更像出水芙蓉了。建成也长成翩翩少年郎了,剑眉星目……好、好,真真又一个唐国公之相。”母亲一边说着话,一边又伸手摸着那小男孩的头说道:“只是……二郎,如果伯母记得不错,你都三岁了,还未取名么?”

    窦氏溺爱的将小男孩搂入怀中,笑着解释,“二郎出生之时,天降大雪,不知是主凶还是主吉。当时长捷法师说不宜取名,要我们缓两年再说,是以就这般‘二郎、二郎’的叫到如今。”

    父亲闻言,猛然拍了拍脑袋,“瞧我这记性。临行前,长捷法师托我带一个锦囊给你们。只怕与二郎有关。”说着话,父亲转身看向母亲。

    母亲‘哦’了一声,急忙将我递到父亲怀中,她在腰包中翻腾了会子,找到那个长捷法师所托的锦囊递给了李渊。

    李渊也不避讳,当众打开锦囊,继而笑了起来,“果然,果然是二郎的。”接着,他又对大家说道:“济世安民……唯‘世民’者,福天下、服天下!”

    “世民?”窦氏歪着头想了少许,展颜一笑颇有豪气如云之姿,“好,好一个济世安民,李世民,好名字。”

    那一刻我彻底的震惊了。就算我再怎么是个‘历史文盲’,但对于‘千古一帝、天可汗’李世民还是耳熟能详的。这都要归功于21世纪那多多少少的关于所谓的历史大戏的电视剧。原来这个神态中略带着不羁的小男孩就是以后的‘贞观天子’啊。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李世民!

    因了好奇和震惊,我对那李家二郎就多看了两眼,而他那略带着自负、倨傲的眉目亦是一直好奇的看着我,黑眸显得极是有神。

    “这就是那个牡丹儿?”

    起初我一直在母亲的怀中,李渊不好抱过我,如今终于逮着机会,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将我从父亲手中抱走。

    父亲略带谨慎的看了眼四周,“是观音婢。”接着,父亲又带些欠疚的神情看着李渊,“只是委屈你了。”

    李渊用兵如神,四海皆有名声,一生几无败绩。而这一次对突厥之战,为了我、他佯败。所以说父亲的‘委屈’之谈一点也不为过。

    “什么委屈?”李渊‘哈哈’大笑起来,继续说道:“若真委屈,到时候许给我李家做儿媳即是。”

    闻言,窦氏和母亲相视一笑,母亲说道:“还小。”

    李渊亦笑着‘嗯’了一声,“那倒是,还小。再说建成和二郎二人还不知哪个更有出息。我得再看看,观音婢真要嫁我李家郎,一定要嫁最有出息的李家郎。我可不能让观音婢受丁点委屈。”

    ------题外话------

    小李帅哥出现了咯,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涅……继续求收藏咯……o(∩_∩)o……

 007章 初相见2

    安排好我们一家子的住宿问题,李渊拉着父亲、大哥、李建成他们喝酒去了,而窦氏则拉着李雪主、李世民姐弟二人来到我休息的房间和母亲扯着闲话。

    窦氏的出生相当不平凡,她是前朝北周武帝的外甥女,出生的时候头发就长过颈,当她长到三岁的时候,她的头发就和她的身高一样长短了。周武帝对这位外甥女非常喜爱,自幼就将她养在宫中。她对舅舅北周武帝与皇后突厥公主夫妻失和的状态非常担心,劝周武帝说了些“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的话,那个时候的窦氏可能只有六、七岁年纪,能有如此见解,顿时语惊四座。她舅舅周武帝第一个正色以对,立即接纳小甥女的进谏,从此对突厥公主阿史那皇后的态度大为转变,果然稳定了突厥和北周的关系。

    随着隋文帝夺了北周的江山,窦氏大哭“恨我不为男,以救舅舅之难”的话,窦氏的母亲吓得直是捂着窦氏的嘴说“切勿妄言,否则有灭族之灾”。窦氏的父亲则很是欣慰说“此女才貌双全,切不可随意许人家,一定要为她寻得贤夫方是”之语,后来经过非常苛刻的比武招亲,最终李渊雀屏中选成为窦家的东床快婿。而李渊偏偏是大隋皇后独孤伽罗的外甥,这样算下来天下终究是一家亲,窦氏再也没说什么要‘救舅舅之难’的话,而是安心的在家相夫教子,只是心中似乎总有些郁郁不得志。

    母亲一边拿过往之事取笑窦氏,一边替窦氏梳着她那满头的乌发,止不住的赞美,“瞧你这一头的乌发,比人家十七、八岁的女孩还要柔亮、滑腻,真好,羡慕死我了。”

    “你有一箭双雕的长孙郎,还羡慕我什么?”

    母亲闻言‘卟哧’一笑,“你不也有比武招亲、雀屏中选的李家儿郎?”看平日英姿飒爽的窦氏脸庞露出羞涩,母亲和窦氏又说了许多闺阁中的悄悄话这才转过话题,“建成陪着叔德和季晟去喝酒不要紧吧,可别伤着小孩子的身子。”

    “你们家行布不也陪酒去了。想当年……”

    我的天。这两个女人对原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