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宫:勤妃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光暖融融的,照在面上让人舒服得睁不开眼。
  阿哥们都争着要和陈文心坐得近,陈文礼和陈文信他们反被挤远了。
  小太监们抬上小几、牛乳和点心,陈文心道:“你们先吃一块点心,再喝牛乳,这样牛乳的营养才不会流失。”
  四阿哥问:“陈额娘,这也是吕太医教你的吗?”
  她眨眨眼,“是你们皇阿玛教的。你们想啊,那黄河河水泛滥的时候,是不是要拿石头沙包堵住,水就流不下去了?”
  四阿哥拿着点心和牛乳比划了一下,陈文心的意思是,拿这块点心堵在肚子里不让牛乳流下去吗?
  这什么歪理……
  虽然不信,他还是按着陈文心说的,先吃下了那块点心,再把暖暖的牛乳喝下去。
  “勤额娘,你多给我们讲讲南巡的事情,好吗?”
  大阿哥关心的并不是什么奇闻异事,他知道皇上南巡主要是为了治河,他想关心治河的事情。
  眼看夏天要到了,到时候大雨一下,黄河不知道还会不会决堤?
  他现在问问,到时候皇阿玛要考他们这方面的问题,也能心里有个底。
  陈文心看着大阿哥好学的样子,对他点点头。
  她又对其他人道:“你们要和大阿哥好好学习,大阿哥最勤奋好学了。”
  这话一出二阿哥先撇了嘴,他是最看不上大阿哥那副书呆子样的。
  只是当着陈文心的面,他不好反驳。
  大阿哥被她一夸有些羞涩,微微低下了头。
  原以为二阿哥被册立为太子,陈文心就会更加疼爱他。
  没想到她还是和从前一样,只凭他们的行为来鼓励和批评,并不为身份地位。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克拉山脉,流经我大清,包括蒙古在内的七个行省。咱们大清,一共几个行省呀?”
  陈文心才一开口又考起了他们,众人开始在脑子里数起来。
  直隶、山东、山西、安徽……
  她打断了他们的思路,“是十八个。如果勤额娘随便开口问你们皇阿玛,他肯定随口就说出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皇上,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国家大事,他自然能如数家珍一般道出大清几个省份。
  这一层意思,阿哥们自然能够听懂。
  “黄河最后要注入渤海,这一路上它流经的上游地带泥沙过多,这些泥沙带下来,就堵住了下游。原本的河床被抬高,河水容纳不下,自然就溢出来了。”
  “往哪里溢呢?自然就是沿途的行省。它既是母亲河,也是一条带来水患的灾难河。你们皇阿玛是堂堂一代帝王,为了沿河百姓的平安,他学习了许多的治河知识。”
  对于一个君王而言,治河这样的事情交给治河总督便是,他原不必亲力亲为。
  可黄河一旦爆发水患,伤害巨大,使得皇上不得不自己学习这些知识,亲自监督。
  单说这份亲力亲为的勤勉,便值得人敬佩。
  “我问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除了泥沙堆积,还有什么原因使得黄河水量增大爆发决堤?”
  阿哥们众口不一,也有说是因为夏天雨水大增的,也有说是因为春天冰水融化的。
  更有说是因为堤坝修筑不严的。
  她轻轻一叹,“所以啊,你们要向你们皇阿玛学习。只要是为了国家百姓,什么知识都要学。”
  鼓励他们多学习,就没空搞小团体斗争了吧?
  陈文心看着阿哥们心动的样子,继续添了一把柴。
  “佛经里有句话,叫做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说的就是小中有大,就算是极其渺小的事物也能教给我们很多道理。”
  “好比说这草地上的蚂蚁,这一根小草,一朵小花儿。他们虽小,蕴含的道理却不容忽视。”
  二阿哥想了想,抢先道:“勤额娘说的,是不是就是格物致知?”
  “太子说得对,就是这个意思。”
  她笑着摸摸二阿哥的头,“你们平时上的课,有满文汉文、儒家经典、算学还有佛学,这些还远远不够。你们皇阿玛也没有治河的师傅,他怎么就会治河呢?”
  三阿哥嘟囔道:“那皇阿玛一定是下课了还自己偷偷学的。”
  “三阿哥说的也没错,不过不能叫偷偷学。你们皇阿玛,那叫好学。你们可有下了课再另外给自己加功课啊?”
  几个阿哥自问都做不到像皇上那么勤奋,他们都知道,前朝的大臣和百姓都夸他们皇阿玛是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呢。
  咕咚——
  陈文心咽下了一大口牛乳,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卧在草地上喝牛乳晒太阳,可真舒服啊。
  太子岂是那么好当的?
  既然他们为了太子之位产生嫌隙,那就让他们好好想想,该怎么向他们皇阿玛学习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畅春园

  第二百四十八章 畅春园
  皇上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收复台湾,陈文心也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了。
  她知道,单单凭借后宫的那些争斗,想扳倒佟贵妃这个坏女人,是远远不够的。
  问题的关键还在前朝。
  皇上现在要重用佟国维等一干大臣,她自然不能阻止。
  但她同样可以发展自己的势力。
  陈家父子三人同朝为官,论本事难道不及他佟国维吗?
  单单论年纪,年纪轻轻的陈文义就比年过五旬的佟国维有无限的未来。
  自从陈文义的鸟枪队从科尔沁回来之后,朝中对训练鸟枪队一事已无最初那般不屑。
  他们是知道欧阳皎月区区一个女子,都能以鸟枪在万军之中直取敌将首级的。
  鸟枪队若是真的练得好,一人一枪,足可以抵过多少兵力。
  皇上也没打算再次派绿营军出战,南有汉八旗,北有满八旗。
  绿营军倒是清闲了下来。
  趁着这段难得的清闲,陈文义一心都扑在鸟枪队之上了。
  欧阳皎月射杀达忓尔王爷用的枪和其他士兵的不同,那是一把经过改造的短柄枪。
  短到可以像一只匕首一样随身佩戴在腰上,射击的时候也可以省许多端枪的力气,自然能打得更加精准。
  跟这种改造后的短柄枪相比,原先那种长柄的鸟枪,显得格外笨重。
  他计划大批量制造这种短柄枪,再训练更多的士兵学会精准地打枪。
  这就遇上了一个难题,皇上现在把军费都用在收复台湾这上头了。
  这种时候要是提拨款的事,肯定要引来非议——
  你绿营鸟枪队明明有大把的长柄枪,还非要花钱造短柄枪,这不是逼着大臣们弹劾你么?
  又或者,你陈文义竟敢恃宠生娇乱花国库的钱?
  国库是有余钱,但是一分都不敢乱花。
  唯恐哪一日沙俄和准格尔生变,到时候军饷不足,难以御敌。
  皇上在陈文心生辰捐银之后,穿过一次补丁的龙袍,逼得众臣公都捐出了许多银子。
  他仿佛穿上了瘾似的,自此在朝上总是穿着半新不旧的朝服,惹得众臣公没人敢穿新衣。
  皇上穿旧衣,哪个不要命的敢穿新衣呢?
  这般省俭,想来历朝历代的帝王也没几个了。
  陈文义这时候向皇上要银子来打造新型的短柄枪,皇上是定然不会给的。
  那怎么办呢?
  他用自己的钱打造了五十只,经过了兵部的报备,然后留在鸟枪队中给士兵用来训练。
  这五十只实在太珍贵了,士兵们训练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地,唯恐让枪支受损。
  一支短柄枪平均要二十两银子的成本,五十只就是一千两。
  就这一批枪,就得花陈文义一两年的俸禄银子。
  所幸陈文义深受皇上的宠信,屡次立功得到的赏银也不少,才能花得起这些银子。
  他始终相信,在这些枪支上花钱是值得的。
  总有一天,大清会看到这一支鸟枪队的决定性作用。
  陈文心也想给他帮上忙,便让他把这枪带了一支进宫来给她。
  她先前给过陈文义一支西洋进贡的短柄枪,这种新制的短柄枪就是结合了西洋的制法和大清的传统制法,结合产生的。
  这枪外形上看比西洋枪略细一些,她尝试在翊坤宫里找了一个开阔的地方射击,竟然没有把后宫中人都吓坏。
  声音并不是很大,后坐力也减小了一些,看起来是很不错。
  唯一的缺点就是,她打不准。
  翊坤宫虽然大,在宫里练枪总不是那么容易的。
  宫里人多眼杂,别说叫人看见了害怕,单说一不小心伤了人那也是难办的事情。
  想练枪,还是得到军营的校场去。
  陈文心想了想,决定往乾清宫去一趟。
  “玄烨,眼看要五月了,咱们是不是该去清华园避暑了?去年扩建完后听说大不一样了,也该去瞧瞧了。”
  她怂恿皇上往清华园去,不提这个还好,一提皇上就皱眉。
  “早知道今年用军费的地方这么多,先前就不整修园子了。”
  这话说的不好,可不是连陈家一起说进去了?
  皇上去年大力整修的园子,除了清华园就是念心园了。
  念心园是皇上给她的礼物,用来补偿她在南巡时受的委屈。
  皇上忙改口,“朕不是那个意思,只是……”
  陈文心白了他一眼,“有什么好解释的,你头上有几根毛我都知道,还要解释什么?”
  她当然知道皇上不是在说她,只是因为战事愁军费罢了。
  这话说得有些不文雅了,皇上笑着纠正她,“这叫头发,不叫毛。”
  “我也不是为了自己去玩,玄烨啊,你想想。宫中繁文缛节甚多,花费就多。如果咱们都到清华园去,免去许多麻烦,不也节约下银钱来吗?”
  她一脸的兴致勃勃,叫皇上想拒绝都不成。
  “好,你来。”
  皇上牵着她走到案前,“清华园原是前朝留下的旧名,如今扩建完了,气象已经大不相同。朕打算再另行赐名,然后就搬进去吧。”
  “好啊。玄烨要取个什么名儿?”
  说道取名,皇上忽然想到了一桩有趣的事儿,“念念可知,朕为何给阿哥们起的名儿都那么生僻么?”
  几个阿哥的名字是够生僻的,也就五阿哥胤棋好些。
  “朕小的时候,神武门还叫玄武门。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神武门在北,所以从前明开始它就一直叫玄武门。”
  陈文心一下子就想通了,“我知道了,玄武门,犯了玄烨的讳。”
  从前皇上还是阿哥的时候自然没说明,后来他登基成了皇上,天下万物都不能犯他的讳。
  玄武门,就被改成了神武门。
  因为犯皇帝的名讳而改名,这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观音菩萨原叫观世音菩萨的,为了唐朝皇帝李世民,就把这个世字隐去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更加夸张了,因为他当过和尚,所以旁人连光啊秃啊这些字也要避讳。
  皇上笑着取了一支细细的金毫,“朕给每个阿哥都取些生僻的名字,这样日后不论是谁登基,都可以少许多避讳的麻烦。”
  皇上此举足可以见爱民之心,毕竟避讳皇上的名讳,麻烦的是百姓和臣公,又不是皇上。
  在皇上的心目中,他的每一个阿哥都是有可能成为皇帝的。
  他看重的是阿哥们的人才、品德,并不单纯是出身。
  “也不麻烦。我听惯了神武门,倒觉得更好听些。英明神武,这个词儿多好啊。”
  “当然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