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诸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嗔艘桓鐾跖疲愿痘平砺冶陀凶牌叱梢陨系陌盐铡

厅堂中的众多世家子弟听到这话,不禁相互对视一眼,原来陶谦这次设宴,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不过听他的意思,也不是让大家把所有家兵全部借出来,每一家只要借出一部分即可。如今黄巾乱兵即将袭来,只要能将这些乱兵剿灭,把家兵部曲借出一部分,也不是不能接受。

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世家子弟站起身来,拱手问道:“黄巾乱兵涌入徐州,祸害家乡,我等出力理所应当,不过,在下敢问陶公,可有御贼方略?”

这个人的意思很明显,要是陶谦没有什么手段,只知道让他们出钱出人,那他们绝不会轻易的借出家兵部曲。以免家中的精锐被刺史平白浪费消耗。

这时王朗哈哈一笑,起身说道:“诸位放心,臧霸将军和高县尉已经有了十万大军,两位都是超凡强者,对付一群乌合之众即便不能速胜,也绝对不会大败!如果诸位肯借出家兵,就能组建出一支精锐,到时候等到两军相持不下,这支精锐就能突然出现,直取黄巾乱贼首脑!届时这群乌合之众自然溃败!”

众多世家子弟下意识的在臧霸和高澄的身上看了一眼,心中暗自点头,他们都是自幼被教导的精英,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治政领军的才能,但都有着基本的判断能力。

王朗这番话并没有什么新意,重点就是向所有人保证,借来的这些家兵精锐,不到重要关头不会轻易出击,绝对不会被当做炮灰消耗。

高澄听到这些,暗道:“这些世家担心陶谦会借着黄巾乱兵,消耗他们的家兵,没了家兵保护,这些世家在这个乱世,可没办法保护自己的家业!也怪不得这些世家如此谨慎!”

经过一番商议,这些世家愿意借出自家部曲的三分之一,一家越有一两百人,在场的世家足有二十多个,所有家兵加起来,数量居然达到了五千。

这五千人,陶谦并未交给其他人,而是充当刺史府的直属力量。亲自充当统帅。

在陶谦和各大世家各自达到目的的时候,这场酒宴也到了尾声。等到临走的时候,陶谦突然下令,让臧霸和高澄各自领兵进入彭城国。一南一北,共同进剿黄巾乱兵。

……

秋风渐起,天地一片萧瑟。原本应该是收获的季节,却被兵乱影响到,田地里的稻谷已经被黄巾乱兵和到处流浪的流民一扫而空。广阔的大地上,数万大军就像是洪流,滚滚的向前涌动。

大军的指挥车上,高澄和张昭各自催动强大的视觉,向四面八方望去,只见天地荒凉,大道两侧的山林层林尽染,狂风吹过,枯黄的落叶随风飘荡。

大军五日前从下邳出发,渡过泗水来到了彭城国。来到这里之后,高澄和张昭就神色一变,大军经过的村寨坞堡,变成了废墟。就连靠近泗水的一座城池,也变成了空城,里面除了一些走不动路的老弱之外,所有的青壮和女人,全部被黄巾乱兵裹挟而走。

如今的数十万黄巾乱兵,在不断的攻打城池裹挟百姓,已经发展到了将近百万。

“黄巾贼子,竟然如此灭绝人性!”张昭脸色铁青,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断震颤,彭城可是他的家乡啊。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原本安静祥和悠然自得的彭城国,就变成了一片废墟。眼前的景象,让张昭有些控制不住情绪。

高澄看到他的神色,也只能暗中叹气。不好出言安慰。

轰隆,马蹄声传来,蒋钦有些别扭的骑着马奔来,他常年生活在舟船之上,没有怎么骑过马,这些天突击训练了一番,勉强能驾驭战马正常行军。

“将军,前面就是梧县,探马来报,约有七八万黄巾乱兵正在攻打城池!”蒋钦接到了探马的汇报,连忙来到这里向高澄禀报。

“正在攻城?难道他们就没发现我们?哦也对,这帮乱贼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哪里懂得兵法!”

张昭听到这话心中微动,连忙说道:“子明兄,这可是破贼的好机会!不如派遣精锐加快行军,和梧县守军内外夹击,乱贼必败!”

第二十章 破贼

七八万的黄巾乱兵攻打城池,却不知道身后有五万官军,如此大意疏漏,可见这支黄巾兵的头领根本没有多少领兵经验。

对于这样的对手,高澄根本没有亲自出手的欲望,他点头说道:“子布此言有理!”

随后高澄把目光放在蒋钦身上,沉声说道:“蒋钦,我给你一百家兵还要五千精锐,你可敢突袭黄巾大军?”

蒋钦闻言立即说道:“有何不敢?如不能击破这支乌合之众,小人提头来见!”

“好!如能破贼,公奕就是首功!”高澄哈哈一笑,当即将自己从淮安带出来的一百精锐家兵交给对方。

他麾下的五万军队,由于时间太短,经过简单的训练,比黄巾兵强也强的有限。而这一百精锐家兵,都是修炼了金钟罩的悍勇之人。每个人都是力量强大,筋骨强壮的猛士,本来就有着以一当十的武力。要是再加上训练出来的军阵手段,能正面冲击三千人组成的大阵。

经过这几个月的大鱼大肉和刻苦修炼,这些人已经把金钟罩的第一层练到了巅峰,其中有几个伍长和什长,经过考验观察,在确保了忠心之后,高澄把金钟罩的前三重传下。如今他们赫然成了练力三重的武士。

蒋钦在淮安呆了一段时间,也了解到高氏家兵的厉害,所以在听到高澄把一百家兵交给他的时候,才会如此的自信。

他一个练力七层以上的高手,要是带着这些精锐,在有心算无心的状态下还不能击溃黄巾乱兵,哪他还有何面目在高澄面前立足?

伴随着命令,蒋钦带着一百家兵,点齐了五千精锐朝着梧县奔去,速度飞快。

……

梧县,城墙下方有着密密麻麻的乱兵,这些人头戴黄巾,面露狰狞,架着云梯蚁附攻城,城墙上的县勇手脚颤抖,在一个身穿粗布衣服的青年指挥下,不断抬起滚木礌石朝着下方的乱兵砸下。

不过城下的黄巾兵根本不把人命当回事,不管前面攻城伤亡多大,仍旧源源不断的派出士卒攀爬云梯。

“宝坚!你说我们还能坚持多久?这帮乱贼数量足有七八万,依我看,不如我们弃城突围?我们已经守了一个月,县勇伤亡惨重已经到了极限,连县令都中箭身亡,我们就算是突围,刺史也不会责怪!”

说话的人身穿县丞服饰的青年,他小心的躲在两面盾牌之后,低声的朝着身穿粗衣的青年说道。他的神色惊慌,身穿官服却没有丝毫的气势,给人一种沐猴而冠的感觉。

而身穿粗衣的青年,衣服简朴,但相貌端正,举手投足有着一股刚正的气息,他不断的发布号令,指挥着县勇防守城池,无人不从。

“不可!我们一旦弃城突围,城内的十几万百姓就完了!并且我们突围,没有城墙作为屏障,要是遇到黄巾乱兵,岂不是自寻死路?”

这个粗衣青年听到县丞说的话,顿时神色一变,连忙劝阻道。

县丞闻言叹气,“可是以黄巾乱贼这般不断攻城,我们也坚持不了多久!刺史的援兵迟迟不到,这可如何是好?”

“兄长放心,彭城乃是徐州治所,刺史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只要再坚持两日,必有援军到来!”粗衣青年安慰道。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突然听到城墙上的县勇欢呼一声,其中一个人县勇头目喜极而泣,转身对两人叫道:“援兵来了!是刺史的援兵来了!”

县丞和粗衣青年浑身一震,连忙来到城垛旁向下看去,只见一支官兵从远处轰然而至,直接从这些黄巾兵的后方突入,为首的一个大汉,手持斩马刀在黄巾兵当中来回劈砍,怒吼连连,刀光犀利无匹,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好一员猛将!我徐州还有这样的将才,我陈观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自称陈观的县丞激动的一巴掌拍在城垛上。

粗衣青年这时候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兄长,好机会,快快打开城门,我们带着县勇和援兵内外夹击,黄巾必败!”

陈观能在这样的年龄成为县丞,也是出身世家,有着常人难有的决断,看到这种情况,立即同意了对方的建议。

轰!梧县的城门打开,数千县勇被援兵到来的消息刺激的士气飙升,在城门打开之后,立即吼叫着冲了出去,势若疯虎,顿时将攻城的黄巾兵杀的连连后退。

这时候,外面的黄巾大军中突然传来惊慌的叫喊。

“渠帅被杀了!”

“败了!败了!快跑啊!”

七八万的黄巾大军原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攻城不利的时候,士气就不断的下降,这时候听到渠帅被杀,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这些人都下意识的向后奔逃。整个大军顿时溃散。

当高澄和张昭带着剩下的四万多大军来到梧县之时。厮杀已经结束,蒋钦带着三千士卒看押着三万余俘虏,另外两千士卒在打扫战场。

“将军,小人幸不辱命!八万黄巾已经被击溃!”蒋钦看到大军前来,连忙前来拜见。禀报刚才的战果。

在高澄身边不远的裴元绍不由得撇了撇嘴,要是公子让他领兵,他也能有这样的战绩。

这时,两个青年快步走来,为首的青年穿着县丞服饰,在看到高澄和张昭之后,立即拱手行礼,说道:“梧县县丞陈观,拜见将军!多谢将军出手相救,让我全城百姓免遭兵火!”

高澄和张昭在对方走来的时候,就已经翻身下马,也拱了拱手。说道:“陈县丞不必客气,我等奉命前来,不敢居功!”

旁边的粗衣青年似乎有话要说,在等到众人寒暄一阵之后,这才上前一步,躬身拜道:“启禀将军,如今彭城国境内有着百万黄巾,城外的这支黄巾溃败之后,其他的黄巾乱兵必然来援,还请将军小心!”

陈观被这这句话提醒,也连忙点头,说道:“不错,我听说甾丘已经被黄巾乱贼攻占,要是他们知道消息,肯定会派出大军前来!”

高澄点了点头,他在率军出发之前,就已经从糜竺那里得到消息,彭城国的百万黄巾,除了汇聚在彭城的数十万之外,其他黄巾兵四散攻城,其中北方的武原县、留县已经被攻破,成了黄巾乱兵的聚集点。而彭城国南方的甾丘县,也落入黄巾之手。彭城国八座城池,如今只剩下五座。

甾丘的黄巾在得到梧县兵败的消息后,肯定会再次派兵前来。

高澄注意到这个粗衣青年气度不凡,有着练力三层的修为,看起来有些能力。“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粗衣青年连忙拱手道:“在下广陵徐宣,字宝坚,见过高将军!”

第二十一章 天书残卷1

“哦?你也是广陵人氏?”高澄双目微微一缩,看着面前自称徐宣的粗衣青年,心中忍不住一阵激荡。

他在上个世界通读三国史书,当然知道徐宣的名号,这可是历仕曹操、曹丕和曹睿三朝的魏国重臣。曾任太守、司隶校尉、尚书。最终担任荀彧曾担任过的职位。

这位未来的重臣,这时候还只是一个练力三重的武士,精神力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看来徐宣没有得到炼魂流的修炼功法。

“是,在下广陵海西人氏!”徐宣恭敬的说道。

张昭已经知道这些天梧县能够保全,全是徐宣的功劳,对眼前这个青年有着极大的好感。

他不由得说道:“子明,徐宣能保全梧县,功劳不小,不如征辟他为行军司马,如果接下来他还能立下功劳,也能借此机会入仕得官!”

看徐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