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霸所言不错,我的确有这个意思,如今国公起兵反隋,是整个李氏的大事,你身为国公嫡子,自然要为国公分忧解难!”李孝恭神色沉静,淡淡的回答道。
高澄心中念头闪过,李唐南下关中,也算是一场规模不小的战役,要是能参与其中,还能得到不少命运点数。反正长生诀已经被寇仲、徐子陵藏了起来,帮助李渊击败宋老生之后,再去寻找也不迟。
“好!这件事我答应了!”
高澄哈哈一笑,说道:“事情紧急,我马上出发,至于母亲那里,还请堂兄替我禀报一声!”
说罢,高澄从李孝恭手中接过书信,身形一纵,就从书房中瞬间消失。李孝恭见状,瞳孔急速收缩,良久之后才感叹道:“果然是先天宗师,这样的身法,真是前所未见!”
李孝恭的实力也达到了江湖一流,但是连高澄如何离开的都没有看清,如果高澄是敌人想要刺杀他,他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
……
等高澄再次显露身形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太原城外,他已经将螺旋九影这门绝顶身法修炼到巅峰,用先天罡气催动,快如幻影,凭虚御风。几乎察觉不到身影,一日间就能奔行数百里。速度超越骏马。
第四章 霍邑(第二更)
一日之后,天空依旧阴云笼罩,雨水淅淅沥沥从天而降,地面上到处是泥泞。在雨水的浸泡下,山野中的道路变成了泥浆。
山野之中,一座城池屹立大地,城外十里之外,三万大军结成营寨,大雨落在营寨中,悬挂在旗杆上的主帅旗帜,也被雨水淋的紧紧的贴着旗杆,就像是萎靡不振的病人直不起身,一如营寨中的唐军。
原本士气高涨的南下关中,没想到刚来到霍邑城下,就遇到了连续十多天的大雨,大军的士气就在这雨水中不断降低。好在唐国公为人宽厚,麾下士卒暂时没有临阵逃走的念头。
唰!一道幻影在大雨中穿梭,在看到前方营寨的时候,这道身影才在一座小山坡上停下。露出高澄的身躯。
大雨哗哗,落在高澄身边的时候,就像是遇到了无形的屏障,被环绕周身的先天罡气震飞,连续在大雨中赶路,他的身上没有半点水迹。
不过一日的时间,高澄就从太原赶到了霍邑,可见螺旋九影这门身法的玄妙,即便是和这方世界的幻魔身法相比,也毫不逊色。
高澄望了望天色,感应到乌云中酝酿着丝丝雷电,暗道:“要是能施展电光遁,不到半日我就能赶到霍邑,速度比螺旋九影更快,不过可惜在这方世界,我根本不能施展法术!”
无论是天雷矛还是电光遁,都需要高澄用精神力量沟通天地,凝聚天地元气才能施展。要是在三国世界,高澄可以随便施展没有任何的问题。
而现在他所在的是大唐世界,对这方世界来说,高澄就是一个不速之客,只要发现他的踪迹,就会降下天罚雷击,将他的身躯和灵魂全部摧毁。
高澄能保证安全,是因为命运之门不断消耗着命运点化作一道屏障,掩饰了他身上的其他世界气息。
但他要是主动的将精神力和这方世界的天地融合,号令天地元气施展法术,瞬间就能暴露出自己的异常。大唐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江湖世界,出现法术的痕迹,就像是主动给天地意识指引道路。自己找死。
“看来以后通过命运之门前往其他世界,只能施展先天罡气和各种武功,除非有着倚天世界这样的意外,才能施展天雷矛、电光遁这些法术!”
高澄心中叹息一声,随后脚步一闪,来到了唐军营寨外面。
“什么人?”外面巡视的士卒发现高澄的身影,立即大叫一声,周围其余的士卒飞快的围过来,目光死死的盯着高澄。手中刀枪并举,只要他有丝毫的异动,这些士卒就会毫不犹豫的下手进攻。
这时候,不远处一个高手发现这里的动静,飞快的赶来,他看到高澄后,脸上神色一变,连忙恭声说道:“属下段志玄,拜见三公子!”
其他士卒听到这话,顿时一惊,眼前的青年竟然是唐国公的三公子李玄霸?他们都听过李玄霸的名声,只是一直没有见过真人,并不认识。
而段志玄是关中剑派的大师兄,投靠唐国公之后很是得到赏识和重用,他既然说眼前的青年是三公子,那绝对不会有错。
“嘶!三公子好深厚的真气,身上竟然滴水不沾!”
这时候士卒的有些老兵,对于江湖并不陌生,他们看到雨水滴在高澄身边就被弹开的异像,顿时心神震动,有些不敢想象三公子现在的实力。
高澄笑道:“段兄不必多礼,父亲和大哥可在营中?”
段志玄连忙说道:“国公和世子、二公子正在营帐议事!属下这就去禀报国公,还请三公子在这里稍等片刻!”
大军军法森严,段志玄这时候在大军中的地位不算太高,没有随便把人带入大营的资格。他说了一句之后,就连忙转身前去禀报。
很快,段志玄就和一个青年快步返回,这个青年方面大耳,眼似点漆,奕奕有神,仪态自若,一派渊停岳峙的气度,教人心折。尤其是在军营当中,他神色多了三分威严,那些唐军士卒看到他的身影,顿时精神一震,平添了三分力气。
“三弟!果然是你!刚才志玄说起,我还有点不相信!”这青年看到高澄后,脸上顿时挂上了笑容,连忙走了过来。
这青年的年龄不算太大,自然不是世子李建成。而是国公府的二公子,未来的太宗李世民。
高澄能够感应到,李世民的真气不弱,隐藏起来的气机比段志玄更强,达到了江湖一流高手的层次。
“二哥!”
高澄叫了一声,压制住心中的别扭感觉,淡淡说道:“母亲已经知道了大军的情况,写了一封书信让我送来!”
李世民神色猛地一震,惊喜道:“母亲写了亲笔书信?太好了,有母亲的亲笔书信,定能教父亲回心转意,不再撤军!”
他连忙拉住高澄的手臂,快步的朝着军营走去,边走边说:“走,我们这就去见父亲!”
两人脚步极快,掠过一个个帐篷,来到了中军大帐。这时天色有些昏暗,大帐的四周点着火把,将四方照的透亮。火把由牛油浸泡,雨水也无法熄灭。
大帐之中,灯火通明。
一个中年男子坐在上首,他神色略带烦恼,脸上皱纹颇多,留着长须,周身气机萦绕,自有一副雍容气度。他就是唐国公李渊。
在李渊的下方,左手坐着一个相貌英俊气质儒雅的青年,这是世子李建成。在他对面是李阀的宗师级高手李神通。
大帐内都是李阀的核心高层,连柴绍都没有列席。
李建成言辞恳切的说道:“父亲,自古起兵造反,都是一鼓作气势如虎,一旦退兵,就再也没有复起的机会了,到时候我们李阀不仅其势难成,还会成为天下笑柄啊!”
一旁的李神通点点头,对李建成的话深以为然,将目光转移到李渊的身上,等待他这位家主做出决定。
李渊叹息道:“我们李阀身为世家门阀,只要安分守己,就能延续数百年。可要是争夺天下,一旦事败,就再也没有后悔的余地,到时候我就成了李氏的罪人!”
身为李阀的家主,李渊当然明白世上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世家的道理,所以一直在起兵造反和自守太原间徘徊,即便听从了窦氏的劝说率领大军南下,心中还残留着一点犹豫。所以在遭遇脸面暴雨后,才会止步不前,甚至有了退兵的心思。
这时候,李世民掀开营帐,和高澄一起来到了大帐当中,说道:“父亲,母亲送来了亲笔书信,还请父亲看了书信再做决定吧!”
第五章 冲阵(第三更)
“玄霸拜见父亲!”
高澄躬身一拜,随后上前掏出书信,送到李渊身前的木案上,既然命运之门给他安排了李玄霸的身份,他自然要好好利用,不能轻易的舍弃。所以这时候只能忍住不适应,给李渊行礼。
李渊将书信拿起来,并没有立即观看,而是将目光落在高澄的身上,仔细的打量一番,这才哈哈笑道:“玄霸,看来你的身子真的好了!还成了先天宗师,为父不久前接到你母亲传来的消息,还有点不敢相信。”
旁边的李神通笑道:“恭喜家主,一门四子都是人中龙凤!如今玄霸来到军营,我军如虎添翼,攻破霍邑斩杀宋老生就有了七成把握!”
李建成眼睛一亮,连忙说道:“不错,有三弟和李叔两位宗师,区区宋老生如何能抵挡,还请父亲考虑一下,只要攻破霍邑,河东屈突通独木难支,绝对不是我们三万精锐的对手,到时候父亲率兵突入长安,就能成就大业!”
李世民倒是没有再劝说,在他看来有着母亲送来的书信,父亲只要看过,就能坚定信念,不会轻言退兵。
果然如他所料,李渊先是沉吟一下,有些犹豫不决,随后打开书信,看到上面的字迹,良久之后,猛地一拍木案,长须微微飘飞,咬牙说道:“好,既然你们都反对退兵,那就和宋老生拼了,宋老生出身寒微,不过是一个一流高手,如何能挡住神通和玄霸两个宗师!等到天气放晴,就是宋老生的死期!”
“父亲英明!”
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顿时大喜,连忙拱手赞道。李渊下定决心之后,立即展现出出身关陇世家精英的素质,开始和众人商议,如何攻打霍邑的计策。
其中李建成说道:“按照父亲所说,宋老生出身寒微,不过是缉拿一些盗匪,就敢号称名将,依我看,我军屯兵城下士气低落,对方坐拥三万大军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出战,白白丧失战机,可见此人不过是徒有虚名!”
“我们可以派遣轻骑前往城下挑战辱骂,宋老生轻躁,必然出城迎战,万一他坚守不出,我们就诬陷他和我们暗中有联络,准备反戈一击背叛杨侑,宋老生不过寒门出身,肯定和长安门阀不容,他害怕被弹劾,怎敢不出?”
李建成侃侃而谈,对攻打霍邑已经想出的完善细致的计策。只要宋老生放弃坚城出击,以短击长,李神通和高澄就能率精锐突袭本阵,将他阵斩。
他的计策说出之后,李渊和李神通纷纷点头赞许,李世民双目闪过一丝异色,微微皱眉,随后就舒展开来,笑道:“大哥此计绝妙,宋老生必败无疑!”
高澄送上书信之后,就在一旁没有说话,看着众人议论,心中暗道:“李建成的谋略和李世民相比,也差不到哪去啊!李唐进入关中后,李建成身为太子要坐镇长安,很少率军出征,这才有李世民执掌大军的机会!怪不得历史上能把李世民压制的只能铤而走险,发动玄武门之变……”
议事结束后,李渊封高澄为武威郡公,在他身边听用。随后高澄又见到了柴绍、窦威、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这些人都有着江湖一流的实力。
一流的江湖高手,在任何势力都是根基核心,李阀麾下有这些高手,底蕴深厚,不愧能名列天下四大门阀之一。
高澄没有和这些人过多结交,在营帐内暗自修炼,等待天气放晴。
两日之后,大雨逐渐变小,乌云终于散去,李渊当即率领大军拔营,命柴绍率领轻骑前去探查军情。
高澄跟在李渊身边,远远的向霍邑望去,只见一座巨大的城池出现在眼前,城墙厚实,要是强攻,三万精兵至少要折损数千。
在唐军拔营的时候,城内似乎也听到了动静,一个留着白须的老者来到城墙上面,他看向唐军,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