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曼秋撇撇嘴说:“都是我眼光不好,觉得李元宏他有才华、有能耐,才嫁给他,没想到他老是因为他爸妈的事情和我吵架……”
“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于爸严肃地瞪了小女儿一眼。心想:都怪妻子太娇惯小女儿,把她养得太娇气,不懂事。她不孝顺元宏爸妈,元宏能高兴才怪?
于曼秋在老爸的说服下,最终是带着俩孩子跟丈夫来到老家。
说起来,这还是李元宏一家头次带妻子儿女一起回老家。自从李元宏和于曼秋来老家结婚以后,于曼秋跟丈夫回来的次数有限,很多次都是借口孩子太小不能远行为借口不回婆家。
于曼秋不想回婆家的原因,是因为她来婆家两次就住够了。她感觉婆家卫生条件不好,家里养鸡、养猪,弄得她总是闻到院子里有股臭味;还有,她最受不了的就是上厕所这事。
农村的厕所一般都修在院子一角,冬天上厕所太冷,夏天上厕所恶心,最要紧的是还不分男女。于曼秋每次去厕所都得把丈夫叫上给她看门,生怕在她如厕时进去不速之客。
于曼秋本身家庭条件不错,上面有哥有姐,在家时比较受宠。因为和李元宏是同学,曾受过他的帮助,才不经意地喜欢上李元宏。毕业后,她直接让父亲托关系把李元宏安排在京城一个单位工作。
李元宏呢,大小伙子一个,是个诚实上进的青年,说实话他还真没想到会被于曼秋倒追。“女追男,隔层纱。”于曼秋漂亮活泼,很快就把感情小白李元宏拐到手,两颗年轻的心渐渐互相吸引,又结成夫妻。
这婚姻和谈恋爱可是两码事,尤其是娇气的城市女孩嫁给上进的农村大学生,很多方面都会起冲突,需要长时间感情磨合。在磨合期间,夫妻吵架那是常有的事,除非一方能忍让。
李元宏知道妻子不喜欢跟他回老家,他也不勉强她,他自个每年都至少会回去看爹妈和兄弟姐妹一趟。开始于曼秋不想让丈夫撇下她回老家,她还不愿意跟着去,李元宏明白她的意思后,怎么能同意?
俩人吵过架以后,于曼秋跑回娘家。被于爸教育过后,于曼秋才不再干涉李元盛孝敬父母的事,就算是李元盛给爸妈和侄子侄女等寄钱和东西回去,她也不管,只要丈夫不让她跟着照做就行。
李元宏不是个忘恩负义的男人,他可以爱护妻子,但是决不可能在妻子的阻拦下不孝顺爹妈,那他成什么了。所以,他就在费劲心思在父母和妻子孩子之间找平衡点。
妻子不想回老家,他自己回;孩子太小,可以不回,但是在孩子五岁以后,李元宏每年都带孩子回去一次,尤其是身为男孩的李建昊。李元宏每次都带上比较喜欢回老家的儿子,总不能让盼孙子孙女的爹妈失望。
可是李晶可能是受她妈的影响,越大越不爱跟爸爸回乡下去看爷爷奶奶,李元宏并没有强求她。生气的他并没有把爹妈给孙女孙子准备的“大礼”告诉妻子和女儿。女儿不是不喜欢去探望爷爷奶奶吗,那也用不着享受老李家的“特殊待遇”。何况爹妈一再嘱咐不能把跟侄女李娜有关的事情往外传,李元宏又不傻,当然会死守秘密。
他倒是想过,只要妻子和女儿哪天醒悟过来,主动跟他回老家,主动孝顺父母和爷奶,主动和李家人恢复来往,就立刻恢复她俩的特殊待遇,可惜两人几年下来,母女俩并没有如他期待地那样改掉。
李元宏觉得妻女做法过分,可再不好也是他的家人。所以,他虽然并没有在明面上用李家的好处吸引她俩,可他到底给妻女每人准备一个护身符,其他待遇则没有,比如养身药丸和美容面霜等。
他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妻女安全,其他不是必需品,李元宏觉得没有对李家人付出感情的妻子和女儿不配得到他李家的特殊待遇。他一直在等,想给妻子和女儿一个自个醒悟的机会……
李建昊因为每年都跟爸爸回去探亲,对老家的爷奶和亲戚比较亲近,也很喜欢他们。
他觉得爷奶这里并没有像他妈说得那样讨厌。相反,他来到老家,爷奶等长辈疼爱他,同辈的哥姐都谦让他,还能上山打猎,下水摸鱼,特别好玩,就是不知道他妈和姐姐怎么不喜欢老家。
如同李家子孙学武这事来说,于秋曼就不同意儿子在老家学武。她认为学武没啥用,跟些山野村夫能学到什么武术。她喜欢文质彬彬的男孩,不想儿子整天摸爬滚打,弄得跟泥猴一样,所以坚决反对。
可是李建昊偷偷学了一些,不过因为他在老家呆的时间短 ,年龄小,只学了点皮毛,没有李家其他兄弟厉害。但是因为他喜欢,想一直坚持下去,即使是背着他妈偷偷学。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事,幸亏来得及。
第66章
于曼秋却不知道因为她看不上婆家; 不经意间失去了什么。或许是丈夫的感情,或许是能保持青春美貌的化妆品,或许是能强身健体的药丸。如果于曼秋换一种态度对婆家人; 或许得到的好处不止这些。
李元宏是在快要和于曼秋结婚时; 才知道是岳父帮他安排的工作,不然他可能会被分配到老家的城市。那时,他是想过留在首都施展抱负; 可是不一定能按他的心意分配; 最后到底如愿以偿。因此; 他对岳父的帮忙铭记于心; 经常去岳家帮忙干这干那,尤其是搬煤球之类的活计; 他都是抢着干。老家给他邮来的干货,因为岳家喜欢吃; 每次他都送一大包过去。
而岳母就看不起他父母; 也看不上他的家庭。常念叨要不是她拗不过女儿的执着; 是不会同意女儿嫁给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同样是嫁大学生; 她更想给女儿在首都找个条件好点的家庭。
因此,岳母经常对李元宏说:“要不是当初曼秋死活要嫁给你; 我是不会同意你俩的婚事。娶到曼秋这样的媳妇; 你算是烧了高香,要好好对待曼秋,不然就是对不起她的一片痴心。”
岳母对父母的不屑是在父母来首都见亲家时,让李元宏看出来的。当时; 于曼秋对乡下来的未来公婆比较热情。李元宏以为妻子接受了他,就等于接受了他的家庭。至于岳母的不屑,他权当没看见,毕竟他想到结婚后父母和岳母可能好几年都见不了一面。不见面就不会闹矛盾,只是让爹妈受了委屈。
好在岳父的通情达理,弥补了李元宏心理上的一些伤痕。可是生活阅历少的李元宏哪里想到,于曼秋会在结婚后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她明显不喜欢去老家看望二老,更
不喜欢孩子去农村看爷爷奶奶,常常找借口推辞不去老家。
李元宏不可能因为妻子这样做就离婚,就算是为了俩孩子也不能。好在于曼秋自个不孝顺公婆,倒是不再拦着李元宏孝顺父母。不然的话,不知道李元宏能不能忍受下去,长期的不满积累下来,会不会有爆发的一天。
他总认为,自己孝顺岳父岳母,妻子也应该同样孝顺公婆。可于曼秋在家时被娇惯得很,不是那种太会为别人着想和付出的女人,自从她对农村起了厌烦之心,再也不想跟着丈夫回老家看望公婆。
面对岳父岳母的两种态度,李元宏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待两人。因为岳父对他不错,当成半个儿子看待,他就把父母给他的养身丸偷偷放到水中融化,让岳父喝了补养身体。岳母既然瞧不起他父母,瞧不起李家,就没有这样的特殊待遇,李元宏只拿平常节礼去看望岳母,那些节礼还是妻子准备的。
明面上的孝顺一样,其实差别大了。李元宏悄悄做那些,是他想回报岳父待他诚心。
话说回来,于曼秋和李晶的对话刚好被李娜听到。因为李奶奶见小儿媳和孙女老是躲在屋中不想出门,就让李娜给她们送点瓜子过去吃。
其实,李奶奶知道小儿媳和孙女不稀罕来老家,看着儿子的面上,李奶奶就忍了,反正小儿媳住不了几天就走。再说她还真不缺孝顺媳妇,老大媳妇伺候得不错,缝缝洗洗、做饭啥的都想着他们;老二媳妇送这送那,他们算是沾光了,这几年养得着实不错,邻居谁不羡慕她有两个好儿媳,羡慕她如今儿孙满堂,越活越年轻。
当然,老三经常给他们寄钱,他们也不瞒着,经常给邻居唠唠老三的孝顺行为,省得人家以为老三考上大学,在外面工作后不管爹妈。老三媳妇的事,李家人心知肚明,自己人知道就好,用不着家丑外扬。
李娜听小婶和李晶嫌弃家里乱糟糟,真不想给他们送东西吃。还不是因为她哥明天要结婚,她家新宅子那边安排不了所有吃酒的亲戚,才想在老宅这边开几席。小婶明明是来参加婚礼还嫌乱,真没有做长辈的样子。伯娘、姑姑、小叔他们谁不是都在忙活,只有小婶躲在屋里享清闲。
可是考虑到小叔和爷奶的想法,她就没心情跟这俩人计较了,“小婶,你在屋里吗?我奶让我给你们端点瓜子来吃。”
于曼秋到底不是啥都不懂的二货,她给女儿使了眼色,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晶晶,快点给你娜娜姐开门。”
“娜娜姐。”可能因为李晶是孩童的缘故,第六感比较灵敏,感觉出这个漂亮堂姐不好惹,每次见到李娜都乖乖喊人。
李晶不过才九岁,平时跟妈妈最亲近;不知为什么,她比较害怕李元宏。所以她在于曼秋的管教下,性子越来越像她妈。她本来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李家没有她的同龄玩伴,她跟年龄较大的李娜、牛红云玩不到一块,更没兴趣跟堂哥们一起玩,所以只能跟妈妈带着屋里憋着。而且老家冷得厉害,这种天她不想出去挨冻,寂寞孤单冷的她真是住够了奶奶家,觉得她还不如在家跟小伙伴玩过家家,早知道就不来了,明年她一定不会再来。
李娜跟这个常年不见的小婶没有好感,更没有话题可聊,放下瓜子就说:“小婶,你和李晶吃着,我出去帮忙了。”
“那你赶紧去忙,不用管我俩。”于曼秋知道这个侄女小小年纪就被请到部队去当教员(她以为李娜在部队教人习武),不敢小看她,比较客气地跟李娜说话。
其实于曼秋在家就听丈夫说过:这次回去侄子娶团长女儿;侄女嫁给习武的师兄。她见到漂亮文静的李娜,根本没想到这就是习武多年的侄女,她还以为习武的人都摔打粗粗拉拉,哪里想到李娜长相如此精致。
于曼秋没有见过顾明远,因为顾明远在家忙着婚事。于曼秋她以为李娜的师兄是个五大三粗的习武大汉,还暗自为李娜可惜。可她一个常年不和妯娌相处的弟妹,没有脸面在嫂子面前指出侄女的婚事不好,只是想着不会让自个的女儿走这样的路。
李娜要是知道小婶有这样的想法,可能只会呵呵一笑,说自己是嫁了个武夫,但是个无比出色、无人能及的武夫。
不知道于曼秋见到顾明远那天,眼珠子会不会惊出眼眶。
而在此时,已经在镇上歇了一天的高家众人正在讨论李家的事。
朱凤兰的妹妹,也就是高云的小姨,先前还责怪姐姐把高云嫁到穷乡僻壤的农村来。可她住下以后,李家安排人又是送饭,又是烧水的,把他们安排得住的舒适干净,吃的比家里还好,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