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看到刘桂富手里的课本,吴秀莲下一句想要批评的话在嘴边绕了一圈,又吞了回去。
“外婆,没事,小舅这是开玩笑呢!”
赵菲若无其事地打圆场,如果换成以前的她,被小舅舅这么挤兑,早就哭着回去了。现在她是什么人啊?心理年龄超越了刘桂富一倍,在她眼里,刘桂富才是小屁孩呢!
不过,赵菲一脸淡定,赵兰的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她本来就脆弱兼敏感,在农场被吕秀凤的户口统计搞得风声鹤呖,有一段时间,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觉得身边的同学窃窃私语是不是在嘲笑自已是农村户口,自卑得不敢抬头。
好不容易,被姐姐强势地修理了一番吕秀凤后,赵兰才开始树立起一些信心,但小舅舅尖酸刻薄的话,却一语道出她家的寒酸和窘境。赵兰此时才仿佛悄然大悟,原来自家在一众亲戚眼里,是这么卑微啊?
十几岁的女孩子,正是青春发育期,也是体内激素变化最厉害的时候,一个引导不慎,就容易坠入青春期忧郁的恶性循环中。
赵菲连生死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是看不破的?只是无意中一扫妹妹,见她泪眼盈盈的样子,便知道,妹妹又敏感了。
☆、33。第33章 小舅翻脸
赵菲拍拍妹妹的手背,安抚了她一下,道:
“小舅说话是无心的,他一向不都这么说话吗?你没看外婆都被他气着了。”
“是啊,你家小舅读书读呆了,话也不懂得说,你别和他一个见识!”
吴秀莲一看赵兰哭了,也急了,赶紧劝解。
“说我书呆子就对了,今年高考,我一定考一个让你们意外惊喜的好成绩!”
没想到,刘桂富这个小心眼,他刚走回房里,忽然想起赵菲那一脸淡定从容的样子,便有点吃不住劲了。他知道方才自已话说重了,不过,那些话不经大脑就溜了出来,他一向没有刻意收敛的意识。
他忽然觉得,阿菲会不会背后说他坏话?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可以,他自已的自尊心可不容有失!
所以,刘桂富就又偷偷回摸回来了,没想到正好听到他妈说他是书呆子。
要说他别的什么,刘桂富还不服了,但说他是书呆子,他却不以为忤,反认为那是一种骄傲。
后格村几百户人家,哪有出过一户值得被人称为书呆子的人物?
刘桂富飘飘然之余,把大话说开了。
赵菲记得前世刘桂富并没有考上大学,反而是去当了兵。不过,在部队里也没有混出息了,既没有考军校,也没有提干。直到退伍,还是个大头兵。
退伍之后,不知道交了什么好运,居然被分配到县医院保卫科做了保卫员,编制是正式的职工,也算求了一份安稳。
所以,赵菲可以肯定的是,刘桂富肯定上不了大学。只是,现在她不好说破,否则,到时候没考上,刘桂富准会大骂她乌鸦嘴。
“小舅,那就先预祝你高考马到成功了!”
赵菲笑嘻嘻地,让现实去打败刘桂富吧!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很体恤外婆,但赵菲对刘桂富却没有一丝好感,相反,看他的表现,还觉得挺讨嫌的,十分看不顺眼。
虽然是重生,有些事情可以改变,但是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就如刘桂富的高考命运,已经迫在眉睫,高考马上就要开始,赵菲也不可能在这一个月内就让他学业突飞猛进。
就算赵菲肯帮他,以刘桂富的超级自信,肯定不会听她这个小初中生的话。
而且,由于现在还未上高中,所以赵菲对高考这类话题,并不敏感,前世也根本不记得刘桂富那一届,高考是出了什么题。否则,如果心情好,赵菲没准可以向刘桂富透露一下高考作文题什么的这些大题,小露一些,也足够刘桂富的成绩提一截了。
“这话还中听!”
刘桂富算是收了赵菲祝福,翻了个白眼,转身真地回房去了。
看小舅得瑟的样子,赵菲只能苦笑了一下。不过,经过刘桂富自已这么一闹,赵兰那敏感的心思也化解了不少,不再哭了。
这妹妹呀,神经太敏感,还得再磨磨。
赵菲看着赵兰,就象看到前世的自已。
那时候的她,和赵兰一样都是孩子,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被同学集体疏离、被小伙伴有意排斥,感觉孤独的时候,她们都只会躲在自已的心里,暗暗舔着伤口,无人留意到她们,无人能带领她们走出心灵的黑暗迷茫时期。
没关系,这一世,你有我呢!
赵菲搂了下妹妹的肩膀,提示她:
“快把米粉吃了吧,你看汤都要快被吸光了!”
赵兰一看也是,粉丝都吸饱了汤水,一根根浸泡得肥肥壮壮的,再泡下去就更难吃了,她赶紧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现在的鸡蛋,不管是煎是炒,吃起来都香极了。不象后来,都是喂饲料的,不光没有蛋味,还有一股异样的腥味。而且,蛋鸡可是从进入饲养场之后就开始喂着抗生素的,下出来的蛋,由于含了抗生素,保质期比土鸡蛋长了一倍。
难怪外婆会把吃不完的鸡蛋拿去腌了,不腌的话,一周就坏了。
吃完米粉,赵菲继续帮外婆剁猪菜。外婆说山上的小笋下了雨之后长得很快,已经不能吃了,因此原定的上山折笋的事就做罢了。
赵兰也没闲着,她拿了竹箕,将剁好的菜山扒拉进竹箕里,然后拿到屋子后依着墙角砌的一个土灶,这是专给猪煮菜用的大灶。
大灶上架着个巨大的铁锅,把铁锅装满菜,煮上这么一锅,够猪吃两天多的。
赵兰把竹箕里的菜倒进已经空了的锅里,不过,一箕的菜,也才到锅底,于是她就当起了勤快的搬运工,把剁好的菜一趟趟地用竹箕运到锅里。
“小兰,懂得点火吗?把灶上的火升上,可以边开始煮猪菜了。”
外婆见两个外孙女干得开心,也就不再强求她们不干活了。赵兰在家里也经常帮刘桂珍煮猪菜,当然懂得升火,便随口应了,就把大灶上的火升了起来。
给大灶上的菜加了几飘水,随着柴火渐旺,菜叶也被热水煮得萎软下去,原来满满的一锅,缩成了一团。
一担菜剁完,赵菲发现,边煮边剁果然有道理,这下一担菜都能装进锅里了。
外婆把所有的菜都装进锅后,在大灶上架起两根手臂粗的柴火,这样只要隔一会看一下,把粗柴往灶里塞一段,别让柴火烧过了掉出灶就行。
忙乎了半天,总算忙完了一件大事,吴秀莲洗干净手,对赵菲和赵兰道:
“和外婆去菜园子里,采些新鲜蔬菜回去。”
外婆还真是和妈想到一块去了。如果刘桂珍有一分象外婆对她那样的心,赵菲觉得,自已也就不会再埋怨了。
可惜,现在看来,刘桂珍还是和刘裕至比较象,外婆的风格,这些子女,似乎一个也没遗传到她。
赵兰不想去菜园,赵菲便提着个竹篮子和外婆去了。
菜园就在屋子不到一百米的地方,用一圈一人高的竹篱笆围起了一大块地,大约有三分一操场那么大吧。农村人的菜园,都是种在离家最近的地方,伺候起来方便。
菜园里绿油油的,到处一派生机勃勃,外婆打理的菜园,成效显著。
采了一堆空心菜、扁豆、苦瓜什么的当季菜,菜篮里已经是装得满满当当的了。
外婆提着菜篮,赵菲把菜园口的竹门安插好,扣上竹扣,如果门没插好,鸡鸭跑进菜园里,就会把菜都糟蹋光了,刘桂珍和吴丽梅就为了这事大吵了一架。
提着菜才刚到家门口,就听到刘桂富在屋里大声地嚷嚷:
“你赔!你弄坏了,必须赔!”
“呜呜呜,我没那么多钱赔!”
是赵兰的哭声。
她弄坏刘桂富什么东西了?一定是很珍重的东西,所以刘桂富才这么暴怒吧?
赵菲的心一沉……
☆、34。第34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
外婆也听到了刘桂富接近于歇斯底里的怒吼,她脸色一变,老儿子虽然疼,但孙女她也是放在心尖上的,此时便把装满菜的竹篮往赵菲手里一塞,快步向刘桂富住的上房走去。
赵菲提着沉重的竹篮,就落后了一步。等她把竹篮放在灶台上,再到刘桂富住的上房时,就看到妹妹赵兰泪眼婆娑的样子,一看到她,便“哇”地一声哭响了,一头扎进她怀里,抽噎着道:
“姐,我不是有意的,谁知道钢笔掉下去,正好砸坏了笔尖。小舅说那是金子做的笔尖,很贵的。他叫我赔,我赔不起啊!”
看到,赵兰的确是吓坏了,象她这么大,自已从来连一张十元的钞票都没有在手里捏过超过十分钟,听到金子二字,早吓懵了。
“什么笔这么金贵啊?”
赵菲捡起被扔在书桌上那支钢笔,就是她们刚来外婆家时,看到刘桂富插在胸前口袋的那支。赵菲由于有了前世的经验,对现在的“奢侈品”已经不太敏感了,而且她以前做过批发文具的小生意,一支笔再贵能贵到哪去呢?
谁知道,一看之下,她也吓了一跳,因为这支笔是真地挺贵的。这支精致的英雄100钢笔,颜色是酒红,笔尖是14K金的。将金子掺入笔尖,打造的是一种奢侈的派头,但对于提高笔主人本身的素养有没有帮助,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助长某些笔主的气焰,倒是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刘桂富正是这样的笔主。
难怪他金贵地将笔插在胸前到处显摆。这个年代,也不是随便人都可以把钢笔插在胸前的。不是有个笑话说:插一支笔的是小学生,插两支笔的是中学生,插三支笔的是大学生,插四支笔的便是修笔工了。
但刘桂富就算插上五支笔也救不了这支了,因为正发笔尖坠地的缘故,笔尖被砸得开了岔,就算努力合上,也做不到象原来那般完美了。难怪他心疼和生气。可是,也不能为此就大骂赵兰呀!
赵兰虽然哭得梨花带雨,但刘桂富此时也不好过,因为他的耳朵被他妈揪着:
“笔坏了就坏了,坏了去修呗,你怎么能这么骂外甥女?这么大一个人,也不懂得让让小的。”
“妈,这支笔要20多块呢,贵死了,弄坏了谁再给我买啊?大姐也不会再给我买一次!”
刘桂富仗着这支金笔,在高五的补习生中,可是出尽了风头。越是心理有所缺失的,越是需要外在的东西做凭恃。就象现在有钱人和暴发户普遍腰上栓着、手里提着LV似的。
作为高五生,刘桂富原本心里就挺自卑的,现在这支笔没有了,刘桂富的“奢侈品”象征也没了,怎么能不让他心如刀割。
众人听了无心,赵菲心中却是有意。大姐?刘家有两个女儿,最大的就是刘桂珍,还有一个刘桂珍的妹妹,刘桂玉,在大兴县城开了个小卖部。
那么,刘桂富口中称的大姐,就是自已的妈,刘桂珍。
妈,居然舍得花20多元,就为了给刘桂富买一支装逼的英雄钢笔?
赵菲心里顿时有点百感交集。她眼前浮现出的是:刘桂珍吃力拖着钢筋、后来被黄家仁追上门打脸;刘桂珍加工豆饼,满天尘烟、吞着没有油水空心菜的模样……
这样的母亲,居然能大方爽快地掏出20多元,就为了买一支英雄笔给刘桂富?
母亲还给刘桂富买过什么?
赵菲看刘桂富的眼光,顿时就多了几分审视。
刘桂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