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牧云微眯起眼睛,伸手,揽住付一铭的肩,将他狠狠拽到身前。突然的拉近,让付一铭的枪狠狠砸上程牧云前胸:“你想杀我?”
付一铭没回答,滑开□□的保险栓。
程牧云看着付一铭,再次拷问对方的灵魂:“你真的想杀我?”
两把枪,三个人。
构建出了一个危险的世界。
温寒像被隔绝在了那个世界之外。
好像身边就是不断在塌陷的万丈深渊,不停有楼宇、汽车随着塌陷的巨坑掉下去,让人想要逃命,想离开……
不能逃!
她忽然就抓住付一铭的枪。
因为这种意外的动作,所有人都看向温寒。
“庄衍说——”她努力让自己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楚,“他很高兴,在火车上见到程牧云第一眼时,就被他认作了兄弟。他很高兴,能跟着程牧云……”那个少年,坐在楼梯间对她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真心的。她能感觉到庄衍对程牧云的崇拜。
安静。
没有人回应。
温寒手开始发抖,却不肯松开。
“滚开!”最后还是付一铭甩开了她。
跑过来的程伽亦扶住了温寒。
付一铭狠狠将握着枪的手向墙壁砸去。
就这么一下子,温寒发誓,自己听到了骨头断裂的声音。
他红着眼睛,把枪从剧痛的手上拿下来,别在腰后,强行挤出了每个字,连贯成话:“你女人说得没错,程牧云。庄衍就是把你当英雄一样崇拜。程牧云,错在我,他根本没见过你,和你是最没关系的一个人,我就是为了让他能见你一面,才把他带过来。”
付一铭说着,眼前开始模糊,有水雾挡住了眼前的一切:“你怀疑他,也是因为他是贴身跟着我的人。错在我,都在我……”
他合上眼,让自己恢复几秒的冷静后,睁眼,看陈渊和程伽亦。
“你们两个,无论是谁做的,无论是谁,我都会亲手把你抽筋扒皮。相信我,我付一铭说到做到。”
他转过身,走到那个上锁的房间前,狠狠踹了一脚,走向另一个楼梯,消失在走廊尽头。
这场争执发生的太快,也太急。
那五六个印度人都傻了,连交头接耳的议论都没有,全呆呆看他们这里。温寒从刚才的激烈对峙中清醒,慢慢地感觉到渗入骨头缝隙的寒冷,她知道,庄衍的尸体一定就在那个房间里。
可她不敢走过去看。
印度人都缓过来时,走来用英语和程牧云交流,说马上就会按照程牧云的要求,安排解剖尸检。程牧云挥挥手,告诉他们不用了,不用检查,过几天就会有人来领走这个尸体。
他把温寒拉过来,轻声问她,要不要去看看。
温寒摇头。
她无法接受,去看这所谓的最后一眼。
她宁愿把记忆停留在那个普通的印度列车上,附近的印度旅客都聚在一起,闲谈,甚至在夜里就着乐器伴奏笑着唱歌,而这个隔间里,她还不知道那些游客们心怀不轨,大家都在交流旅途中的见闻。
列车在铁轨上,很有节奏地颠簸着前行。
他穿着普通喇嘛的衣服,翻看书。
她躺在上铺看他。
偶尔刻意的交流都是关于佛经的,菴摩罗果,作茧自缚。
就在这样的氛围里,
少年出现了。
……
医院给温寒安排了简单的检查,确定她没有任何异常后,嘱咐程牧云,虽然现在看不出什么后遗症,但并不代表没问题。那个很负责的印度大夫还一定要写份详细的英文病例,要程牧云带好,回到莫斯科给温寒随诊参考。
温寒只听到在医生给自己讲解病历上她看不清的单词时,小心问了几句,知道程牧云没有骗自己,自己的昏迷就是和食物有关。
庄衍没有尸检,死因定为食物中毒。
庄园主人派来的车和司机接他们回去。
程牧云坐在副驾驶位子上,温寒在他身后的位置。余下三个人在同一辆车里坐着,难免要有腿和手臂的肢体接触。但显然,所有的欢乐和谐气氛都消散了。
每个人都沉默不语,各怀心思。
没有人说话。
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温寒看着窗外,一路都没想通。
芒果是程牧云买回来的,吃得时候,倒是只有庄衍和自己表示出了兴趣,中途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低头,怔忡地看自己的右手。
坚硬的,冰冷的,带着对生命的压迫感。
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碰到枪的感觉。
程牧云把他们三个送回那个小白楼里,自己带着温寒,回到那个简陋的二层小楼。她猜,他今晚想呆在能让心静下来的地方。
孔雀们早就进了围栏深处的草棚。而楼外的篝火仍旧燃烧着,还有两天了,后天就是庄园主出家的大日子。
据说这个篝火在那之前都不会熄灭。
已经很冷的天气,这些围坐在篝火旁的苦行僧们依旧是一块破布裹着下半身。围坐着火堆也不是为了取暖,只是为了有些光亮。
程牧云一路都很沉默。
到了这里似乎放松了些,他在寒风中,脱了外套和衬衫,丢在脚下,也盘膝坐下来,问身边的苦行僧讨要了一碗水,两口饮尽。凉水灌进去,又吹着冷风,以此让自己保持头脑清醒。
温寒挨着他坐下。
周克,庄衍。
好像每次她刚知道他们的真实名字,他们就死了。这就像个诅咒,她想起付一铭,又想起程伽亦,然后就不敢再往下想。她宁可不知道他们叫什么,怀念最初在咖啡种植园里,他们各自用虚假的平凡的名字自我介绍的那一幕……
“我有时候会很羡慕他们这些苦行僧,从初入僧门开始,没有爱恨,抛却功名,舍弃性的*,放下人伦之欢。”程牧云突然出声。
温寒看向他。
整夜她都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忽视了,这个男人才是最需要安慰的人。庄衍的死,付一铭的枪口相对,还有程伽亦对周克的恶意揣测。她刚才窥到这冰山一角就觉得难以承受,而她和这些人都不熟悉,更别说有什么深刻的感情。
她看得到,他身上肌肉紧绷的线条和累累伤痕。
“他们想要的是解脱,真正的解脱,”程牧云放下那个满是污垢的木碗,转头,将自己冰冷的掌心贴上她温热的侧脸,“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然而,放不下从前的种种仇恨,就是他程牧云最大的业障。
第三十五章 此无间地狱(3)
篝火噗呲响了声,有带着火星的木屑被风吹过来,险些燎到她的头发,被他用手背挡住。几声惊雷砸下,温寒抬头看天,还有月亮,应该,不会下雨,再说风又这么大。
可是这雷声却成功把草棚里的孔雀都惊醒,大半夜的,几只蓝孔雀慢悠悠,一步三顿地溜达出来,几只雌的围着一只雄孔雀。它们在远远地、高傲地审视他们这些凡人。
温寒抱着膝盖,也看着这些被饲养的比庄园里小主人们还要精细的孔雀,毕竟是印度的国鸟。她看着火光下蓝孔雀脖颈以下的蓝羽,想起他那天,半蹲着身子逗孔雀,好像很熟悉这种动物。
“你以前来过印度吗?”这是个很无害的话题,他想。
“去过很多地方,”他不轻不重地说着,“阿旃陀石窟,风之宫殿,阿姆利则金庙,琥珀堡,密纳克西……还有这里的沙漠,海滩,戈壁。很多地方。”这是程牧云初次给她讲述他的过去经历。
哪怕只是一个个地名,也像是一张张黑白的影画,铺陈在她眼前。
他的手指抚过她绑起来的头发,稍一用力,就拆散了,让她黑色的长发滑下来:“还养过半年孔雀。”
难怪……这么会欺负孔雀。
那是十年前。
那时的程牧云和现在完全是两个人,应该说,温寒在尼泊尔被引诱时看到的那个“他”,才是十年前程牧云的缩影。他从小就生活在灰色地带,少年时作恶太多,为了让自己舒服些,从十五岁就开始守戒,再后来,因为一个老僧人的灵魂拷问,终于让他幡然醒悟。
后来,他自己检举自己,纯粹自我惩罚。
就在监狱里,他认识了付一铭。
那时的付一铭就是个“卧底”,蹲牢房是为了查案。
在那所莫斯科最阴暗的监狱中,程牧云旁观付一铭和已被关押毒枭“称兄道弟”,查出了一条惊人的盘踞在漫长边境线的走私线路。也是程牧云,在付一铭被察觉身份,险些遭灭口时,救了付一铭。
“感兴趣吗?”当时,受伤的付一铭给程牧云办理了提前出狱,“我需要一个人帮我继续查下去,我不行,我要避嫌,那里边有我亲姐姐。”付一铭提出这个要求时,就已经很清楚程牧云在坐牢前的身份、背景和人脉关系能够帮助完成这个任务。
所以付一铭求他,提供帮助。
后来,程牧云答应了。
答应帮付一铭查案,前提是付一铭这个行动组要交给他,全线配合,三年为期。三年后案子如期告破,对方展开疯狂报复,清洗这个埋藏在地下、专门负责跨国案件的行动组。
在那场残酷的“被清洗”中,程牧云原本也是被杀的人之一,是无数兄弟用自己的生命把他保下来,送到安全的地方。
他离开前,是家里人逼着他发誓,让他随便在哪个国家,随便做什么,挥霍生命,享受生活,就是一辈子都不能回莫斯科。那个城市,对程牧云来说已经太危险。
他的确发誓了,当然,是对着上帝发的。
这就是他的前半生。
程牧云捡起个小石子,掂量着,突然弹出去,在黑暗中一只雄孔雀突然一声鸣叫,立刻展开全屏,虎视眈眈地盯着程牧云。
“亲爱的,你知道在印度这些野生孔雀最喜欢吃什么吗?”程牧云站起身,在寒风中,居高临下地俯视那个雄孔雀,他声音轻下来,用俄语告诉她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幼小的、让人惧怕的眼镜蛇。”
自然界总是有这么多出人意料的事实。
你以为眼镜蛇是最危险的东西,孔雀高贵而美丽,所以你不会想象到,孔雀钟爱的食物之一竟然是幼小的眼镜蛇。
就像,当初程牧云接手那个行动小组,谁都认为他背景复杂且肮脏,是个危险的人物,会给整组人带来灾难,可最后却是这组人中的某一个或是几个背景清白的人出卖了大家。
这世间事,怎会是非黑即白,又何曾非此即彼?
谁是兄弟谁又是敌人,如果真有那么容易分辨就不会有这么多白流的鲜血和累累尸骨,就不会有十万遍地藏本愿经也无法超脱的灵魂。
****************************
到清晨,两个人在小楼的二层,那张床上挤着睡。他合眼很久后,温寒还悄悄睁眼,看过他几次。
新的一天,日光投射进来,让昨夜和昨日都退散。
从他下巴颏的角度斜着看上去,能看到他浓密的睫毛安静地覆在那里,迷糊着,她甚至会害怕那双眼睛不会再睁开。
怎么会有这种不详的预感。
温寒动了动身子,掌心从他的腰上滑过去,拇指扣在他的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