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思像一个干燥的海绵,正疯狂的汲取着对她有用的东西。一年时间,她就彻底变了一副模样。
那些作业也由干硬生涩、生搬硬套专业词汇变得充满了幻想与创新。
“能说说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么?”指了指屏幕上的几行字,徐长冬笑着道。
“我以为现在年轻人的选择倾向在各种游戏上。”
突然出现了对国家警务系统感兴趣的学生,他有些不习惯。
“我爸是警察。”顿了顿,姚思解释了这么一句。
理由满分。
同旁边的导师对视一眼,徐长冬道:“那麻烦你把这个设计仔细阐述一下。”
实验室里参与研究的人,一般都是博士生,往里面塞人,他们也得有个说法。
“好的。”姚思并不怯场,这个念头在她脑海里储存了得有十年往上了,为了实现它,她曾经自我演绎了无数次。
“发展到今天,公安系统里陆续出现了指纹录入、人脸识别、血液对比库等,但辅助案情分析这一块儿还处于空白。”
“我的想法是建立大数据库,实行智能分离,比如根据被害者身处的位置来推断凶手所住的区域,虽然普通人不可能拥有记忆宫殿,但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来实现,比如引入曼哈顿之类已经经过验证的计算方法。还有就是通过搜索现场遗落物品名称,联想分析出犯罪者性格、作案动机,举例说明:碳酸锂药物和狂躁症。”
现在有全景地图,对于场景的把握不成问题。人的逻辑可能会混乱,但计算机不会。
一直等姚思说完,这次开口的不是徐长冬,而是旁边的导师,“你把破案变成了数学题,只要跟着步骤推导就能一步一步抓到罪犯。”
“不过你是不是忘了一点,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他们的智慧,还有其中的不确定性。”
这话并未让姚思感觉到紧张,这个问题她当然也有想过,“正如您所说,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他们还有判断力。”
东西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这也是计算机永远取代不了人类的原因。
目光投到电脑屏幕上,姚思语气平淡:“一线城市的警力配备足够,二线城市的差不到哪里去,三线城市也够用,但下到各地级市、县城、乡镇、村落,人员素质就开始参差不齐起来。”
有经验的老警察当然会对她这种设想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本事,很随意的就能够抓住有效的线索。
但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呢,哪怕是从高校毕业的人才,没有实际经历也会有好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罪犯可不会等他们羽翼丰满再动手。
姚思不求别的,只希望这段适应期短一些,再短一些。
沉默了一瞬,导师抚掌,“好了,你说服我了。”
“虽然我的实验室研究方向不是这个,但你可以在里面进行学习。”
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这个设想最终也只是设想而已。很显然,面前的女生只在这一年时间里构建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至于填补,她还需要时间。
姚思眼睫微颤,片刻后,她笑着道:“我的荣幸。”
“欢迎你,姚思同学。我叫刘博宇,你要是对读研究生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叫我一声导师。”刘博宇玩笑道。
话音落下,徐长冬当即白了他一眼,“你就算了吧,上学的时候就不学好,现在可别坑人家小姑娘了。”
听出来了点什么,姚思愕然,“二位……”
“哟,还挺敏锐。”低咳一声,刘博宇指着徐长冬,坦然道:“这位,是我大学老师。”
姚思:“……”
她以为两个人是同学,因为长得像是一个年龄阶层的。
犹豫了一下,姚思将目光落到徐长冬身上,“请问,徐教授今年……”
贵庚。
不等面前的女生说完,徐长冬摆手,“老啦,我都48岁了。”
“那还真是看不出来呢。”看起来最多也就三十五岁……
姚思暗忖。
“别惊讶,毕竟不是所有这一行的人都有秃顶早衰的毛病,偶尔也有显年轻的。”徐长冬眯着眼睛笑。
仔细观察,不难看出他眼角那里已经出现了淡淡的纹路。
气氛彻底放松了下来,加上现在都有空,三人坐在那里闲聊了几句。
刘博宇最先开口,“姚思同学的父亲,差不多也这个年纪了吧,现在还在一线上么?”
“我爸今年40岁,年纪比徐教授要稍微小一点。”顿了一下,姚思如实开口:“他在我十一岁那年受伤退了下来。”
这一听就是个不怎么美好的故事。徐长冬看了刘博宇一眼,目中透露出“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味。
“抱歉,我不知道……”刘博宇表情有点尴尬。
第一句话就踩到了雷区,这么多年他乌鸦嘴的功力依旧强悍。
按照这个开头,接下来应该就是贫穷和艰辛,然后女生刻苦学习,一飞冲天,考入了清大这所国内顶尖高校里。
说不定她现在这个设计理论,就跟她父亲受伤有关。
短短两分钟的功夫,徐长冬就和刘博宇想到一起去了,他们甚至还在脑子里把这个故事的细节补充的非常完整。
生活哪儿有那么差劲……看到两人眼中一闪而逝的同情,姚思哭笑不得的解释,“后来我爸发现自己有经商天赋,于是就买了家店面开了个超市,现在一年赚个大几十万不成问题。”
如今她上了大学,不用人操心了,她爸闲不住,正琢磨着往市区开分店的事,两个月时间过去,恐怕已经在做了。
年收入几十万虽然不多,但绝对有小康水平,吃穿用这些压根不用发愁,所以女生是一路顺风顺水长大的,不存在什么逆境中出人才这种情节。
知道会错了意,徐长冬和刘博宇十分有默契的转移了话题。
半个小时后,敲定了去实验室报道的时间,姚思接着就告辞了。
很快,办公室安静下来。
“好好带吧。”徐长冬拍了拍刘博宇的肩膀,接着继续批改自己手头上的作业。
是个好苗子。
现在这个社会,只会埋头搞研究还不够,还要有情商。什么人未来怎么样,在大学里已经能看个差不多了。
刘博宇挑了挑眉,没有吭声。
——
三天后,姚思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门口。
学习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劳动成果毁在一个新人手上。
刚开始的时候,姚思只是帮着打打下手,找找东西什么的。
后来,几个博士生发现她理论知识十分扎实,动手能力也不错之后,就默认让她操作一些设备。
这时的姚思,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并非空泛一说。
三个月时间一晃而过,仔细回想,姚思只觉得庆幸。
拔除了多余的枝节,前面的路逐渐清晰。
专注于一件事上的人总会忽略一些东西。比如远在米国的封道洋,他现在急得直挠墙。
从那天视频过后,他姐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原本平静的双眼里面逐渐填满了热切,还时常提起一个姓徐的教授,语调之中满是赞扬。
所以,自己这是快要被罚下场了吧?
拐弯抹角磨了姚思半个多月,拿到徐长冬照片的封道洋彻底坐不住了。
俊朗、稳重、低调……浑身上下都是成熟男人的气息,磨了磨牙,封道洋气的直想把手机从八楼扔下去。
而一个月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引爆了他心中的恐慌。
作者有话要说:
封道洋:这是校园青春小说,不是都市奋斗逆袭!!你不是要当霸总,你是要当霸总的女人!
姚思:↑疯了,拖走吧。
我是咸鱼成精了吧??不然手速怎么会这么慢!
第69章 待发
“阿嚏——”
姚思这边刚找到徐长冬要的东西; 那边就听到了这个动静。
“你这是……感冒了?”她微微皱眉。
“应该是吧。”坐在椅子上,徐长冬双目无神的看着天花板; “我接了外头公司的一个项目,人家后天就来找我要东西了。”
但到目前为止,他只弄了一半出来,而且徐长冬无论怎么改都觉得不满意,现在更是直接搁在了那里。
真是人不可貌相,谁能想到外表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徐教授,竟然是个拖延症晚期患者。
如果不是这四个月里亲眼目睹了无数次这种情况,姚思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别这么看我,教授也得养家糊口。”徐长冬慢吞吞道。
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真面目; 说实话他还是挺不好意思的。
“对了; 你在实验室学的怎么样?”不知道想到了哪里; 徐长冬扭头。
顿了一下,姚思语气异常诚恳; “去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跟学长学姐们的差距,操作失误导致程序运行失败是常有的事……”
“呵。”徐长冬一声冷笑打断了女生的喋喋不休。
如果不是刘博宇经常跟自己聊起她,他保不齐还真要被面前的女生给骗了。不过再聪明的头脑,也敌不过厚脸皮。
想罢,徐长冬将笔记本电脑推到姚思面前,“既然学的不怎么样,那就多多练习。”
“帮忙把剩下的解决,公司付的酬金我分你25%。”
这个条件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厚了,尤其是对姚思这种初出茅庐的新手来说。
“……虽然是这样; 但在众位学姐和学长的帮助下,我基础打的还不错。”姚思硬生生的转了个弯。
所以不用练习。
“有基础?那更好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加油吧。”徐长冬才不听那么多,干脆利落道。
两人僵持了半晌,最终还是姚思最先败下阵来,“你把未完成的程序发到我电脑上,我试试看吧。”
她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不敢打包票。
至于拿徐长冬的电脑,那就更不行了。里面的文件拿一个出去,指不定就涉及到哪个公司的机密。
与其往后有牵扯,还不如从源头上开始杜绝。
“小小年纪就这么谨慎,不愧是警察手把手教出来的。”徐长冬小声感慨。
很快,姚思听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响了一下。
对于自己唯一的女儿,姚光瑞和李慧溪从不吝啬,所以这台电脑性能很好,配置也高。编写程序什么的,不在话下。
见姚思坐下开始研究,徐长冬道:“我去买饭回来。”
语罢,他站了起来。
下一秒,徐长冬十分剧烈的摇晃了一下。
都忘了他现在是病人了。
顿了一下,姚思艰难的把视线从电脑屏幕上移开,然后开口:“我还是订外卖吧?”
揉了揉太阳穴,徐长冬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别。”
“外面的东西不干净,卫生条件没有学校餐厅的好。”
进学生口的东西,马虎不得,清大在这方面一向把控的比较严格,所以相对安全一些。
见徐长冬突然固执起来,姚思只得开口:“那我去买,你在这里休息会儿。”
万一感冒加重就不妙了。
“不用不用,我身体好着呢。”摆了摆手,徐长冬接着就出了办公室门。
姚思见状,没奈何只得重新坐下去。很快,她眼中和脑中就容纳不了别的东西了,电脑上半成品程序已经夺走了姚思整个思绪。
“这里应该这样衔接一下会比较好吧……”
默念了这么一句之后,姚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