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看汤宏恩的笑话,也不能看她和晓兰的。
刘芬摸摸自己的头发和身上的衣服,她要把自己好好收拾一番。
念头通达了,刘芬整个人都有了微妙的变化,于奶奶就纳闷儿,扯着夏晓兰问:“你给你妈吃啥灵丹妙药了?”
夏晓兰郑重道谢,“是您潜移默化教的好,我妈这两年的变化,可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于奶奶表情不太自然,“别给我灌迷魂汤,你妈要去参加季雅的婚礼,你没有啥打算?”
“把心态放稳当去,气得跳脚的恐怕是季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每次都学不乖。”
乔治就是在威尔逊家族里有点权力了,这管事权来的突兀又奇怪,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都说不好,季雅却又抖起来了。夏晓兰就像想不通有啥好抖的,乔治在身家上能把她压住,难道还能跳起来和汤宏恩掰手腕?
脑子有毛病呢。
在鹏城投资,以为汤宏恩会因为外商身份要跪舔乔治么。
明明是给汤市长送政绩,夏晓兰觉得乔治和季雅的行为十分不符合逻辑。
邀请汤宏恩参加婚礼,是为难恶心汤市长?
不就是忘记了脸疼是什么滋味,等着被打脸么。
于奶奶摸摸下巴,“那也不能输了阵势,季淮辛以为自己倾力培养出来的就会是大家千金,我看是绷着一张皮唬人,一点德行都没有。”
于奶奶让夏晓兰去打听个姓孙的裁缝,外号叫孙一剪:
“他现在人肯定不在了,不过手艺或许传下来,要能找到孙一剪的后人,肯定比什么瑞蚨祥的手艺强。”
瑞蚨祥说什么老字号,以前明明是是卖布的,现在摇身一变也帮人做衣服了。
孙一剪就不同了,以前是给紫禁城里的贵人们做衣服的,抓出来给阿芬订做两身衣服,谁说泥腿子没有翻身的时候呐?
于奶奶搞得阵仗十分大,夏晓兰哭笑不得,这是去参加季雅婚礼呢,还是她妈自己结婚呢?
不过听着于奶奶讲“孙一剪”的厉害,夏晓兰倒是心中一动。
那就找找呗,给她妈做两件衣服是阵势太大,没准陈锡良那里用得上。
老手艺人都是宝,挖到一个算一个,能被于奶奶推崇,夏晓兰倒是很期待。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1100:夏总交待的任务(2更)
季雅的婚礼在国庆节后的第二天。
也没几天时间了。
鹏城气温高,就算到了10月依然能穿裙子。
于奶奶让夏晓兰去打听的“孙一剪”,历代都是给紫禁城里的贵人量体裁衣的,后来人民当家做主了,紫禁城里的贵人都从云端落下了,“孙一剪”是孙家最后一个进宫伺候过的裁缝……反正孙一剪给于奶奶做衣服时,于奶奶才双十年华呢!
那时候孙一剪都快50岁了,于奶奶笃定这人现在不会活着,但孙家应该有后人在:
“他们这样传了好几代的手艺,除非家里人都不在了,必然得有人继承祖上的手艺。”
传承就是这么一回事,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再说了裁缝这门手艺是能谋生的,孙家后代总有人需要一门吃饭的技艺吧?做生不如做熟,当裁缝多有经验呀。
夏晓兰将信将疑,“那可说不好,前些年那么乱,孙家祖上有这样的资历,说不定还会变成惹祸的缘由。”
一句话搞得于奶奶很低落。
那倒也是。
给紫禁城的贵人做过衣服的,到了民间很受追捧。哪怕紫禁城里没有了皇帝,孙一剪凭着名气和手艺还能给于奶奶这样的富商千金干活呢……于家也不是一般的富商,最鼎盛的时候,商都有一半的商铺和地皮都和于家有关系,商都现在一些见证了历史变迁的老人们还记得,建国前商都有个‘于半城’呢。
于奶奶就是传说中于半城家的闺女,都能有半座城了,于奶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还能这样推崇孙一剪的手艺,夏晓兰自然会十分好奇。
她照着于奶奶的吩咐去打听孙一剪,于奶奶只记得对方当年家在哪一片,具体住哪里不知道。
也是,她在京城求学的时候,于家在京城也有宅子,孙一剪都是自己上门给于奶奶量体裁衣的,时隔这么多年,让昔日的于大小姐将一个裁缝家的地址牢牢记住,也真是太为难人。
夏晓兰能说啥,只能说有钱人的世界她不懂,她不该为了一千万沾沾自喜,贫穷还是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不过于奶奶至少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夏晓兰自己要上学,雇人去打听就行,孙家也是有名有来历的,只要有这个人存在肯定就有痕迹。
蓝凤凰的秀水分店里有个女店员叫王琳,勤奋好学,同时间招的一批员工,夏晓兰对王琳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服装店的店员,因为在秀水街分店上班,主动想学英文,这本来就是个上进的人。
上进的人夏晓兰愿意给对方机会。
分店越来越多,招不到合适的管理者,那就自己培养呗。
刘芬也觉得王琳勤快好学,母女俩都有提拔王琳的想法,夏晓兰干脆将寻找孙家人的任务交给了王琳:
“你最近英语学得怎么样?”
距离王琳说要学英语也有四五个月时间,夏晓兰想试一试,看这人是不是心眼多,故意投其所好说好听话来哄她的,所以夏晓兰张口就是英语。
王琳猛然被夏晓兰单独召见就比较紧张,夏晓兰这样一搞她就更慌了。
不过她也有点心理素质,秀水街经常有外宾出入,王琳没背几个单词的时候就敢比手画脚和外国客人和交流,夏晓兰总不会比外国人更难交流吧?
这样一想,她慢慢就冷静下来了,也用英语回答夏晓兰。
夏晓兰还挺满意:
“你这日常交流没问题了呀,还真是用心学了!”
夸得王琳有点不好意思:
“夏总,日常交流也不用多少生僻词汇,我还差的远呢。”
这是真话,几个月时间要能学成夏晓兰的水平,要不就是语言天才,要不王琳原来就水平很好,说自己不会是在扮猪吃老虎。
王琳的学习态度叫夏晓兰满意,她把孙一剪的事对王琳交待:
“尽量找到孙一剪的后人,只是有血缘还不行,要继承祖上手艺,会做衣服的!”
夏总家自己就开了几家服装店,王琳不知道夏晓兰为什么要找个裁缝,但这是夏晓兰第一次单独吩咐她的事,王琳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证要完成。
她自己白天要上班,回家后对家人一说,她妈就大叫:“老王,你瞅瞅这咋回事儿,王琳那个小老板叫她找人呢!王琳,找不到不扣工资吧?”
王琳傻眼,迟疑道:“夏总不是那样小气的人……”
但她反而会不好意思。
蓝凤凰的待遇太好了,在试用期满后,除了基本工资她们都有提成。
卖的多拿得多,王琳要努力学英语不就为这个么。秀水店里经常有外国客人光顾,她自己勤学死记,现在能和外国人日常交流,抓住了这部分顾客,业绩自然是店里最高的。
王琳底薪加提成后每个月拿的钱,比她父母工资加起来还高,随着推销技巧日渐提升,甚至还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这份工作对王琳来说太重要,对王家来说也太珍重。
谁也没想到,伍行长当初给的人情这样大,以王琳的学历,眼下也不可能再找到比这待遇更好的工作。王琳爸爸听了女儿的话,重重点头:“你安心上你班去,既然是你们老板要找的人,这个孙家只要还有后人在,哪怕躲在老鼠洞里,我们也要把孙一剪的后人翻出来!”
大家都有工作。
但长辈辛苦一辈子,不还是替孩子打算?要不咋有人早早退休叫家里孩子去顶班!
王琳这个工作不能丢,还得干得更好才行。王家发动全家去找人,就像当初服装的开业发传单的时候,别小看平头百姓的能量,老京城人在这座城市扎根多年,谁知道他们认识哪些人?
夏晓兰不知道王琳找人的过程,反正没过两天,王琳就说把人找到了。
“真的?那我亲自上门去请。”
王琳迷茫,“夏总,我都叫他明天自己过来了,是不是我做错啦?”
夏总多忙的人啊,还亲自去请孙家后人,王琳理所当然的认为该孙家后人要配合夏晓兰的时间。
这就是夏晓兰的惯性思维在作怪,于奶奶推崇孙一剪的裁衣技术,夏晓兰就认为孙家后人很牛逼……时移势迁,于半城家的大小姐都要扫大街,给与大小姐做衣服的孙一剪后人,要是运气差点,可能比于奶奶混的还不好呢,能有大老板找上门,也没啥好倨傲的。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1101:有几分真传(3更)
南锣鼓巷。
一张大案桌摆在院子里。
桌子上放着皮尺和布料,还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剪刀。
“就是这把剪刀!”
夏晓兰把人带到,于奶奶没说孙春生和祖辈长得像不像,但于奶奶认出了寒光闪闪的大剪刀。孙一剪的绰号就是根据这把剪刀来的,别人做衣服是比比划划,要拿笔在布料上做记号,沿着标记好的轮廓把布料裁剪出来。
孙一剪就是不同,量体裁衣一气呵成,每次量完尺寸听完要求,抓起随身携带的大剪刀就咔嚓咔嚓冲着布料下手。
孙一剪不是乱剪,他是对这本技艺太熟了,根本不需要做什么记号,该裁剪多少布他心中有数呢,绝对不会多一寸也不会少一寸,别人算来算去,都不如孙一剪这样省布料……达官贵人和富商是不需要省这点布料,但有人替自己省钱,总归是高兴的,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别人浪费乱糟蹋,同样做一件衣服,孙一剪要比别人省料子,次数多了,找孙一剪做衣服的人心中都有数!
于奶奶认出了孙一剪不离身的大剪刀,证明王琳没找错人。
孙春生有没有继承祖上的技艺,于奶奶自然有办法验证。
她让孙春生给夏晓兰裁一套衣服看看。
孙春生今年三十多岁,自称是孙一剪的长孙。
孙家自然没有住在原来的地方,不过也没搬太远,至少没有流落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嘛,要不王琳家人可打听不到。
就是夏晓兰挺奇怪,他是孙一剪的长孙,也是孙家技艺的继承人,被王琳找到时,孙春生在电影院当售票员!
这人也畏畏缩缩的,一点都不大方。
背始终弯着,瞧着没啥男子气概,还没什么主见,王琳去要他来见夏总,孙春生都不知道是哪个夏总,还是跟着就来了。这不是随和好说话,根本就是随波逐流!和佛系的财务主管应金川有异曲同工之妙,夏晓兰觉得自己脑壳痛,一个两个的,她都找的是些什么人!
所以夏晓兰是没报什么希望的。
于奶奶让孙春生做衣服,孙春生问要做啥,于奶奶指着夏晓兰:
“你给她做一身旗袍吧,年轻姑娘穿的,不要绷在身上太紧。”
夏晓兰那身材,配上脸简直是魅惑无双的,还是学生身份,那种特别显身材的旗袍的确不太适合。
孙春生听完要求就是量尺寸,肩膀多宽,手臂多长,胸围和臀围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