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谠亩琳夥矫娴氖椋诎镏贝蟮囊桓鼋淌谧鲅芯浚礁鲈乱院竽玫搅巳肆ψ试粗な椤
四个月以后打开邮箱,收到lily的最后一封信:谢谢你的支持。**公司希望我过去做人力资源。这是我一贯的梦想。希望能够保持联系。”
15分钟后站到她面前,脸色从未有过的灿烂,她说出了那句lily期待已久的话:你有兴趣在我们公司的hr吗?在找工作的关头。到底是坐以待毙“等待老天给我一个好工作”还是为了工作,停止抱怨,主动出击?所以,只要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你没有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你也没有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就能够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与自怜中。
美国的政治家丘吉尔,战败。有一次和画家闲聊,画家要他画画,丘吉尔面对一张作画的白纸,不知道从何开始,毕竟。他太想要一个完美的新开始了。女画家是个智慧的人,她站在旁边看了很久,一言不发,然后把颜料泼向这张白纸,雪白的画布变得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画布已经变成这样,丘吉尔倒是放松起来,他开始拿起笔,涂抹起来,虽然惨不忍睹,但心门打开了。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始,能不能试试一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强,而真正完美的开始,永远不会来。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掌控者,让受害者模式消失
“受害者”模式的心智之墙
您的心智之墙叫做:“受害者”,有受害者模式的人,拥有悲剧与自毁的个性。他们最常见的动作就是叹气和摇头。他们的生活主题就是“因为别人、世界、过去,所以我……”。他们喜欢聚集讨论别人的短处,喜欢抱怨自己的悲惨,喜欢感叹世界的不公平,却很少为这些事情做些什么。因为好像只要这样,才能够收获到旁人的关注。
这堵墙建成于:
“受害者”这堵墙什么时候建成的呢?这也许会追朔到很多年前。早到也许当我们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开始。一旦出问题,我们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找到一个借口。然后指责他人,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内疚感和不快。中国的文化也很大程度的帮助了受害者倾向,我们的民族文化倾向于同情弱者,这也意味着对受害者特别的有好处。“受害者”模式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您会看到很类似的模式在您的父母身上发生。
每一个人都需要深切的关注与被关爱。“受害者”模式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运行——如果摔倒,我们会通过大哭表达自己的不满,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如果没有人看到就自己玩去了。“受害者”模式在糟糕的外界环境下,可以很好的帮助您接受外界残酷的现实,获得让自己喘息的机会。对于那种生活在自认为无可改变的世界中的人,的确不失为一个生活下来的好方式。
“受害者”模式的最大限制是让自己丧失生活的控制权与力量。因为一旦您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色,您也就放弃了自己去改变些什么的能力和希望。您的快乐、幸福和福祉也都放到了他人的手中。这也是为什么受害者经常有一种生命无力掌控的无力感的原因。
拆墙建议:
1。 找到自己的最受害,最无力的情景,您最容易抱怨什么人?在什么时候?
2。 很多受害者喜欢一次次的重复受害经历,留意到这个倾向,并停止它。
3。 好奇一下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件事情完全不受您控制的?
4。 在生活中间尝试留意一下:有没有和您一样境况的人,却有不同的反馈模式?
5。 积极寻找下一步您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关注那些您不能做的事情。
6。 找到一个安全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散步健身和保持睡眠都是很好的方式。
正文 第六卷 第四十五章 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如是说;记住:发生在你身上的所有事情都是礼物或机会,没有例外。但记得要耐心等待。
“等待”不是让你浪费时间,事实上,这是创造的最好时刻;因为你可以借此机会与自我相处、与虚无相生,并经验到“无需要”——而“无需要”的同义词即是“富足”。 “有”并非来自于“无”,除非你能从一开始的“空无”这种状态中就看出了“万有”;“成功”并非来自于“失败”,除非你把每一次“失败“都看成“成功”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师能从虚无中看到全部,也能从全部中看到虚无;花点时间与“虚无”相处,你会看到真正的自己,甚至会释放你的内在无限强大的“零点能量”。开悟的人,可以时时体验到这种“零点能量”的妙用。
开悟就是我们破除了迷执,见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实相。什么是迷呢?我们一切有情由有无明的障蔽,把现实中眼
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了的都认为是
真实有的,这就叫迷。认为我们自己的身体里有个真实不虚的实在的我,这就叫我执。
对于身体乃至周围的环境,如天地、山河、日月、星辰、飞
禽、走兽、动物、植物、一切日用等等,也都认为是真实的,
这就叫法执。
有了我执与法执,就叫颠倒梦想。开悟就是破我执和法
执。二执既破,自然远离颠倒梦想。
怎样才能破这二种执呢?
如果我们对一切事物,内而我们的精神、心理活动;外而
身体乃至整个宇宙的现象,都认为是一种梦、幻、泡、影,就
象梦中境界一样。象幻相一样,象水泡一样,象影相一样没有
实体。没有真正的我及法。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就破我执和法
执。破了我执、法执。在生活上言语行动都合理,都合戒律,
并且还生活得很艺术。
在生活中有了这些感觉,在我们的心境上会有哪些感觉呢?
我们会感受到心中开阔、空旷,愉愉快快,很安祥、很自在、
很超脱,这就是初步开悟者的心理现象。
在身体上。特别轻安,特别舒适。在现实生活中,你的身和
心要是有这样的变化和感受,这就是开悟。
在天地人身心灵合一会所最近的一期读书会上。林松向大家推荐阅读鬼脚七《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
开悟是什么样子?现在有很多描述,绝大部分都不要看,因为大多数描写开悟的人都没有开悟,只是用大脑理解,哪怕描述的都一样。也是错的。开悟是什么样子,要听那些开悟的人说,哪怕他们说的都不一样,也是对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人都在给你讲如何学会游泳。不会游泳的人就算背诵了一本游泳教材,他讲的也是错的;会游泳的人,即使从来没有上过学,他说的也是对的。
开悟的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如果他不说他开悟了,你不会知道。他高兴时会发自内心的高兴,他伤心时会比你还伤心。他可以慷慨激昂的演讲,也可以安安静静的走路;他会傻傻的看着你笑,也会没心没肺的陪着你哭。但他的内心是平静的,他的觉知一直跟他在一起,他就像大海,表面上会波涛汹涌,内心却浑厚、宁静、宽广无垠。
开悟的人,从不会看轻自己,也不会看轻别人。他不会崇拜名人,也不会看不起普通人。他可以随时给你磕头,也可以随时接受你的跪拜。在他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形式只是一个形式;在他眼里,看见的不是财富、名利和美貌,而是每个人那个存在。有意思的是,开悟的人和开悟的人在一起,很快就能相互知道,他们知道为什么。
开悟的人,不会有宗教分别。他可能会给你讲佛教,也可能会给你讲道教,还可能会给你讲圣经、古兰经,没有关系,因为他知道,那个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你可以跟他争辩,你可以骂他是错的,他会笑着说:你是对的。因为你确实是对的,但他也没有错。真正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本来就没有对错。那叫破二元。
开悟的人,会有绝对的自信。无论他是否表露出来,他都有绝对的自信。他的自信,不是给别人看,就像你相信1+1=2,有人告诉你答案是错的,你顶多觉得这是个玩笑。他的自信也是如此,和外在无关,不用来证明,别人也无法证明。因为他看见了世界的真相,他真的知道他是谁。
开悟的人,会有一套你不理解的理论和逻辑。他可能不会去帮一个急需要他帮助的人,你会说他没有慈悲心,他可能会去和一个恶人合作,你会说他不分善恶。他会问你一些很傻的问题,例如我为什么要做好事?他也慈悲,但他的慈悲可能是不慈悲;他也会问你,为什么不能帮恶人?他认为,恶人也是人,也需要帮助。
开悟的人,他是自由的,在他身上没有束缚。我们追求的东西,他可能都不要,但也可能要得更多。他可能在事业的高峰期,甩手不干了,也可能为了生计去做搬运工;他可能上午刚和业界名流喝茶品酒,但下午就和路边乞丐称兄道弟。一个睡着的婴儿,我们可以安心的放他在床上,但一旦他醒了,我们就不知道他会爬哪里去了,因为他是活的,是醒的。所以孔子问礼于老子后,感叹的说:
我见到的老子,就像龙一样,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将他捕获。
有人说,我不希望开悟,做个平凡人就好了!这句话很矛盾,因为开悟的人才是平凡的,也只有开悟的人才甘愿接受自己的平凡。你的头脑时刻都在告诉自己,要有斗志,要有理想,要为了梦想而拼搏,要成为一个非凡的人。开悟的人不是这样,因为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不平凡,就像*那么“伟大”,最后也是尘归尘土归土,所以他就接受自己的平凡。一旦接受自己的平凡,你会发现快乐会接踵而至。
有人说,我不希望开悟,开悟了会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开悟的人才真正对什么都感兴趣,生活才真正有意思。其实,你平时只对自己感兴趣,自己的美貌,自己的小孩,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跟自己相关,基本上不会真感兴趣。开悟的人不是如此,他会去听花开,去闻雨落,去看叶长,去觉当下。所有当下发生的,他都感兴趣,包括他的呼吸。
开悟的人,会很容易爱上一个人。其实是会很容易爱上很多人。因为开悟的人经常不要脑子,而用心。爱是用心的,所有的爱情都没有理由,问我为什么爱你?找的出來理由的爱,都不是真的爱。真正的爱,都是用心的,所以相爱的人都很傻,也喜欢做傻事。但是你不要想占有他的这种爱,因为开悟的人,他会活在当下。当他跟你在一起,他会爱你,当他跟其他人在一起,他就在爱其他人。
开悟的人,很少会有真正的痛苦。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妄想和执著。没有妄想,就没有痛苦;没有执著,也不会有痛苦。开悟的人能看见妄想,妄想就会消失;开悟的人能看见执著,执著也会消失。开悟的人,一直有喜悦。那种喜悦不需要理由。真正的喜悦都不需要理由,只有痛苦才需要理由。他可能会坐在那里傻傻的看人来人往,然后对每个人都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也是在对他自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