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心的苦闷,发泄心中的情绪。久而久之,“大东”也希望能经常见到这些无形众生。特别是“贞子”,他的内心中是有渴望见到她的想法的。为何夜晚都不睡觉,怎么会知道并前往墓地的方向呢?大东说:他感觉半夜自己就像装有导航一样,个人的直觉引导并告诉他向哪个方向去,而且他感觉来到墓地后,坐在那里感觉很静,很舒服,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淑玲老师了解“大东”的这些异常行为背后的感受后,开始引导他回溯过往。去寻找有哪些他自己很在意的事情发生。
“大东”起初忆起,他曾经做过一份去海上捕鱼的工作,在工作期间与同事间关系相处不好并发生争吵,险些让人给扔到海里去的事情。
再往更早之前,“大东”忆起一件他在服兵役期间的事情。随即出现浑身哆嗦、身体僵硬、手臂打颤、额头冒冷汗等体觉现象。老师耐心引导他,去回溯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事发生在他20多岁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还在部队服兵役。一天,战友们聊天聊到“香肉”(狗肉的台湾说法)味道很棒,很好吃。于是,他想在战友面前逞强表现自己。就和战友商定:自己去将营区养的一只狗杀掉,并亲自做给大家品尝。于是,他先用木棍将狗敲晕,后将其拖到厨房,将狗整个摊开,放在桌子上。用一只手按住狗的身体,另一只手持刀砍狗头。当他鼓起勇气,砍下去的时候,极其清楚的感觉到,狗的心脏还在砰砰的跳动着。说到这里。“大东”全身上下出现不受意识控制的颤抖,冷汗从身体各个部位冒了出来,他后来描述到,当其回溯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感觉自己全身的细胞都僵硬了。其后他还是继续硬着头皮,将狗肉烹饪成菜。
“大东”回溯完这整个过程后,他趟在沟通室的椅子上,全身抖动不已,四肢的肌肉僵硬,他甚至觉到全身的细胞都凝固冻结住。老师鼓励他勇敢的去面对这一切,并重复着一遍一遍的经历整个过程许久。直到“大东”的情绪、体觉、恐惧,释放殆尽。过程虽然痛苦,但通过这犹如身临其境的经历和释放,他内心的挂碍、恐惧也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真正的释放和解脱。
“大东”说:他也真心不想这样对待那只狗,就因为当初在战友面前的逞强,最后不得不去硬着头皮勉强自己去完成这一切,心里着实恐惧难受之极,但无法释怀。其后,老师用深层沟通的技术,引导他去真心忏悔自己的过错,并化解此段恩怨,在心中释怀这些积压已久的挂碍。(“大东”后来分享这一段,他有提到,自己的身体之前是有很奇怪的状况的:母亲曾经带他去寺院礼佛,希望他的病能得到改善,但是奇怪的是,他的半边身体无法弯曲下跪,导致连跪拜这样的事都无法完成。这次沟通释放掉僵直的体觉后,跪拜也能完全做到了,身体的状况也得到根本的解决。)
沟通过程中,往小时候去寻找,“大东”又想起一件事,他告诉老师:他从出生不久到读书的这段期间,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爷爷、奶奶和父亲的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是个大家庭。他在家里时常被同年的另几个兄弟姐妹欺负。每当看到,兄弟姐妹和他们的父母亲在一起共享天伦,亲密友爱时,他也极其渴望自己父母的陪伴。于是他就问大人们:他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为什么都不来看他?这些亲戚平时就喜欢开他的玩笑,于是告诉他:“你是爹妈从路边捡的,不是亲生的,所以就寄养在这里。”“大东”听到这些,内心总是极度的失落和悲愤,觉得自己就是个无人要的小孩。后来,但凡家族里的人欺负他,说他是捡来的孩子,他就跑到家里供奉祖先灵位的供桌下躲起来,不愿意出来见人。家人见他这样躲在桌子下很好玩。于是常常用这样的方式和话语来玩弄他,每次他都内心悲凉痛苦的躲在桌子的下面。
有一次,他的爸爸妈妈来看他,他找到爸爸妈妈。当着大家的面,想向他们求证自己到底是不是捡来的孩子。亲戚们之前跟“大东”的父母说了他钻到桌子底下躲起来的事很好玩。于是他的父母也觉得好玩,想看看他怎么钻桌子的,于是当着大家的面说:“对啊!你就是我们从路边捡回来的孩子。”
“大东”在后来的分享中说,听到这父母也说自己是捡来的孩子话后,真的感觉哀莫大于心死,从此以后,他内心深处开始出现:我是无人要的孩子,我是被从路边捡来的,我和他们之间没有感情!这些意识在他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他的整个青春期,他用无比叛逆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家人,后来自己的精神出状况的时候,连放火烧父亲和姐姐的车子都做得出来。
“大东”也想从心底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父母亲生的。于是再继续往更早回溯,回到了自己胎儿期。他感觉到自己在妈妈的肚子里,而且很清楚的看到父母就是他现在的父母。而且母亲怀他的时候,因为上面有一个姐姐,父亲的生意又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所以父母就常常顾虑,当他出生后。要怎么照顾和养他?后来才决定将他送到爷爷奶奶的大家庭中,但也因此家人对他的关爱和照看变得极少,到读书时,父亲的生意很稳定了,家里人才把他接回来。他在爷爷的大家庭中,家里人只是喜欢拿他开玩笑。所以他实质上并不是从路边捡来的。当“大东”能理解这许多的缘由后,他也对此事终于能释怀了,并且原谅了自己的父母。
隔天,再做沟通时,“大东”说他很奇怪:为什么昨晚又见到了“贞子”?老师问“大东”:你见到的是电影《午夜凶铃》中的贞子吗?回答:是!老师问:她是演《午夜凶铃》的那个演员嘛?“大东”说:是啊!老师又问:她去世了吗?大东想想后说:没有啊!老师随即问:那你见到的是什么?“大东”忽然整个人为之一震:“原来这一切。包括“贞子”都是我心识所创化出来的。”“大东”说,他看过《午夜凶铃》电影后,感觉剧中的“贞子”和他的遭遇很像,所以其后才创化出“贞子”来和他聊天,互吐心声等等,以此来疗愈内心中的孤独和痛苦。当“大东”透过自己的内心真实了解这一切的缘由之时,他的精神状况就彻底的痊愈了。
至此,我们可以得知,淑玲老师分享的这位分裂症案例,透过他自己愿意勇敢面对的因缘,看到发生在他身上的整个事情的原貌,还原了所有现象后的那个本质和原因,真实地解开了自己的心结,我们赞叹他!感恩他!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个案能透过自己的勇敢面对打开心结,重获幸福美满的人生!
透过该个案的回溯事件,我们从中找出几个关键与大家讨论:
1、个案杀狗的事件是一个重大的业种,反馈到个案身体不能跪拜的因果关联,所以重大的业种是能形成业障,障碍住个案本身的。
2、个案看到的无形众生,未必完全是心识创化,但其具体的“贞子”形象,透过后来个案的分享和证实,这个“相”的确是他心识所创造的。
3、个案儿时家人的一个玩笑,会在个案心中形成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可见,胎教、幼教对我们的潜意识和心灵种子的属性会产生一系列“定性”的力量。所以奉劝天下父母,多多学习如何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好好的去言传身教吧!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日果,昨日因,这世上本就没有无来由之事!
4、个案的面对意愿决定解决心灵创伤和挂碍的机缘,如果愿意面对,并能充分的沟通与表达,那么没有他个人无法化解的因缘,解铃还须系铃人,个人业个人了!
正文 第六卷 第一百零一章 佛眼看爱情
天力灵示:世间对爱情颇多溢美之辞,如“只羡鸳鸯不羡仙”。 意思是,只羡慕像鸳鸯一样,与爱人携手同老,相伴终身。除此,就算是天上的神仙,超越三界的佛陀,给我,我也不羡慕。
欲界生命都耽著情爱,有一首词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这句话出自元朝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公元1205年,16岁的元好问赶赴并州应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人。捕雁人告诉元好问,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另一只脱网而飞,岂料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久久盘旋,最后竟从空中直冲而下,坠地而死。
元好问听后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将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名“雁丘”,并作了流传至今的《雁丘词》。
不仅世间之人都期望得遇这样一位知音:与他(她)生死与共。即使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一切密宗的教主、国王恩扎布德也是如此。当释迦牟尼佛告诉恩扎布德:“国王,如果你要成佛,就要舍弃一切妙欲,勤修戒定慧三学,行持六度。”
国王回答说: “赡部花园极惬意,宁可我成为狐狸,释迦佛位永不欲,愿具妙欲共解脱。”
除了国王恩扎布德,第六世*喇嘛仓央嘉措也扮演着一位世俗之人的角色,入于世间。
他的诗有内外密三层意义。从外义而言,它阐述了男女之情,但它的内义和密义,多数人却无从了解。比如,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白色的仙鹤啊
不会去远方
有一天
它会从理塘归来
当时,人们不知道白色仙鹤之义,以为又是一首情歌。后来才发现,第七世*喇嘛降生于理塘。所以。仓央嘉措在寺院时,表面上,他一直在思念远方的情人,实际上。他的每一首诗,都隐含着对当时藏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预言,并对未来的变异作了授记。
他在一首流传甚广的诗中写道: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人们可能奇怪,这样的诗怎么会出自一位藏传佛教著名大德之手?事实上,他的这种特殊的显现,对世人具有一定的意义:欲界中人,都难免对异性的贪恋,通过他的情诗。人们被引入他的世界,由此因缘,缓缓种下解脱的善根。”
综上所述,自古以来,多少人赞美爱情!为之讴歌。为之伤怀。尤其在人们年轻时,会认为这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为之深深向往。
爱的分类
爱有几种,在一切有部的经典中,爱分为贪爱和敬爱。贪爱是以烦恼染污的心、以贪欲和渴望来爱一个人;敬爱是对佛菩萨、对法宝、四谛与解脱道的希求和渴望。
《大般涅槃经》也说:“爱有二种。一者饿鬼爱。二者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即真解脱。”爱有凡夫的爱,又叫饿鬼爱,是充满欲求、永无餍足的爱;还有一种叫法爱。法爱和敬爱相同,是清净、没有烦恼染污的、通往解脱的爱,它是完全的付出,没有丝毫的占有欲,又称之为大爱。
古人说:“爱的感觉,是温暖;爱的语言。是正直;爱的心地,是无私;爱的行为,是成全。”但事实上,爱,究竟是否正直无私?在经历了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历程后。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
人与人之间所谓的爱情,归根结底,它不是无私的,而是自私的;不是为了他人的福祉,而是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乐;它不是正直、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