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在他的奴隶主教育学体系中,体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对妇女体育也很重视。他认为:“做女孩的应该练习各种跳舞和角力;结婚以后,便要参加战斗演习、行营布阵和使用武器……因为一旦当所有的军队出动去打敌人的时候,她们就能保卫儿童和城市”(《柏拉图论教育》)。在柏拉图的论述中,几乎涉及到当时体育的各个方面。他认为,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他主张心身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柏拉图丰富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公元12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直被教廷排斥,甚至欧洲已经不再流传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时,柏拉图的学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圣奥古斯丁借用和改造了柏拉图的思想,以服务神学教义。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解释宗教教义,建立了烦琐和庞大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才重新被重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
第十八章 轮回 2
更新时间2014…2…24 17:08:51 字数:4331
第三卷第十八章轮回2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梦灵,因为接触了大量的催眠案例,案例中回溯求助者的幼年经历,结果却让求助者回到了前世或者前几世的个案,使得她早就对轮回转世之说深信不疑了,此番又亲眼证实了自己的前四世人生,不禁感慨万端。
一个英国小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个既奇怪又恐怖的梦,这个梦足足缠绕了他近十年之久。
在梦中,他是一个探险家,独自一个人在南美的潮湿闷热的热带森林区惶恐地徘徊,他迷了路,还生着病,而且既没有治病的药物,也没有充饥解渴的食物和水。他勉强支撑著,在阴森的林间走著,最后去到一小片光亮的平地。他稍事休息,正在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走。悄然间,一群半裸的野蛮人把他紧紧围住了,他们手中都举著各种原始武器,对他施以恐吓。他用当地土语向他们哀求,说自己迷路和患病了,请求给予一点食物和水。他们毫无怜悯之心,态度更为蛮横恶劣。少顷,背后一个野蛮人走了上来,用刀在他的脖子上一抹,他只觉得脖子一阵剧痛,就惊醒过来,一身冷汗淋漓。
同样情节的梦发生的次数太多了,内容实在鲜明又可怕,于是,他把梦境告诉了父母。后来,他离开了学校,到了一家船运公司,在一艘轮船上当侍应生,随著轮船到过世界上很多的港口,就这样过了好几年的海上生涯。一九二八年一月,他转到了皇家海空包运轮船公司,在萨斯号货轮当侍应生。萨斯轮是定期从英国往南美的货船,这虽是货轮,但每次开航都捎上三四个搭客。
在从前,他从没有到过南美,但当货轮抵达南美某港口,他登上码头,就涌起了某种奇异的感觉,觉得在很久以前,自己曾经来过这里,呆过一段日子,对许多街道都那么熟悉,能够预先讲出这些街道的名字,然后前去查对,竟然没有半点的差错。
他还能够很流利地讲当地的语言,详细地讲出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节目。这都不是一个初来,或几次匆匆路过就能了解到的。
一九二九年的五月间,船上的管理员告诉他,轮船要在德国的汉堡停靠,接载一个作家兼探险家,由他负责侍候这位搭客。这位作家高大的个子,皮肤被太阳晒成棕黑色。他在吊桥旁接著这位旅客,接过他手中的皮夹。当他领著作家走向舱房时,他觉得这位客人总是用异样的目光瞧著自己。进入舱房,他告诉客人,在旅途中由他负责照料。这客人一脸的窘迫状,睁大眼睛看著他。稍后,他泡了一壶茶送入舱房,又看见客人的奇特目光。客人突然发问:「朋友,你的精神正常吗?」他很不高兴,但又不好发作,只好说自己一点毛病也没有,精神一向很健全。
客人点点头,道:“好极了,希望如你所说的那个样子,我要给你看一样东西,它会试出你的精神是否正常健康。”客人说完,就打开了那个行李箱,拿出一个小东西,那是用一块彩色布块包裹著的东西。
客人打开了彩布,从中露出了一件物体。他呆住了,紧盯著那个光滑圆溜的东西,那是个头颅,体积比金山橙稍大。客人拿著那个精致的小头颅,解释道:“这是一颗头颅。南美亚马逊的猎人头民族,把他们仇视的人杀死后,就把头颅割下来,用药浸制。头颅会比原来的体积缩小一半以上,制成之后,放置很久也不会变坏。我从一个人头经纪处买下了这一颗头颅。你看得出它有甚么奇异之处吗?”
他如同石头般呆立著,动也不能动,他被一种异样的感觉控制住了,这分明是自己的头颅。这个人头的五官轮廓非常分明,眼耳鼻口都很清晰,和他的样子一模一样,尤其那人头的右耳垂,突出一细小的尖端,与他的右耳完全一致,如同一个模子倒出来。
他用手摸著自己的右耳垂,揉摸著那细小的尖端,这是出世之时带来的显著标志。他明白自己在看著自己前世的脸,这个头颅是自己在上辈子生存时被砍下来的,深信自己就是这头颅的主人,是上次砍头死后投胎,而成为此生。
当然,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并不全是仅仅在地球上生活,其中有许多人是来自地球以外的星球,有一部分还是首次在地球上投生。也就是说,许许多多人的前世曾在其它星球上生存过,只是为了灵魂进化的需要,才到地球上降生。人的某个前世是外星人,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很普遍、很常见的生命现象,这是宇宙间生灵存在、轮回的一个必然规律。
瑞士心理学家佛劳内曾著有一本叫做《从印度到火星》的书,书中的海伦斯小姐在几辈子前,就在火星上生存。书的大意是讲,海伦斯小姐居住在日内瓦,当她处于迷离恍惚的状态之时,就能讲述自己前世的事情。据她说,她在某一前世,是当时有名的玛利安东尼,一个奥国公主,嫁给法国皇帝路易十六为皇后。在此之前一世则是位阿拉伯公主,嫁给一位印度王子。由于有此前生,她现在还会说梵文,是不学而能,生下来就会,不用别人教导。她又说到自己在数世前,是火星人,她能说火星话,能描述出火星上的一切。她把火星语译成法文,其文法、文理都很顺达,与法文差不多精美。她说火星语是有文法的,并对之作了分析。
英国有位权威心理学家曾作过一千五百次回溯前世的实验。其中有位少妇在受试时说她的前生是在金星上生而为人,并讲了许多金星上的事情,还讲了金星人的语言。
有一位美国女医生十分喜爱养马。她的收入很好,但由于太喜爱马匹,所以收入往往不够支出,其收入全部用在马的身上还不够。
她根本不能控制自己在这方面的癖好,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何在。为此,她先后向几位心理医生求助,但他们都查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后来,她被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