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样的现实,并不是说谁比谁的血脉更高贵,生在豪门与生在乞丐窝里的孩子,他们刚刚出生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但是在出生之后,孩子所接触到的环境,看到的东西,认识到的人,才是决定他们以后人生的关键。
打个比方来说,豪门家庭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专门的保姆伺候,吃的用的穿的都是最好的,从三四岁开始就请专门的家庭幼教上门,从小开始培养,长大之后直接进入重点学校,一路直升,然后花钱送进最好的大学,一毕业就进入自家公司任职,经验积累够了就接任父辈的职位,妥妥的人生赢家。
在这样的缜密安排下,孩子的人生路线几乎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好了,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除非这个孩子本身智商有问题,或者是实在不成材的废物……
而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呢?
他们的人生也只有在刚刚出生的那一刻,才是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公平,因为双方都是刚刚降生的小生命。
而在出生以后,差距就已经出现,再也没有任何的公平可言。
穷人家的孩子从学会走路开始,就要为生活而忙碌,帮助父母做各种家务,吃的用的穿的都是廉价无比,如果家里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那生活条件就会更差,吃不饱热饭穿不上新衣,在那些极度穷困的落后山区里,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家里条件不好,孩子就往往没有上学的机会,大字不认识一个的困在山区里,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出息不出息?
即使能够上学,在那种偏僻落后的山区地方,摇摇欲坠的危房学校,连饭都吃不饱了,能有几个优秀的老师任职?普遍的教学质量又能高到哪儿去?
正文 第2290章 意料之外(734)
在这种学校里读书的穷苦孩子,和从小就被精英化培养的豪门孩子。
两者之间的知识差距有多大,傻子都能看出来。
同样的读书,同样的学习知识,身在不同的阶级环境里,产生的便不再是公平,而是越来越大的等级差距。
等这样的孩子长大。
从小就被精心培养,享受了最好的教育资源的豪门孩子,知识底蕴即使不是最顶尖的,至少也会比一般人强上很多,考上高中考上大学,自然也是顺理成章。
而穷苦人家的孩子呢?
哪怕他们再努力读书,再认真的学习知识,受到教育环境的限制,他们的知识底蕴也不可能超过城市里的孩子,更别提是比得上那些备受培养的有钱孩子了。
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家境贫困,在上完小学或者初中之后便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即使砸锅卖铁的读完高中,他们也很难考上大学,更支付不起大学生每年动辄上万的学费和生活费,一旦离开校园踏进社会,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和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大到让人只能仰望的地步。
这种一步步积累的差距,才是寒门难出贵子的真正原因。
不是看不起穷人家的小孩,也不是说有钱人家的小孩就一定很优秀,只是从现实各方面的条件来考虑,穷人家的小孩在成长过程里获得的各种资源确实不如有钱人家的小孩多,而这些资源不单单只是钱,还包括了成长环境、知识教育,甚至是个人眼界等等。
资源越多,自然就越容易养出优秀的孩子,这虽然不是绝对的事情,但至少也是几率比较大的事情。
在完全不平等的资源条件下,要求穷人家的小孩和有钱人家的小孩一样优秀聪明,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也算不上什么公平。
所以才会有一句玩笑话说,投胎也是一项技术活。
有些人一出生便什么都有,权势,富贵,头脑,健康……
而有些人一出生却什么都没有,甚至连身体都可能是缺陷的,不健康的。
上天的安排本身就没什么公平可言。
即使佛教里说因果轮回,现世的悲苦都是前世造下的孽,而前世积德才能让现世享福,所以也能算是公平。
然而,人到底有没有前世和后世,谁都无法拿出准确的证据。
所以这样自我安慰式的公平,自然也得不到众人的认可。
世人常说,只要努力便能改变人生。
这句话固然有些道理,但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重点——不是人人都有努力的条件和资本。
就如同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倒是很想努力,甚至比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更加吃苦耐劳,能忍受更多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
然而,环境的限制,家庭的影响,以及身边无处不在的制约,往往都让他们连努力的条件都没有。
他们想读书改变命运,家里却穷得没米下锅,根本供不起他们的书本费。
正文 第2291章 意料之外(735)
他们想学技术为以后博取一条出路,所处的环境却连这样的条件都没有,根本没地方给他们学,他们自己也学不起。
唯一的出路,就只是跟随着父母上一辈的脚步,一代代重复的生活。
生下来,活下去,仅此而已。
而这样重重的环境限制,即使是心里再想努力,再想拼搏的人,也不过像是被困在围城里,走不出去,就只能被困死。
小女儿的家庭也像是一座围城。
父母就是那高高的围墙,把家里的四个孩子牢牢的困在里面。
小儿子成了这座家庭围城里的土霸王,享受着父母最高级别的待遇,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根本是乐不思蜀,别说是主动走出去了,就是别人想把他拉出这座围城,他自己都不乐意。
而小女儿的两个姐姐则是被围城困死的人。
她们一直生活在这座家庭的围城里,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便以为小小的一个笼子,一座围城,就是整个世界的全部。
所以,她们根本不会想走出来。
哪怕在这座围城里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是十分艰难,她们也不会有任何的反抗,因为她们发自内心的觉得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没有任何的不好或者问题。
抱着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她们即使长大成人,走出了那座家门,心却依旧被困在那座家庭的围城里,无法走出,也不愿意走出。
别人想拉她们一把都很难。
习惯成自然,往往是最可悲无奈的事情。
而小女儿呢。
她一开始的时候,也和两个姐姐一样,被父母构筑的家庭围城困住了。
只是那个时候她毕竟还年幼,还没有像两个姐姐一样,经过漫长的时间,硬生生把不正常的事情变成了习以为常的病态,所以她才会觉得痛苦和委屈。
因为哪怕没有人的指导,一个心理正常的人在不正常的环境下,也会下意识的感觉到不妥,何况小女儿在家里的地位那么可悲,几乎是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着不正常的环境所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从一开始的委屈和难受,到渐渐的沉默木然。
她也在经历着和两个姐姐一样的过程。
如果没有人在这个阶段时拉她一把,将她从病态的泥沼中拉出来,只怕再过几年,她也会变得和两个姐姐一样,渐渐地习惯了父母的苛待和冷漠,甚至觉得这是很正常的。
老师就是那个打破围城、把她拉出来的人。
因为有老师的关爱和保护,小女儿才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常的感情,才会明白父母那样冷落苛待她们是不对的。
生而为女并不是她们的错,父母也没有资格因为她们的性格问题苛待她们。
懂得了这一点,小女儿的心境便渐渐开朗起来。
她明白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父母的冷漠,家庭的畸形,还有她遭遇到的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这一切都不是因为她本身的错而造成的。
她完全不需要为了父母的过错,给自己添加上罪名。
正文 第2292章 意料之外(736)
老师对小女儿的引导,就如同在她所面对的家庭围城上打开了一扇门。
那扇门小得让人可以忽略,却通往了一个璀璨而巨大的世界。
小女儿牵着老师的手,走过了那扇门。
然后,她便看到了正常的世界,懂得了正常的情感,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正常的人生。
她感激老师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这样的恩情对她来说,早已经超过了亲生父母只管生不管养的待遇。
也正因如此,她才努力想回报老师什么。
在老师提出送她上兴趣班,然后去参加奥数竞赛的时候,小女儿虽然心里十分忐忑,但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哪怕仅仅只是为了不让老师失望,她也想努力的尝试一下。
虽然在那个时候,她心里并没有什么信心,甚至吓得小脸都苍白,可是一看到老师鼓励期盼的目光,她便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她知道,老师是为了她好……
而这种好,是小女儿唯一拥有的来自长辈的关爱,她没办法拒绝,甚至受宠若惊的不敢拒绝。
人心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
当一个人拥有太多的时候,往往都学不会珍惜,反而觉得索然无味。
而什么都没有的人,哪怕只是得到了一点点廉价的不值钱的事物,却会觉得珍贵胜过世间一切宝贝,恨不得深深地藏进心口,生怕它从手中溜走。
鼓起勇气去尝试,是小女儿当时做过的最大胆的决定。
这也是她第一次没有通过父母和两个姐姐,私自为自己做出的决定。
不同于她的忐忑和不安,老师反而对她充满了信心,在取得小女儿的同意后,她很快就为她安排好了补习兴趣班的事情。
小女儿也对两个姐姐撒了谎,说自己学习跟不上,每个周末上午都要去老师家里补习,没办法在家里做家务,希望两个姐姐能替她隐瞒,不要让父母发现这件事。
如果被父母知道了,他们肯定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以此为借口,直接叫小女儿辍学。
正好可以省下一笔学杂费……
要知道,当初为了送小女儿上学的事情,夫妻俩已经很不乐意了。
他们甚至谎报了小女儿的年龄,一直拖着不肯送她去上学。
每个学期不过一百多块钱的学杂费,在他们眼里,还不如省下来给小儿子多买两件衣服。
如果不是居委会的人上门走访,发现小女儿一直待在家里,觉得这样不合适,便反复的给夫妻俩做思想工作,规劝他们不要耽误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俩被居委会的热心大妈弄得烦不胜烦,实在没办法了,这才把小女儿送进了学校。
但即便如此,小女儿也被足足耽误了一整年,差不多快八岁的时候才开始上小学一年级,比班上的其他同学普遍大了一岁多,甚至靠近两岁。
两个姐姐当时已经不小了,也曾经亲眼见过父母在对待妹妹的事情上苛待至极的样子,听到小女儿这样说,自然也没有怀疑。
正文 第2293章 意料之外(737)
她们反而很担心妹妹的学业。
因为小女儿在正式上小学之前,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上过幼儿园,只是跟着她们自学了一些拼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