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金刚芭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阿蔻手指敲着桌子,笑的得意。
  可得意不过三秒,看到又要围上来的男生黑了脸,快速的溜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鱼阿蔻亦越来越开心,马上就到月底啦,她快能见到奶奶啦。
  一心沉迷于学习的她,却不知因为她,外面乱了风云。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没到399~但是你们收藏的心意我看到啦~ 所以,同样加更!
  另,如果小猫咪们订阅率足够却看到重复章的,请你清除下后台缓存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香黛儿 10瓶;快乐书虫 8瓶;唯清悠 5瓶;难得糊涂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C城的婆婆妈妈们; 近日来的画风和往常不太一样。
  往日里她们最喜欢做的事,是和众人分享八卦说些家长里短。
  如今则不同,她们三句话必离不开朝阳日报和鱼新村。
  住在堂安街的高兰起床后看今日天气不错; 便打开窗把香肠挂在通风口; 凑上去贪婪的闻着由风送来的熏香。
  鱼新村说出来的熏香肠法子就是好,生香肠都香的她恨不得趴上去咬一口。
  “兰子,报纸我给你放门口啦!”
  “嗳!琴姐,今儿个的报纸上有没有回复?”高兰急得从窗户里探出半个身子问。
  “回啦; ”刘琴扬着手中的报纸,“不止回复了酸萝卜怎么做的,还写了怎么腌流油的咸鸭蛋。”
  高兰一听顿时噔噔的跑下楼; 被吵醒的丈夫抬起上半身; 看她急得扣子都没扣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又躺了下去。
  他婆娘最近是疯魔了,往常天天埋怨他买报纸浪费钱,说有那买报纸的钱还不如给娃买点糖; 如今倒好; 自从朝阳日报开始连载《鱼溪村记事》后,她买的比他都积极,且一到出报的那天; 起的比鸡都早; 就为了排队去买报纸。
  听说后面她们还组成了个专门的买报小分队,队员们轮流去买,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住她们买报的脚步。
  高兰边跑边扣扣子; 下来后拿起报纸,熟门熟路的翻到第四页; 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后,逐字看下去,越看嘴巴咧的越大。
  待看到结尾熟悉的「待更」两字后,意犹未尽的叹息,“这什么又没了?怎么不多写点啊?”
  “可不是,这也写的太少了。”
  刘琴搬着个小板凳,拿着件旧毛衣底出来拆毛线,把拆出来的毛线整好套在撑开的双腿膝盖处,手里拉着线绳缠着毛线团,嘴里问:“我看你挂出来的香肠得有三四斤吧?”
  “五斤,我想着既然做了就做多点,于是跟我娘家商量,这月她们把肉票给我,下月我再把肉票给她们,这样家家的肉都够做香肠。”
  高兰答完拿过剪刀沿着边框小把《鱼溪村记事》的篇幅剪下来,小心的夹到本子里,本子里已经攒了厚厚一叠。
  “这个法子好,回头我也找人合伙这么做,”刘琴听的点头,日常念叨,“你说写这篇稿子的人到底是谁,怎么懂得这么多?”
  “上回按照上面的方法晒了干豆角,给我家小晃做了顿干豆角烧肉,那小子吃上瘾了,说干豆角比肉都好吃,天天缠着我做,我哄他要是下次能考满分我就给他做,结果他为了这道菜,最近的成绩和猴子爬树一样,哧溜溜的往上窜。”
  刘琴说到这笑的合不拢嘴。
  高兰也笑,“我家俩小子也一样,往常放了学不到饭点不回来,喊他们帮我做点事,我嗓子喊哑了他们都不动弹,现在两兄弟勤快的不得了,洗碗扫地争着抢着干,就为了让我再给他们做次酿豆腐。”
  刚提到两个儿子,下一刻两个儿子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高一矮的两个男孩手中都端着大瓷碗,碗里的水随着他们的走动,不时的撒出一些。
  高个男孩的声音兴奋,“妈,你看我们幸运吧?今天买到了豆腐。”
  “吃酿豆腐咯!”矮点的欢呼。
  高兰看刘琴不解,半掩着唇靠近小声的说:“就我和老丁那点工资哪够天天吃豆腐的,我就哄他俩说我去晚了买不到,谁知这俩小子鬼精,自己跑去买了,真是心眼都用到了吃上面。”
  “哈哈哈,能吃是福。”
  高兰上前接过装豆腐的碗,看两小子身上湿了一片,揪着两个儿子的耳朵训了一顿。
  两个儿子被揍了也不在意,反正他们今天能吃到酿豆腐,日常望着红彤彤的香肠流口水,心里安慰自己,再过15天就能吃到了。
  高兰看他们这样被气笑,端着碗转身,“琴姐,那我先回屋给他们做饭啦,早点让他们吃完去学校,我也省点心。”
  “去吧去吧,我缠完这点也回去。”
  “嗳,”高兰走到一半回头,“琴姐,我记得你这件毛衣是刚织好的吧?怎么又拆了?”
  “谁让我刚织好就看到了鱼溪村高领双面针的织法,我觉得那种织法肯定更暖和,就拆了准备重新织,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没事干。”刘琴揪着身上沾着的毛线头笑着答。
  高兰当即把碗往两个儿子手里一塞,拿着报纸本过来,“琴姐,看你这毛线弯的,你拆过没把毛线蒸一遍吧?这上面可写了蒸过的毛线才能拉直。”
  “哎呦,我就说我忘了件什么事!”刘琴拍着大腿懊恼,“我这儿又得重弄一遍,兰子我懒得回屋拿本子了,你再给我念一遍要怎么蒸。”
  高兰念了一遍,指着回复的针法说:“琴姐,要不你试试凤尾针?我看着这印图挺好看的。”
  刘琴凑上前看过点头,“是比狗牙针好看,那就织这个。”
  旁边陆续起床洗漱的女人们听到这边说的内容,无论是刷牙的还是正梳头的,都凑了过来。
  “凤尾针织出来的适合妹娃穿,尼亚针适合男娃,广川身上那件毛衣你们看到了没?那就是用尼亚针织出来的,穿着那件毛衣那小子都俊了两分。”
  “我一直以为广川的毛衣那么好看是去S城买的,原来是织的,我决定了就织尼亚针。”刘琴当即拍板。
  “我也织尼亚针,你们说这毛线真能织成开襟大衣款?”
  “只要是鱼溪村作者说出来的就肯定能,你看咱们学着做了这么多东西,哪件出过错?”
  “还真没有!”
  高兰的两个儿子端着碗快哭出来了,“妈,豆腐…豆腐…”
  “豆什么豆,你们俩怎么还在这?”高兰不耐烦的推两个儿子进屋,“快去吃饭,吃完上学去。”
  说完立马挤进圈子里,“今天报纸上回复了酸萝卜和咸鸭蛋的做法,你们做不做?”
  “做!怎么不做,你们不知道,我今天看咸鸭蛋的描述看的我都流了口水。”
  “哈哈哈,我也是,不过我要腌臭鸭蛋,我爱那口。”
  两个儿子看着说的热火朝天的妈,瘪嘴端起碗回去找爸,还吃饭呢,他们妈就没做饭。
  高兰的丈夫一看儿子的表情就懂了,叹着气哄好俩儿子吃过饭去上学。
  出门上班时看到那群还在聊的女人,和同病相怜的各家男人们互看一眼后,摇着头无奈的去上班。
  早知会这样,他们打死都不让自家女人看到朝阳日报,哎,家里的报纸又被女人剪了,他们还得去再买份报纸。
  女人们则约好先去菜站买完萝卜,再去附近的农村收鸭蛋。
  可等她们到了菜站,却发现往日里无限供应的萝卜早就没了,不禁跺脚,准是看过报纸的人提前一步来买完了,边在心里气她们不知为别人考虑,边挽起袖子冲去农村买鸭蛋。
  直到买了青皮大鸭蛋才展露笑颜,嘴上纷纷把《鱼溪村记事》夸成一朵花。
  其实她们先前听说报纸上,最近开始登一篇专门讲农村事情的连载文时,撇着嘴十分的不以为然。
  农村有什么好讲的,谁家没有个农村亲戚,她们还能不知道农村是什么样的?又脏又乱又差,不然怎么农村人怎么都挤破了脑袋的想往城里跑?
  可等自家男人按照报纸上的回复钓到黄鳝、捉到麻雀后,吃肉时不禁起了好奇心,不是讲农村吗?怎么还教这些东西?
  试探着去看了下,哪想到一看就掉进坑里出不来了。
  《鱼溪村记事》确实是讲农村的,至少她们看到时会点着头想,对,农村就是这样的,可这篇文又不单单讲农村的生活,里面经常会写一些美食、衣饰、生活小常识,以及众村民间的恩怨情仇。
  每次随着更新时,下面还会有条编辑评论,多是发表她的看法并表示特别想知道那些食物真的有那么好吃吗?那些小常识真的有用吗?
  没想到下一期作者就回复了,不仅写了详细的做法,还特地标明了注意事项。
  从来没接触过电视剧、度娘、论坛的她们,觉得这可比家长里短有意思多了,特别是那些美食,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动了手,没想到哪怕是头次做,味道也比以往好的多。
  一来二去的就忍不住向远亲近邻显摆了下,于是,更多的人掉进了坑里,她们的日常也变成了等更新和跟着报纸学学学。
  如今的C城,画风陡变的不止是女人,还有男人。
  那边上班的男人们去买报纸时,却被提示今日的报纸早已售完,若有需要,只能明早来买加印的。
  男人们咬牙,心中暗骂家里的婆娘败家把报纸都买完了,他们也等了三天好不好?这期该讲摸田螺的技巧了,只要一想到报纸上描写的炒田螺,他们心里就长出了个小爪子挠阿挠。
  “炒好的田螺鲜香麻辣,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把螺丝尾部送如嘴里,舌尖卷起大力一吮,带着浓郁汤汁的螺肉就窜进了口腔里,辣香瞬间漾滿味觉,此时若再抿上一口小酒…”
  当下几个男人下意识的喉结滚动,打定主意明天定要早来买到报纸。
  报社里。
  陈主编听着员工们说加印的两千份报纸售完还不够,大手一挥,要求大家加班加点再印两千份,今天的工资按双倍算。
  陈主编看着业绩报表,心中激荡的恨不得仰天长啸。
  只半个月啊,可半个月就超过了过往三个月的销售量。
  前半个月这篇稿子没有引起一点水花,他失望的同时也劝慰自己,鱼阿蔻才多大,写的不符合大众口味也在情理之中。
  是他想太多心又太大,总想着能借着这篇稿子一举恢复往年的流量。
  虽这样想,可终究意难平,如果报社在他的手里走向辉煌,那得是多大的个人成就?
  哎…
  正垂头丧气时,销量却以惊人的速度一夜之间上涨了!
  不仅往期里的存报卖的一干二净,还一直在加印!
  报社从一开始的试探加印300份,到今天眼都不眨的四千份,就这他还不知道够不够。
  这还只是一个C城,如果流向天南海北呢?
  陈主编越想心内越火热,鱼阿蔻这个金笔杆他必须要留住!
  当下召开会议,会议中心是他认为对鱼阿蔻的待遇必须提高,稿费要提到每月六十,还有邀请毕业后的鱼阿蔻来他们报社上班。
  众人毫无异议的同意了,毕竟报社发展起来,对他们都有好处。
  陈主编见这事这么顺利,想起先前的十块钱稿费和票据已经发了出去,连忙又去邮局挂了个急件,将五十块钱补了进去。
  通知于蒙联系鱼阿蔻这两天来报社再重新签份合约。
  于蒙听到涨稿费嘴咧到耳后根。
  鱼阿蔻太厉害了!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