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八零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那位哭倒在月台尽头的女同志,自然会有管站台的人去管她。

    从火车站出来,廖青梅直奔城北市场,此时李国梁已经在门口等着她了。

    李国梁就是个普通的复员军人,也没顾铭朗那么好的条件可以弄到车来,他骑着辆旧三轮车,看见廖青梅,拍了拍车龙头,“现阶段就用它了,成不成?”

    “成!”从省城到靖北坐车是不远,但骑三轮车的距离可不近,不过先前在家里的时候两人就说好了,廖青梅也知道李国梁的近况,暂时只能由三轮车代步。

    李国梁也不是吃不了苦的人,用三轮车还是他自己提的建议。

    等攒点钱,再借点钱,就能买辆小货车。

    原本顾铭朗的意思是把他放在廖青梅那里的钱拿出来,看是借给李国梁或者廖青梅自己买车给李国梁开,都行。

    但眼前这两人还都挺犟,谁也不同意动他的钱,顾铭朗没办法,只得随着他们折腾,只离开前再三嘱咐了李国梁,不能让他媳妇累着。

    嗯,从廖青梅主动给顾铭朗夹那一筷子饺子起,他心里对廖青梅的称呼就发生了变化。

    面对李国梁的打趣,顾铭朗毫不心虚地受了,追媳妇就得心黑脸皮厚,尤其是他家小青梅,更要有计划有策略地攻城掠地。

    “这里到靖北有点远,李哥你得悠着点来,货什么的都不急。”廖青梅和李国梁相处得非常自在,让李国梁把车给锁到路边,两人说着话就一起进了市场。

    因为有李国梁这个现成的劳动力在,廖青梅这回但凡是看得上眼的东西都往车上搬,带着李国梁还有一个好处,那些杀黑的档口老板自动自觉地就把价格降了下来,廖青梅这才知道之前好这种东西她的拿货价都比别的零销贵。

    要不是兜里的钱只剩下车费,廖青梅还有些停不住。

    把东西在三轮车上绑好了,廖青梅拍拍手,“李哥,这些就拜托你了,我到时候在汽车站门口等你。”

    “不用,你直接回你们院就行,我知道那地方在哪里,你在大院门口等我。”李国梁复员这几年没少出去找活干,就靖北的那一片厂区,他哪家没去应聘过。

    就是鞋厂他也去上过班,但一是他这脸和眼晴,还一个是他的脾气和性格,往往干不到一个月就被老板清退,或者自己甩袖离开。

    李国梁坚持廖青梅也没再强求,本来她还想着到时候能替他一下的,“那行,我在大院门口等你,正好领你熟悉一下环境。”

    廖青梅打算和李国梁摆个夜宵摊子,整点啤酒和烧烤。

    厂里下夜班时比白天还要热闹,廖青梅回起以前去接廖妈时的盛况,怎么也舍不得放弃这个商机。

    白天李国梁可以休息,如果有干劲的话还能跑跑村里的代销点,试着谈谈送货的事,八十年代可是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靖北依着厂区富起来的人可不少。

    廖青梅记得那时候她们这里收荒货的一个老头都发了财,九十年代就买了大房子举家搬进了省城,这时候收废品捡垃圾多让人看不起啊。

    就是李国梁这长相有点局限性,不然廖青梅真觉得他去收废品不错,听说他手还巧,什么都能捣鼓明白,单放机电视机什么的都能修。

    两人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摆小吃摊,当然其中还是顾铭朗煽风点火的结果在,廖青梅一个人摆摊他不放心,正好拉着李国梁下水,当下保镖不说,还能帮着干重活。

    厂区大多是三班倒,有时遇着加班,还会更晚,就现在夜里厂区门口还有摆小摊的,不过都是混沌面条之类的,冬天喝点热汤面的东西舒服,但夏天还是得啤酒烤肉。

    廖青梅上下两辈子都没出去吃过夜宵,开始是老观念,认为好女孩子夜里不好出门,后来看多了听多了,思想改变了,但人也已经被家庭捆绑住了。

    不过那时村里有个扶贫的政策,办了个技能学习班,廖青梅身为村干部,带头组织带头学习,油炸货,各种烤肉小吃,她都看了学了,再加上她一个家庭妇女,厨艺好不说,灶头上的事本就是一通百通,烤肉对她来说真心没什么难度,现在难的是怎么把炉子做出来。

    廖青梅对那炉子就一个外表的印象,里头怎么弄,她半点也不懂,不过这难不倒李国梁和顾铭朗,两个男同志凑一块,很快就捣鼓出了图稿,只等做出来试验了。

    刚到大院门口等了没多久,李国梁就满头大汗地踩着三轮车到了,把货送回廖家后,他也不肯多留,急着回家做炉子去。

    廖青梅第二天起床撕日历才发现,到了回学校的日子了。

 第四十六章 两难的选择

    从放假以后,廖青梅几乎没个停的时候,小摊刚刚摆上没几天,廖妈那里就出了事,医院家里两头跑,忙着忙着差点忘记今天是回学校领毕业证的日子。

    去菜市场买好菜,廖青梅做好早饭,廖昊宇也晨跑回来,姐弟两个吃完饭,廖昊宇去医院接廖爸的班,顺便给廖爸廖妈送饭,廖青梅收拾完家务后去学校,领毕业证。

    毕业证直接去班主任那里领就好,校园里空空的,看不到几个人,到了办公室人才多起来。

    邻班的班主任因为怀孕,发放毕业证的活交给了廖青梅的班主任,廖青梅过去的时候,班主任的办公桌边已经聚了不少人,同班的同学没两个,大半是邻班的同学。

    廖青梅原还想和班主任聊一下,不过人太多领完证后就起身离开。

    想起高考前和任桂云约好领毕业证这天一起去街上逛,廖青梅犹豫了一会,还是站在校门口等着。

    上次任桂云不告而别,这次应该不会了吧,刚刚在班主任那里她也问过来,任桂云的通知书还在,应该等等就会来。

    从十点等到十一点,喻雅言都来领了毕业证还和她招呼了一声,任桂云也没有出现。

    “咦,青梅,你怎么还在这里?”眼看着学校都好一会没有同学再出来,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班主任推着单车走了过来,见到廖青梅时满脸惊讶。

    廖青梅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我和桂云约好的,但是……”

    “任桂云同学?”班主任推了推酒瓶底眼镜,想了下眉头突然皱起来,“任桂云同学的毕业证已经托她别班同村的同学领了回去了呀?”

    “……?”廖青梅默了默,朝班主任笑笑,“哦,这样啊,那我现在回去吧。”

    再迟钝,廖青梅此时也察觉到了不对,任桂云好像在故意躲着自己似的,填志愿的那天也是,今天也是。

    心里不难受肯定是假的,廖青梅毕竟不是真正的少女,回来这么久,和班上的同学走得都不近,平时聊得来说得上是朋友的也就任桂云这么一个,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她原以为自己可以和任桂云一直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呢。

    这个点了廖青梅打算去吃点东西再去医院,班主任正好有些话想和她聊,得知她现在也没什么急事,干脆直接叫她一起回家吃饭。

    “别,我正好有事要找你,走,我们边走边说。”

    廖妈出事的事班主任也有耳闻,问了廖青梅的情况,得知廖妈一切都好后,才安下心来,安慰过廖青梅后,正准备开口说事,徐林牵着他家两孩子迎了过来。

    “爸爸!”两小奶娃娃一见班主任就跑过来抱住了他的大腿。

    大家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对方,不免都有些惊讶。

    班主任家里离学校很久,几人走了没几步就到了家,师娘正在准备饭菜,见到廖青梅立马招呼她坐,廖青哪里肯坐,赶紧上手帮忙洗菜做饭,厨房的事徐林插不上手,干脆在一边带孩子。

    饭桌上一聊才知道,徐林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到了,算是他们这一批高考考生中来得最早的,学校还挺不错,他今天是来送谢师礼,顺便邀请班主任去家里吃谢师宴。

    得知他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廖青梅真心替他高兴,立马端起茶碗,“以茶代酒,恭喜你考上理想的学校。”

    “谢谢。”提起这事,徐林笑得有些腼腆,见廖青梅笑容灿烂,虽然明知道这个笑容不带任何意味,但还是忍不住红了耳尖。

    心里不由得有些庆幸和窃喜,还好他没让她失望。

    说到这里,班主任和廖青梅要说的也正是录取的事情,这时候志愿作用不大,都是统一调剂,但廖青梅这里有点小问题。

    她的成绩比预估的还要高出一些,按照统一调剂的原则,原本已经有学校提了她的档,但廖青梅的志愿填的是本省的师范,不知道师范的校长从哪里知道了廖青梅的成绩和志愿,拦着不让,这会正和对方学校僵着呢。

    谁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好苗子。

    本来这事上头争出个输赢来,就可以直接决定廖青梅被哪所大学录取,但两方一直僵持不下,对方学校又太过强势,师范的校长这才想找到学校这边来,想和廖青梅谈一谈,说服她坚持志愿。

    想来那边应该会尊重考生的意愿。

    廖青梅一听就懵了,两个学校争考生的事,竟然也能发生在她的头上?

    “青梅,你真厉害!”徐林竖起大拇指,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向廖青梅,班主任家的两个小孩子也一起看着她,小的那个还咬着筷子学徐林说话。

    “真腻害!”小奶音儿学着,还伸出小手摆大拇指,不过半天没比出来。

    大家都被逗乐了,廖青梅跟着乐了起来,笑完后原本惊讶的兴奋的心情微微有些平复,能有现在的成绩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努力,包括老师的帮助和廖爸廖妈默默无声的支持,她很高兴却不会因此而得意忘形。

    廖青梅问过班主任和师范争她的是什么学校后,顿时也纠结了起来,一时间完全没有办法做下决定。

    饭桌上班主任和徐林各执一词,班主任觉得廖青梅应该遵从自己最开始的志愿,当老师。

    而徐林则觉得廖青梅应该选另一个学校,毕竟机会难得,他想去还没有机会。

    “行了行了!”在旁边给小家伙喂饭的师娘看不下去,敲了敲桌子,“这么大的事哪里能由你们两个来决定,等青梅回家和家里人商量过后再说。”

    吃过午饭廖青梅和徐林一起告辞出来,得知廖青梅要去医院,徐林立马欢快地表示,他正好也要过去。

    “我爷爷是中医科的老医生,到时请他给阿姨看看。”徐林没想到短短十来天,廖青梅家里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鞋厂的事故闹得挺大,整个靖北就没有人没听说过的,就是没有把这么大的事故和身的人联想在一起而已。

    廖青梅表示感谢,她正想带廖妈去看看中医呢,廖妈最近有些潮汗失眠,得吃点中药调理一下。

    说完这些,两个人一时也没有什么话。

    看着路边来往的人流,廖青梅不知不觉就走了神,不知道李国梁那里炉子做得怎么样了,如果夜宵摊摆起来要是没有人来怎么办?她昨天问廖妈才知道晚上厂区的食堂是开门的。

    见廖青梅眉头紧皱,徐林还以为她是担心廖妈的伤势,绞尽脑汁地想着要说些什么来安慰她,可想一句就先被自己否定一句,还没想出个结果来,医院就已经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