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奶,要不……给你屋里也放一个?”
方氏听了,有些意动。
可她看了看自己的房间,又摇头,“……看着像是没位置放了。”
“奶奶,把你屋里的书桌挪到我的书房去,到时候我再让人打个小一点儿的桌子放在你屋里,你呢说?这样的话,也就是书房里还得添俩书柜,以及我屋里再添个衣柜,楼下饭厅那儿得再多添几张椅子……我看也就差不多了。”傅楚窈说道。
方氏心疼钱。
但想了想,毕竟要在这儿住上好几年呢……难道为了这几个钱,委屈自己好几年么?
在梁家村窝了这么多年,她都没有委屈过自己,没理由到了条件更好的城里,还要受委屈?
这么一想,方氏立刻点了点头,说道,“就按你说的办!”
傅楚窈和奶奶、南瓜仔在新居里做了一顿饭吃。
其实家里缺什么,做上一顿饭吃就能知道。
傅楚窈就让南瓜仔拿了纸笔,将新家里欠缺的东西一一记录了下来,准备明天就去市场上添置。
南瓜仔初学识字,到现在也只跟着汤头歌学会了三四百个字。
所以当傅楚窈让他记下哪些东西是要添置的,南瓜仔几乎有一半的字都不会写……
但傅楚窈才不管他呢!
南瓜仔咬着牙,写着白字别字的记了下来,然后转身悄悄地去问方氏,那几个他不会写的字怎么写去了。
天黑了。
城里的夜晚与乡下的夜晚是完全不同的。
乡下的夜晚,寂静、冷清,又漆黑一片。就算家里富裕,能多点几盏煤油灯,但光线还是不好。所以乡下人都养成了习惯,要赶在天黑以前把饭做好吃了,要不然……就跟龚铁匠两口子似的,就算屋里点着油灯,也基本看不清碗里盘子里的菜……
但城里的夜晚,有电灯,还有自来水……
即使天黑了,屋里屋外开着电灯,如同白昼一般。
傅楚窈哼着歌儿蹲在院子里给大黄洗澡。
搬到城里来住就是方便!
别的不说,光是自来水和电、以及厕所和洗澡房……这几样,就已经大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了。
所以,她先给大黄洗个澡,等下她自己也洗个澡,再去房间里开着明亮亮的电灯看看书……以后等买了沙发回来以后,还能窝在柔软的沙发里看书……
这种感觉真是想想都觉得爽!
只是,她刚帮着大黄洗完澡,就听到有人“笃笃笃”地敲响了院子门。
傅楚窈有些诧异。
搬到新家的第一天……就有人找上门来?
别是旧主人的亲朋好友吧?
“谁啊?”傅楚窈大声问道。
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是阿窈小妹子嘛?”
傅楚窈愣了一下,连忙跑过来去开了门。
门一开,穿着汽车站工作人员制服的吴桂花果然站在门口。
她大约是下了夜班儿回来,手里还提着装午饭的保温饭盒。
傅楚窈笑眯眯地冲着吴桂花喊了一声,“婶子好!”
吴桂花一脸的惊喜。
“我刚下班儿回来,见这儿的灯亮了,就寻思着是不是阿窈和方婆婆搬上来了……原来还真是啊!怎么样啊阿窈,你们啥时候搬上来的?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有什么要搬搬抬抬的……我们也好出把力啊!”
傅楚窈笑道,“婶子帮着看了套这么好的房子,已经帮了大忙啦!”
在楼上收拾的方氏听到下边儿院子里的说话声音,便扬声问了句,“……阿窈?你跟谁说话呢?”
傅楚窈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奶奶!是桂花婶过来了。”
方氏从窗子那儿往下瞅了一眼,说道,“……请你婶子进来坐坐,泡壶茶吃。”
吴桂花慌了。
她真是临时起意过来看看,现在手上什么也没拿,真不好意思上门做客。
“别别别,别啊……下回,下回!我今天真是路过,啥也没带!方婆婆别下楼了……等明天我休息了,再过来看看您……别别别,您别下楼我就这就走了!”说着,吴桂花拎着她的饭盒就走出了院子门。
到了门口,吴桂花又拉傅楚窈说道,“咱们的药膳馆在工商局注册的事儿已经在办了,但要走程序,至少也要花上十个半个月的,咱们才能拿到营业执照!”
这事儿傅楚窈知道,便应了一声,又道,“正好咱们也需要一些准备的时间……”
吴桂花又笑道,“是呢!现在你上来了就好了,今儿你们才搬来,先好好顾着家里。明天我和桃子上完上午班儿,下午就过来跟你唠唠嗑,你也好帮着出出主意,看看药膳馆那边的装修啊、家具啊什么,到底怎么个添置法……咱们争取早点儿把馆子开起来吧……”
傅楚窈笑着应了一声好。
吴桂花跟她略聊了几句,告辞离去。
第二百二十七章城里的新生活(四)
送走了吴桂花,傅楚窈合上了门。
她上了楼,跟奶奶说了一声,然后就抱着换洗的衣服下来了,又去厨房里的煤炉子上把已经烧热了的水提到了洗澡房里,先把浴盆涮干净,再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
洗完澡,又收拾了一会儿,傅楚窈重新在煤炉子上架了一锅水,转身上了楼。
方氏已经和南瓜仔一块儿把那个书桌给弄到了傅楚窈的书房里,然后又带着南瓜仔下了楼,去收拾楼下去了。
于是,傅楚窈则一个人呆在自己的这间小书房里。
呃,一个人拥有两间屋子的感觉……好好啊!
这房间挺小的,但因为是在楼上,所以白天的采光应该不错。到时候再把这屋子好好布置一下,应该会让人觉得挺温馨的。
以后呆在这样的屋子里看书学习,也挺好的。
傅楚窈跑到自己的卧室里,吃力地将那个装满了书本的藤箱挪到了书房里,打开箱子,将里头的一些书本拿出了来,摆放在书桌上堆整齐了,然后又抽了一本书出来看。
只是,搬到新家的第一天……
注定了她没啥心情看书。
一本书翻来覆去了好几页纸,最终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傅楚窈索性开始俯案写信。
先三言两语的给首都医科大学的米老师写了封信,把自己的新地址附上,又问了米老师一些下一轮考试要注意的事项……
然后,她就开始给老武写信。
呃,怎么说呢……
七月高考,老武肯定是参加了,而且……不出意料的话,他应该能考上。按说,大学也是分寒暑两个假期的。
所以,傅楚窈想问问他,过年的时候……他来不来看看她呢?
又或者是,她不介意坐上几天的火车去看看他。
想到这儿,傅楚窈忍不住抿着嘴儿笑了。
她坐在书桌前,磨磨叽叽地给老武写着信。
不知不觉……
洋洋洒洒的几大张纸就写完了。
奶奶在隔壁屋里都已经睡下了,还用困倦的声音催她快去睡觉。
傅楚窈应了一声,收好了信纸,也上了床。
只是,她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按说老武要是考上了大学的话,这段时间肯定会换地址!而老武又不知道她在城里的地址,她只能等老武开了学以后,他用新地址写了信,寄回到栖云镇去。然后她回栖云镇拿到了他的信,知道了他的地址,才能写信给他。
哎,好麻烦!
但是电话什么的又不普及。
只能再熬上几年了……
在新家的第一个晚上,傅楚窈睡得好极了。
第二天清早,她神采奕奕地起了床。
这个小院子距离县汽车站不远,而汽车站的旁边,就是连城县最大最繁华的一个集市。
院子里静悄悄的?
“奶奶,南瓜仔?”傅楚窈喊了几声,居然无人应答?
她下了楼。
大黄站在院子里看着她,大尾巴摇得可欢。
傅楚窈看到院子大门的把手上挂着条绳子——这是奶奶方氏的习惯。她要是出门办事儿去了,就会在门把上挂条绳子。
那,南瓜仔也不在?
傅楚窈去了厨房。
灶台旁边有个纸条,纸条上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着:阿窈姐,我和奶奶出门去,锅里温着给你买回来的早饭,大黄昨天抓了好多老鼠吃了,不用担心它。
傅楚窈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揭开灶上的锅盖看了看,锅里架着一锅开水,上面放着蒸屉,蒸屉里放着个大碗,里头盛着三个包子,以及还放着个盖着盖子的搪瓷杯子。
傅楚窈把盛着包子的大碗和搪瓷杯子都拿了出来,一块儿端到了客厅旁边的饭厅那儿,坐在饭桌上吃起了早饭。
包子太大,她吃了一个白菜香菇豆干馅的和一个白糖花生末馅的,又喝了大半杯香浓原味的豆浆,饱得直打嗝儿。
收拾了一下饭厅,傅楚窈去楼上拿了一本专业书下来,坐在院子里的摇椅秋千上看书。
这么一看,她居然还看进去了。
直到有人推门进来,傅楚窈这才惊觉,她的脖子好酸啊!
她连忙放下了书本,站起身活动了一下。
——是南瓜仔回来了。
他背着傅楚窈平时背着的那个背篓……看得出来,背篓里堆得满满的,两只手上也提得满满当当的。
“奶奶呢?”傅楚窈问道。
南瓜仔小心翼翼地将手上的东西轻轻放在地上,又卸下了身后背着的背篓,这才答道,“奶奶让我先回来,她要去买菜。”
傅楚窈朝他走了过去,好奇地看着他放在地上的那些东西。
那些是瓷碗、筷子筒、瓶瓶罐罐什么的……
南瓜仔一趟一趟地把这些东西往厨房里搬,又叹道,“阿窈里,住在城里真是好啊!你看看今天的早饭,出门拐个趟儿就买回来了,不贵、还不用自己做!可就是啊……心疼钱!你看看这水是要收水费的,电要收电费,生个炉子吧,煤也要钱……”
“咱们在乡下的时候,水和柴火都不要钱!想吃点儿瓜啊菜啊的,去菜园子里摘下来就成,也不用钱……这城里生活好吧,就是太费钱了……”
说话之间,南瓜仔已经吭哧吭哧地将采买回来的东西全部搬到了厨房里。
不多时,方氏也挎着装满了菜的篮子回来了,笑眯眯地说道,“……南瓜仔去外边儿等着,我买了一窝十几个鸡崽儿,呆会儿有人会送过来。”
南瓜仔应了一声,推开院子门蹲在了门口。
傅楚窈上前,想要接过奶奶的篮子……
不料方氏却面色一沉!
第二百二十八章城里的新生活(五)
看到奶奶不高兴了,傅楚窈连忙说道,“奶奶奶奶!我总不能当个废人,对吧?总也要做点活计,就当是健身锻炼也好啊!”
说着,她还上前拉着奶奶的手、左右摇晃了起来。
方氏见孙女儿撒娇,这才无奈地笑了起来,又道,“以后自然有让你锻炼的法子,但现在不行……好了你上楼去看你的书吧,我要去做饭了!”
“奶奶!”傅楚窈不依地喊了奶奶一声。
方氏看了看被孙女儿放在摇椅秋千里的那本书,面上笑容更甚,“……快到楼上去,你也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