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魏敢在意的不是背上的动静,而是陡然跳得极其剧烈的心,咚咚咚地像是极缓慢地打着鼓,就是他躲在草窝子里感觉自己身上的血要流尽了时,也没有这种时间变得缓慢下来的感觉。
还是余喜龄推了他一把,魏敢才反应过来,咽了咽口水,“鞋找到了?”
余喜龄点点头,鞋是找到了,就是不知道被哪个坏心眼的踢出去,被别人踏了好几脚,不过还好找到了,她就脚下这一双鞋,火车到清远不晚点都得走两天,也没地方买。
正主来了,先前霸占着座位不肯挪动的大妈也就没好意思再坐下去,原本瞅着魏敢是个大小伙子,想说两句客气话能多赖一会就一会的,不过被余喜龄清凌凌的目光看着,那大妈拉着比余喜龄魏敢年纪都大的儿子,到底起了身。
余喜龄拉着魏敢坐下,火车发动没太久,魏敢就把座位让给了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对方是短途乘客,晚上八点多的时候下的站,走的时候对余喜龄和魏敢再三道了谢。
“你们小两口真是好人,太感谢了。”火车已经停稳了,这一站要下的人不少,也没人去在意她匆忙说出口的话,魏敢帮着提行李,把人送下了火车。
这一站下车的人多,上车的人少,不少站着的人都坐到了座位,魏敢回到了后,也坐了下来,站了大半天,他倒是没什么,不过余喜龄看着他觉得累。
再晚一点,车厢里的灯就暗了下来,不少人趴在桌子上,或者在桌位下铺了被子就直接睡了,余喜龄脑袋靠在车窗上眯了一阵,人迷迷糊糊的睡又没有真正睡着。
“……”魏敢想说让余喜龄靠着他睡一会,但这个念头一出,心脏就跳得有些厉害,突然有些说不出口。
开始他就那么任由余喜龄在车窗上靠着,可火车哐哐地并不十分平稳,余喜龄不时就会磕着脑袋,再说车窗本来就是硬的,靠着怎么会舒服。
魏敢手都伸在余喜龄脑后了,犹豫了一下又收了回来。
那一瞬间,他蓦然想起,乔志梁跟他说,这辈子就认谁了喜龄时,慎重的表情来。
明明他都想通了,他和余喜龄就是一般的好朋友关系,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乔志梁。
“刚结婚吧?”对座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把魏敢的动作都看在了眼里,略微有些沧桑的眼睛里难掩笑意。
魏敢脸一下子就窜红了,忙摆手,“没有没有,这是我妹妹。”
男人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抽出盘在胸口的手,指了指娄燕妮,“你看着点你妹妹,再磕下去脑门就要磕青了,还有这车窗冷冰冰的,别冻感冒了。”
魏敢一听,心里的那些犹豫就都不见了,想着余喜龄的感冒还没好多久呢,要是再感冒了可不得了,她本身感冒就好得慢。
余喜龄被魏敢拨到他肩膀上的时候,人半醒了一阵,问了下时间,打了个哈欠,靠着魏敢调整了个姿式就又睡了过去。
上辈子余喜龄坐火车的时候,几乎从不睡觉,不过那时候她大多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不管是去外地考察,还是做别的,提着心,眼睛都不敢闭一下。
现在大概是因为有魏敢在车上,她觉得安心,再加上养成了良好的作息规律,到了这个点自然而然便困了,闭眼就睡了过去。
男人一脸孺子可教的表情,手重新盘回去,脑袋靠着座位就眯瞪起来,心里还在感叹,真是让人怀念的年纪,虽然瞧着生涩,但也是真美好。
下了火车,余喜龄才觉得活了过来,虽然在火车上有来回走动,但双腿还是肿了,冬天衣服穿得多看不出来,不过那种血液不流通的感觉,特别难爱。
徐招娣开车来接的他们,顺便送走要回京城的宋清瑜。
回到清远后,余喜龄洗了个澡吃了个苹果便回屋休息,虽然在火车上睡了半晚,但坐着睡觉哪里能休息好。
她的房间还是开学前走时的样子,被套也没有久放在柜子里的樟脑味,清远最近天气不错,被子上有股混着洗衣粉香味的太阳味道,余喜龄几乎是挨着枕头就睡着了。
这会魏敢也被徐招娣半强制性地亲自送到了他外公家里,因为提前知道他要回来,魏敢的外公和小姨一家都在家里等着。
“你个臭小子!”刘丽芬一看到魏敢眼泪就出来了,上去就抓着他扑打了好几下,“当兵就当兵,谁让你去那么危险的部队的,你个混小子!”
在魏敢的记忆里刘丽芬一直都是坚强干练的性子,哪里见她哭成这样过,任她打也不躲,赶紧用目光向一边的小姨父求救,“小姨,我这不是好好地站在这里了吗,别哭了啊,你都嫁人了,哭成这样多丢人。”
当着老爷子的面,刘丽芬也没敢哭太久,抹了眼泪后,不解气地又给魏敢来了一下,才进厨房准备饭菜,现在下午三点多,她们都没吃,就等着魏敢进门才炒菜。
菜都是准备好的,只要下锅炒就行,等她出来时,魏敢已经逗得外公哈哈大笑,刘丽芬没好气地瞪了那边一眼,“这部队都是白进了,看着没长大一点!”
小姨父帮着她端菜,哭笑不得地看了她一眼,“你啊!”
吃了饭,魏敢便被小姨赶到房间里去休息,躺在大床上,魏敢怎么也闭不了眼睛,只要一闭眼,就想起余喜龄被他抱在怀里时,那一瞬间的心跳,还有那张他偷偷看了半夜的侧脸。
魏敢睁着眼睛躺了半个小时,便又精神抖擞地出了屋。
余喜龄睡了一觉醒来后,家里已经没了人,徐招娣在桌上留了纸条,她去饭店里了,晚上去二婶家里吃饭,让她醒来就直接过去。
余二婶听余喜华的劝,在县城里买了栋旧民居,收拾好后住了进去,地址徐招娣写在了纸条后头。
新住处离市场不远,余喜龄换了衣服,就慢悠悠地往那边走,半年没回县城,小县城里几乎没有半点变化,到余二婶那边的时候,余喜龄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院坪里的余奶奶和余小宝。
第二百零六章(1)
看到余喜龄,余奶奶忍不住怔了怔,眼睛发红,她抹了抹眼睛,没有拉着余小宝让他喊姐姐,只轻轻地问了一句,“回来了啊。”
余小宝一见余喜龄,却是一下子躲到了余奶奶的身后,连脸都不大敢探出来。
余喜龄应了一声,喊了声奶奶问了下她的身体情况,再没什么说的后,便进了堂屋。
余二婶买的是小二层楼的民居,这房子买前就跟余喜荣两口子说好,这房子是要留给余壮壮的,以后她们两口子就跟着小儿子过。
乡下儿子生得多,往往大的结婚了,小的不是没长成就是没结婚,很多时候,老人放心不下,都是跟着没成家的小儿子过的,跟老大过的也的,那是孩子年岁都相近的情况下。
在县城买房子,虽然跟村里的房子差不多,钱也花了不少,但余二婶还是抽出和当时建房子差的钱,塞给了林恬。
两个儿子,余二婶平时是更宠余壮壮一些,但这并不代表余二婶不心疼余喜荣这个大儿子,余二婶也是想大致上一碗水端平,不要兄弟以后因为父母不公生出隔阂来,最后影响到兄弟感情。
只是余喜荣性子老实,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别的手艺,来城里除了去工地建房子,也干不了什么别的,倒是会开拖拉机,不过乡下开拖拉机也是一样挣钱,还自在,倒不如留在乡下。
就是余二婶不补这笔钱,余喜荣和林恬也没有多余的话说,只是拿了这钱心里到底是要舒服一些。
两人心里也知道,以后她们一家和弟弟妹妹的差距肯定会大,心里会有不平衡是肯定的,但是林恬觉得只要他们在乡下好好经营也能过上好日子。
进了门,见余二婶忙着做饭顾不上她,她进去帮忙还被赶了出来,便回堂屋里来抱半岁多的小侄女,小丫头被养得极好,胖嘟嘟的十分可爱,有生人抱不怕哭不闹,余喜龄逗她,她还很给面子地咧嘴笑。
余喜荣守着摇篮,见着余喜龄也只是打了招呼,堂兄妹两个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话。
还是林恬在厨房里忙着差不多,准备来喂孩子吃奶,才跟余喜龄说上几句话,想起娘家妈提点自己的话,林恬犹豫了一下,想着余喜龄过几天就得走,她要说的也不是什么不大好的事,便开了口。
听到叶恬问起饭店用的肉、鸡、蛋这些,余喜龄微微一笑,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我娘家妈就是想问问,要是你们收的话,她就放开手干,保证都是走地鸡。”林恬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先前妈不是补了我跟大荣一笔钱吗,我想着放着也是白放,想养几头猪试试。”
说完,虽然说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真说出来,还是十分忐忑,没想到余喜龄只是一笑,“只是质量过关,饭店都收。”
反正收别人的也是收,能够照顾亲戚就多照顾一点,“不过坏话说在前头,但凡出现质量问题,不过是生意做不成,亲戚也是做不成的。”
嫁过来这几年,虽然跟余喜龄接触不多,但听也听了不少,林恬也知道余喜龄眼里容不得沙子,想扶你时是捧着不带松手的,但要犯了原则性的错误,说不管,就是真不管了。
村里先前就有在余喜龄店里做采购的,本来福利好工资好,结果那人抠油水,以次充好,被发现了后直接就被开除了,甭管是族里的太爷还是太奶去求情,都没有半点用处。
“你放心,我娘家妈送的鸡、蛋都会经我这里,我肯定会把好关的。”能光明正大地帮扶娘家,男人和公婆都不阻止,林恬心里已经非常感恩了,当即就拍着胸脯保证。
余喜龄笑,“行,这些事具体的,你跟我妈去谈,要是你这监管的工作做得好,让她给你发工资。”
林恬和余喜荣对视一眼,眼里都是喜意,余喜龄这话说了,那这事就事板上钉钉了,余喜荣憨笑道,“你放心,你嫂子做事还是细致的。”
余奶奶坐在院坪里,听着堂屋里的谈话,心里极其不是滋味。
林恬是孙媳妇,但林恬的娘家就是纯外人了,余喜龄都愿意帮外人,也不愿意帮帮她亲爹一把。
先前叶听芳的面具端得稳稳的时候,虽然被骗得家徒四壁,但余建国还是发了心要把日子往好里过的,上学的时候白天去学校门口摆摊,晚上去夜市卖书,周六日不是去进货就是去收书。
那时候叶听芳也是帮着一块儿干活的,要是真这么下去,日子也不见得会过不好。
但谁也没料到,后来会爆出那么多的事,叶听芳更是破罐子破摔,不是装疯就是卖傻,余建国也泄了那股往上拼的劲,叶听芳要凑合,他也凑合着过,看谁拖得过谁。
好在他心里还惦记着余小宝,弄了点钱就给余奶奶送过来。
其实余建国腰伤后,去了趟叶听芳的娘家打听叶听芳以前的事,事实远比余建国设想的要残忍许多,叶家老太太那么憎恨叶听芳,或者说叶三丫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叶三丫啊,别家过不下去把刚生下小娃娃送走给孕妇换红糖,她听着就把自个妹妹抱着送人了,要不是老太太追过去,赔了人家半袋子细面,孩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