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零之不做圣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世叶听芳和余建国再婚前,一直信誓旦旦地说没动过里头的钱,是给余建国托管,仅此而已。

    但他们再婚后,叶听芳放松了警惕,要换新存折本的时候没有亲自去办,而是交给的叶暖暖,叶暖暖那样的人,被人一喊就只想出去玩,哪里还会去干这种跑腿的活,出门就转手给了余喜龄,还威胁她不许说出去。

    去银行的路上余喜龄把存折仔细翻看一个遍,里头的钱几乎是存进去又取了出来,从来没有过结余,从第一页开始,就是那样。

    余喜龄敢肯定,叶听芳敢敢去徐招娣那里叫嚣,是笃定以徐招娣懦弱的性子,不敢接更不敢看。

    不然,余额为零的存折,拿出来不是打脸么。

    “看不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徐招娣心底怅然,那钱是动了还是没动,她都没有半分话语权,从余建国决定把工次交给叶听芳起,徐招娣就早没指望过那笔钱。

    这些年来,她靠着给鞋厂做零活,不是照样把这个家维持了下来。

    余喜龄愣了愣,狐疑地看了徐招娣一眼,原来……不是她不敢,而是她看得太明白么?

    “喜龄,你听妈的话,别去找她们闹,你闹了她们也就是一时难过,最终受影响的还是你。”徐招娣这会也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在孩子面前说错了话。

    她轻轻把余喜龄耳边的碎发拨到耳后,语气温柔,“世人这张嘴,从来是说在别人身上不痛痒,等她们反应过来,就会觉得你这孩子不敬长辈,没有尊卑,对你不好知道吗?”

    余喜龄点点头,她怎么可能不知道,但爷爷受了那么大的气,凭什么要让她们好过?

    “你比你哥哥懂事得早,有些事你做之前多替自己想想,别冲动。”自从余建国退伍回来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余建国在管,她从来没有插过手,也不敢插手。

    用余建国的话来说,就是她什么也不懂,不要带坏了孩子。

    徐招娣嘴角划过苦涩,轻轻摸着余喜龄的手,“别让自己受委屈,别和你爸对着干,等你长大,等他老了,打不动你了你再气他都行,你也别不管他,他毕竟是你爸,他心里怎么可能不惦记你们仨。”

    不管怎么样,徐招娣还是希望他们父女能冰释前嫌,这样余喜龄以后的路能走得平顺一些。

    余喜龄不置可否,但徐招娣说什么她都应着,她的心里已经有一点点原谅徐招娣了。

    “妈,我再说一次,你回来帮我吧。”远离余建国和叶听芳那对渣男贱女,你肯定能活得长长久久。

    徐招娣轻轻地摇了摇头,眼里是余喜龄看不懂的情绪。

 第三十二章(1)

    对于余喜龄不愿意去念书的想法,徐招娣心里非常着急,回到家里长抒短叹了半天,余喜山本来想跟她讲退学不念的事情,也生生憋回到了肚子里。

    不怪喜龄不想念书,他也不愿意,本来去年九月开学的时候,他就想让喜龄上他退的,结果他爸不同意,喜龄也让休学就休学,非常听话,他才继续上学的。

    余喜山都不知道他继续念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家里穷得几乎要揭不开锅,他爸成天不着家,年三十都不回来,好像这里只是他一个落脚点似的,他妈……抬眼偷偷看了眼徐招娣,余喜山眼窝发酸,他每天晚上跟着做手工活,但到了十点钟,肯定要被徐招娣赶回房间睡觉。

    他不知道每天晚上徐招娣什么时候睡,有时候快天亮了,他还能看到门缝里透进来的灯光。

    “作业写完了吗?你们老师说什么时候开学?”徐招娣突然抬起头来问余喜山,她手里的钱都给了喜龄,只怕不够喜山的学费,可能要出去借了一些。

    “二月二十二号。”

    徐招娣在心里默默盘算,离开学也就十天不到的功夫,她得赶紧把钱凑齐。

    想到她因为担心余建国会打余喜龄,偷偷跟在余建国后头在老宅门口听到的话,徐招娣就觉得心如刀绞。

    她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们会因为欠学费在学校里被人看不起,也从来没有想过,余建国偏爱叶暖暖,会给孩子心里带来那么大的伤害,她以前总想着俭省些,还了恩情,她们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但想不到会这么委屈孩子。

    哪个孩子会不虚荣,就是她年少的时候,也会偷偷和村里的姑娘比较,为了不穿打补丁的衣服,偷偷把大姐的旧衣给改成自己能穿的大小。

    何况孩子们一直非常懂事,从来不会为了这些和家里吵闹,兄妹两个穿别人的旧衣用别人的旧物,从来没有跟她说过一句委屈,还要他们多懂事?

    “你别担心学费,妈妈会想办法,把作业认真写完,好好学习。”遇到了他们这样的父母,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事,徐招娣给不了他们兄妹更好的生活,只能让孩子们少受一点点委屈。

    余喜山默默地打消了退学的念头,不管怎么说,为了徐招娣,先混到一张初中毕业证吧,虽然他也不知道初中毕业证有什么用,“好。”

    第二天一早,徐招娣连当天的零工都推了,早早跑到余家祠堂的村口等着余爷爷,她要和他好好说一说余喜龄上学的事儿。

    “爸。”徐招娣见着被扁担压弯了腰的余爷爷,立马小跑着上前去。

    见是大儿媳妇,余爷爷叹了口气,让担着担子去别村卖豆腐的余喜华先走,把担子放下,摸出根烟点上,“是为了喜龄上学的事吧?”

    余喜龄的心思,余爷爷早已经知道,他最近也愁着这事,孩子不读书肯定是不行的,可这豆腐摊子,让谁接手都不好,余爷爷心里倒是属意徐招娣这个大儿媳妇,毕竟是喜龄的亲妈,也是个正经的营生,但也知道徐招娣来不了,他那死要面子的大儿子,也不会让她来。

    “爸,喜龄还小,不能不上学,我现在做两份工,喜龄和喜安的学费不用你和妈操心。”听着公爹的语气,徐招娣的心放下了一半,“妈的病……我打算去找工友借点钱,咱们先去医院里看看。”

    余爷爷摆摆手,“你日子也不好过,挣了钱给喜龄兄妹几个攒着吧,你妈的病我自有章程。”

    徐招娣没文化,在工厂做临时工,干的是最累的活,拿的钱却不多,她平时还要顾着家里的花用,又能攒下多少,看着大儿媳妇如今的老态,余爷爷都有些于心不忍。

    “爸,我……”徐招娣有些急切。

    “行了,你有这个心我和你妈就很高兴了,喜龄的事我记在心上了,你放心。”余爷爷重新挑起担子,摆摆手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徐招娣目送余爷爷走远,才掉头往家赶,工厂初六就开了工,她虽是临时工,迟到也是要扣钱的。

    余喜龄早上做完豆腐没急着去睡,心里有事睡也睡不着。

    听徐招娣说,余建国去市里学习,得三天后才回,叶听芳估计是等不到余建国才去找徐招娣的,余喜龄不大分得清叶听芳这么做的目的。

    是为了膈应徐招娣,还是想借徐招娣的手来教训自己?

    如果是前一个,她倒是成功了,有没有膈应到徐招娣她不知道,但成功是膈应到她。

    余喜龄想,仅凭着上辈子对叶听芳的了解,她想问题还是太片面了,那时候叶听芳既是恩人遗孀,后来又成了后母,上辈子的她又是真正的孩子,身份的不同,了解自然也不够透彻。

    现在两个人真正站在了对立面,余喜龄才发现叶听芳和记忆中的并不同。

    在余喜龄的印象里,叶听芳最大的本事就是装,除此之外就是把余建国哄得对她死心踏地,但如果要她离开了余建国,估计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就像是这次的事,余喜龄原以为叶听芳肯定要找余建国撑腰,但考虑到余建国的公职,最后肯定要不了了之,没想到人家转眼就找上了徐招娣。

    余喜龄自嘲地笑笑,她出了招,自然也不能不允许别人反击不是。

    不过她上下两辈子的岁数可比现在的叶听芳大,总不能就这么被人给制住了不是,她得好好想个法子。

    “喜龄?”余奶奶手在余喜龄眼前晃了两晃,余喜龄才猛地抽回思绪,“你这孩子,怎么在这里打盹呢,赶紧地进屋睡去。”

    “您老啥时候见过睁着眼睛打盹的,我是在想事。”余喜龄笑,“奶,您来灶屋干什么,这还不到饭点呢。”

    “我进来拿两根洋火,后屋你大宝奶来借。”余奶奶拍着余喜龄的肩膀走到灶头,从火柴盒里抽出两根来。

    这时候乡下用的火柴虽然不用攒鸡蛋才换得到,但在节约了一辈子的老人家眼里,那也是精贵物件,说借两根就是两根,这两根火柴棒子,等大宝叔家里买了新柴火,还是要还的。

    余喜龄打了个哈欠,余奶奶大手拍在她背上,催她,“快去睡,等喜安玩好回来又要闹你。”

    现在余喜安已经养成了习惯,为了不吵姐姐睡觉都会去邻居家里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喊余喜龄起床。

    余喜龄打着哈欠回屋,走到一半才想起忘记倒水,重新又返回屋里准备端茶水。

    刚走到窗边,就看见余奶奶哆嗦着从碗柜深处掏出个小纸包,倒出两颗药片一把吞进口里,连水都不喝就直接咽了下去,然后老太太单手撑着灶台,一手捂着肚子,表情痛苦,好一会才脸色才平缓下来,捏着那两根火柴出了灶屋。

    在余奶奶稍缓一点的时候,余喜龄就踮着脚躲到了墙后,咬着唇不敢让自己发出一丁点声音。

    怎么会这样!奶奶的病情不是已经好转了吗!?

    余喜龄哪里还有心思睡觉,进灶屋找了一圈也没找到那张包药片的纸片,想了想直接去找余家祠堂的赤脚医生。

    “你奶啊,我看看。”余家祠堂的赤脚医生是本族的一个族叔,余喜龄要喊他牛叔,牛叔翻了翻自己记帐的旧作业本,“你奶开的是止痛片,都吃了一年多了。”

    “牛叔,我奶的病很严重吗?”余喜龄一直以为余奶奶身体还勉强,尤其是这一个月来看起来精神好了很多。

    牛叔失笑地摇了摇头,“你奶这个病牛叔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就是这里痛那里痛不舒服,我劝了好几回,要她去县里检查,可她非不去,只有痛得受不了才来拿两片止痛药。”

    村里这些老人,哪个没点小毛病,都是年经时候吃太多苦落下的老病根,谁不是忍着,忍到受不了就撒手去了,真正去医院看病的老人没几个,像余奶奶,牛叔劝她还是因为余建国是个有出息的,不然他也不会张那个嘴。

    “我爷知道吗?”余喜龄抖着声音问。

    “知道啊,这药还是你爷来开的。”

    余喜龄失魂落魄地走在路上,整个人跟游魂似的,她心里莫名地慌张,总是不自觉地会想到最坏的情况。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余喜龄就是算钱,把家里的现钱点了三遍,卖豆腐加上春节卖对联,攒到现在总共才攒了二百八十块钱。

    这些钱在普通人家,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尤其她这才刚开始一个多月,但这点钱去医院?余喜龄也不知道够不夠,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先送奶奶去看医生才行。

    拿不到检查结果,她心里难安,如果因此延误治疗,她会恨自己一辈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