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圈之思考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个身为知名制作人的老板并不全是好事,至少在用别人的歌的时候算不上特别自由,feeldog不是不明白:“是的,只是还不能放弃幻想,现实一点的话,我是不是应该考虑在幕后做个舞蹈老师了。”1992年生的feeldog出道四年,其间说过rap唱过歌,《偶像运动会》上跑过步,在电视剧里演过小角色,在他最擅长的舞蹈上,也教过别人,更无数次像他现在所做的一样,卖力地亲身上阵,只可惜结果实在都不算多好,同样是1992年生的thinker能在二十四岁一飞冲天,是因为有创作实力托底,大家的耳朵还吃他那一套,而对于二十五岁的feeldog,考虑后路似乎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二十七岁的宝拉有着相似的想法,虽然sistar远比feeldog所在的bigstar出名,有名到了“说到夏天就是sistar”的程度,但是这两年的经历让宝拉明白,有名和有人买账是两回事,一代新人换旧人,谁也逃不过去:“我们的合约明年就到期了,但至少辉煌过,没有太多不甘心的。”
  “虽然二十代看上去剩不下多少了,未来还很长呢”,feeldog说,“thinker不再做练习生,他的人生也没有终结,反而更精彩了,他那样的人是很少,可是二十代还没结束就丧气,那也太早了”。
  “他那样的人太少了,不过也是”,宝拉很欣赏feeldog屡战屡败还能积极进取的性格,但提起郑智雍,依然是一堆的槽点,“thinker不做音乐了说不定还是名师呢,他那个上课的综艺简直是——可怕”。
  “告别学校生活很久了,听到就觉得头大。”feeldog说。
  “我也觉得腿软”,宝拉深有同感,“公司里有个宇宙少女的后辈去了,现在在公司不是练习就是背书”。
  “学生们喜欢看啊,宝拉姐上学的时候如果老师是这样的,会不会不做歌手上个好大学?”
  宝拉语塞:“这个……”
  这还真说不准。
  郑智雍还不知道自己成了一对暧昧期同僚的谈资,也不知道《i get it》在hotshot之外又让人产生了名为“心动”的情绪,即使下一场舞台的用曲问题已经在此次一并谈好,他不用再和谁争辩一回,甚至不用跟进,尽可以交给张贤胜自己把握,郑智雍还是很忙的。
  《idol补习班》在以学生为主的饭圈热度很高,饭圈之外的评价和关注也都是不错的水准,作为一档小成本综艺取得了好的成绩,怎么能不乘胜追击呢?
  说到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下节目的播出进度。郑智雍去摄影棚录制,每场都有每场要做的事,但是播出的节目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节目组的剪刀手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有意思,让更多的人有兴趣看下去。
  节目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比照着现实的时间线,以学生们的入学决心和郑智雍的闪亮登场作为开头,恐怖的开学模拟考也没有被延后,充分地展现了补习班半点不给人缓冲期的紧张节奏。接着主张“能拿多少分是多少分”的郑智雍划了一大堆用来背诵的重点,并表示需要理解的可以先放一放,死记硬背的分是一定要拿到的,接着便是恐怖的抽查,上一期《idol补习班》播完的时候,看起来已经背书背到吐的idol们正看着两手空空走下讲台到处转、随机点人随机问问题的郑智雍绞尽脑汁。
  “随机切换问题的科目,按说不是非常科学,因为考试的时候大家就算事先不知道考什么题,要考哪门课还是知道的”,郑智雍老师有言在先,“但是因为我问的东西都非常基础,你就算正在准备写历史,我问的数学题你也应该要答上来,金珉奎xi,椭圆的焦距等于?”
  第一个中枪的金珉奎光荣卡壳:……
  郑智雍对开局不顺有心理准备,他直接降低了难度:“麻烦写一下余弦定理。”
  金珉奎是个学渣,但在节目里,他同时还是个参加过一回高考的学渣,解析几何相关的东西不会情有可原,初中知识都搞不定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他苦思了一阵子,战战兢兢地写下了答案。

  ☆、331。难题

  在已播出的节目里,idol们对郑智雍的随机提问如临大敌; 仿佛遇上了什么洪水猛兽。但是在现实中; 郑智雍老师的教学才没有那么不科学。
  课堂教学怎么能仅仅执着于背记和提问呢?适当地切换内容和模式才是应有的教学模式。郑智雍的课上可不仅仅有背记; 讲解和做题也是必须的。
  调到“我背我背我背背背”的模式就想应付得了一整节课,怎么可能?
  只不过节目播出时要有所侧重,不可能像现实中一样; 背几个必考的内容,再做题目换换脑子。当然; 学生们不会认为那是“换脑子”就是了。这和真的上课学习不一样; 他们还有“做综艺”那层使命在。
  郑智雍想起来都替他们觉得累。
  但是有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 有收获却一定要有付出,郑智雍老师也是一直在辛苦地工作着的。
  “我们今天讲的题型是立体几何”; 郑老师说,“它的位置一般是大题的第三道,难度一般不是非常高”。
  学生们一脸“呵呵”; 难度这东西从来都是相对而言,学渣眼里什么都是难得好吗。
  “每个人的空间想象能力不一样,你们老师我也不太擅长抽象思维”,体贴的郑智雍老师笑眯眯地说; “我们要讲的是一个比较具有普适性的方法; 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果考试的时候发现题目不能用坐标系解决; 大家就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为吧”。
  周洁茕天真烂漫地举起了手:“题目能用那个方法解决呢?”
  “坐标系; coordinate system”; 郑智雍随口给留学生做了点科普,然后面带微笑地说,“你说呢?”
  能做出来的题目,做出来和做不出来分别是什么结果,这还用说吗?
  坐标系作为初中教材中就开始出现的知识点已经基础得不能再基础,学生们就算不会也要在郑智雍上课前学会,好有体力接受升了一个维度的坐标系的摧残。
  “这里没有惯用左手的人吧?好的,把左手抬起来”,郑智雍转身背对台下,自己的左手也高高抬起,“来一起画,x、y、z轴”。
  大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记号笔在板子上画,手残如郑智雍都不会把短直线画得歪七扭八,手不残的学生们更加没有问题。跟着郑智雍画完了坐标轴,接着标上xy、xz、yz三个平面还有坐标轴的正方向,郑智雍说要从简单的开始,于是先讲了点的坐标和如何根据坐标求距离。
  事情到这里还不难办,毕达哥拉斯定理人人都会,二维版本升级成三维,也不能说就难得像世界末日了一样。但是等难度升级到了空间版的向量,还要去求什么面与线之间的夹角,这时候还不崩溃,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这是哪里,我是谁。
  “这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部分,没有到最难的地方呢”,郑智雍无奈地说,靠前的大题难度不能太过火,可是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大题,“只是以前没有练习过,加油,你们可以的”。
  回应他的是一排的死鱼眼。
  “我完全可以理解”,在中间休息时,郑智雍坐在临时搭的小棚子里,为他的学生们说了句话,“过去做全日制的学生,碰到数学题也有过很多头痛的时候,现在要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补习高中的内容,虽然回避了难度比较高的部分,但是大家的基础普遍不太好,这中间又有自己的工作,有困难是很正常的”。
  郑智雍上课由浅入深,过去大家都在玩命背书,需要动脑子的题目难度却不算高,就像他开始给大家讲的复数运算,本质上还是一种死记硬背,辛苦是辛苦,但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学习的过程中,怎么能没有“怎么学也学不会”的剧情呢?节目拍到现在,也该卡壳一回了。
  于是郑智雍遇到了他补习班老师生涯中的首个难关——其实没什么好意外的,如果只是老师划划重点,学生不停地背诵,这个节目没意思不说,也不是考前突击的打开方式,为了更多的分数,总归要尝试一下那些考验理解与分析、难度又不是特别高的题型。从哪个角度上说,现在的情况都是一种必然。
  “进度可能太快了”,郑智雍平静地面对教学中的不顺,同时难免有一点点沮丧,“我都没有那么快弄明白的东西……时间能多一点就好了”。
  郑老师体恤学生们时间紧张,学生也要体谅老师的辛苦。虽然出道时间晚了一点,但是因为年龄偏大,入学时间也早,优等生形象的郑在玹渐渐地成为了“学生代表”一样的存在:“我们过去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了,和一般的学生没有办法相比。”
  他的表现并不算差,说这样的话没有问题。
  伴随着节目的推进,每个补习班学生的形象也根据他们本身的设定和在节目中的表现,不断地调整和变化着。学霸的设定不一定好驾驭,学渣的定位则不一定讨人喜欢,因此复杂然而鲜明,是镜头前的学生们最理想的形象。
  艰难学习的同时还要记各种超出日常用语范围的专有名词的周洁茕,在她的草稿纸上写了密密麻麻一大堆公式和中英韩语对照表。用非母语的语言学习难免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但是周洁茕的情况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惨烈。首先,人家很小的时候就来韩国了,来韩国之前也许接触过平行垂直坐标系,但不一定先听说过中文版本的向量法线二面角,一开始接触的就是韩文版或者英文版,语言带来的障碍就小多了,其次,周洁茕韩语说得很好,这种情况不是特别有天赋,就是特别肯下功夫,语言问题会给她带来障碍,但也不会让她跪得太惨。
  目前周洁茕在节目中的形象是,对国文兴趣浓厚但是学得不怎么样,对历史没有兴趣于是更加不怎么样——有一些历史问题不同国家看法不一,用来勉强留学生没什么意思,韩国艺人跑日本活动也不想被问到独岛归属壬辰战争,将心比心,肉食者都没扯出个结果的事,还是不用来为难小人物了,节目的制作团队讨论了一下,决定让周洁茕只对现代韩国感兴趣就好。
  当然,拍综艺不是做慈善,周洁茕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或资本让制作组对她额外照顾,躲开了历史问题,顺便构建了韩语说得好英语也不错的语言能力者形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需要有人垫底的时候,周洁茕就要多担待一点了。有语言拖后腿的情况下学得慢一点懂得少一些,一般不会被diss得太厉害。
  而周洁茕并不甘于“跪倒在语言关”前的形象,辛苦而用心地学习着。
  但在《idol补习班》的镜头前,大家差不多都是辛苦而用心的,没有一点即通的天才是当然的事,另外众目睽睽之下,也没有人敢公然划水摸鱼。黄恩妃、孙周延、郑宇硕三个应届生勤勤恳恳,目标非常之现实,或者说接地气,趁着过去学的那点东西还没忘干净一鼓作气考上大学总比像金珉奎那样复读好,不然以后恐怕就一直是高中学历了。要是后面工作实在繁忙,休学又没有什么难度,至少比过高考这一关要低多了。
  他们的态度最接近备考考生,我们要的并不多,一次解决考上理想大学就行。金珉奎作为复读生,在某些地方却与应届生有着相似之处:
  复读一次就好了,坚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