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女神的日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间吗?一起吃个午饭?”或许是担心蒋妤拒绝,陆争抛出了诱饵,“我想和你谈谈你们节目组记者秦邵的事情。”
  蒋妤倍感意外。
  平心而论,现在她和陆争关系并不熟,两人之间的纠葛也不过是校园暴力的选题而已。
  但这么大的诱惑,蒋妤又怎么会拒绝。
  两人来到警局附近的一家餐厅,陆争将菜单递给蒋妤,“女士优先。”
  蒋妤接过菜单,回忆起陆争的口味,偏甜,偏酸。她随意点了四个菜,都是陆争喜欢吃的。
  陆争挑眉,“原来蒋主播和我的口味差不多?”
  蒋妤笑道:“这家餐厅的主打上海本帮菜,当然得尝尝他们家的招牌。”
  这么解释,陆争也没有多想,蒋妤喝了杯茶,问道:“陆队说想和我谈谈秦邵的事情,不知道想说什么?”
  “我看过秦邵的卷宗,也看了那名纵火人的口供,虽然说证据确凿,但是我仔细想了想,这些证据,其实很巧合。”
  “巧合?”
  “秦邵承认他曾经确实让纵火者盯着奥斯仓库,但仅仅只是为了拍摄到过期物资的照片,否认自己曾经发信息指使纵火者烧奥斯仓库。”陆争沉声道:“而且秦邵也说,他给那名纵火者打钱,完全是结清纵火者之前帮忙给他提供线索的钱。”
  听到这,蒋妤认真望着陆争,“证据确凿,陆队为什么相信秦邵而不相信那名纵火者的口供?”
  陆争不自然眨眼,而后偏移目光,蒋妤那么认真的目光,他却莫名有些窘迫。
  上次和蒋妤的接触是因为蒋妤节目涉及他兄弟儿子,他对蒋妤的态度着实算不得好,想来在蒋妤那已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想要扭转,只怕不容易。
  所幸的是,这家餐厅上菜速度一流,端着饭菜的服务员打断了他们的聊天。
  “两位的菜齐了,慢用。”
  服务员离开之后,陆争这才将自己脑海里酝酿已久的话脱口而出,“既然秦邵对此有异议,我当然要彻底调查清楚,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蒋妤无奈笑道:“陆队,谢谢你,这个案件有你在,我就放心了,相信你一定能秉公执法,还大家一个事实真相。”
  秦邵有没有罪,蒋妤心里有数。
  奥斯仓库失火多久的事情了,在这风口浪尖,突然就被扒了出来,连带人证物证证据确凿,无从抵抗,这未免也太过巧合了。
  华心慈善备受瞩目的今天,如果想要翻盘,必须将源头掐死。
  而《真相周刊》就是源头。
  她隐约觉得,秦邵事件只是一个开端。
  “还有一件事我想提醒你。”陆争凝眉,眉眼间夹了些外露的戾气,“你上期的节目我也看了,华心慈善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背后的人既然能做出绑架要挟的事情,说明他们已经将漠视法律,你要当心。”
  蒋妤对自己的安危倒是不担心,唯一担心的是蒋蹊。
  这段时间她和幼儿园方面沟通过此事,让幼儿园方面加强对蒋蹊的看护,可是这么看来,这样还远远不够。
  “多谢你的提醒,我会注意。”
  蒋妤所料没错,秦邵的事件只是一个开头,背后直指的,不仅是《真相周刊》,还有她自己。
  秦邵刚被警察带走,第二天网上满城风雨。
  不少人认为既然奥斯仓库失火是《真相周刊》的记者所为,那么这名记者的目的肯定不简单,猜测是在制造假的事实与新闻。
  然而没过多久,一个“真相周刊你敢说真话吗”的账号凭空出世,发表了一则视频。
  视频中是蒋妤在节目中所采访的华心慈善捐赠希望小学所在村民的视频。
  蒋妤在节目中指出,华心慈善捐赠的希望小学在修建一个月内便被拆毁,是无故拆毁。
  而在这个视频中,采访的村民站在被拆毁的希望小学的门前说,希望小学之所以被拆除,是因为破坏了本地的风水!还说当初记者来采访他们的时候故意让他们说不知道拆除的原因,都是有剧本,都是有排练的。
  这个视频一出,无数的帖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所有人对于蒋妤在节目中的表露的事实产生了怀疑。
  颠倒黑白,《真相周刊》的公信度岌岌可危。


第121章 
  舆论这东西,向来都是被引导的,毕竟人隔着网络,了解到的事实有限,所有认知全凭堆砌真相的文字,而人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质疑的视频一出,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大部分人对于视频的第一反应是极为震惊,然而这部分人根本还没来得及自我思考,便被视频底下铺天盖地的怒骂声带走了独自思考的能力,他们随波逐流,跟随着评论里怒斥蒋妤以及《真相周刊》的观点进行质疑、指责与谩骂。
  一时间,视频底下充斥着对蒋妤的怒骂声,不堪入目的字眼比比皆是。
  然而除了这部分人之外,姗姗而来的另外一部分《真相周刊》以及蒋妤的粉丝与其据理力争,除此之外,也有人理智清醒,持中立态度。
  网上舆论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很快,仿佛是盖棺定论了一般,风向一边倒,所有人气势汹汹,找《真想周刊》要个说法,为什么要用这些假消息来愚弄他们。
  在这铺天盖地的转发以及引导之下,不到半天的时间,不少人心里,对那则突然爆料的视频深信不疑。
  他们从内心开始怀疑蒋妤的节目,开始怀疑《真相周刊》的真实性,怀疑《真相周刊》是不是也像其他的新闻节目一样,为了博眼球,为了赚取收视率,得到观众的支持,扩大自身知名度而故意放大这些社会现象。
  舆论发酵的当天,蒋妤便请去了台长办公室喝茶。
  陆台长的意见很明确,第一,尽快调查清楚视频中采访者反口的原因,第二,尽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蒋妤黑着脸从陆台长办公室出来。
  自从网上舆论出来之后,蒋妤的脸色就没好过。
  她并不在意有人往她身上泼脏水,可她不忍受的是,有人往她的节目泼脏水!
  陆台长的两点意见无可厚非,第一,以节目为主,第二,以星光台信誉为主。
  不管从哪点出发,舆论决不能继续再发酵下去,否则,因为这事万一导致星光台公信力度的下降,那这事可就大了。
  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媒体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注'
  没有公信力的媒体终将失去生命力,被受众鄙弃。'注'
  最严重的例子,莫过于最近备受冲击的慈善机构。
  因为节目播出之后,民众对于慈善机构公信力的缺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慈善机构募捐大大减少。
  如果星光台因此而步慈善机构的后路,那么往后星光台所发布的新闻内容不被民众接受、承认以及相信,星光台的信任危机将会彻底爆发。
  回到节目组,蒋妤召集全组人员开会,分派组内记者的调查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视频里,关于希望小学所在地村民的反口问题。
  陈轲义正言辞,“师姐,这事交给我,希望小学的事情是我查出来的,我来收尾。”
  陈轲这段时间在节目组的锻炼与磨砺蒋妤看在眼里,他的学习能力不错,做事细心,当初既然能将希望小学的事情查出来,那么这件事由他去办,再合适不过。
  “行,这件事交给你,散会之后你马上过去,暂时最紧急的,是查清楚其中一所希望小学。”
  陈轲点头,“我明白。”
  “蒋妤姐,奥斯仓库起火的事情呢?”
  蒋妤顿了顿,这件事过去久远,所有档案已经转到了警察局,他们只是媒体人,对于这件事,只能寄托于警方。
  “……这件事,我会亲自找警察局进行交涉,”蒋妤顿了顿,看向会议室里所有员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一切调查任务以自身安全为先,另外,各位记得保护自己的隐私,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拨打节目组电话反馈,明白了吗?”
  “明白!”声音整齐划一。
  去往贵州的路并不好走。
  需要捐献希望小学的地方一般是偏远的山区,考虑到时间和路程问题,这次来贵州,陈轲只带了组内摄影师景至过来。
  飞机,汽车,越野车,一路过来终于在两天之后踏入了这个静谧的山区小镇。
  可刚下车,踏入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时,行走时遇到的村民的目光个个隐晦,看待两个外乡人,淳朴的村民克制最大的敌意,尽量漠视。
  陈轲和景至所到之处村民个个转头离开,紧闭房门。
  两人对视一眼,嗅到了这里不寻常的气息。
  这个山区小镇没有旅馆,两人头一晚上没地落脚,在车上对付了一晚上,想和组里联系,却发现在这山区信号不好,消息也送不出去,信息也收不进来。
  第二天两人胡乱收拾一通,吃了点准备的速食,架起摄影机来到已经被彻底拆毁,只看得见一片废墟的空地前,拍了几张照片和视频。
  时不时有村民在这条泥泞路上经过,陈轲趁机采访,可当他问到希望小学为什么拆毁时,所有人一致回答,这个希望小学建造的地点破坏了村子里的风水,得罪了神明,以后村子会发生灾祸的。
  陈轲凝眉,“可是你们上次不是这样说。”
  被采访的那人脸上挂不住,“我不知道上次不上次,上次我又没接受采访。”
  扔下这句话便匆匆走了。
  景至扛着摄像机走过来,凝眉,“他说谎了,他在心虚,眼神一直不敢望镜头。”
  陈轲笑了一声,“看出来了,这个地方的人其实都没什么坏心思,要么是被威胁了,要么是被教唆了。”
  “那我们怎么办?”
  一两个孩子嘻嘻哈哈从面前经过,在见到陈轲和景至两个身着和他们不一样衣服的外乡人,收敛了笑声,一溜烟的跑了。
  “大人可以被威胁,也可以被教唆,可是我们也可以引诱孩子不是吗?”
  “你的意思是?”
  “咱们来的时候买了不少巧克力和糖吧?都带上,跟我来!”
  翌日下午,陈轲和景至两人提着一个大手提包来到当地山区的村委会,想找人了解情况。
  两人一亮出记者的身份,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便对此事嗤笑不已,“我说你们两个小记者,来咱们村采访什么东西,这不是没事找事做吗?我看今天你们也采访到了,希望小学是所有村民一致认为破坏了风水所以才拆毁的,你们不是都采访到了吗?”
  时间紧迫,陈轲没那么多废话说,“上次来村里采访也是我来的,可是上次我记得村民并不是这么说的。”
  那人装傻充愣,甩锅,“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是临时工,刚上任的。”
  陈轲心里发笑,接过景至手里手提包,沉甸甸一声放在桌子上,拉开手提包的拉链。
  那人有些好奇,目光转向手提包,然而就在那么一瞬,目光再也不舍得移开。
  “这……”
  陈轲将一摞摞人民币从包里拿出来,堆积放在桌上,一捆捆,堆成了小山丘。
  “我没数,大概是一百万的样子。”
  在这山沟沟里的人,一辈子也没见过一百万堆起来有多高。
  这么大的诱惑之下,那相关负责人咽了口口水,眼神不自觉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