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孕满三个月,坐稳胎后,苏满满又回城里了。
这时第二件大事也通知下来了,那就是国家大力鼓励民众发展经济,也就是说,以后像卖点小东西,开个店,也不会被打成投机倒把罪了。
当然,这项政策,很多人是不相信的,过去那些年,风向实在太乱,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变成原样?
不过,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动乱年代都有许多人偷偷摸摸顶风作案,更别说现在得到允许了。
没过多久,就可以看到县城里偶尔出行了小摊子,多半是卖食物的。
开始许多人都在观望,发现卖东西的人真没被抓,巡逻队看见了也不管,就有人好奇,上前去买点尝尝。
谁叫这年头有钱都买不到好吃的,大家压抑久了,见到好吃的,可不是迈不动脚吗?
苏满满也是观望中的一员,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卖小吃的真的没事,她的心也活络了。
苏满满可是想把苏绣传遍天下的,以前是没机会,现在国家终于允许了,她怎么会不心动?
不过,看着已经稍微显怀的肚子,苏满满暂时按耐住自己的心思。
开店可不容易,找店面,装修,进货各种忙碌,孕妇不能受累,在苏满满心里,还是孩子重要些。
所以她只能再等等!!
这一等,等到苏满满生孩子时,已经大雪纷飞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挣扎,苏满满终于生下了孩子。
孩子如赵舒的愿,是个男孩,终于有了大孙子,赵舒乐得双眼眯成了缝,成天笑得不见牙。
苏满满也松了一口气,她不重男轻女,可架不住有个婆婆天天在天耳边念叨啊!这要是生了女孩,赵舒肯定会失望不已,对苏满满也不会再有好脸色。
第一个是男孩,那就皆大欢喜了,赵舒会高兴,苏满满的日子也会好过,下一个就是再生女孩,赵舒顶多会遗憾,反应却不会有第一个这么激烈。
所以说,不是女人想重男轻女,而是世道就是如此。
男人们是统治者,女人们是服从者,他们认为男孩重要,女人可不就是要听他们的嘛!
没生男孩,婆婆会给你脸色,甚至磋磨儿媳妇孙女,大部分男人也会因为没有儿子,任由老娘欺负媳妇,女人处于弱势群体,没办法反抗,就只能顺从。
不仅如此,因为尝到了生男孩的好处,她们还会对下一代女孩传递男孩才是最重要的思想,一代又一代的洗脑,才造成了重男轻女,女人也看不起女人的现象。
好在,现在国家提倡男女平等,老一辈的思想根深蒂固,暂时无法改变,但下一代在男女平等的思想中成长起来,一定会越变越好。
孟向怀得到消息也是早早的就在医院守着了,可惜他还是抢不过赵舒。
抢不过就抢不过吧!红彤彤的小猴子有什么好看的,孟向怀口是心非的想着,然后他转身去病房问苏满满怎么样,要吃什么不?
苏满满一脸疲惫,摇了摇头,只想立马睡觉。
不过苏满满现在想睡觉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哭了,要吃了。
赵舒知道苏满满累,可小婴儿不是大人,饿了根本不能忍,吃不到就哇哇大哭,只能要先把他喂饱才行。
苏满满开始不懂怎么喂,而且病房里好有好几个病人家属,要她揭开衣服喂奶,她也觉得不好意思。
儿子的哭声越来越大,苏满满心疼了,这是她费尽力气才生下来的孩子,他一哭,苏满满就觉得自己的心也抽抽的疼,刚才的不好意思也全忘到脑后了。
在赵舒的教导下,花了好几分钟,小婴儿总算吃到奶了,这也是苏满满前面吃得好,孩子一生下来才会有奶水。
虽然奶水不多,可小宝宝的胃口本来就小,一点点就饱了,原本提前买的奶粉也暂时没了用处。
十多分钟之后,自家儿子吃饱了,苏满满忍着疲惫喝了点鸡蛋汤,就和孩子一起沉沉的睡着了。
第48章
苏满满生完小宝前两天,都是住在医院里。
小宝就是苏满满的儿子; 小宝是小名; 是赵舒取的; 至于大名留着给孟向怀; 让他慢慢想。
用赵舒的原话说,想慢点没关系; 但我宝贝大孙子的名字一定要好听,寓意好,听着就吉利。
孟向怀当时就一头黑线; 心里嘀咕他娘要求可真多; 不就是个名字而已。
赵舒要是知道孟向怀的想法,铁定会反手就给孟向怀一耳刮子。
名字可是要跟随一个人一辈子的,怎么不重要了?
不管怎样,老娘的话不能违; 于是后面的日子,孟向怀下班就翻字典,天天翻夜夜翻,快把一本字典都翻烂了。
……
在医院住着一点都不好,病房里每天人来人往,吵吵闹闹,别说孩子; 就连大人都休息不好。
为此,从医生那里得到可以出院,赵舒就急急忙忙让孟向怀办出院手续了。
当然; 现在大冬天的,肯定是不能回乡下的,苏满满她们就住进了孟向怀的宿舍。
习惯的乡下宽敞亮堂的大房子,这几天住在孟向怀狭窄的宿舍里,赵舒眉头都快夹死蚊子了。
孟向怀宿舍里只有一张炕,还不大,赵舒一个人就占了一半,加上苏满满和小宝,一张炕挤得翻个身都不行。
至于孟向怀,他出去和同事住,没办法,现在这种天气,打地铺能冷死人,他只能打扰别人了。
宿舍小,又陆陆续续的放上了苏满满和小宝以及赵舒的东西,结果挤得和鸽子房似的。
所以在里面煮饭是不可能的,在外面风又太大,孟向怀只能找了一些薄木板,订成了挡风板,在里面放上火炉,专门给苏满满炖汤。
至于孟向怀和赵舒,因为煮饭的地方太小,厨具也不足,他们就只能去食堂里对付了。
就这样熬了一个月,赵舒就迫不及待的要回乡下了。
她这样子,不知道的人估计还会以为城里有什么妖魔鬼怪呢?
可赵舒是真不习惯城里,住的地方小就不用说了,在城里面,赵舒每天除了照顾苏满满一天三顿饭,其它时间就是看着大孙子。
虽然她很喜欢随时看着大孙子,可平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她也寂寞。
其次,那就是城里的生活成本实在太高了,什么都要钱,一根葱也不例外。
要知道在乡下,什么都是自己种的,葱那是栽在菜地里一排排的,想要多少就摘多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在城里赵舒每次买葱买菜的时候,觉得她买的不是菜,而是钱。
用白花花的钱买乡下随处可见到东西,赵舒的心能好受才怪了。
而且,赵舒也放心不下家里的牲畜。
家里的牛是大头,这头牛是最重要的,虽然赵舒有请人帮忙喂,可别人哪比得过自己,在赵舒的心里,只有自己看着才安心。
还有她喂的鸡和猪,都得要人照顾,请别人终究不是事,时间长了,人家也不愿意。
………
终于回家了,第二天赵舒就给小宝办了满月宴。
晚上,依依不舍的和宝贝孙子分开,累得要死的赵舒就准备回房睡觉了,结果,孟向怀来了,“娘,我和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啊?都打扰我睡觉了?”赵舒又累,又见到一直和自己争孙子的儿子,脸色臭臭的。
孟向怀摸了摸鼻子,“娘,你这是有了新人忘旧人啊!”要知道以前,赵舒最疼爱的就是自己了。
“废话,”赵舒斜眼用眸子看了一眼孟向怀,硬邦邦臭烘烘的儿子和香香软软白白嫩嫩的孙子,两者能比吗?
孟向怀心酸极了,他娘的宠爱果然被儿子抢走了。
伤心不过一秒,就该谈正事了。
“娘,我想用家里的牛。”
“进来说,”赵舒转身让孟向怀进来,打算仔细问问孟向怀要干什么?
要知道,孟向怀平时要工作,出门有自行车,根本没有用不到牛的地方,除非……
进门后,见到孟向怀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赵舒的心里的预感就更不好了。
”娘,我准备辞职了。”孟向怀的话,恍若一个晴天霹雳,打在赵舒头上,将她劈得头晕目眩。
见赵舒踉跄要晕倒,孟向怀赶忙伸手,将她扶住。
“娘,你先听我说好不好?”
“好!”赵舒悲愤欲绝的看着孟向怀,“你倒是给我说说,你到底想干什么?要将这被千人争万人抢的铁饭碗要给辞了。”
孟向怀将赵舒扶着坐下,说,“娘,我给你算笔帐算了。”
“现在猪肉是九毛钱一斤,收购的价格最高也才达到六毛,中间差价是三毛,一头猪就算净肉有150斤,只要能卖上一头猪就能挣45块,比我的工资还高15块。”
听孟向怀这么说,赵舒立马猜到了他的想法,她直接一巴掌往孟向怀的脸上招呼,高声的说,“孟向怀,你疯了吗?投机倒把可是大罪,你想被枪毙吗?”
虽然被打了,可赵舒力气小,孟向怀也不觉得疼,他回答赵舒,“娘,在城里的时候你又不是没见过,许多人都这么干了,一点事也没有,政策早就变了。”
赵舒指着天,额头上青筋都出来了,“那谁又知道政策有一天会不会变回来,还是政策其实是先麻痹你们这些胆大的,到时候再清算怎么办?孟向怀,你现在可是上有老下有小,你得为咱们家考虑考虑呀!”
“况且,小商贩哪个不叫人鄙视,又不稳定 ,和你的铁饭碗能比吗?”
孟向怀苦口婆心的和赵舒说,“娘,那你有没有听说过法不责众?现在全国的小商贩没有10万,也有8万,就是政策再变回来,也不可能一次清算这么多人呀?况且小商贩不好听又怎么样,能挣钱就行了。”
“你这么缺钱吗?”赵舒指着孟向怀的额头,一脸恨铁不成钢。
“我怎么不缺钱啊,娘你在城里一个月,又不是知道城里的物价是什么样,我现在有了孩子,总得为孩子的以后考虑,以后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贵,我就想让我的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我还想给家里安上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可你觉得凭我那点工资,可能吗?”
赵舒知道,当然不可能!
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哪一个不要几百上千块,赵舒自从听到了它们的价格,就想都没再想过。
还有小孩子的零食,就现在的奶油雪糕,两毛钱一个,大白兔奶糖,好几块钱一包,汽水也是好几毛一瓶,辣条一毛钱一包……
这么想想,以后孙子要是想吃上好的,没点钱是不行啊!
这时候零食都是稀罕食品,也没有垃圾食品的说法,小宝现在就是赵舒的命根子,想到孙子以后因为没钱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些好吃的东西,赵舒沉默了。
孟向怀一看有戏,继续说,“娘,你想想,现在城里的东西好东西可不少,像什么的确良布料啊,涤纶布料,书包,皮鞋,橡皮擦,文具盒,哪些那样不要钱买,以后要是因为没钱,你孙子只能用一些差的,别的孩子却用的全是好东西,你说你孙子能高兴吗?”
“你的工资买不起吗?”赵舒还是舍不得孟向怀的铁饭碗,只能如此小声嘀咕。
“那你的意思是只要小宝一个孩子了?”
“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孙子,赵舒立马不答应,“多子多福才好,小宝一个人,以后也是打架了,也没一个帮手,你忍心小宝像你以前一样,反正你和你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