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鸡头烧黄纸、拜把子义结金兰了。现在生了小的,这缘分似乎也跟着延续下去,去杨柳家里这么多人,小东西见谁都没有跟冯京这么亲的。
有小朋友在场,眼看着冯京的心情都好了不少,贺厉也主动把酒从菜单上划掉,改成茶和果汁,又腆着脸凑过去问小凤凰想喝什么。
冯京正试图用大红苹果削小兔子给她看,虽然接连失败了几次,但小朋友依旧很给面子,藕节似的两端胳膊捧着白嫩嫩的小脸儿,看的目不转睛,贺厉问了好几遍才勉强思考了几秒钟,“谢谢叔叔,要草莓汁。”
贺厉叹了口气,着重交代服务生一定要用最新鲜的草莓榨果浆,再回过头来,终究是没忍住,酸溜溜道,“那是兔子啊?猪吧?!”
杨柳险些笑喷。
对于小凤凰为什么如此亲近冯京这个事实,她私底下也分析过很多次,自己跟冯京关系好显然是大前提——孩子对于情绪的感知是很敏感的,父母的喜好很容易在无形中影响到后代。
而冯京本人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外界也曾不止一次的用“温润如玉”等类似的词汇来形容:你从他身上看不到任何会令人不适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稍后说到这几天被炒的纷纷扬扬的“论文事件”——也是面对好友们,冯京才会说心里话,“说真心话,很困扰,如果能借助这件事引发大家对于天空的关注,当然很好,可是我发现大家的关注点有些偏移。他们想要了解的不是天空、星星或是大自然这些我们本身想要呈现给他们的事物,相反的,他们只是觉得意外,一个演员竟然去写专业论文这件事情本身落到他们眼里,可能跟大街上跑过去的一只猴子没什么区别……”
甚至还有些平时找不到下手点的黑子们,借机质疑冯京发表论文的资格,乃至杂志本身的专业性。而饶是冯京本人不在意,他的粉丝也不可能不在意,为了反驳,大家难免又会进一步挖掘,试图找出能正面冯京资格、资质的证据……如此一来,越发更冯京的本意相违背了。
正埋头吃饭,专心致志用小勺子抠炖蛋里的蛤蜊肉的小凤凰就听见一个猴子,然后咯咯笑起来,“猴子!”
三个大人被这么一打岔,都笑出声,谈话暂时进行不下去了,“嗯,猴子。”
冯京真跟亲娘舅似的,特别温柔的给她擦擦嘴边沾着的炖蛋渣渣,问,“见过猴子吗?”
小凤凰点点头,又摇摇头,努力口齿清楚的回答说,“电视里和书上见过。”
贺厉笑着问,“没去动物园呀?”
杨柳给小凤凰夹了点炖的烂烂的肉,又用小碗舀了点鸡肉羹,解释说,“城市里的动物园有点儿太残忍了,而且说到底也不大干净。我跟江景桐打算等她再大一点,天气合适了,去那些户外的野生动物园瞧瞧,也给她看看动物在真正的家里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倒不是杨柳伪善或是有意作秀,实在是她不忍心从小给孩子种下一种动物合该待在笼子里被人类圈禁的概念。而且从那些在狭小空间内苟延残喘的动物身上,杨柳完全看不到一点应有的活力和野性之美,对观赏者而言太失落,对被观赏者本身又太残忍,索性不去。
许是听过太多次,杨柳刚一说完,小凤凰就飞快的咽下去一块肉,带点儿兴奋和期待的说,“去做客!”
杨柳张开嘴巴啊了声,示意小凤凰跟着做,确定她真的有完全嚼碎了咽下去才允许她吃下一口,“对,是去做客。”
有小凤凰在场,气氛显然活泼了很多,就连冯京也觉得外界的议论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了。
贺厉也劝说道,“不用太在意,你还不知道么,他们也就是贪图稀罕,等过了这个稀罕劲儿,就是你让他们讨论,他们也讨论不起来。现在你的反应越强烈,他们反而越来劲,快别搭理了。”
冯京笑笑,领他的情,“我倒也没那么脆弱,只是每次看见有人存心诱导,混淆重点,心里有些不大痛快。”
说起来,冯京现在真的比以前好太多,虽然还是不敢指望他有什么事儿都主动倾诉,但好歹贺厉他们一问也能说了,不再像过去那样死死憋在心里,搞得周围一群人跟着没头苍蝇似的瞎紧张。
有一道这家餐厅自创的素八珍不错,选取的是时令蔬菜最鲜嫩的部分,焯过之后加不知什么调味汁儿凉拌的,又香又脆又爽口。杨柳他们都尝着不错,可小凤凰竟然很不给面子,只吃了一口就挺专业的品评道,“没味儿。”
贺厉听后大笑不止,“呵,嘴还挺刁,那你最喜欢吃什么?叔叔给你夹。”
小凤凰歪着脑袋瞅着桌上的菜看了会儿,竟然指了指角落的一碟五香海带丝,“那个。”
三个大人一怔,哄笑出声。
杨柳觉得有点儿丢脸,冯京也是忍俊不禁,贺厉拍着巴掌笑个不停,“倒是好养活!”
这天的饭桌上,小凤凰到底没捞着再吃海带丝,那个用了不少辣椒油和麻油,对小朋友来说料太足,而且也不好消化……
对一个吃货来说,不能尽情的吃想吃的东西简直太残忍,于是小凤凰一连记了好几天,这天杨柳又问她想吃什么,小家伙脱口而出,“海带丝!”
江景桐听着也不觉好笑,他闺女什么吃不起呀,心心念念挂着的竟然就是海带丝?!
《静默无声》快杀青了,天气也越来越热,大家都懒得吃什么七大碗八个碟,杨柳偶尔有空了就下厨做面,里面加很多东西,营养又美味。
前天她又拜托家里的厨师帮忙做了很多手工拉面搁冰箱里,还送了宋默生、乌霖和其他几个比较要好的剧组成员不少,大家有煮着或者炒着吃的,都说口感比在外面买的强得多,又香又劲道。
尤其是宋默生,别看着他瘦,可竟然十分苦夏,杨柳跟他同在一个剧组,天天见面,饶是这样都能看出跟开机时候清减不少。
宋导平时特喜欢穿一件白色短袖衬衣,最近杨柳就隐约觉得他好像换了件还是怎么的,瞧着都飘逸了不少,走路带风。结果一问才知道,竟然还是同一件!
宋默生跟他太太都是专注本职工作的文化人,不像杨柳似的这么“不务正业”,两个人既忙,厨艺也非常一般,家里也没雇做饭的,一到夏天就各种痛苦难耐,因此杨柳送的手工面便受到了“猛烈”的表扬,宋太太过来探班的时候还亲自拿着老家种的蔬菜表达感谢。
杨柳去厨房瞅了眼,顺便给厨师放了半天假,说,“咱们用蔬菜拌一个什锦凉菜,吃五香面,好吧?”
末了还不忘跟小凤凰特别解释,“加海带。”
五香面用骨汤打底,里面加各种卤味和卤蛋,还有蒸透了的醋海带、榨菜丁、爽口泡菜和切成薄片的牛肉等等,是杨柳自创的一种面,很受家人欢迎。
小凤凰听后也挺满意,不过还是不忘补充,“加辣椒!”
杨柳胡乱答应,也不真当回事儿。还辣椒呢,等你长大了再爱吃多少吃多少吧!
随着小豆丁一点点长大,她的口味喜好也逐渐显现出来:随爹!
小凤凰倒没多么挑食,只是口味方面明显更喜欢重一点的,什么酸的咸的辣的,简直就是江景桐的迷你进化版!
可爱吃也不敢给她多吃,太小了么,杨柳没少在这方面跟她斗智斗勇,连带着江景桐也时常吃挂落:要不是你,姑娘能有这么个爱好么?
杨柳做饭,那爷俩也不闲着,被派到角落摘菜,江景桐还顺便传授她生活常识。不过对这一点,杨柳持怀疑态度:他自己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还去教别人,这不误人子弟么?
正熬汤底呢,就听小凤凰低呼一声,然后也不知江景桐嘀嘀咕咕跟她说了什么,小家伙就吧嗒吧嗒跑过来,兴冲冲地要给杨柳献宝,“妈妈,给你看好东西!”
杨柳一回头,看江景桐朝自己笑的一脸人畜无害,而再一低头,就见宝贝闺女手心里摊着一条肥硕无比的豆绿色虫子,这会儿虫子正神气十足的冲自己摇头摆尾!
杨柳这一身的白毛汗都出来了,一口倒抽气哽在喉咙里,险些丢了铲子跳起来。
没办法,做了这么多年饭了,她还是害怕虫子……
“江景桐!你混蛋~!”
“哈哈,爸爸,妈妈害怕!”
“……哈哈哈哈!”
第158章 131
进入八月份,望燕台的气温持续攀升,一度达到近年来的新高峰,而城市内部的热岛效应更是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威力,连续三天户外拍摄的《静默无声》剧组不断有人出现中暑症状。
作为苦夏一族的杰出代表,宋默生更是首当其冲,从早到晚,身上的衣服就几乎没有干燥的时候,擦汗的手巾都能拧出水来。
在这种大环境下,剧组的绿豆汤每天都是供不应求,而一开始仅仅出于降温目的的冰块甚至也被某些人偷走吃掉,这直接导致相关饮品放不了几个小时就会变质发馊……
杨柳也给热的够呛,她实在说不出自己到底是更怕热还是更怕冷一点,反正当初和谢思道、冯京他们拍《密折》那会儿也曾经冻得死去活来,可这会儿却也还是觉得呼吸困难。
有次回家吐了之后,江景桐就心疼的了不得,天天叫人给她送冰镇酸梅汤啊绿豆沙啊柠檬薄荷蜂蜜水等各式解暑饮品,连带着剧组其他人也跟着沾光。次数一多,每到固定时间,大家都等着杨柳家那台乳白色保姆车各种翘首以盼。没办法,小厨房精心烹制的跟大锅饭就是不一个味儿!
宋默生这人比较自律,一开始他还挺不好意思跟着蹭吃蹭喝,但在烈日炎炎之下,剧组的盒饭实在显得难以下咽,后来他也就跟着“堕落”了。一个星期下来,宋先生竟然隐隐被补回去一点点膘。
这天,根据剧组自带的温度计显示外部气温高达三十九度半,连空气都被扭曲了,一群人都有点儿有气无力的,谁也不爱多说一句话。
要是在室内开着风扇、空调什么的倒也勉强受得住,可一旦机器开始运转,制冷设备就不敢用了,怕跳保险。设备自身发热加上几盏大灯一开,还有反光板帮忙折射,片场的温度蹭蹭蹭就上去了,杨柳都能看见宋默生胳膊上小溪似的汗水流个不停,真怕他什么时候就中暑厥过去。
好在片场就在市区,吃点喝点也都方便,最近剧组几个大佬轮流请客,隔三差五就往剧组里面整箱整箱的扛雪糕冰棍儿,外面几个便利店的售货员都认识那几个惯常跑腿儿的了。
中间休息的时候,乌霖看了下时间,发现都下午三点多了,可透过窗子晒进来的阳光依然炙热汹涌,往那儿一摸都烫手。
一场戏下来,杨柳的头发几乎都能挤出水来,随便抬手往脖子上一抹,再一甩就像下雨。分明一天至少洗两遍澡,可杨柳还是觉得自己已经馊了。秋维维和乌霖的助理都怕他们中暑,人手两台迷你小风扇,拼了命的吹,但收效甚微。
宋默生也不管什么形象了,就穿着件工字背心,脖子上还挂着俩冰袋,冲他们招招手,“来,咱们说说戏。”
马上要杀青了,整个剧组都陷入到了一种极其诡异的氛围中:大家既想赶紧完活儿回家凉快,又因为几个月的同甘共苦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羁绊,不舍得就此分别……
从前天开始,剧组已经拍到关键点了:
杨柳终于因为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