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不答应就显得蠢了。虽然她没想到其他事情,可现在答应对方的要求才是最佳选择。
“劳烦公子了。”
“不敢当。”
温乔收拾好就和黑衣男子就出门了,黑衣男子并没有带马,温乔看到了也呼出一口气,如果带着马的话估计会成为全村的焦点,虽然她身旁有一位男子这也够惹人注目了。
出门的时候温乔才发现她不认识路,她不好意思问身边的人认不认识路,毕竟自己才是当地的,自己都不知道,那别人怎么知道呢。
她想先去问问路,出门向左拐时黑衣男子说:“你走错了,他们家应该在这个方向。”然后还给温乔指了指相反的方向。
温乔脸微红。
一路上没怎么说话,温乔是不大好意思和陌生男子搭讪,黑衣男子也是话不多的人,两人就默默走到了乡长家门口,虽然路上有一些奇怪的目光,但温乔都给忽略不计了。
黑衣男子敲了敲门,很快一位妇人就来开门,那妇人只是开了半扇门,头伸出来一点,头上能看见有一只玉簪,在这乡下非常了不得了,问道:“公子找谁?”
“我找刘盛。”黑衣男子说道,但温乔只知道乡长姓刘,其余便不知了。
“你是谁?”那妇人没想到来人看起来斯文,说起话来却不客气,脸色也不甚好起来。
“有县长批示,特来询问刘盛。”
“啊,快请进。”那妇人听说有县长批示,赶紧把人请进来,只是看到温乔的时候又有些皱眉。
“这是霍三家的姑娘?温乔?”乡长家的妇人看见温乔后,问道。
温乔有些奇怪,因为村里一般都喊她的小名桃儿,不知道这个女的为什么第一面却喊她的大名。
黑衣男子并没理会,直接了断地直接问她,“刘盛在哪?”
“请跟我来。”那妇人可能被吓着了,立马说道。
见到乡长时,他正在饮茶,不是乡下土人的那种拿缸子喝,而是像文人雅士用的盏,虽然温乔没看出来是什么茶。
“这是?”乡长放下了茶盏,问旁边的妇人。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把霍姑娘的爹娘带走。”黑衣男子直接说道。
“那可不行,小伙子,说话可以,可不要说大话啊。哎,我是公事公办的,谁让他们家的田无缘无故多了呢,这可是违反律法的。”乡长不慌不忙,然而温乔听了却分外生气。
“他们不属于你的管辖了,县长批示把他们的户籍转至他处。”黑衣男子还是那样一丝不苟的语气,没有因为对方恶心人的话而表示其他的情绪。他只是把批示拿出来,放到刘盛的面前。
刘盛看了看最后的红章,的确是真印。
最后乡长还是把霍爹霍娘给放了,只是不情不愿的,幸好还是好好待他们的,霍爹霍娘倒没怎么。
问题是回来的路上霍娘一直拿眼神瞟她,温乔感觉芒刺在背,只能装作没看见,心里倒是很尴尬,埋怨娘亲眼神露骨,要是被旁边的人看见得多丢人,不过自己又开解自己,没事没事,身正不怕影子斜,她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呢。
可是没安心多久,霍娘见温乔不理她,又开始执行其他战略了。霍娘先是对黑衣公子感谢了一番,但是黑衣男子只是微微点点头,温乔心里想做得好,不能给娘亲一点油头,但随后霍娘再接再厉,又问黑衣男子是哪里的,高冷小哥就开了尊口,回答是赵氏香铺的,然后……
然后霍娘就开始旁敲侧击了,比如今年多大了,家里有什么人啊,排行第几啊,家里在哪啊,喜欢什么菜啊,就差没问喜不喜欢我家桃儿了。
温乔感觉自己额上的青筋快要蹦出来了。
她真想问问娘是怎么了,又不是没见过男的,爹还在她身边啊。
不过她总算知道他叫什么了,赵影。
终于到家了,温乔舒了口气,对黑衣男子,也就是赵影说:“多谢救命之恩,只是今日天色已晚,无法招待,还请见谅。”
“死丫头,天还早着呢。”霍娘骂了温乔后就笑颜如花地邀请赵影留下吃晚饭。
不过赵影仍然保持疏离风格,说自己有事,不能留下了。然而霍娘很失望,但还是理解地点点头,把赵影送到门口。
别人都走了还张望着。
温乔无奈说道:“娘,您已经嫁人了。”
“瞎说什么,那小子是个好男人,好好把握着。”霍娘抬抬下巴,一副你懂的样子。
☆、第8章 崭新的征程
温乔和霍爹霍娘说了去县城的事,因为赵影帮了他们,还会帮她们找房子,霍爹霍娘并没有回绝,但温乔总觉霍娘还很高兴,晚上她不小心听到了霍娘说去县城就可以近距离接触赵影了,她开始怀疑这决定是对还是错。
霍娘还悄悄问她,说赵影是不是她在街上遇到的男子,一开始她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直到霍娘提醒她说五两银子她才反应过来。这哪跟哪,那个由头只是她瞎编的,不知霍娘怎么联想到哪儿了。
不过温乔没拆穿,等到了县城尘埃落定再说吧,免得节外生枝。
首先是住房问题,掌柜说他会解决的,温乔也就不担心了,到时候再联系掌柜的。
其次是家里的地,去了县城她家就种不了地了,只能把地包给别人,以年租的形式收钱。这几天霍爹已经开始物色合适的人了,也不用太着急,毕竟农村都希望能多种点地挣钱,人还是很好找的,关键是要找到靠谱的。
然后是家里的东西,去县城住不可能把家里所有东西都带着,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带。在霍爹出去找人的时候温乔和霍娘就开始整理家里的东西了,家里的棉被,衣物还有一些锅碗瓢盆给带上,像床,桌子等大家伙就带不走了,还有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就不要了,省得带着累赘。
最后就是家里的房子了,温乔觉得以后就不回来了,这房子搁着纯属浪费,不如把房子卖了,然后再在县城做笔小生意,赚了钱再买套房子。可霍娘不同意,霍娘觉得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在县城不能生存下去了还可以回乡下住。
最后一个问题一直没解决,因为两个人想的都不一样,霍娘总觉得做生意不能赚钱,还可能赔本,可是温乔却信心满满,打算在县城开启人生的第一步。
温乔想的是对的,只靠微薄的年租根本不能满足在县城的日常生活,必须要找点其他事做。但又不能说霍娘思想古板,因为做生意连做什么都还没想好,就急慌慌地把房子给卖了,简直在自绝后路。
最后母女俩达成一致意见,先把家搬去县城,安顿好了之后再在县城考察一下,看看能做什么生意,本钱不大,也能勉强裹住日常吃喝的,然后再做个详细的计划,看看要花多少钱,去哪里卖,怎么分工。
霍爹很快就找到了一家人,家里有三个男丁,劳动力不是问题,于是敲定了一年交十两银子,还要给他们家三麻袋大米,就是要给稻谷去壳了。协议的效力时间是十年,也就是说十年双方都不可以违背条约。第一年因为霍爹已经把秧插好了,所以第一年要交十五两银子,那家也没有问题,痛痛快快签字按押,交了钱,最后双方一人一份协议,并请家里的长辈邻居公证了。
霍爹的事情忙完了,霍娘和温乔的矛盾也解决了,家里该收拾的也已经收拾完毕。霍爹霍娘就决定找一个适宜搬迁的好日子搬过去,为此,霍爹还买了两挂鞭炮呢。
六月十二是个好日子,前一天霍爹找了一辆牛车,一辆驴车,因为村里实在没什么车,那辆驴车还是霍爹从邻村借来的。
当家里的东西都收拾完毕,霍爹把大一点的东西搬上牛车,温乔和霍娘把零碎的东西搬上驴车,一家人忙忙碌碌的,还有村里的邻居来道贺,不过霍里家的人没过来,就算见到了,温乔也不会给他们什么好脸色。
东西装完,霍爹把鞭炮放了。鞭炮声特别响,震得温乔耳朵疼,霍娘把温乔的耳朵捂住,可声音还是很大。鞭炮炸成碎屑,地上一层碎碎的红纸,好像一朵朵绽放的鲜花,庆祝温乔走上新的征程。
霍爹请了村里的一个汉子帮忙驾车,他自己也驾一辆,霍娘和温乔就坐在后面。
路有些远,颠簸不停,天还有些热,但温乔却并不觉得什么,这些天的生活把她在重生前养的臭毛病给消磨了不少,她仿佛又回到小时候,又仿佛变了很多。
到了县城,由于没走集市的道路,路上人也不是很多。很快就到了赵家香铺附近,温乔先下车,去香铺找掌柜,掌柜没说什么,就让赵影带他们去找好的房子。
房子是一间小四合院,不大,却五脏俱全,当然,地理位置不是那么繁华,但有个住的地方就很好了,正好他们也没多少钱。
赵影到了地方把钥匙给他们之后就走了,霍娘本来想留他吃顿饭,但是想想家里还没收拾好,也不方便,就暂时打消了念头,打算等到安定下来了再请他吃饭,反正有的是机会。
那位帮忙的大叔倒是和温乔一家吃了在新家的第一顿饭,霍爹给他包了个红包,起初大叔不肯收,后来在温乔全家的攻势下收下了,吃过饭大叔就一个人驾着两辆车回去了。
温乔和霍爹霍娘吃过饭后休息了一会,过后就开始打扫屋子,房间很多,有六间房子,对着大门的是大厅,旁边两间厢房,门边有两件耳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杂物间,正屋后连着一个小花园,里面有间亭子,温乔特别喜欢,后面小花园里的路是青石板铺的,温乔光是想想下雨时雨水冲刷青石板露出的那种场景都喜欢得不得了。
她最喜欢南方的小桥流水,青石白瓦,可惜上辈子一次也没去过南方,更别提那种温婉的意境,京城庭院多为奢华,一草一木均有讲究,空气中都是金玉的味道。
霍爹霍娘把大厅收拾了一下,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该有的家具都有,虽然不怎么新,但摆在家里还是很漂亮的,墙上还挂着一幅迎客松,霍娘很喜欢,自己搬了凳子小心地站在上面扫灰。霍爹就把水抬来,用抹布沾水擦桌子。温乔活很轻松,就是扫扫地,跟玩似得。
大厅收拾完了就开始清洁厢房了,晚上都还要睡觉呢,帐子什么的撑好,床铺利索,再把衣服被子什么的装进柜子里。温乔那间屋里还有一架铜花镜,虽然不如京城的银镜连脸上的汗毛都看得清楚,但也是可以看清五官了,这让温乔很高兴。她想了想好像自从重生后她都没照过镜子了,能好好照镜子也是让人开心的,毕竟如花的年纪,哪有不爱美的。
把家里的所有房间都收拾好后,天都黑了,一家人都累得不行,弄得满身是汗,霍娘随便做了点饭,虽然不可口,但温乔还是吃得很香,饭后霍爹去烧水,每个人洗了下澡就早早睡了,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温乔在房间里躺下后有点睡不着,感觉这一切仿佛是做梦似的,笑了几声后又连忙闭嘴,生怕霍爹霍娘听到了,可随后又想到这不是乡下了,连打个喷嚏都会被他们听到,又笑起来。
温乔想了想,家里一共只有十五两银子,该做什么呢?自己可以去赵家香铺打工,但爹娘肯定得找其他事做啊。本钱不大多,因为那家人没什么钱,东凑西凑凑足了十五两,余下的钱在每年送粮的时候再给,现下霍爹也要立即出手农田,而且在农村生活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