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溪村的干部和于大海都因为这件事坐牢,北溪村的人可能不会善罢甘休。
沈彤希拍了拍孙小虹的手背,安慰地说道:“我会最好最坏的打算。”
如果情况真那么糟,事情结束之后还不能回北溪村,那她就必须想办法返城。
虽然偷跑回家乡之后会暂时不方便,但是只要能让这些曾经欺辱原主的人得到报应,一时的不方便并不算什么。
两人聊了一会儿,孙小虹要离开时说道:“如果于家有新的消息,我会再来通知你。”
沈彤希有些感动,孙小虹每来看她一次,最少要请半天假,这样半天的工分就没了。
“我昨天听这些中央来的官员说,快要开放知青全面返乡,不要放弃希望,很快要可以回去。”沈彤希假借这些官员传递消息,不过这也是国家目前正在考虑的政策,太多知青请愿要返乡了。
孙小虹高兴地询问:“真会开放知青全面返乡?”
“嗯!但是回城可能不会帮忙安排工作。”沈彤希提醒孙小虹不要高兴太早。
“只要能回去,就谢天谢地了。”至于回去后怎么生存,那是之后再考虑的问题,只要不怕辛苦,孙小虹不相信城里的生活会比农村还差。
………
隔天清晨,沈彤希早上五点就起来了,她稍微洗漱之后,就出去副食品店排队,用韩东方给的票券买了一些蛋、青菜、萝卜、土豆。。。。又买了不用票券的骨头。
接着沈彤希走去粮油店,换了一些玉米面、面粉、一点点油。。。,然后又去供销社买了一些盐、醋、酱油。。。等调味料。
沈彤希早上在国营饭店买了豆浆、油条、馒头回去让大伙儿当早餐。
早上的时间沈彤希都用在采买上,她打算中午好好地做一顿饭,让这些调查人员尝尝自己的手艺。
沈彤希做了加入一些白面的窝窝头,这样的窝窝头口感会比较好。
做窝窝头搅拌玉米粉和面粉时,沈彤希加了一些碧绿珠水,其他过程就跟平常做窝窝头一样。
沈彤希打算一次多做些窝窝头,接下来几餐只要热一热就能当主食。
她还做了酸辣土豆丝、白菜炖豆腐、炒青菜和一锅蛋花汤,每一道菜都做了一大盆。
这个时代调味料的种类非常少,后市做菜时却会使用到很多调味料,像鸡汤粉、十三香、胡椒、八角。。。。,目前沈彤希手边材料不够,她只能尽力而为。
沈彤希在每道菜里都加了一点碧绿珠水,除此之外沈彤希还煮了一锅大骨汤当高汤底。
沈彤希在煮白菜炖豆腐和蛋花汤时,都加上了大骨汤。
中午的时候,所有调查人员回来吃饭,大家一到厨房,就闻到浓浓的香味,所有人迫不及待地就座,大伙儿很快就开始使吃饭。
“不但闻起来香,吃起来更是。。。。”一个教育单位的人员一脸享受的表情。
他怎么从不知道窝窝头是这么好吃,香甜松软,充满着玉米香和麦香,不用加糖,就充斥着天然的玉米甜味,这滋味、这口感,怎么会这么好吃,他觉得自己以前吃的绝不是窝窝头,那些一定是别的食物冒充的。
“这白菜炖豆腐怎么这么美味?有放什么特别的调味料吗?”浓郁的汤头,香软q弹的豆腐,白菜不会太烂、也不会太生,他怎么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白菜,是地域的关系,所以这里的白菜特别好吃吗?
“酸辣土豆丝吃起来好过瘾。”又酸又辣还带点微甜的土豆香味,吃起来非常爽口,可惜今天没有白饭,不然光凭这道菜他就可以吃好几碗白饭。
“炒青菜怎么这么香?好像有股烤肉的香味,不是没有肉票吗?”好好吃喔!吃起来不比加肉丝炒的青菜口感差,蔬菜完全没有菜腥味,只有一股浓浓的菜香,经过适当的大火快炒,虽然蔬菜里面没有肉,而且炒的时候只放了一点点油,但是这滋味实在好啊!
四个人一边讲话一边品尝时,旁边的军人都没开口,他们在吃了第一口之后,就立刻把窝窝头拿在左手,然后开始一口吃菜,一口吃窝窝头,几个军人吃饭的速度非常快,在前面四个人讲话的时候,盆子里的菜就被夹走不少。
“等等,别吃那么快啊!”这些军人懂不懂什么叫做品尝,怎么吃这么快?
本来慢慢吃的人,这下子也投入抢食大赛中。
不一会儿,东西就被抢的干干净净,所有人都吃撑了,大家都一副满足的表情。
沈彤希一看情况,惨了!她原本打算要吃好几顿的窝窝头,现在只剩下几个了,连下一餐的份量都不够应付。
“本来想着,在这里也没待几天,实在不用特地请一个人来煮饭,去国营饭店买些馒头,就着咸菜也能吃,没想到。。。。”虽然没什么荤腥,沈彤希的料理竟然比国营饭店的肉菜还好吃。
沈彤希为难地看着灶上的窝窝头:“这种吃法,粮食根本不够用。”
众人面面相觑,刚刚一时控制不住,实在吃太多了。
不过,他们还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窝窝头,这真的是玉米面做的吗?怎么比高档的富强粉做出来的面点还好吃。
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看起来像长官的人开口下令:“大家再拿一些粮票出来,以后几餐要控制吃食的数量。”
大家乐颠颠地把票券掏出来,就算几天之内就把这个月的粮票吃完,他们也甘之如饴。
这姑娘的手艺还真是好!等他们回去之后就不能再吃到这样的美食,大伙儿宁愿现在把票券用光,也不愿放过吃美食的机会。
众人掏出票券之后,就心满意足地走出厨房,沈彤希把桌面稍微收拾一下,然后才拿出自己预留在灶上的吃食,开始吃上自己的午餐。
知青点每天吃的食物变化不大,那时沈彤希曾尝试加了两次碧绿珠水,结果口感和平常的食物差异太大,后来沈彤希就不敢这样做。
今天沈彤希终于有发挥厨艺的机会,她吃着自己煮的东西,发现这些缺少调味料的食物,竟然比她后世吃到用鸡汤粉、十三香、各种干货、调味料。。。。的调味过的食物还好吃。
沈彤希大概推测出这怎么一回事,碧绿珠水可能有引出食材优点、降低食材缺点的效果。
而且碧绿珠水应该能主动把食材间的味道调和到最适程度,而且好像能让食材适应自己的火候,自动用当时的火候引起自出食材最美味的程度。
沈彤希有些惊讶,这碧绿珠水也太神奇了,一般厨师透过刀工、火候、翻炒技巧、对调味料和食材的了解。。。。,终其一生,精进各种技巧之后,就是为了能引出食材最好的味道,让这些技巧提升食材的原始美味。
大师们必须想办法让调味料和食材的原始美味搭配,去创造各种的口感、味道,但是又不能让调味料抢了食材的原始风味,必须让两者搭在一起,创造出一加一等于三的价值。
这是厨艺大师们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沈彤希现在却只要加入碧绿珠水,就能达到大部分大师一辈子梦寐以求的高度,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沈彤希发现碧绿珠水的功效后,对自己的未来又更有信心,之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有办法以厨艺为生。
第19章 飞天猪
这天沈彤希做完早饭; 她看中午之前应该没啥事; 就想去镇上的黑市看看,如果她之后想离开这里,身上最好还是准备一些票券。
沈彤希这些天常去副食品店采买食材; 每次买不到肉等抢手的物品,总会有几个人转身朝黑市走去。沈彤希跟着这些人走了几次,她现在大概知道黑市的位置了。
沈彤希带了一些变装的道具; 她拿出一顶草帽,然后再带上自制口罩; 除此之外; 她还剪了一个厚厚的浏海,几乎快盖住眼睛。
沈彤希走到黑市附近; 这才开始变装,戴上了草帽和口罩。
一进黑市,沈彤希没急着买东西,她先四处走走,看着别人询价,先了解一下黑市的物价。
沈彤希从头到尾走了一次,然后又回过头; 她已经知道去哪里买票券了。
刚刚有个中年男子手上根本没有任何物品,却不断有人掏钱给他; 这看样子已经达成了几笔交易; 这应该是贩卖各种票券的人?
“我需要粮票。”沈彤希上前试探性地询问。
“你要多少?一斤要票要五分钱。”中年男子报出价格。
沈彤希算了算; 价格还行; 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要全国粮票。”
“全国粮票还要再加一分钱。”
“我要二十斤全国粮票,我要得多,你不要再加价。”为了以防万一,沈彤希决定多买一点。
“你还要其他的吗?”
“你还有什么票。。。。。”
沈彤希最后买了二十斤的全国粮票、半斤的油票、半斤的糖票,本来她还想多买一些,无奈她有创业准备,手头必须多留点现金,所以最后沈彤希只买了自己最缺的票券。
买到需要的东西之后,沈彤希觉得自己的安全感上升一大台阶,如果再发生什么事情,只要警方愿意给她发介绍信,让她暂时回乡探亲,沈彤希到时候就能立刻走掉,不用再担心于家人的威胁。
沈彤希走回招待所后,正要开始准备午餐,韩东方这时走进厨房。
沈彤希有些诧异,除了吃饭时间,她和这些调查人员很少有交集。
韩东方站在厨房门口:“于大海的判决出来了。”
韩东方看沈彤希表情不变,但是眼睛却透出笑意,有股大仇得报、幸灾乐祸的感觉,韩东方觉得有些好笑,沈彤希这表情还真有趣。
沈彤希记得保持表情不变,但是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却替她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情。
“于大海因为偷换名额被判了十年刑期,指使其他人偷窃和耍流氓这点被判了七年刑期,所以一共是十七年的刑期。”
沈彤希在内心高声呐喊:干得好!就要这样判,但是她表情却没有太大的反应。
韩东方看沈彤希表情不变,但是那双爱笑的眼睛,却有越来越多光彩,他知道沈彤希在暗自偷乐。
“镇长、于书记、刘队长被卸除职位,于书记还被判了一年刑期,”韩东方嗓音低沈地继续说明,“钱瘸子则被判五年刑期。”
沈彤希感到胸口中的郁气一扫而空,整个人轻松了起来,她总算帮原主讨到公道。
“还有,刘狗子被判了三年刑期。”
“刘狗子?”这个人是谁啊?沈彤希有些搞不清状况,为啥会忽然出现这样一个名字?
“你宿舍的东西是于大海指使刘狗子偷的。”韩东方摇了摇头,于大海害人的点子还真多。
“怎么会在于大海床底下找到我被偷的物品?”沈彤希满脸疑惑。
“刘狗子偷了那些东西之后,两人好像闹翻了,之后刘狗子又偷偷把赃物放回于大海床底下,他以为这样做自己就没事。”
沈彤希推测地说道:“于大海被抓之后,因为不甘心,所以把刘狗子供了出来?”真是狗咬狗一嘴毛啊!这些人鬼点子还真多。
韩东方点头:“有一件坏消息,你的大学名额被取消了。”韩东方语气平静地说明,“因为你一开始曾同意把名额让出去,虽然这件事你可能受到威逼、利诱,但是。。。。”
上头就是这样决定,他们决定给沈彤希一点教训,不要让她以为名额可以这样随意转让。
沈彤希对这个消息没有多大的反应,她上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