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的时候,姥姥让悠悠把真丝布都收了起来。“现在还不能用,这东西太扎眼了。”又让悠悠拿出来四批和上次一样的碎花棉布,给舅姥爷家做床上用品。
  现在天气冷了,小孩子开始穿棉衣了。悠悠找了几种适合孩子做棉衣的碎花布,一样二十米,给家里的孩子做棉衣。
  到家后,姥姥把棉大衣给了大家,还有上次在平城给智慧姐买的棉猴,大舅妈说:“姑,俺正准备给她做件,您就给买回来了,她早晚上学,有了这大衣,就暖和多了。”
  舅姥姥说:“你哥一件军大衣,跟宝贝似的,平时还舍不得穿,去公社和县里开会才穿。这下好了,平时就穿棉大衣。”
  姥姥把布匹全部放在自家的东屋里,两个舅妈在里面忙活了两天,才把各家需要的床上用品做完了。接着,给孩子们做棉衣,先给悠悠兄妹做了,又给其他人做。
  做好棉衣,看布还剩下好多,姥姥让她们接着给孩子们做罩衣,干净还方便。两个舅妈都说:“姑,原先连做棉衣都没布,那想到还有穿罩衣的时候。”
  二舅妈在供销社买回来一些蓝涤卡布,给孩子们一人做了一条罩裤。
  她说:“男孩子穿的泼,姑,您买的这纯棉布,一个月都得给磨烂了。涤纶布结实耐磨,还好洗,罩棉裤正合适。”
  十月二十六,姥姥和悠悠把1200件呢子大衣,给李保国送了过去。看到姥姥,他爷俩那个热情劲,别提多高了。
  “姐,可把您给盼来了,兄弟我断货两天了。这次可得多要些,您给俺准备3000件大衣,3000套女装。另外再要5000条条绒裤子,黑色和蓝色的各要2000条,酱色的1000条。
  现在,天冷了,咱的条绒裤子好处显了出来。咱这裤子厚实还有弹性,里面套上条绒裤,暖和又舒适,比穿棉裤得劲,大家都说这样能过冬。
  最近,买裤子的多了,就连上了年纪的人也有买的,说是这松紧裤腰,穿脱都方便。”
  玉玉也说:“姑,俺还是要10000双袜子,5000条纱巾和500袋头饰,扣子就不要了。”
  在悠悠家吃过中午饭,他爷俩就告辞了,急着去发货,看来他们的批发业务,已经开展起来。
  悠悠把72000元钱收进空间,就拉着姥姥去了副食门市。进了冬天,家里天天白菜萝卜,悠悠早就吃够了。
  幸好,集上有卖莲藕的,姥姥碰到了就买,能换下口味。虽然悠悠的空间里什么青菜都有,可是缺少合适的理由,没法往外拿。


第182章 条编培训班
  悠悠坐客车时,看到临水城郊只有少量的大弓棚,根本没见到温室的影子,也不知道里面都种了什么菜。
  副食门市青菜很少,就有芹菜、菠菜和甘蓝三种。价格比夏天高多了,每斤0。20元,和水果价格一样。
  姥姥倒是舍得,每样样要了50斤。看到门市里有山药,0。15元一斤,就要了100斤。另外,土豆0。10元一斤,也要了100斤。山药和土豆放到地窖里,能吃一冬天。
  果品门市里烟台国光苹果,0。30元一斤,一篓50斤,姥姥要了10篓。悠悠看见柜台里摆着的柿饼,挂着一层糖霜,才0。20元一斤,这可是好东西,让姥姥要了2篓,一篓30斤。
  干果类还有核桃和大枣,核桃0。15元,大枣0。20元,价格还没有青菜高,这两样东西是用麻袋装的。姥姥一样要了一袋,红枣50斤,核桃100斤。
  娘俩要的东西堆了一大片,不是篓子就是麻袋。有个营业员话特多,一个劲的问姥姥:“大姐,您要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啊?”
  姥姥实话实说:“俺家的孩子多,留着慢慢吃。”
  看来她不信,高声的说:“没见过您这么疼孩子的,这都够买个大件了,谁家舍得让孩子们吃这些无益的东西。”
  姥姥笑着,没搭理她,却指着悠悠说:“让你馋,听见了吧,人家营业员都看不过去了。”悠悠无奈的吐槽:这是什么事啊,卖东西的还怕顾客要的多。
  回到张集,姥姥给了胜男舅妈一件酒红色的呢子大衣,舅妈非常喜欢,立马就穿上了。姥姥夸她:“胜男,这衣服你穿着是真合适,大气又高贵。”
  胜男舅妈小声的打听:“姑,您这又是在黑市买的吧,多少钱啊?”姥姥告诉她:“批发60元一件,零售85元。”
  胜男舅妈听了,“姑,这价真不贵,百货楼里的呢子大衣比这难看,还卖80元。多少件批发啊?”
  姥姥告诉她:“5件起批,你要的话要是够5件了,俺给你捎。”
  姥姥把买的东西,分开装到篓子里,一家给了一份,看着买的不少,这一分散,一家也没多少东西。
  河工结束后,也进入了农历的十一月,低温接近零度,人们都穿上了棉衣,真的是在家猫冬了。
  援朝舅舅请来了条编师傅,在村里举办了个柳编技术培训班。公社里非常重视,开班仪式的时候,县外贸局的领导和张集公社的领导全都来了。
  仪式结束后,县外贸局一名技术人员,还有从簸箕刘村聘请的一名柳编老师,他们两个留了下来。
  住在悠悠家原来开代销点的房子里,村里每人每天补助一斤二两小麦,五毛钱,让他们轮流在各家吃饭。
  为了保持柳条的柔韧,干柳编在地窖里比较适合。村中央的空地上,挖了个两个大地窖,男女分开在地窖里干活。天气渐渐冷了,地窖里冬暖夏凉,倒是比较舒服。
  往年一入冬,人们就躲在家里猫冬。今年有了个挣钱的营生,大家都热情的参加了进来。人手一把白柳条,编了拆,拆了编,技术越来越熟练。
  悠悠家就姥爷去参加了,代销点换成姥姥守着了。不过,到了张集集日,姥爷就在家帮着看一上午。
  十一月初五,胜男舅妈来了。“姑,您啥时候去临水啊,给俺捎二十件呢子大衣。”
  说着,她拿出一沓钱,“姑,这是1300元钱,俺再要100双男袜。姑,俺头两天去县里学习,大家都相中俺的大衣了,托俺捎的,袜子也是她们要的。”
  姥姥疑惑的问:“县城里应该有买袜子的,咋还托你捎啊?”
  胜男舅妈说:“听说她们买的贵,男袜2。20元一双。”
  “袜子家里就有,你自己挑吧,正好明天集,我去趟临水。”
  这次去临水,东西就多了,3000件呢子大衣,3000套女式风衣,5000件条绒裤子。另外还有10000双袜子,500袋头饰和5000条纱巾,院子里放了一片。
  姥姥看着院子里的货物,“幸亏买了个院子,这样方便多了。”
  李保国更绝,他是用麻袋把钱装来的,现在的钱面额最大的十元,一千元一沓,三十万就是三十沓,这次的货款多,共计318500元。
  现在,他和姥姥有了默切,没再当面点过货和款,不过也没出过错。不然,光这三十万钱就够数半晌的。有时候数钱数到手抽筋,也不全是享受。
  搬家的时候,娘俩把装着钱的坛子,又埋到的新房子里。姥姥现在已经比较淡定了,基本上不问钱款的事情,过手就丢给悠悠。
  来临水的路上,娘俩就商量好了,要去看王奶奶,姥姥还专门在集上买了羊肉,一共八斤多纯肉都要完了。
  姥姥谢绝了李保国爷俩的挽留,领着悠悠去了王奶奶家,刚才姥姥就看好了,王奶奶在家,并和她打了招呼。
  李保国临走还对姥姥说:“姐啊,您得空了就来,最好在弄批军大衣来,这天冷了,托俺买的熟人都推不出去,几十件也行啊。”
  姥姥答应着:“兄弟,我尽量给你弄,几十件应该没问题。”
  他高兴了,“姐,俺就等您来了。”
  不光是羊肉,姥姥还让悠悠拿出来50斤的白面。王奶奶在家准备的也是羊肉汤,娘俩去的时候,她正在擀饼。
  看见姥姥拿了一个整羊,王奶奶就说:“妹妹,您拿这么多肉,俺得吃到啥时候啊。”
  姥姥说她:“这天冷了,您放着慢慢的吃,冬天喝羊肉汤暖和。您再剁点馅子,早晚包饺子吃,方便还省事。”
  姥姥烧火,王奶奶烙饼。羊肉汤泡饼,吃得悠悠满头冒汗。
  饭后,王奶奶泡了一壶浓茶,给姥姥倒了一杯,“喝杯茶,去去腻歪。”进里屋端出盘苹果,用热水给悠悠烫了一个,“悠悠,你吃苹果,小孩喝茶不好。”
  她从屋里捧出个精致的盒子,递给姥姥。“妹子,这些都是俺收的,你看看还合适吗?”


第183章 白菜价的玉器
  悠悠赶紧跑过去,看里面都有什么好玉器。王奶奶在桌子上铺了个干净的白毛巾,姥姥一件件的往外拿。
  上面是手镯,一共八对,六对和田玉的,两对碧绿的翡翠。其中的一对晶莹透亮,不是帝王绿,也得是玻璃种,姥姥拿在手里就说好。
  杨奶奶说:“这家人不识货,听说俺收这东西,自己找上门来卖的,不知道是在哪昧下的,张口才要20元钱。”
  20元的翡翠,还真是白菜价,别说玻璃种了,就是普通的a货,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其他的小件29件,大部分是挂件,玉佛和玉观音就21件。其中有个绿色的玉佛,和那个手镯颜色差不多,令人看一眼就舍不得移开。还有些玉扳指、烟嘴、平安扣和帽花。
  那个帽花也是绿色的翡翠,水头极好,悠悠拿在手里,温润柔和,看了好一会,还是不知道是什么。“奶奶,这是什么东西?”
  王奶奶笑了,“这是帽花,一个老婆子见俺要,现从帽子上拆下来的。”
  最后,是一串各式的指环,不止是玉的,还有玛瑙、蜜蜡的,王奶奶说:“这些东西便宜,一块两块的,她们非得卖,我想着悠悠喜欢,也就收了。”
  这话悠悠待听,甜甜的笑着说:“王奶奶真好,这东西多好看啊。”说着还用手托着帽花给她们看。
  王奶奶对姥姥说:“俺看悠悠天生的富贵命,这么小就能认出翡翠来,奶奶往后注意着,多给你收些翡翠。”
  一盒子东西花了不到1000元钱,姥姥又拿了2000元钱给了王奶奶。“姐,您拿着这二千元钱。以后天冷了,出去注意着点,别冻着了。”
  王奶奶不在意的说:“俺身体好着那,年后还准备给他们看孩子。趁着现在没事,多跑几家。你就放心吧,现在好些人知道俺收玉器,都有人找上门来卖,以后就省事了。”
  从王奶奶家出来,路过副食门市,娘俩拐进去,看到上次那多嘴的营业员没在,赶紧多要点东西。这次没有甘蓝菜,不过刚进了批莲藕,盛在竹筐里,0。15元一斤,还没卸完车。
  这批莲藕都是坑藕,上面的泥还是湿的,有的一根藕好几节,有一米多长。卸藕的人还夸着:“俺村的白莲藕远近有名,又脆又甜,能生吃,掉地上就摔成好几瓣。”
  姥姥问营业员:“同志,这一筐藕多少斤?”
  营业员还真不知道,转头问卸藕的人:“你们知道吗?”
  换了个中年人回答:”俺们在村里称好的,一筐一百斤。这是上冻前最后一次起藕了,再要就得等到过年了。”
  姥姥顺口接道:“那俺可得多要点。”
  那人给传授经验,“您回去泡水缸里,能放半个多月。”
  姥姥要了两筐藕,又要了好些干菜,东北的蘑菇、木耳,海米、虾皮、海带和紫菜。金针、银耳、粉皮等也要了好多,最后结账,一共是25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