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干部的“四化”标准,悠悠听着收音机里的报道,心里美滋滋的高兴,终于盼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今后,自己终于可以大展手脚了。特别是八十年代初期,一切都在摸索阶段,就没有对错,市场那个乱啊。
  要不是文革把人们的思想固定死了,真不知能出什么乱子。这其实也应该是国家之福,不然,苏俄的分裂得提前在华国实现。
  舅姥爷开会回来,尽管是满心的不解,不过有一样他是理解透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把姥爷和爸爸找到一起:“你俩啊,总算是熬到头了,国家要给你们平反了。”
  姥爷和爸爸这些天也一直在听收音机,不过还是没有听舅姥爷亲口说出来今人震撼。俩人竟然激动的留下泪来,姥爷拉住舅姥爷的手:“哥啊,这些年,亏了您的照顾,不然哪来的这一大家人,我根本也等不到这一天。”
  姥爷因为比舅姥爷年龄大了十几岁,轻易不叫舅姥爷声哥,看来这次是真的动了感情。
  会议精神虽然层层传达下来,不过落实到行动上,还是得一段时间。起码,农村里还是那个样。
  唯一见效快的是,自三中全会后,市场就彻底的放开了。不过这时候还是实行计划经济,物资都在国家的控制范围内。
  放开的市场上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农村人公开的把自家多余的东西,拿到集市上买钱,城镇人口买东西方便了。
  李爷爷、杨奶奶和罗新才两口子也不用偷偷摸摸的了,他们都自己开了门市,正式的做起了生意。
  最有意思的是三舅妈,因为她货源足,她的同学和同事都让家人开起了门市,三舅妈成了批发商。
  这时候开门市可真简单,找个门面挂上牌匾就行,连个执照都不用办,工商所的人主动上门给补办手续,还真是应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指示。
  市场开放,加上快到春节了,李保国要货量特别大。他现在的销售渠道,已经铺展到十几个地区,进货量以十万计。
  随着他销售渠道的扩展,他帮着姥姥收的银元和珠宝也多了起来。
  李保国七七年干了一年的收购,临水附近的银元和玉器被他收的差不多了,可是外地区的还有好多,他接着把这项生意也做了起来。
  现在,一个工作人员,每个月才30多元的工资,收购银元,每天收五十块,一块银元赚一毛钱,每天就收入5元钱,还可是高收入了。
  因此,除去普通的“袁大头”,各种银元通过李保国的渠道,流入到姥姥手里。
  知道悠悠喜欢各种稀奇好看的东西,现在珠宝又便宜,李保国就有意识的收。还别说,真的让他收到了不少的珍品,连珐琅座钟都收了几十个。
  各种镶宝石和钻石的首饰,收的更多,现在银行只收纯金的首饰,镶宝石和镶钻的金首饰,因为银行不收,被人们说成是假金子,在人们的眼里,它都不如银子值钱。
  这两年,运动基本上不搞了,国家以促生产为主。成分高的人家,急于出手家里的存货。
  没办法啊,经历了十年的动乱,女孩子还好点,男孩子都快三十了,还没结婚,只好出高价给孩子找媳妇。
  老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真是有一定的道理,这些老牌的地富分子一出手,不是金条就是银元,各种珠宝更是无数。
  真是奇怪了,银元和金条国家敞开的收购,他们反而掖着藏着的不卖。各种珠宝首饰国家不收,他们见有要的,给钱就处理。
  他们的理由就是,金银到什么时候,都是硬通货,这些珠宝啊,名字好听,到了关键时候还真不顶用。既然有收的,先把手里的珠宝处理了,金银放着什么时候都能卖给银行。
  因此,李保国收的各种珠宝珍玩,都是用大木箱盛着,成箱的交给姥姥,每箱一个账本,姥姥也没对过,都是按账本上的总价给他。
  满满一箱的珠宝,大体上都是五千元左右,真心的是白菜价。尽管他们买的质量参差不齐,不过都是真品,在后世可都是价值万贯的。
  回到家里,姥姥就把珠宝交给姥爷,姥爷每天对着这些东西,越来越有兴趣,家里人跟着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不过,鉴定珠宝玉器,都是背着村里人,在晚上进行,现在有电灯了,晚上也方便。
  悠悠在电子商城里,每天都下订单,姥姥看着悠悠每次十几万件的往外倒腾衣服,就感到不可思议:“悠悠啊,你那里面一个人影也没有,就那些机器人,干活咋这么快啊。”
  数量小了还好说,这麽大的量,凭空从自家的院子里运出来,时间长的就得出事。为了给自己的货源找个渠道,悠悠把货物先放到平城的院子里,再找车运到临水。
  县运输公司的司机,利用空闲时间接私活,已经成了惯例,平城到临水,每趟50元的运输费,连装卸车都包括在内。


第321章 宿舍闹意见(90月票加更)
  现在,杨奶奶和小姑请人在家伺候老人,俩人在平城自家的房子里开了个对外的门市,基本上是以批发为主,专营袜子、围巾、头饰、扣子这些小饰品,悠悠把小饰品的品种增加到了近百种。
  罗新才收废品卖小商品两不误,还捎带着收银元,王代娣在县城开门市,罗新才带着妻弟往外跑,把生意做到了河西省。
  李保国是衣服小商品兼营,批发零售两不误。玉玉请了长假,他爷俩现在都成了老板,找了十几个帮忙的。
  三舅妈就在洪城悠悠家的院子里,往外批衣服,她的那些同事和同学,把废品送到洪城,随带着进货。临水有李保国父女,两下里冲突了不太好。
  慢慢的洪城成了收购废铜和头发的集中地,一直到了本世纪末,洪城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发都。后来编撰的洪城县志上,发都的起源地就是“六傻子”家的老宅。
  “福宅认主”被罗新才两口子,传的神乎其神。人们才知道,在七五年曾经出现过花生亩产过千斤的事情。
  三舅妈买的最好的是涤卡的干部服,春节前,她以每套30元的价格批出去15万套。光是这一样,她就赚了45万元钱。
  三中全会后,三舅妈的同事真给力,几乎把全省的废品都给调拨过来,悠悠看着屋子里装的满满的废铜和头发,满眼里都冒金星,这可都是钱啊。
  姥姥雇车把这些废品运到平城,悠悠收进空间的仓储区,拿出衣服和小饰品,再雇车拉倒临水,有进有出,倒也说的过去。
  今年,虽然不用帮着村里卖猪肉,不过悠悠和姥姥比往年更忙,娘俩原来还有时间逛街。今年啊,整天在三个城市来回的跑,连逛街的功夫都没有,忙的悠悠差点错过了期末考试。
  妈妈是在腊月二十二回来的,这次是爱民舅舅开吉普车回来的。老首长给找的车,主要是为了方便桂金的父母来回。
  老首长帮着桂金在京都买了个小四合院,院子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南面一间大门,两间倒坐房。
  买院子用了2万元,桂金家这两年攒了一万元,以前因为帮着二爷家,也没攒下钱。其实即使不帮二爷家,也攒不下多少。韩德才的工资加上护理费,一个月才七十多元,一年也攒不了伍佰元。
  结婚时,周胜英把自己的积蓄三千元钱都给了桂金,买院子还差七千元,老首长就给拿上了。
  不仅如此,老首长还给韩得才派了个勤务员,专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本来,老首长准备把韩得才的关系,转到京都的部队疗养院。
  听悠悠爸爸说起韩屯的经济情况,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韩屯村群众的收入,在现在来说,应该说高的离谱。
  妈妈又带回来一小箱的珠宝玉器,是刘老让她带回来的。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听姥爷逐件的评定,真长见识啊。
  还是刘老他们眼光好,这些东西,几乎件件是珍品,都有极高的保存价值,价格也不比姥姥收的高。
  刘老他们收的东西,每一件都有记录,这么多的珍品,才用了四千多元。
  妈妈还谈到她们宿舍的事情:暑假结束后,许玉婷刚出了满月,把生的女儿交给婆婆,自己回到了学校。
  结果,刚回来五天,她爱人就把孩子抱过来了。原来,她婆婆重男轻女,把俩人好不容易买到的奶粉,偷着给孙子喝了,每天给婴儿喂些米汤。
  刚断奶的孩子本来身体就弱,刚两天就病了,发起了高烧,在医院输了两天液才好。
  许玉婷的爱人心疼孩子,抱着孩子就找来了。许玉婷的奶水还没回去,正涨的难受,孩子趴到妈妈的怀里,一口气吃了个饱。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许玉婷的爱人也不能一直呆在这里,孩子带回去,也没地方放。许玉婷的母亲去世了,婆婆又指不上。
  侯兰珍的婆婆看到他俩作难,主动的说:你们要是放心,就把孩子留下吧,我帮着你们看着。最起码能省下奶粉钱,孩子也不受罪。
  在俺们那里,孩子都是睡到二三岁,孩子自己都会走了,大人才给做身衣服,让起来了。
  许玉婷两口子过意不去:“大姨,您看自己的孙子就够累的了,俺不能给您再添麻烦。”
  “麻烦啥啊,不就是帮孩子换个尿布吗,俺随手就干了,放着你下学回来洗。先说好,俺可没空给你们抱孩子。不过,你们把孩子放在家里,估计她奶奶也不一定抱她。”老人的话虽不中听,但是实情。
  侯兰珍也劝她:“姐,您就把孩子留下吧,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受罪,俺心里疼的慌。有俺婆婆帮你看着,比扔家里强。”
  最后,两口子一商量,每月给侯兰珍的婆婆5元钱,让她帮着看着孩子,这也是现在的托儿所的价格。
  现在的大学生国家每月补助22。50元的生活费,仔细着用,能剩下一半。
  侯兰珍的婆婆执意不要,许玉婷说:“大姨,您老能帮我,我们两口子就感激不尽了,您老也说了,孩子在这里,能省下奶粉钱。
  别说高价的了,就是平价的,一袋就得3元钱,一个月4袋,就是12元。再说了,孩子喝奶粉,咋着也不如吃奶好。
  俺俩也知道,5元钱不算多,可是您老也清楚俺家的情况,多了实在是没有,您就接着吧。”
  侯兰珍看她说的真切,就说:“娘,您就接着吧。不然,玉婷姐这心里过不去。”
  就这样,许玉婷的孩子也留了下来,侯兰珍的婆婆一人看两个孩子,倒是没什么问题。课间20分钟的休息时间,许玉婷还能回宿舍,给孩子喂奶,帮着换个尿布。
  有时候,俩孩子都睡了,侯兰珍的婆婆,也帮着给孩子洗尿布,毕竟放的时间长了,房间里的味道不好。
  时间一长,傍边的宿舍就有意见了,一个屋里俩孩子,见一个哭都哭,影响大家休息。十天半月的可以凑合,长期这样,也难怪别人有意见。


第322章 吉普车(120月票加更)
  悠悠妈听刘冉说了,就让她们带着孩子搬到自己的家里。拖家带口的上大学,本来就不易,相互帮助才是正理。
  就这样,她们就住进了悠悠妈那里,刘冉高兴的说:“我自己住单间。”
  上课期间,她们在学校的食堂买着吃。星期天,就在家里自己做,生活比原来还好。反正妈妈那里的东西多,米面油都充足。
  两个奶妈吃的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