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便于管理,各县里都派了常驻负责人员。他们归临水驻深办管理,协调本县来振华纺纱厂女工的有关事务。
  各公社安排一名妇联的工作人员,她们也占了个招工名额,和女工同吃同住。在厂里挣的工资,算是出发补助,她们在单位的工资照发。
  由此可见,临水地委对这次招工的重视,5000名年轻的女工,离家几千里,当然是安全第一。
  陆陆续续一个星期,所有女工才来齐了。初次离家的女孩子,开始还有些难过和忐忑,进了宿舍,就活泼起来。
  四人间的宿舍,每人一个双人床。上面是床铺,下面一半是衣橱,一半是写字台和置物架。每个房间带着阳台,还有单独的卫生间。
  原来的女工都成了班组长,不仅负责技术培训,而且成了新来女工的生活指导,毕竟两地相隔几千里,生活习俗不同。
  农村的女孩子,根本没见过这么高档的室内设施,就连公社妇联的同志,也不会用热水器,好多连抽水马桶都没见过。
  县招待所算是县里最高档的,还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即使是地区招待所,带独立卫生间的房间,也不到十个。
  厂里预先给新来的工人,支付了50元的生活费,年底从工资里扣除。
  伙食按自助餐的形式,不过菜式少,中午和晚上两个菜,一荤一素搭配着。早上每人一个鸡蛋,两样稀饭和两样小菜。
  主食是馒头和米饭,不论斤两,随便吃管饱。
  餐厅四周有多处取饭点,不够可是随时取用,不过不能浪费。吃饭用统一的餐盘和碗筷,有专人负责清洗。专用的大型消毒柜,就有十几个。
  女孩子叽叽喳喳,开始还不敢拿饭菜,在班长的带领下,才放开了胆量。边吃边偷着议论:“这就是共产主义吧,随便吃喝。”
  悠悠听的哭笑不得,穿过来后,每次遇到比较好的福利,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了。可见共产主义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好生活的标志。
  王处长担心的问姥姥:“姑啊,您这么个干法,能挣到钱。别为了顾着老乡的情分,把您给拖累了。我可是打听了,整个深南特区,没有一家工厂,像振华公司这样做的。”
  按照正常的利润,一万纱锭每年在500万元,五万纱锭年利润2500万元。
  即使是在伙食上补贴一部分,每个人一个月也增加不了10元钱,五千人一个月5万元钱,一年才60万。稳定人心,效率提高些,饭钱就出来了。
  县级领导组成的考察团,吃住都在驻深办。他们跟着工人吃了几天饭,都放下心来。
  工人的事情安排妥当,王处长托罗瑞和租了一辆中巴车,带着大家在深南转了十多天。他们白天看,晚上开会讨论,实地参观考察,对大家的触动比较大。
  王处长给他们支招,让他们带些货物回去:“你们回去后,在讨论适合自己县里的路子。现在赶紧去买货,特别是布匹。听说地委的内部门市了吧,驻深办的办公费,可都从那里边出。
  你们啊,每人带回去一万元的货,这次来深南的费用,就用不了。买不买随你们,别说我没告诉大家。”
  听了他支的招,各县的领导都成了二道贩子,大家一旦买开了头,就上瘾了。
  看这也便宜,那也合适。买到最后,大家都掏空了口袋,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了。还有人找他借钱,接着买东西。
  王处长还得给他们掏钱买车票,把他给气得,用手指点着他们:“我真是嘴欠,你们啊,还一方大员那,出门就带这一点钱。
  这么多人,还没买够一车皮的货,一人给一万,赶紧买去,我跟着你们丢不起这个人。
  别忘了,回去赶紧把钱给我汇过来,我要是断了地委门市的货,书记把我给撤了,我就找你们要饭去。”
  王处长的一句话,临水各县都成立了内部门市,驻深办成立他们的代购点。
  悠悠还是没逃脱了坐火车回去的命运,她和姥姥跟着各县的领导,一块坐火车回去的。为了感谢他们帮振华招工,公司每人给了个收录机,做纪念品。
  临回来之前,又给朝霞舅妈发了一批货,她那里针织布料的春秋装卖的特好。


第428章 半自动
  东北人比起内地来,生活条件稍强,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用临水的说法就是,东北人手松,比较舍得买东西。
  三十多元的针织服装,在那里卖的比较好。关键是针织服装弹性大,穿着舒适。穿了多半年笨重棉衣的东北人,全都喜欢上了舒适的针织服装。
  另外,还给她发了一批夏装,东北人体格偏胖,给朝霞舅妈的服装,都是加大码,和本地的稍有差别。
  听说姥姥回来,胜男舅妈又要了一批涤纶的大花衬衣,以及各种款式的红裙子。
  农历的四月十六日,在深南待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悠悠和姥姥终于回来了。
  回到临水,悠悠就发现,大街上人们着装新变化,满大街的大花涤纶衬衣。好多小姑娘,已经穿上了裙装,大红的长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胜男舅妈告诉姥姥:“姑,咱家的衣服质量好,做工精致,一样的衣服,咱家的穿上就是好看。李叔在京都,靠着红裙子创出了名号,大部分的裙子都是他卖出去的。
  花衬衣还是农村销的多,咱的服装厂近半数加工这种衬衣,订单还是压了好多,估计够整个夏天做的。”
  涤纶的花衬衣做工超简单,衣服上连个装饰都没有。简单的小方领,除去上袖子和领子,剩下的就是直线了。
  悠悠家的衣服做工好,主要的原因是锁边平整。现在的锁边机质量不过关,布料厚实的还行,布料薄的锁出来边缘皱巴,熨烫过后效果好些,但做出来的衣服,边缝明显的紧。
  悠悠在商城订制的时候,就把衣片锁好边了,后世全自动的锁边机,效果那时刚刚的,边缘特平整。
  另外,悠悠家衣服的扣子好,智脑设计的衣服,纽扣也是最佳配搭,用的是现在流行的金属纽扣。
  后世里不到一分的金属钮扣,放在现在绝对是精品,批发价都得0。50元。这也是涤纶花衬衣价格偏高的原因,一件衣服七个扣子,至此一项,就得3元钱。
  据胜男舅妈说,服装厂的工人涤纶衬衣做顺了手,每天人均达到了20件,收入都在100元以上。
  两个月的时间,韩屯村简直是大变样,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四十亩防台全部盖满了房子,只有学校的前面的操场是空地。
  村办公室挪到了医院的后面,单独建了个院子,大门朝东开,紧挨着村西的南北路。
  学校西面的房子全部给了服装厂,车间加仓库,最后一排是伙房餐厅和澡堂。
  最让悠悠感兴趣的是村里的养猪场,在农大的帮助下,新建了高标准的现代化养猪场,冲水打扫卫生全部是半自动化。
  养猪场还建了一个大型的沼气池,猪粪和牛粪直接冲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除了供猪场照明,还能供村里的伙房做饭。
  以前猪场和牛场的粪便味道,终于消除了,并且极大的减轻了养猪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伙房的旁边,新建了个浴室,也是用沼气烧水。每天的晚上7。00——9。00,村里人可以免费洗澡。
  洗澡堂只对本村人开放,外来人员一律不让进。别的村都提议让韩屯收费卖票,村里人没一个同意的,主要是没功夫伺候他们。
  一张澡票二毛钱,一天一百个人洗澡,才二十元钱,得占用两个劳动力,沼气供的上,水电都得用钱,得不偿失。
  村里人自己洗澡,只是晚上的时间,伙房的人兼顾一下,就可以了。
  石庙村没分开的两个队,也跟着占了光。韩屯村猪场旁边,就是他们队里的地,趁机建设了和韩屯一样的养猪场,猪场使用的电,也是用的韩屯村的。
  农大专家回去的时候,他们也派了几个人跟去,去农大的养猪场学习。
  这次和农大合作,韩屯村算是进入了农大的视线。开始,他们是看在援朝舅舅的面子上,毕竟自己的学生有出息,也是学校的骄傲。
  可是亲临韩屯后,他们对韩屯村来了兴趣。80年秋天,全省一窝风都把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农大找个成方的示范基地都困难。
  看到韩屯和石庙不仅保留了原来的生产队,并且没有分开的打算,还是县里的种子繁殖基地,他们也决定把学校的示范基地设到这里。
  最令村里人高兴的是农机基地,农机系里的各种农业机械,韩屯都感兴趣,村里有的是资金。
  以前没有购买渠道,现在有了机会,韩屯自己出资,把学校推荐的农业机械都买了回来。
  不仅有收割机、播种机、脱粒机、耕地机、粉碎机,还有和这些机械配套的大型拖拉机。光是这些机械,就花费了接近一百万元。
  有了这些机械,虽然离农业自动化差距很大,但是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最大程度的节省了劳动力。
  现在农机多了,村里专门成立了农机队,婕格的四哥志杰被大伙推选为农机队队长,他们去农大学习了半个月,基本上掌握了这些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简单维修。
  村里原来加盖的车库,全部都用上了。这次扩建,韩屯村总共支出了接近伍佰万元,村里的存款一下子支出去一半。
  村里的格局也大体的稳定下来,45岁以下的男劳力大部分在肉食厂。45岁以上的分成两部分,分别在养猪场和农业组干活。
  村里的一千二百多亩耕地,全部是小麦大豆种植模式。十亩瓜园十亩菜园,主要是分给自己村里的人吃,再就是供应村里的伙房。
  其他的杂粮和棉花,加一起一百亩地,平时是农业组的人管理。三秋和三夏农忙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年轻的妇女肉食厂20名,其余的在服装厂,年龄大的除了看孩子,还可以给服装厂干零活。
  即使是七十多岁的老年妇女,也可以给服装厂绞线头,每个月挣个十五二十的,比在家纳袜垫强些。
  农机队的十个人,都是肉食厂的工人,地里有活计,就临时抽调出来。


第429章 大锅饭
  还有就是村里的木工组,增加到了6个人,他们的活计从早忙到晚,没一个偷懒的,收入也挺高。
  特别是今春,村里集体企业扩建,争取的木料钢筋指标多,木工组的利润更大了。
  村里给木工组配齐了各种电动工具,不仅有电刨子、电锯,连打眼开檖的机器都有。他们按照统一的规格,制作的带钢筋玻璃的门窗,在周围的十里八村出了名。
  肉食厂新扩建的车间已经运行,每天的宰杀量稳定在500头。现在,不仅洪城县北部的群众来卖猪,平城县靠近韩屯村的几个公社,群众也来这里卖猪。
  产品主要供应部队,和部队打交道比国营单位都强,他们自己提货,货款是提前支付。
  韩屯每天都有几百的外来人口,卖猪的人群从上午开始排队,一直到傍晚才结束。
  卖猪的人们中午回不去,加上来服装厂拿货交货的人员,韩屯村的伙房就餐的人数增多,只好又增加了两个人手。馒头也不蒸了,承包给石庙村的两个馍房。
  这时候就看出来大锅饭的好处,每天一荤一素两个菜,即使供应几百人,也能做出来。
  悠悠家的代销点每天人来人往,销售量大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