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屯村家家有电视,村办公室,食堂和卫生室都有公用电视机,前面两个不开,可卫生室里的天天开,让住院的人看。
  民工来的时候开过会,要求他们不能随便去村里打扰群众,因此,明知卫生室有彩电,虽然大部分人没见过彩电,可也没一个民工去看电视。
  现在可不像后世,烟民买烟都是成条的要。民工买烟每次只买一盒,平时没啥娱乐活动,买烟也算是消遣。
  五百多民工,别说一天一盒烟了,就是两天一盒,每天光是买烟的民工,也得上百人。
  民工大部分吸九分钱一盒的宫灯烟,悠悠让玉玉阿姨换了一百元一分的硬币,放到个铁盒里,找零特方便。
  关键是节省时间,不然这两间的小代销点,可转不开这么多的人。
  其实,民工就集中在午饭和晚饭的一个多小时里,平时都上工,除了做饭的伙夫来买调料,基本没民工来买东西。
  韩屯三个厂子,加上悠悠姥姥收鞋垫和手工活,韩屯的人流量多,代销点的客流量也挺多。
  好在有大舅妈的娘家侄女冬梅,代销店里忙不开,她就过来帮忙。人少了,她就去帮着收鞋垫。
  小姑娘手脚麻利,做事利落。都说侄女随姑,她的性子还真随了姑姑红英,爽朗直率,整天笑呵呵的,特别的讨人喜欢。
  下午快两点的时候,民工该上工了,悠悠才抽出身来,动手画独立的院落效果图。
  由于之前画过一次,这次只是放大版。尽管是彩色的,速度也挺快。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画稿就完工了。
  画稿完成,悠悠却没脱开身,被建设局的同志拉住问个不停。
  悠悠的着重点在布局上,建设局的同志问的是专业技术,俩人鸡对鸭讲,交流起来真费劲。
  还好姥爷懂行,由他在中间解说着,悠悠还能解释几句。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悠悠找出所有的录像,全部给他回放了一遍。
  姥爷也挺感兴趣,俩人抵着头挤在四英寸的镜头前,看的津津有味。个别的录像还得让悠悠回放几次。
  特别是小靳庄的别墅,设计者是国外的专业团队,好多建材也是进口的。
  悠悠是后世穿过来了,在她眼里,这些东西都不算什么。姥爷虽然出身高贵,可毕竟在韩屯生活了十多年,也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看到这些国外的先进物件,也感到新奇。
  别说姥爷了,就连建设局的同志,身为专业人士,里面的好多东西,他也没见过,有些甚至没听说过。
  不锈钢的整体厨房,他不仅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卫生间的花洒,他就不知道用途。
  吃晚饭的时候,村里人看着贴在墙上的院落图,情绪更高涨。
  “哎呀,三档说的真对,这楼房就是比录像里的好。”
  “这才是咱们庄稼人住的楼房,不光好看还能喂牲灵子(家畜)。”
  “还是咱们二爷见多识广,看了他们的楼房就能想出适合咱自己的院落。”
  “那是,咱们二爷这家族长可不是光靠辈分长,他老人家能耐大着哪,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要不是前些年身体不好,咱们二爷早就出息了。”
  “那是,要是二爷身体好,大爷咋地也得在外面给安排份工作,听说大爷可不止老首长这一条门路。”
  “就因为二爷身体不好,大爷也没了心气,这才回村陪着二爷,兄弟俩好歹在一块。”
  “共产主义社会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犁子电耙,咱们村真的都实现了。”
  “就是,俺那时候嘴上喊着口号,心里暗自嘀咕,这没影的事哪辈子才能做到,就当做梦吧。没想到共产党真的给圆了这个梦。”
  悠悠这才明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给广大人民创立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共产主义社会,伟大的中国梦。
  “这楼房是真好,也不知道得多少钱才能盖起来?俺听说小靳庄那院子快五万了,咱这比小靳庄的都好,五万可不够。”
  他这问题也是全村人最关心的,接着就有人找韩道伟:“道伟来了吧?让他给算算到底得多少钱。”
  在村里人的心目中,会计就是算账的,有关钱的问题,找他没错。
  这次还真的错了,韩道伟被推倒人群前,苦笑着对大伙说:“我还真算不出来,你们没亲眼见,盖楼用的好多东西,咱别说见了,都没听说过。
  大伙想知道也不难,驻咱们村的工作组里,就有建设局的专业人员,他们是专门盖楼的,啥都知道。”
  韩道伟的这句话,算是把工作组架火堆上了。整个晚饭期间,工作组的所有人员,都被热情的村民包围着,询问有关盖楼房的各种问题。
  人们想起来什么问什么,问的最多的是价格,大伙都想知道,这样的楼房到底得用多少钱。
  大伙才不管,工作组里到底谁是专业人士,在他们的意识里,工作组是来帮助村里盖楼房的,关于盖楼的事应该都懂得。
  工作组都是抽调的各单位精英,即便不是专业人士,见识也比村里人多。不过简单的问题能回答,好多还真回答不上来。
  最后,高主任只好站了出来:“乡亲们,我们工作组来的目的,就是抓住这次滩区统一垫村台,村庄重建的有利时机,改善滩区人们的居住环境,让大伙住上满意的房子。


第569章 一碗面吃出来的工厂
  今天张贴的只是效果图,具体的规划设计图和预算,还得等两天才能出来,大伙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和我们联系交流。”
  回头就安排建设局局长,尽快组织人员把设计图和预算做出来,给乡亲们交代清楚。
  高主任他们今天又去了石庙,帮助石庙那俩生产队合队,还选出了一百名去平城国棉三厂学习的人员,明天就出发。
  晚饭后,建设局的局长和工作人员都来到悠悠家的代销点,小李也跟了过来。得,这次俩人变三人,悠悠直接教会了小李,让他自己操作。
  有了放映投影仪的经历,小李也放开了,到底是大学生,接受起来就是快,悠悠心想终于解脱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特骨感。直到今晚,悠悠算是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录像机小李会操作了,摆弄里面的镜头随心所欲。看到不明白的,停下就喊悠悠,刨根问底的打听。
  回答知道得给他们解释清楚,回答不知道,他们就问当时的拍摄情景,全方位的探索,直到听到满意的答复为止。
  弄明白了还不算,时而还来句疑问:“悠悠,你咋知道的?”
  悠悠自己都被吓一跳,可想姥姥得多担心,每次都紧张的望着自己。
  开始悠悠还找理由,后来一句话就打发他们了。
  “我问的。”
  “他们就是这么说的。”
  千里遥远的他们没法去核实,也不可能为了这问题去核实。即使错了,对方是农民,悠悠自己是个孩子,能怕他们。
  一直看到晚上十点,仨人才恋恋不舍的提出告辞。悠悠让小李把录像机带回去,小李赶紧拒绝。
  “我可不敢,万一弄坏了,这东西有钱也没处买去,听说都是进口的。”
  等他们都走了,关上了店门,就剩下姥姥和悠悠娘俩了,姥姥才开始询问知识产权的事情。
  悠悠折腾了一天,挑主要的给姥姥解释。当听说用商城里的机器对悠悠有危险时,姥姥急了。
  “孩子,有危险的事咱们不干,花再多的钱姥姥舍得,花钱办不成的事情咱们不做,咱们自家绝对不能出事。
  姥姥这辈子,九死一生。啥苦都吃过,啥难都遭过。过了苦日子,也享过大富贵。
  再苦再难,咱们都平安的闯过来了。现在,咱们的好日子才开头,你们兄妹三个,都是有出息的。
  钱没了可以再赚,有人才有一切,啥也没人重要。韩屯村的人谁能想到,我和你舅姥爷俩孤苦伶仃的苦孩子,能有今天。
  孩子,姥娘感激村里人的恩情,可姥娘报恩也是有原则的,绝对不能危害咱自家的安全。
  再说了,这几年,咱为村里人做的事够多的了。韩屯的日子也算是顶天了,像大岳庄那样的村庄,全国才有几个。
  常言道人心无尽,这几天俺算是看明白了。咱村里人心里都清楚,自家的日子有多好。可听到有更好的挣钱门路,明知道资金不够,还是两样都想拿下来。
  要是先办一个厂,再等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轻松的办第二个。要不是姥娘给他们兜着,全村人手里有两千万的资金,一千万都兑不出来。
  韩玉臣更是让人失望,话说的挺漂亮,平时有好处就往上冲,一大家子再不团结,也帮着捞好处。到了关键时候,不团结又成了借口,他当不了家。
  感情,他只当给家里人捞好处的家,往外拿的时候,就不当家了。
  这是有你舅姥爷压着,咱们村才平静的过了这么些年,要不也得和石庙那样,闹腾起来没完,啥也干不成。
  可别说村里没二性,大伙都姓韩,伙着一个老爷爷。韩玉臣他们家,都没出五服,真的伙着一个老爷爷,还不是成天价闹家窝子。
  要不是为了给你援朝舅舅挣面子,捞资本,趁着这两年形势好,让他再进一步,姥姥才懒得管他们这些破事。”
  老太太可真够新潮的,连捞资本都门清。
  悠悠故意的问:“姥娘,俺援朝舅舅再进一步去哪啊,得花多少钱?您说个数,我先给准备好了。”
  姥姥被逗笑了:“姥娘说的捞资本可不是单纯的花钱,我也是听刘冉她四叔提过。
  你援朝舅舅年轻有为,又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是他政绩突出,分管经济工作后,连着上了几个效益好的大项目,临水的收录机更是全国闻名。
  姥姥是这么想的,要是方便面和火腿肠这两个厂子建成了,真的像你那智脑上写的那样红火,你援朝舅舅想不出名都难。
  到时候,咱们也录个专题片,片名就按你的说法:一碗面吃出来的工厂。
  不过,钱你还真得准备好,咱不能真让你建业舅舅垫资。
  还有,赶紧购买纺织厂的机器,这也是你援朝舅舅的政绩。”
  老太太真行,洞察力强思虑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连专题片的名字都想好了,一碗面系列新鲜出炉。
  后来,对援朝舅舅的宣传,都围绕一碗面做文章。
  一碗面吃出来的效益
  一碗面吃出来的工厂
  一碗面吃出来的灵感
  韩援朝被人们戏称为一碗面吃出来的书记。
  第二天一大早,县供电局和地区建设局的人都来了,村办公室前面的空地上,搭起了两座大大的帆布帐篷,两个单位一家一个。
  幸好现在是春季,气温在25度左右,不热不冷正合适。
  建设局的同志,放下行李就去工作,垫村台的民工队开始完工,两个村的新村台必须赶快规划出来。
  韩爱国领着村民给工作组搭帐篷,韩屯村的帆布帐篷是部队支援的,支架都是钢管的,搭建起来和房子差不多。
  几个村干部不好意思的对高主任说:“真是对不住,让各位领导住帐篷。”
  高主任给他们提了个建议:“这次村庄建设,你们村也建个办公楼,石庙村没条件,你们不会差这俩钱吧。”
  几个人齐声回答:“盖,我们也盖办公楼。”


第570章 滩区改建
  韩道伟又接了一句:“高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