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敞篷和楼房之间,还有3米的空间,是栽竹子的地方。
  由于是联排的楼房,每家的楼房都留着后门,前后院都能进楼房。
  由于节气不对,前院暂时不能栽树,人们就向南关村学习,在前院种上了菜。


第587章 家具
  后院的翠竹倒是先栽上了,郁郁葱葱的翠竹随风摇曳。各家的鸡窝都搭在竹丛下,用竹篱笆圈了起来。
  整齐划一的红砖楼房,绿翠竹,远观近瞧都是景,自动清理的猪圈干净卫生。
  沼气池不仅让人们彻底摆脱了烟熏火燎的农家灶台,还能供应热水器,人们在家里随时可以洗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和漂亮的楼房不般配的是,各家五花八门的家具。年轻新结婚的还好些,嫁妆都是新的。
  老一辈的陪嫁,经过几次洪水的浸泡,裂缝的,开隧的,缺胳膊断腿的,完整的家具就算是好的。
  楼房内安装了暖气,冬天的取暖问题解决了,新建的楼房没有垒炕。各家的床铺都不够用,床铺倒是新买的,这也算是各家的新家具了。
  工作组本来打算在新石庄召开个现场会,可挨家排户的看过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住宅楼的内外反差太大了,确实没法看。
  高主任问俩石队长:“你们盖这么漂亮的楼房,家具也该置办了,打算就这么过下去。”
  两位队长齐声回答:“哪能呢,我们这是先凑和着,等韩屯楼房盖好了,他们村买啥家具我们就买啥样的,盖楼俺们村没那么多的钱,买家具的钱都有。”
  高主任疑惑的问:“你们既然有钱,等韩屯干啥,你们先买了用着呗。”
  “高主任,说句实在话,俺们村的人看了录像,眼眶子还真高了,相不中现在的四十八条腿,可那些洋气的家具俺们名字都叫不上来,去哪里买更不知道。
  可不得等着韩屯村吗,秀芹大姐见识多,韩屯村的人说了,等新楼房建好了,就托她买家具,到时候俺们凑着一块要。”
  呃,这理由找的,高主任顿时无话可说。录像里的家具他也看了,临水地区没卖的,京都友谊商店有卖的,他也没处弄外汇劵去。
  其他的滩区村庄,看到新石庄栽的翠竹,确实好看,就求到工作组这里,让工作组帮助买翠竹。
  他们说:“俺们没钱盖不起楼房,买竹子的钱还有,五讲四美三热爱,栽上翠竹先把环境美化了。”
  这应该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宣传月的成效吧,起码群众能主动的意识到环境美。
  临水地区农村没有栽竹子的习惯,个人还真没地方买去。
  工作组紧急调动,半个月后,张集公社的17个滩区村庄,各家的后院都栽上了翠竹,环境大为改观,看着确实美观漂亮。
  韩屯村住宅楼主体完成,剩下的内装修基本上都是人工活,新招收的临时工经过简单的培训,全体上阵。
  活计好的干内装修,活计毛糙的垒猪圈搭羊棚,确实学不会的和泥搬砖做下工。
  韩屯村建的别墅,其实就是后世的精装房,配上床铺和家具,可以拎包入住。
  精装修本来就是个细致活,在这全靠人工的年代,速度更慢。各县的建筑队以前就没承接过这样的别墅楼,也是摸索着干。
  本来主体建设的速度还可以,哪知道装修这么慢。加上缺少熟练工,都是临时培训的新手,原定的工期只能一拖再拖。
  进入阴历的六月,就到了雨季,老天说变脸就变脸,三天一小场,五天一大场,淅淅沥沥的雨水说下就下。
  幸好主体工程建成了,装修都是室内作业,楼房高大宽敞,室内比较荫凉,不论下雨还是高温,也没耽误工人干活。
  个别的工人图凉爽,晚上就在楼房睡,光滑的大理石地板,荫凉干爽。
  他们在这里居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韩屯村没有蚊蝇。
  韩屯村的家畜村里集中喂养,新垫的村台上除了两条主街道绿化了,连根杂草都没有,加上悠悠的防蚊蝇措施,能有蚊蝇才怪。
  其实,滩区村庄今年蚊蝇都少。新垫的村台特别高,基本上没栽树木。新建的院落,猪羊和鸡鸭都是圈养。
  刚搬进新家,人们的新鲜劲还没过去,环境美的标语刷满了墙,大家特别注意打扫卫生。
  蚊蝇缺少了滋生的环境,和往年相比,确实少了好多,这也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成果之一。
  进入农历的六月,暑假开始了。悠悠妈今年研究生毕业,故宫博物馆到底没争过京大考古系,艾婉莹留校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刘冉分配去了故宫博物馆,她在新单位报到后就去爱民的部队,度探亲假去了。
  智慧今年本科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本校的硕博连读,还得继续在京华大学学习四年。研究生每月七十元的生活补贴,比参加工作的工资都高。
  艾婉莹刚参加工作,她的暑假严重缩水,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办好报到手续,带着昊昊、智慧、志远和志亮,五人一辆吉普,匆匆回到韩屯。
  村里的其他大学生,也先后放假,回到村里。
  韩爱军家的志刚三兄弟带着妹妹智萍,韩援朝家的志彬志新,放了暑假就回到了韩屯。
  家里的人口急增,一间房子实在是住不下,悠悠舅姥爷在学校临时借了一个教室,把家里的男孩子安置在里面。
  靠墙摆上一溜床,课桌往中间兑一块,学习休息的地方都有了。吃饭更省事,去食堂吃大锅饭。
  悠悠姥爷和姥娘住代销点里,悠悠妈带着智慧智茹智萍和悠悠,五个人在悠悠家的房间里住。
  悠悠在自家人居住的房间里,都隐秘的装上了恒温空调,能源用的是高能电池。房间的温度设置在28度,感觉凉爽却也不过分。
  村里的公路,柿子树枝繁叶茂,撑起了一片荫凉。木槿和紫薇繁花盛开,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三色的球形灌木,生长茂盛,更加的靓丽。
  闲暇时光,人们就在公路旁乘凉,五十米的路面,中间二十米就足够车辆行走的。
  拉张凉席铺到树荫下的路面上,或坐或躺,舒适惬意。村台上地势高风凉大,村外靠着千亩的塘子坑,更加的凉爽。


第588章 千亩荷塘
  周楼村的群众,翻过大堤也去公路旁乘凉。新石庄的人看到韩屯村的绿化带全部成活,别提多后悔了,盼望着秋后就栽绿化树。
  为了防止孩子进绿化带毁坏树木,韩屯村做了好些警示牌,插在绿化带里。不过作用不大,别说孩子了,就是大人,也有去树上折花的,木槿和紫薇就二米多高,伸手就能够到。
  说了这个管不了那个,总不能派专人看着吧。无奈之下,悠悠在绿化带里放了好些昆虫机器,自动吸收太阳能做能量。可以自动修剪绿化带,对进入绿化带的人,轻微的刺蛰,造不成伤害可有疼感,人们看到的是被飞虫蛰了。
  没想到效果特好,大人孩子都知道绿化带里蜜蜂多,自觉的远离绿化带。
  千亩的塘子坑,荷叶遍布,荷花盛开,成了孩子们游泳的天堂。
  去年的一场大水,塘子坑的水位提升了一米多,深的地方得有三米,大人也够不到底。到现在个塘子坑的边缘还在水下,孩子们下水确实有危险。
  大学生给村里帮忙,高中生都成了书呆子,回家还是学习。悠悠成了村里孩子们的头,带着一群孩子,往疯了玩。
  悠悠姥姥看到悠悠往外倒腾泳衣,极力的反对下水游泳。千叮咛万嘱咐,今年的塘子坑水深,智萍和志新才六岁,千万不能带他俩下水。
  悠悠嘴上答应的挺好,转头就开辟了新的场地。带着迪迪和狗剩他们这些大些的孩子,找了一条较长的塘子坑,把边缘往两边推平,开辟出一条宽10米深1。20米长100米的泳道。
  其实绝大部分是机器人干的,悠悠还在底部铺了一层厚厚的细纱,整个泳道干净平整。孩子们看不见,还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兴奋的“嗷嗷”叫。
  村里的大人知道后,下水试了试平坦的泳道,嘱咐了几句要注意安全,照看好年龄小的孩子,就回去了。
  悠悠扔出了自己的准备,游泳衣每人两套,大小汽车内胎十几个。塘子坑边缘部分没有莲藕,游泳畅通无阻,孩子们在里面各种花样的折腾。
  哥哥和姐姐都在水里玩,智萍和志新怎么可能老实的在岸上看着。俩人看见水,比大孩子跳的都快。
  智萍和志新发疯似的玩,悠悠在他俩身后分别扔了个隐形的救援机器人,随便俩人折腾。
  志高和志刚俩人不放心,跟在他俩身后,不错眼珠的看着。俩小东西特有眼色,扔了汽车内胎,缠着他俩学游泳。
  小孩子学东西就是快,四五天的时间,俩人就游的很好了。白嫩的皮肤晒的黑亮,有泳衣遮挡的皮肤还是雪白,黑白分明,轮廓特明显,好像泳衣印在了身上。
  俩孩子高兴的咧嘴笑,自豪的显摆:“悠悠姐给的泳衣画身上了。”
  智茹看着他俩的白痴样,惋惜的说:“俩洋娃娃秒变非洲黑人,一点也不好玩。”
  他俩刚来的时候,智茹领着到处跑,见人就说这是俺弟弟和妹妹。现在却总是躲着他俩,原来是嫌弃俩人黑了,不漂亮了。
  这孩子,从小就喜欢漂亮的东西。这都快十岁了,咋还这样。
  全村四十多个孩子,都聚在一起玩。悠悠带着孩子们,在岸边的护村林里,开辟了个简单的活动场地。
  用草席围了两个简单的更衣间,游累了就上岸休息。护村林下打扫干净,摆上一圈课桌,西瓜甜瓜酸梅汤随意吃喝,饿了就煮鸭蛋吃。
  鸭蛋是男孩子下水摸的,锅是悠悠提供的,护村林下有的是干树枝。
  西瓜和甜瓜是孩子们兑钱买的,智茹负责收钱,狗剩和迪迪俩人负责买。村里的瓜园里各种瓜都有,价格特别便宜,五分钱一斤,今年的工人多,不用出村就卖完了。
  酸梅汤是悠悠友情赞助的,这是悠悠家的代销点新上的冷饮。盛放在门外的两个保温桶里,和大碗茶价格一样,每碗一分钱,冰凉酸甜,消暑又解渴。
  五十升的保温桶,一桶酸梅汤才卖二元钱,村里人都说姥姥卖不够柴火钱,姥姥本来也没准备赚钱,就是给工人们提供个消暑的饮料。
  姥姥在代销点的门前放了俩煤球炉,上面的壶里时刻煮着酸梅汤,开了就放到自来水里津凉,然后倒进保温桶里。
  保温桶的旁边,放了一摞瓷碗,还有一个存钱盒,桶上贴着价格,一分钱一碗,自己放钱自己倒。
  村里人和工人都喜欢喝酸梅汤,保温桶前基本没断过人,有人连着喝两碗。
  给不给钱没人管,给多给少没人管,全凭自觉。每天的晚上,家里的孩子们把钱倒出来,围在桌子旁点钱,收入都在十元以上。
  酸梅干三毛钱一斤,一斤冰糖一元,一天十个煤球五毛钱,不到二元的成本,收入挺可观。
  看着每天的收入,姥爷说:“没想到大碗茶,还真不少挣。怪不得京都的街头,每到夏天都有那么多卖大碗茶的。”
  孩子们吃喝完,就开始学习,做作业,阅读课外读物,开展兴趣活动。
  早上和傍晚凉爽,孩子们开着村里的拖拉机,去河滩割苜蓿草,分工合作,割的割,装的装,运的运。
  村里的猪羊鸡鸭鹅和牛驴,集中喂养,全是孩子们割草喂的。放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