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家组从新石庄的纺纱厂撤回韩屯村,投入到全自动面条机的安装。在他们的指挥下,韩屯村选出来的技术骨干,对照着影像资料,一步步的进行。
  昊昊和志远,也跟着回来了,俩人对全自动的机器,更感兴趣。
  直到他们学校开学,安装也没完成,俩人打电话给学校请假。听他们说明了情况,老师顺利的把假准了,并且告诉他们,假期长短自定。
  这也是科技大少年班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较大,不局限于单纯的课堂教育。
  全自动的面条机包含十几个工序,一整套的机器长达六十多米。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
  从资料寄来到现在,中间已经反复研究的几遍,可真正操作起来,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
  拆了装,装了拆,历时半个月,面条机的安装总算顺利完成了,参加安装的人员也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
  试产的当天,才叫振奋人心,开工的鞭炮还是二爷点的。机器开动,轻微的“刷刷”声响起,拌面、轧面、切面、烘干、包装、喷码十几个工序,全部是自动传送。
  只有开始的上面粉和最后的装箱两道工序,是人工操作。真的和资料介绍的那样,前面进面粉,后面出面条。
  令人惊讶的还是它的产量,包装好的面条,一斤一把,源源不断的从传送带上输送出来,产量每小时一吨。
  现在包装非常简单,单纯的白纸包严,上面喷上生产日期。十把面条一捆,五十斤一袋。
  一条生产线,十多个工人轻松完成。


第591章 面条机
  全封闭式生产车间,工人进车间穿专门的工作服,全方位消毒,整个车间干净卫生噪音小。
  连续几天,变换着生产了十几个品种的产品,宽面、窄面、粗面、细面,圆面、方面、长面、短面,就一样特别的,鸡蛋面。
  在悠悠看来,就是两个品种:普通面条和鸡蛋面。
  鸡蛋面还是昊昊告诉大家的,他喜欢喝鸡蛋面条,特别的筋道爽滑。京城里刚开始有卖的,一斤面条一块钱。
  专家们看了配方,全部用鸡蛋揉面,一斤面才用两个鸡蛋,增加了一毛钱的成本,价格高了三毛钱。
  昊昊和志远俩人,心满意足的回校了。俩人这个暑假过的特别的充实,收获巨大。
  村里人特意的嘱咐他俩:“你们回去给老师好好的说下,等咱们村的速食面和火腿肠机器来了,还得请假回来帮忙,咱们村的孩子,就你俩学的是这个专业,能帮上忙。”
  现在的人们哪里懂科技大是啥专业,看到他俩能和专家交流,就认为他们学的是自动化专业。
  特别是见识了自动化面条机的生产过程后,大伙全都感到不可思议。
  “天哪,这机器是咋造的,不烧煤不用油,接上电就会动。一个人也不用,就能把面粉压成干面条,还给包的严严实实的。”
  “这生产日期是咋算的,一秒钟也不差,机器里面有钟表吗?”
  “这面条机可真干净,从开始到结束,全是机器操作,吃着也放心。”
  “咱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面条厂,满车间的都是漂浮的面粉,工人的眼睫毛都是白的。”
  “咱们这机器花的钱多,一个顶他们十几个,肯定比他们的好。”
  “价钱一个顶十几个,产量一个顶他们几十个,还是咱们赚了。”
  “这面条机确实快,一把接一把的往外出。”
  “高高三”兴奋的喊道:“一把一毛五,这往外淌的都是钱啊。”
  一台家庭手动面条机,每个小时最多加工十斤面条,俩人轮换着摇动机器,还累得腰酸胳膊疼。
  从早干到晚,一天最多加工一百斤的面条,至少得三个人,还得有一人专门负责晾晒切割面条。
  农村加工面条,加工费一斤一毛钱,一百斤收入十元钱,一个月下来,少说也能挣几十元,生活就比较宽裕了。
  走亲戚单独包装的面条,一斤另加五分的包装费。好多的人家为了省钱,七分钱买张白纸回家自己包装。
  家庭面条机价格较高,一台二千多元。几个村庄才有一台,生意还算红火,每天都有生意。
  特别是这两年,人们生活好了,麦秋大忙季节,都会准备二三十斤面条,没时间做饭下碗面条吃,省事又方便。
  粮店买的面条都是包装好的,一斤一包,0。70元一斤,用粮票买是0。50元一斤。因此,小城镇也是自己压面条吃,很少有人去粮店买面条。
  大城市里生活节奏紧张,人们习惯买面条吃,特别是深南这些开放城市,面条的消耗量剧增,造成供应紧张。
  面条机的顺利生产,增强了韩屯人的信心,也增大了人们对新机器的期盼。
  “要是速食面机器和说明书上写的一样,一个小时生产三吨,咱们可就赚大发了。”
  “那可就真的和老高爷说的一样了,哗哗的往外淌钱。”
  “要俺说,还是火腿肠机器好,二两一根能买一斤肉的价钱。”
  “火腿肠可真好吃,想起来我就馋得慌。”
  “速食面更好吃,听说是用进口的油炸的。”
  “俺以为外国的东西都贵的没谱,哪知道也有便宜的。听说这进口油才五毛钱一斤,炸出来的东西又酥又脆,放的时间再长,也不会有咔喇味。”
  “大一号”惊奇的说:“还有这样的油,进来了俺得买十斤,炸一簸箩丸子放着吃。”
  “一簸箩丸子还不得吃半年,丸子放半年硬的和石头似的,得多好的牙才能咬动了。”
  “人家‘大一号’是白叫的,还吃半年,半个月就能吃光了。”
  “大一号”还真上趟,点着头说:“俺家仨狼羔子,跟喂不饱似的,哪天都得加三顿饭,比大人吃的都多。”
  话题彻底的歪楼了。
  七月十五秋风凉,进入七月中旬,韩屯村的别墅,总算是完工了。一排排崭新的别墅整齐的排列着,和小靳庄的楼房正好反过来,韩屯的别墅是绿墙红瓦玉栏杆。
  别墅的外墙全部粘上绿色的瓷砖,闪亮光滑的墙壁,被人们形象的称为琉璃墙。
  每排十套院子,一共是十二排。东西大街在中间,南北各六排。
  整个院落南北30米,东西22米。楼房18米×12米,左右各2米的过道。前院10米,后院8米。
  前院用的是欧式的铸铁栅栏,院门在中间,门柱是40公分的方大理石。从院门到楼门,四米宽的道路全部用大理石铺成。
  楼前2米和楼两旁的过道,也用大理石铺上了。院子的两旁,各有70平米的空地。空地里靠着东西栅栏,各有一个水龙头,是浇地用的。
  楼房两旁的过道上面,用大理石柱搭成走廊,大理石的支柱下面,留着50公分的空地,可以栽种植植株。
  后院是2。5米高的砖院墙,后院门在西北角。铸铁的大门宽3米高4米,门楼是个宽4米深6米的大厅房,只不过东边没垒墙,是敞开的。
  和门厅对称,后院的东侧,是个宽4米长6米的库房,库房和门厅都是平顶,楼梯在南墙,可以直接上去。
  猪圈和羊棚靠着北墙,沼气池建在地下。猪圈和羊棚的南面用竹篱笆围了个3×10米的园子,里面栽上了翠竹,竹丛下的鸡窝都垒好了。
  后院的走道,全都用大理石铺上了,除了竹篱笆围起来的园子,没有一处泥土地。
  别墅一层左右两边各有一个4米×12米的大房间,左边是书房,右边是卧室。中间的客厅10米×6米,双开的客厅门在中间位置。


第592章 抓阄
  客厅外面是2米的走廊,走廊用两根大理石圆柱支撑,正好在客厅门的两旁。
  客厅的后面,从东到西依次是楼梯、厨房、餐厅、卫生间。楼梯的下面,是个小型的储物间。
  二楼上去楼梯就是客厅,客厅的南面是两个5米×6米的卧室,卧室外面是2米的阳台。和一楼对应,左右两个大卧室。
  三楼的上去就是一个70平米的大客厅,客厅的南面是50平米的朝阳大露台,左右也是大卧室。
  朝阳的房间,都是落地大玻璃窗。北面朝阴的窗户,距离地面1。20米,所有的房间都有朝外的窗户,通风透光。
  整套楼房,七个卧室一个书房。大卧室近50个平米,小卧室也是30个平米,所有的卧室,都有单独的衣帽间和卫生间。
  书房里的卫生间较小,有个15平米的套间,可以做休息室,也可以做收藏室。
  别墅内所有的管道和线路,都是内置的,墙面干净整洁,喷的是环保防火防水的植物墙面漆。看起来和进口的墙面漆相同,其实是悠悠商城里后世最好的产品。
  一楼的入户门是高密度的钢制防盗门,内门和门窗的包边都是纯橡木的,合金的窗户用的是防弹玻璃,不仅密封好也能防盗。
  卫生间墙砖到顶,防滑的全瓷地板砖。防滴漏的天花板,换气、制暖、照明三位一体的吸顶灯。
  精致的洗手盆和浴柜,豪华的大浴缸,虹吸式的坐便器,不锈钢的花洒,冷热双混的水龙头,连毛巾架浴巾架都是配套的。
  16个平米的大厨房,墙砖和地砖和卫生间相同,不锈钢的整体厨房,吊柜橱柜,紫外线消毒柜,双洗菜盆,双灶的沼气炉,吸气扇排烟道。
  调料盒,刀叉架,油壶醋瓶,这些都是配套的,整齐的排列在收纳盒内。
  唯一彰显农村特色的,就是相连的两个大锅台了,不过锅台沾上了洁白的瓷砖,看着也不突兀。
  这是“老骡子”特意要求加上去的,她家七个闺女,平时不显,逢年过节的走娘家,七个闺女都回来,三四十口人,离了大锅可不行。
  造型各异的吊灯、壁灯、吸顶灯,色泽柔和的天花板,彩绘的暖气片,雕花的楼梯扶手,成了别墅的装饰品。
  装修的时候,大伙得空就溜达过来看,可真正的完工了,还是感到震撼。看着漂亮的院子和楼房,人们满脸都是笑,高兴的闭不上嘴。
  要分房了,全村人都在议论这个话题。
  前边有车后边有辙,张集公社17个滩区村庄,前面的16个村都是抓阄分房,韩屯村也不例外。
  抓阄之前,先把靠着南北大街,和村办公楼相对的六套楼房,留了出来,这其中的一套,是给老首长准备的。
  经过充分的酝酿,全村六十多户自由组合,才做了二十六个阄。悠悠家和舅姥爷、爱国舅舅三家一块,韩志杰兄弟四人和母亲妹妹六家一快,二爷和大哥宝贵父子桂莲五家一个阄。韩道伟一大家子,就一个阄。
  有组合也有分散,韩玉臣他们家抓的阄最多,父子兄弟都是分开抓的。夯和他叔父家,也是各抓各的。
  抓阄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围在工作组前面的空地上,中间是张办公桌,上面放了个簸箩。
  分房的阄是工作组做的,抓阄也在他们的监督下进行。二十多个阄放在簸箩里,小李反复摇动后,放到中间的桌子上,大伙围在四周。
  高主任一声开始,大家齐伸手。性急的抓到阄就抻开看,一时间报号声此起彼伏。
  号码靠前的高兴的大声喊,号码靠后的带着懊恼。
  “高高三”挨着二爷,急得跳脚:“二大爷,您倒是快点啊,咱到底是多少号啊?”
  “大一号”嫌丈夫动作慢,一把抓过来就开撕,撕开了纸也烂了,不过号码完整,大女儿景芝高兴的大喊:“2号!”
  片刻的工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