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越边境这两年,大的战争没有,可小型的冲突没断过,伤亡和牺牲在所难免,爱民舅舅所在的部队,负责的地带,在边境冲突中,从来没吃过亏。可在平时的训练中,战士没少受罪。
第884章 牛肉绿豆丸
从开战到现在,六七年的时间,他们对前线的战况比较熟悉,现在又在谈判的关键时期,大规模的人员变动,不利于前线的稳定和安全。
舅姥爷他们家,今年可以说是三喜临门。舅姥娘现在是一颗心都在那对龙凤胎上,在她老人家的眼里,啥职务也没她的乖孙好。
舅姥爷现在有了空闲,赶紧回家去哄孩子,俩孩子爱笑,特别的招人待见。每次爷爷刚进院门,俩孩子就开始有感应,转身就往楼门口爬,嘴里还“啊啊”的喊着。时间长了,一见他俩这个动作,家里人都知道,他们俩是以这种方式迎接爷爷回家。
这俩小东西,现在可是长能耐了,这才刚半岁,就会爬了。俗话说:七坐八爬叉,九个月喊爸爸。这俩小东西五个月就会坐,六个月就会爬。
幸亏韩屯村冬天是集中供暖,客厅里的温度始终都在二十多度,地上铺着厚厚的毛毯,俩孩子现在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毛毯上爬行,高兴了还敢拽着沙发站上一会。
现在区分他们俩非常容易,喊他们的名字就可以了。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名字,听到别人喊名字,就会“啊啊”的回答。
他们俩个一天到晚的“啊啊”,别人根本弄不懂是啥意思,不过俩人乐此不疲的叫着,就是没人理会,他俩相互也能“啊啊”半天。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孩子,舅姥娘家现在,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俩小东西欢迎人的方式,看见熟悉的人,拽着你的腿就往上爬,可千万不能抱他们,谁抱谁沾光,搂着脖子照脸“吧唧”一口,先糊你一脸的口水,然后自己开心的“咯咯”大笑。
悠悠他们回家后,第二天就去了临水,把校长姥爷一家接了回来。抬头望着志高,悠悠问道:“你这是又长个了?”
志高把手放到悠悠的头顶,简单的一比划,肯定的说:“长了,你上次到我鼻子,现在就到我下巴这里。”
智莉被志高抱了起来,她也用手摸了下悠悠的头,笑呵呵的说:“悠悠姐,你才到我脖子这里。”
悠悠转头就走,不带这么打击人的,姐都一米七五的,撑死也长不到一米八。
回到家里,校长姥娘一见这俩孩子,那叫个稀罕,一手揽一个,抱着舍不得撒手。俩小家伙见有人抱他们,抱着校长姥娘就啃开了,高兴的咯咯大笑。
今年的春节,全家人早早的就回来了,爱民舅舅也赶在腊月的二十六日,回到了韩屯村。
这下俩孩子高兴了,一天到晚的缠着自己的爸爸,让他抛高高,家里一天到晚都是俩人的笑声和尖叫声。
一大家人在一块,就一个感觉开心,舅姥娘家的笑声,从早到晚就没断过,大多是俩小东西的功劳。
今年朝霞舅妈回来的早,智慧和两个保姆,还有志斌姥娘和舅姥娘俩人,在她们的操持下,孩子们齐动手,年货早早的就准备了起来。
家里现在老少34口人,除去两个小不点,最小的就是智莉了,她今年也五岁了,个子高饭量大,比她姥娘都能吃。
每到吃饭的时候,先把俩小东西喂饱,塞进婴儿车里。他俩看着一大家子人吃饭,没人和他们玩了,就开始提抗议,“啊啊”的使劲喊。直到把人喊过来,能添下带滋味的筷子头,就高兴的“咯咯”大笑。
多了他们俩,一家人多了好些乐趣。特别是大卫,有空就围着俩小的转,逗他俩玩,给他们拍录像。
提起大卫给他们拍录像,还真让人无语,这洋鬼子的兴趣可真奇特,就喜欢拍俩孩子着急的镜头,有时候他故意把孩子惹急了抓拍。
他可能是想拍俩孩子的哭的镜头,可这俩孩子皮实,咋惹都不哭。时间一长,就被舅姥娘看出了端倪,看到大卫进家,就跟防贼似的看着他。
每顿饭都得摆三桌,一天光是主食,都得四十多斤,年货是准备着吃着,其实也剩不下多少。
莹莹回去的时候,她爷爷准备和老伙计一块回京都。可老首长下了决定,今年就留在韩屯村过年。部队上专门派人看望他老人家,见了韩屯村的条件,他们总算是放心了。
村里的退伍兵,过了腊月二十,陆续开始请假回家,不过也有不走的,这些人留下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妻子怀孕的缘故。
在食堂上班的退伍兵,过年没一个请假,老首长留在这里过年,他们也决定留下来,给老首长服务,让老人过个快乐的春节。
他们说了:“老首长都留在韩屯村过年,我们在部队听首长指挥,退伍了能为首长服务,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
过了腊月二十,应全村人的要求,村里宰了一头牛,这次的牛肉没往各家分,全部用来做牛肉绿豆丸子。
去年春节,悠悠舅姥娘做的牛肉绿豆丸子,真的是太好吃了,让村里人惦记了一年。临近过春节了,大伙又想了起来,各家自己做太费工夫了,大伙提议让食堂统一加工。
由于各家预订的数量特别的大,几个村干部聚在一块,商量的结果就是村里专门宰头牛,都做成丸子,让大伙随意要。
反正牛肉绿豆丸子存放的时间长,能放一个春天,给孩子们做零食,可是不错的选择,每家都是上百斤的要。
悠悠家做牛肉绿豆丸子,所用的牛肉是自家剁的,今年村里直接用绞肉机打的牛肉,这就省了极大的工夫。
不过绿豆还是用石磨一点点的磨,四盘石磨一齐开工,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小老妈妈”现在身体好了,她还是在村食堂里上班。吃着刚出国的丸子,她感慨的说:“咱这牛肉的绿豆丸子,要是让山本看见了,一准得出高价买回去。真不知道这些外国鬼子啥毛病,只要是手工做的,都是好东西。”
山本没看见,反正大卫是从头录到结束。吃起丸子来,他还有意见:“NO!NO!太小了!太小了!”迪迪给他做了个示范,直接扔到嘴里好几个,大卫这才高兴了,大嘴叉子一张,成把的往嘴里塞,把大伙给逗得乐不可支。
第885章 好消息
牛肉绿豆丸子从开始准备到炸完,用了整整四天的时间。各家预订的丸子都拿回去,桂萍给大家来了个惊喜,她突然宣布,要和在食堂工作的退伍兵王强结婚。
王强今年二十四了,是东北的人,他来到韩屯后就在食堂里工作。说起来这也是个苦孩子,从小父母双亡,他跟着奶奶生活到十八岁,奶奶又去世了。
本来他的学习挺好,再上一年就该高中毕业了,可给奶奶办完丧事,家里仅有的积蓄也用光了,正值冬季征兵,村里人推荐他入伍参了军。
进部队后他被分到了炊事班,由于文化程度较高,经常参加各种炊事学习班,做饭的本领是练出来了。
来到韩屯后,村医院经常在食堂里订营养餐,他和桂萍的接触比较多,从各种营养餐谈起,俩人一见如故,感情火速升温,两个多月的时间,竟然发展到谈婚论嫁上来。
桂萍找到了归宿,当爹娘的是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桂萍今年二十二岁了,农村和她年龄一样大的,差不多都出嫁了,她的婚事总算是有了着落。
发愁的事,宝景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找着对象,因为他好歹不答应,现在给他提媒的也没有了。这要是桂萍结了婚,宝景的婚事更难了。
其实二爷和二娘俩人,也是瞎操心,韩屯村已婚的男人,都有人惦记,要是宝景愿意找对象,肯定还是好大闺女排着队的尽他挑。
桂萍得知爹娘的顾虑,追着哥哥问:“哥哥,你到现在了,还想瞒着啊,你要是不好意思,妹妹我替你说。”
宝景被她说的满脸通红,到底还是没好意思开口,最后还是桂萍替他说的:“爹娘,俺哥哥和四栓好了快两年了,您们咋都没看出来啊。”
“啥?桂萍你说的是真的?”二爷和二奶俩人,比听到桂萍结婚还吃惊。
四栓也就是赵萍考上省医学院后,每次放假都到村医院实习。也不光是她,“大一号”家的景云,比赵萍考上省医学院早一年,她每次放假也是在村医院里实习。
俩人接触的多了,不知不觉之间,俩人都动了心思,可碍于同是一个村的,谁也没好意思说出口。可俩人私下里,信件来往不断。
时间长了,桂萍先发现了苗头。在她的追问下,宝景虽然承认了,可他觉得俩人在一个村子,怕村里人容不下这种事情。
桂萍气得指着哥哥就骂:“你还是个男人吗,赵萍真是瞎了眼,才会看上你。你要是男人的话,就去赵萍家提亲,别让一个女孩子承担这种压力。”
宝景解释到:“咱们韩屯就三百多人,一个村子的人结婚,好说不好听,我是个男的没啥,赵萍她是个姑娘跟着丢不起这个人。”
桂萍一听就炸了:“咱们一个村子怕啥,咱两家没亲没故,又不是近亲结婚,国家的婚姻法都允许,你们俩到底怕个啥啊。”
在桂萍的推动下,俩人终于捅开了最后的窗户纸,开始谈起了恋爱,不过赵萍毕业还得两年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俩人的恋情就没对外公开。
要不是桂萍提出结婚,俩人得瞒到赵萍毕业。
二爷和二奶听了桂萍的话,见儿子也承认了,才相信这是真的。
二奶这才明白过来,介绍了这么多的对象,为啥儿子一直不同意。要说是赵萍,俩位老人一点意见也没有,就是同在一个村子,怕村里人瞎议论,好说不好听。
二爷叹了一口气:“赵萍是个好孩子,咱不能让孩子跟着受屈,既然你俩都愿意,赶紧找媒人上门提亲。”
思来想去,这媒人最后还是托到了“老骡子”那里。
“老骡子”受重托进了宝山家的门,把来意说明后,赵萍的父母俩人都不同意:“婶子,按说宝景这孩子是没说的,又是您保的媒,俺俩要是有意见,是不知道好歹。
可不瞒您说,四栓她考上的大学,俺可是听说了,她那大学毕业后,最低分配到临水地区医院上班。要真是那样,俩人长时间不在一块,以后的生活太不方便了。”
宝山的奶奶在一旁忍不住了,指点着儿子和媳妇,开口就骂上了:“你俩可真是瞎活这么多年,这都多大岁数了,还分不清轻重缓急。俩孩子经常在一块,肯定是自己看对眼了。德福这才托你大婶子过来提亲。
还最低分到临水医院上班,依我看就是能分到京都的大医院,也不如咱们村的医院好,啥医院一年能挣二十多万。
等四栓毕了业,咱哪里也不去,就回咱们村医院上班,和宝景结婚后,俩人上班和下班都能在一起。”
宝山爹娘听了这话,也高兴了:“娘,还是您老人家看的远,行,这事就听您的。
婶子,麻烦您回去告诉二爷他们,就说俩孩子的事,俺们都没意见。不过得让他们等两年,等四栓毕业后再结婚。
四栓这孩子,能考上大学太不容易了,她上学晚,为了考大学,每天都学到深夜。”
宝山奶奶对儿媳妇说:“你个糊涂蛋,还喊啥二爷,以后你们就是亲家了,该他们喊你嫂子。”
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