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看着这些孩子,俺浑身都是劲。妹妹啊,不怕你笑话,俺看咱家的孩子个个都好,那里都比别人家的强。”舅姥姥自己说着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姥姥说的就理直气壮了:“嫂子,要我说咱家的孩子就是好,相貌好,身体壮,个子高。也不光是长的好,咱孩子还聪明能干智力好,学啥啥会,干啥啥行。”
舅姥爷听了,无奈的笑着:“你俩啊,出去可不能这么说。”
舅姥姥也笑了,“可不咋的,再丑的孩子在自己大人的眼里都是宝。老话都说孩子就是自己的好,这都成笑话啦。”
悠悠听见来了精神,缠着舅姥姥。“舅姥姥,啥笑话啊,您给悠悠讲讲吧。”
“好,讲给你听听。也不知是哪个村里的事,说的是有个老头去赶集,给自己的孙子买了个烧饼,有事回不去了,就托了个熟人给带到学校里交给孙子。
那人问他:‘你孙子是谁啊,我也不认识。’他显摆的回答:‘那还不好认,给学校里长得最好的孩子就行。’
结果,捎东西的人进了学校,把里面的孩子看了一遍,结果发现都没自己的孙子长的好,就把烧饼给自家的孙子吃了。
买烧饼的人回了家,一问自己的孙子没吃上烧饼,就去找捎东西的人了。‘你把烧饼捎那去了,俺孙子说没见着。’
那人回答:‘不是你说的给长的最好的吗,我看了一遍,学校里就俺孙子最好看,就把烧饼给俺孙子了。’买烧饼的听了,羞红了脸,扭头回去了。”
舅姥姥刚讲完,舅姥爷就接上了。“还知道讲究别人,您俩刚才是咋说的。不过,听了你俩的话这心里啊还真得劲。”说完自己也笑上了。
悠悠跟着姥姥和姥爷回家时,路过自家的宅基,附近的老人都在这里乘凉,年轻人继续摸知了猴去了。
他们看见悠悠的姥姥和姥爷,都热情的打招呼让座,三人就留了下来,和大家一起闲聊。
大家七嘴八舌的问这问那,都感谢姥姥给大伙找了个来钱道,各自报着自家卖知了猴得了多少钱,满足的不行。悠悠听着,光是五十多块的就好几家,比喂头猪卖的钱都多。
有人提起来年后的毛地梨子,大家又报起来自家得了多少钱,那家都有几十块钱,新一轮的感激话又开始了。
悠悠就奇怪了,不是说财不露白吗,村里人也忒实在了吧,满大街的吆喝自家的家底。
特别是二奶奶和她的大闺女桂莲,拉着姥姥说不完的话。悠悠听了好一会,才算弄明白。
原来,桂莲一家已经把户口落在了韩屯,并说好了一年给她婆婆十块钱的养老钱。十块钱猛一听不算多,可在她婆家村子里,一个工值还真是八分钱,十块钱是一个男劳力小半年的收入。
这老太婆可真够狠的,连她们住的房子也要了回去,说是给三儿子娶媳妇。不过,就是这样,二奶奶和她闺女还是挺庆幸,总算从那老太婆手里出来了,以后不用再受气了。
二奶奶这大女婿是个老实人,还肯出力,也不怕吃苦。这半个月的时间,晚睡早起的摸知了猴,两口子就卖了五十多块钱。
说道这里,桂莲兴奋地说:“俺两口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本来还怕出来吃不上饭,这下不怕了,后天俺就赶集买粮食去。”
悠悠算了一下,现在小麦三毛一二一斤,高粱和大豆两毛一二,五十多元钱能买一百斤小麦和一百斤杂粮,够一家三口吃仨月的。到了八月底,秋粮就该下来了。
姥姥对她说:“大姑,你先别忙着买粮食,二奶奶家的粮食先吃着。买几只山羊喂着吧,咱村里的草多树多,冬天也不怕没东西喂。”
“是啊,桂莲姑,现在买羊上算,买带羔的,八月底就产羔了,能回一半的本。”
“买五六只带羔的,一个母羊留一个羊羔,就十多只了。咱村里谁家没十来只羊啊,一年光是卖寒羊羔也能得百十块钱。”
人们纷纷给她出着主意,接着谈论起买羊来。堤里的村庄人均耕地少,又是沙土地,粮食产量低,饲草也少。夏天还好说,冬天就没东西喂了。
所以,一家也就能喂两三只母羊。春天,留下个花纹好的母羊羔。老羊怀羔三月后就买,为的是好出手,这时候一只母羊也就是七到十元的价格。
第128章 捂酱豆
二奶奶也对闺女说:“桂莲,你听到了吧,回去和留根你俩个合计下,还是先买几只羊吧。咱家原先过日子就没个算计,光顾着吃了,越过越穷。今年听了悠悠姥姥的话,抓了四头猪秧子,等秋后卖了也能起房子了。”
大家又把话题转到二奶奶家的房子上,宝景年龄小没力气,二爷年纪大了身体还不壮实,光垫宅基就得比别人多花不少钱。
二奶奶欣慰的说:“大家都知道,俺家卖毛地梨子就得了一百多,这回卖知了猴又得了七十多。等卖了猪俺就找人垫宅子,盖不了混砖(全部是砖墙)的俺盖半砖的。”
大伙听了就说:“二奶奶,您家只要有盖房子的钱就行,俺们帮不了钱场能帮人场。秋后就帮着您家垫宅子,不用您家管饭。”
“那可不行,俺不能坏了村里的规矩,帮忙就得管饭。”悠悠听了,才知道村里还有这规矩,想想自家垫宅基时,村里人可是没人留下吃饭。虽说是和垫街道合在一起,但也是大家的情谊。
不用出去卖知了猴了,悠悠早上睡到自然醒。等她揉着眼睛出来的时候,都早上七点多了。爸爸和昊昊骑着自行车,带着两大捆的苜蓿草已经回来了。
姥姥端着个簸箕,坐在院子里挑黄豆,旁边放着个大盆,里面用水泡着一些豆子。悠悠看了奇怪:“姥姥,您泡这么多豆子干啥啊?”
“入伏了,头伏里捂酱豆。今年得多捂点,去年捂了二十斤豆子的,都没吃到过年。昊昊,记着给姥姥拽些苘(qing,又称苘麻,麻的一种)叶回来。”姥姥嘱咐昊昊。
“知道了姥姥,我上午就给您拽去。”
吃了早饭,妈妈就拿着锄头上工去了。学校放假,妈妈不是轻松了,反而更累了。悠悠不像让妈妈去,“妈,您别去了,在家教我画画吧,地里热死了。”
妈妈坚决的说:“不行,村里人都看着那,我不能让你舅姥爷为难。”
“咱不要工分还不行吗,不就是交缺粮款吗,咱家又不缺这俩钱,咱可以交钱啊。”悠悠给妈妈出主意。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给你说也不懂,等妈妈有空了再教你。”妈妈说完就赶紧走了。悠悠还再那小声的嘟囔:“我这不是心疼你吗,不领情算了。”
志高和志亮骑着自行车来喊昊昊,大家一起去河滩割草。悠悠坐着昊昊的车子,也跟着去了。
半个多月没来,河滩大变样。生产堤上插满了簸箕柳,刚长出的新芽才十多公分,绿油油的一片,遮住了原来的野草。
靠近河岸的地方,由于河水的冲击,基本上长不住草,只有一些根系发达的荫柳橔,现在全部插上了簸箕柳。岸边土地湿润,新发的嫩枝条,得有二十多公分高了。
割过一茬的苜蓿草新发的茎秆也有二十多公分了,整齐的像一张巨大的绿毯,让人看着非常的舒心。
放假了,孩子们都到河滩来割草,人比原来多了好多。孩子们大部分都聚集在靠近石庙的地方,他们村里没组织劳力统一收割。一些没割过的苜蓿,长到了六七十公分高,已经开始结籽了,一会就能割一大捆。
河滩上连颗树都没有,太阳又毒,一动就是一身汗,把衣服都湿透了。孩子们也顾不上玩了,抓紧时间割草,装满粪箕子(背草的工具)就赶紧往回走。
昊昊的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大捆苜蓿,悠悠不坐他的车子了,跟着桂萍她们走着回家。
路上,大家向悠悠打听城里的事情,汽车多大,走的多块。城里的楼有多高,路有多平,问什么的都有。
悠悠尽可能的给大家讲解。心想亏得自己有两世的经历,要是真的是五岁,还真回答不上来。
过了生产堤,路旁栽着柳树。孩子们放下背着的草,开始歇着,一会儿就玩了起来。
男孩子聚在一起打扑克牌,三个一堆四个一伙。手里的扑克破的快烂了,有的还不是相同的款式,一看就是几副牌凑的,却被他们宝贝似的用着。洗牌的时候还相互嘱咐:“慢点,别弄坏了。”输赢竟然是杏核,男孩子的口袋里都装着一把。
女孩子围在一起抓石子,也有翻绳玩的。看到她们的头发,被汗水湿的都成缕了,贴在了眉头上。悠悠拿出一板长条的发夹,一人给了两个。让她们把头发夹在头顶上,看着顿时清爽了不少。
亮晶晶的有机玻璃的发卡,让她们高兴的爱不释手。相互观看着,比较着,有说这样带好看的,还有说那样带好看的,叽叽喳喳的真热闹。
景云和桂萍到底大了,拉着悠悠问多少钱一个,让大家给悠悠钱。她们虽然没见过,但猜着一定很贵,毕竟她们见过有机玻璃的扣子,一个都卖两三毛钱,一个扣子才多大点。
悠悠忙说:“不要钱,我在城里买了送给你们的,咱这里没有,俺家也不卖。”大家听了,都高兴的拉着悠悠。“悠悠,你真好,进城还给俺们捎东西。”
景云心细:“悠悠,这得好几毛一个吧?”
“我也不知道,我看着好看就让姥姥给买了。”悠悠故意不告诉她们,免得知道了心里有负担。看着她们欣喜的样子,悠悠也感到高兴。
桂萍嘱咐她:“悠悠,往后别乱花钱了,你家盖房子得用好多的钱,得慢慢的攒着。你姥姥疼你,你也得懂事点。”
“知道了,我以后不乱要东西了。”悠悠心想,年龄小了也不好,谁都想管着自己。
四栓过来找悠悠,“悠悠,你看我写的名字对不?”悠悠一看,地上工工整整的写着她的名字,看来练了好多遍了。
“对,你写的真好。”听了悠悠的夸奖,四栓还红了脸。
桂萍也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悠悠,我也会写名字了,你看看。”悠悠一看,果然写对了。想到她说的“都怨俺爹,给俺起这么个难写的名字”,不由的笑出了声。
第129章 小老师
四栓拉着悠悠:“悠悠,你再教俺几个字吧。”桂萍她们也围了过来。
“好,上课。”悠悠拿了个小木棍,在地上写了“人、口、手”三个字。简单易学,非常好记。一会的功夫,大家不仅记住了,还会写了。
桂萍又开始犯二:“这字好认还好写,俺爹给俺起的那是啥名啊。”没把悠悠给笑死。
悠悠忍不住给她们讲了个笑话:以前,有个财主,请了一位老师教儿子识字。第一天老师教写“一”字,财主的儿子很快学会了,并且记住了“一”字就是“一横”。
第二天老师教写“二”字,财主的儿子又很快就学会了,并且记住了“二”字就是”两横”。
第三天老师教写“三”字,财主的儿子也很快学会了,并且记住了“三”字就是“三横”。财主的儿子马上请父亲辞退老师,说他已经学会写字了。
过了几天,财主要请一位姓万的朋友到家里做客,让儿子写请帖。孩子在书房里待了一天还没出来。财主问儿子:“你写好了吗?”
儿子叹了口气说:“这万字也太难写,我写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