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书]富一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静,都安静点!”姚书记把旧喇叭都翻出来了,中气十足喊道:“先听我说几句!”
  大家伙儿渐安静下来。
  “今晚咱们开大会!现在先散开,晚上等我开喇叭通知,全都来,我有重要事商量!”
  “是啥重要事?”有人按捺不住的先问。
  “先不说,都散了,先散了!”姚书记红光满面的补充:“对你们来说肯定是好事儿!”
  大家伙儿一听,都来了精神,忙各自回家烧晚饭,既然是好事,那可得赶早了来!
  傍晚六点刚过,陆陆续续有村民肩扛长条凳,拖家带口的来生产大院。
  这个点,村委会的几个委员也在忙活,妇女主任劳大姐负责安排这次大会的场地布置,她从小学借了几组桌凳,坐南朝北拼凑成一长排,刷搪瓷缸泡茶,依次序摆上桌。
  最中间的位置肯定是留给姚书记,至于姚书记的左右……
  劳大姐拿不准主意,偷偷问姚书记。
  “那还用说?年娃子呢,你看到没?喊他过来,坐我右边。”姚书记想也不想就道。
  听他这么说,劳大姐偷偷瞧眼王福堂,村里的二把手,这会儿已经拉长了脸。
  当然,此时姚祺年还不知道村委会的那些烂七八糟事,姚书记让他坐他就坐。
  到七点,村里人差不多全都到齐,大家伙儿或坐或站围成三面,把姚书记等人包绕在正中间。
  大宝二宝小宝被宋明好带着,挤坐在人群里,正好跟姚祺年坐正对面。
  贡付姐带着七斤和六斤挨着宋明好坐,五个奶娃站在一块,叽叽喳喳说不停。
  小宝可激动了,两眼叽里咕噜看,短胳膊努力往前伸,指着姚祺年,对身旁的六斤道:“那是我爸爸!”
  作者有话要说:  年娃子:小傻狗,老子厉害不?
  小宝:腻害腻害!


第56章 
  “我也有爸爸!”七斤左看右看,没见着姚祺田人影,有些急了,使劲晃贡付姐大腿:“我爸咋不坐在上面?像小叔那样,小叔都坐上面了!”
  贡付姐被他吵的脑仁疼,没好气的给他一巴掌:“是你小叔有本事,你爸又没那本事,上哪能坐上去!”
  挨了打,七斤瘪瘪嘴,大眼里包着泪,哼了声扭开身子,眼睛却还在人群里找他爸。
  宋明好一旁听得清楚,尽管她不喜欢贡付姐这种教育奶娃的方式,但也没资格管,只能摸摸七斤脑袋,让他带弟弟们去玩。
  生产大院里闹哄哄的,姚书记扯嗓门喊了几声没用,又狠狠拍桌:“安静!安静!先听我说!”
  大家伙儿渐消停下来。
  姚书记环视一周,清了清嗓子道:“这次喊大家伙过来,是商量入股五金厂的事。”
  本来姚书记没打算让村民都入股,但姚祺年建议他这么做,让全村都参与进去,只有利益相关,才能齐心协力。
  “啥叫入股呐?”问话的是村里的侯老三,大字不识几个,只会埋头干庄稼,哪能懂这些新鲜词。
  不止侯老三,大部分村民都不懂。
  “是屁股的股?”
  “这股咋入呐?”
  “咋入?当然从屁眼入!”
  此话一出,众人哄笑起来。
  姚书记被这帮人整得没脾气,敲敲桌道:“你瞅瞅你们都像啥样!别人盖大平房,买大彩电,你们可倒好,还在吃糠喝稀,你们不嫌丢人呐!”
  大家伙儿都止了笑,没再吱声。
  “我把丑话撂前头,想好好干的,留下来,年娃子领着咱们一块干!”说到激动处,姚书记腾地站起来,神色严肃:“做梦天上掉馅饼的,都趁早滚蛋!”
  他话音落下,谁也没滚。
  姚祺年咳了声,低声道:“叔,差不多行了,别激太过。”
  姚书记掸掸衣裳上不存在的灰,重新坐下:“年娃子,还是你来跟他们说说啥叫入股。”
  其实姚书记也是一知半解,尽管姚祺年跟他提过啥意思。
  考虑到大家伙儿文化程度都不高,姚祺年打了个简单的比方:“现在有头待卖母羊,你买不起,我也买不起,不要紧,咱们可以一块买。”
  “这头母羊值两百块,算作一百股,那么一股就是两块。你出二十块,买十股,我出三十块,买十五股,他出五十块,买二十五股……以此类推,以后不论从这头母羊身上产下羊毛羊羔还是羊奶,都有你的份,买十股,分十股,买二十股,分二十股。”
  说白了,这就是股份有限制。
  “万一这头母羊死了,咋整?”
  姚祺年道:“想生羊羔,产羊奶,就必须承担风险,死了这笔钱就打水漂。”
  大家伙儿都沉默下来。
  姚书记道:“愿不愿意入股,随你们,我把话说前头,只有这一次机会,以后到了手的股只能转,概不再售。”
  权衡利弊之后,生产大院里一阵哐哐啷啷响,有村民不愿意冒风险,扛长条凳离开。
  三十三户村民里,留下二十二户。
  初步估算,五金厂大到机器模具,小到零件,保守估计要二十万,姚祺年出六万,买三十股,剩下的则由村里二十二户村民随意买。
  也有人疑惑:“你说二十万就二十万,咱们咋相信呐?!”
  “就是,咱们买归买,起码得知道钱都花到了哪!”
  姚书记愣了下,迟疑的朝姚祺年看。
  姚祺年递给他们放心的眼神:“买了股之后,五金厂就有你们的份,花多少钱,钱花到哪儿,肯定账公布出来。”
  听他这么说,大家伙儿又放心下来,各自回家商议。
  按前面说的,既然有利,就必然有风险,庄稼人祖祖辈辈靠种地过日子,手里存的钱本就不多,还要留足娶媳妇盖房钱,衡量一番后,胆子大的就买个七八千,胆子小的就一两千。
  姚祺田跟贡付姐也在商量着,到底买多少。
  “咱们手里有多少钱?”
  家里钱都是贡付姐在管,姚祺田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很少过问。
  “还有五千多吧。”贡付姐犹豫了下,还是跟她男人道:“我小弟盖房娶媳妇,我娘从我这拿了两千……”
  闻言,姚祺田皱眉道:“两千块可不是个小数目,你咋不跟我商量下啊。”
  “只是借去使使,又不是不还了。”贡付姐还挺不高兴,她男人是个抠门的,刚结婚那会儿她就发现了,因为怕送礼,很少往她娘家去。
  “钱都让你娘家兄弟占上了,咱们现在还用什么?!”姚祺田气哼哼的,实在看不上几个小舅子,好吃懒做不说,还总想着天上掉馅饼。
  其实贡付姐也有点后悔借钱,就是她亲老娘开了口,如果不借,她老娘肯定也不高兴。
  “那现在咋办?”贡付姐戳戳她男人,迟疑道:“要不你管年娃子先借点儿?他手里肯定有钱。”
  “有钱也是他的,又不是咱的。”姚祺田张不开嘴:“我不去借。”
  “借他点钱怎么了?你忘了,年娃子刚倒腾电视机那会儿,咱们还借他两千块呢!”这事贡付姐记得清楚,继续撺掇她男人:“你去试试,能多借就多借点儿,五金厂的股咱们得多买,你看着吧,指定稳赚不赔!”
  姚祺田迟迟疑疑:“这你都知道?”
  贡付姐白他眼:“年娃子能不能耐,你还不清楚?一块从倒腾粮食开始的,人家现在兜里有多少钱?你有多少?!”
  瞧这话说的,姚祺田可不高兴了,嘟囔道:“我没能耐,你也给我生了两个娃。”
  贡付姐蓦地愣住,反应过来后,气得锤她傻男人:“瞎说啥呢,就年娃子那样,我还看他奸呢!”
  得,这叔嫂两,你嫌她奸,她嫌你奸,反正是互看不顺眼。
  在贡付姐的再三催促下,没办法,姚祺田只能去县城管他兄弟先借点。
  没想到过程异常顺利,在听出姚祺田话里意思之后,姚祺年二话不说就借了他一万块。
  “大哥,这些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弄点。”姚祺年到现在还记着当初他借钱的情分。
  姚祺田直摆手:“够了够了,我是想这钱买五金厂的股。”
  顿了顿,他又问:“年娃子,你看我买多少合适?”
  眼下姚祺年也不敢保证什么,只是道:“胆子放大点儿,看好它就多买!”
  姚祺田嘿嘿笑,信他这话!
  赶着晌午,宋明好留他:“大哥,吃过饭再走,上回大嫂让我帮她买羊绒线,你正好给她带回去。”
  姚祺田也没客气,就在县城吃了顿晌饭。
  正好是周末,姚祺芳也过来了,自从上了高二,小姑娘身体跟抽条似的,纤细修长,前后不过半年时间,就长成了大姑娘。
  以前在乡下,小姑娘模样长得俊,但成天打猪草干农活,皮肤晒得黝黑粗糙,再俊的小姑娘搁人堆里都不显眼,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些,小姑娘一门心思扑在念书上,皮肤自然就养白了,水灵灵的招人眼。
  就是这水灵灵的姑娘今天不大高兴。
  姚祺年瞧了出来,吃饭的时候问她:“怎么了大妹子?脸本来就长,再这么一拉,快跟老驴脸差不多了。”
  他话音才落,趴在小板凳上扒饭的小宝就道:“爸爸,啥叫老驴脸?”
  姚祺年丢块骨头给他:“吃你的饭,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
  小宝乖乖哦了声,张开老虎嘴,费劲的往嘴里送汤匙。
  “芳芳,是不是学校有人欺负你呐?”姚祺田只能想到这个。
  姚祺芳点点头,委屈道:“是给人欺负了。”
  那还得了!
  姚祺年不淡定了,啪把筷子拍碗上:“谁欺负的?”
  当她两个哥是死人啊!
  “你让芳芳好好说。”宋明好白姚祺年一眼:“先听听怎么回事。”
  还能怎么回事,班上有个二流子总欺负她,上课踢她凳子,扯她小辫,还打烂了她的暖瓶瓶胆!
  姚祺芳开了话匣子,把这些事都说给她哥嫂听。
  姚祺田眉头拧成疙瘩,气道:“芳芳,他家住哪儿?乡下还是城里?我找他爹妈去!”
  姚祺年没吱声,心里默默的想:踢板凳,扯小辫,打烂瓶胆,这不是跟他招惹宋小好那些烂招数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宋明好也没吱声,因为她也想到了动不动要跳臭水沟自杀的姚祺年。
  当然,姚祺芳除了个子高点儿,其实还是小孩心性,当然想不到这些,跟她缺根筋的大哥一样,都以为人家在欺负她。
  “咱先别急着抄家伙杀到人家家门口。”姚祺年对他大哥道:“我明天去芳芳学校看看,搞不好是误会。”
  作者有话要说:  小妹夫:大舅哥别多想,我呢,就是看你妹长得太俊!


第57章 
  县立高中在泾河岸边,临山而建,校园不大,仅一长排教学楼容纳三个年级的学生,靠南墙根是片菜地,北墙是食堂,紧挨着食堂的就是宿舍,住的大多是农民子弟。
  赶着下课,城里的走读生们三三两两结伴出校门,踩着石板斜坡路往家走,一路说说笑笑。
  住校的农民子弟这个时候就蜂拥去了食堂。
  其实食堂就是两间不足四十平米的小瓦房,根本容纳不下多少人,早就饥肠辘辘的学生们会在早上去班级前带好饭盆,只等下课铃响,立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食堂跑,去迟了只能打到剩菜汤子剩馍馍头。
  在这点上,男同学无疑占优势,无论是体力还是速度,女同学都争不过他们,所以会来事儿的女同学都会央男同学顺带帮她们打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