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穿今]网红每天都遇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那么晚回来,室友姚甜甜着实担心了一把,见她没事才放下心来,趴在床上安安静静地刷新官网,忽然冒出一声尖叫,“晚晚,总决赛名单出来一半了!”

    “结果怎么样?”林声晚对完答案,在椅子上转身望去。

    “我进啦!”姚甜甜第一反应戳进婴宁组,捂着眼睛偷偷透过眼缝一看,从床上一跃而下,蹦蹦跳跳,“我进啦我进啦我进啦。”

    “恭喜你了,”林声晚收好作业,坐到床边,点开小倩组,姚甜甜凑过来,脸上还洋溢着大大的笑容,指向屏幕,“你也在,看!”

    林声晚松了口气,就算她再有自信,也难免惴惴不安,直到屏幕上白底黑字写着她的名字,才勾起一丝微笑。

    名单出来后,官网也及时更新所有选手三轮复赛的比赛视频,林声晚在小倩组试妆照、台词比拼、试戏皆是第一,被誉为聂小倩最强竞争者,带来了其他小倩选手和她们粉丝的不安,因为实力对比太过悬殊,无法拿来做文章,他们开始另辟蹊径,指说“林声晚的气质太像倩女幽魂的扮演者,没有创新”,反倒让聂小倩原著粉和倩女幽魂的粉丝们惊喜不已,“不要搞什么不伦不类的创新,就这样挺好的。”

    而作为最被看好的小倩人选,林声晚也在此时正式进入华梦影视公司的视线。

    帝都一家高级餐厅包厢内,《聊斋》制作人和导演们气氛炒得正热,这是一场公司内部的聚会,本该没有其他闲杂人等,但制作人傅修齐也就是华梦影视公司总裁亲弟弟带来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姑娘,据说在米国留学时认识的,想进娱乐圈试试。

    “陈娣,给各位导演倒酒,以后就要请他们多多关照了,”他身穿西装,长相斯文,带着副平光眼镜,略遮一遮桃花眼,身边姑娘大大方方地站起身来,贴身的旗袍勾勒出身体前凸|后翘线条,她弯腰斟酒,胸前尺码过人,几位导演私下对个眼神,明白她不是正经的女朋友。

    给导演们倒上酒,傅修齐说明这次聚餐的来意,是为了将自己的“小女友”塞进聊斋剧组,带着点商量的语气,“那个……聂小倩不是挺好的?这个怎么样。”

    面对这种后台强硬不懂规矩的人,几位导演脸色都不大好看,总导演严毅还当是什么剧组剧务的正经事,没想到竟是开后门,张口就要主演聂小倩,可把他给气乐了,他在圈子里地位高,不愁没片拍,他可以不买账,当下就皮笑肉不笑地说,“聂小倩啊,挺好,挺好,小姑娘可真有眼光啊。”

    傅修齐低头讪讪一笑,做出十足十羞愧的模样,“喝酒,喝酒!”

    没等酒宴结束,严毅抽空到卫生间给总经理本人打电话,说这部剧是没法拍了,整个选角流程都是光明正大的,哪怕私底下有些小交易,也就在背地里做些小动作,像是化妆、打光、剪辑随便挑一样出来,便能把一个小美女整丑整黑了,但这小动作能放到台面上来吗?如果制片人仗着自己家公司硬要往里塞人,他严毅第一个走,道理还站在他这边。

    公司草创,忙得焦头烂额的总经理一听这事连忙安抚,随后直接把酒宴上的自家弟弟叫到家里来臭骂一顿,《聊斋》是他们公司打响名气的重要底牌,如果真把背后潜规则撕开,把人家导演给挤兑走人,这公司开了也白开。

    “说起来,”搅局的人走后,几名导演终于可以就《聊斋》这部剧本身交流一番,“这聂小倩,四个赛区的十二个人选,你说句心里话,有底了没?”

    “我比较看好华东的潘冷之,小姑娘有灵气,”承包聂小倩的导演方逸踌蹰着说,“华南林声晚也不错,年龄有些小,而且气质太像王姐,你知道,我不怎么想重复别人的套路。”

    “现在说这些还早,”另一位导演夹了一筷子鱼肉插话道,“不过你的眼力是真的好,潘冷之的确灵气十足,林声晚也不遑多让,但是我觉得林声晚的可塑性比较强,你看她试妆照和视频,是个演技苗子,潘冷之呢,总觉得她是在演自己,这次恰好碰上气质定位差不多的角色,下一个呢?说不好。”

    “再看看吧,”总导演严毅叹了口气,“主演我们尽量都保住,副演和配角估计得塞人,这二少粗看不懂规矩,其实有心计得很,他一张口要聂小倩,被我们拒绝,再挑个其它角色,就比一开始要副演简单。”

    导演们一咂摸,还真是这个理,好在聊斋里女角色够多,只有主演不失色,配角们当个花瓶摆着,也能接受。

    而另一边,被自家哥哥训了一顿,傅修齐回到自己的别墅,陈娣早脱光了在床上等他,而傅修齐却丝毫不解风情,他点上一支烟,靠着卧室门框,吐出一个烟圈,似笑非笑,“怎么,你还真想要小倩呐?”

    “我想要最好的,”陈娣爬到他脚边,抱着大腿往上攀,柔声道,“傅先生。”

    “得了,”傅修齐拍拍她的脸蛋,拦腰抱着往床上扔,一语双关,“那让你哥哥我试试。”

    林声晚浑然不觉鸭子还没熟就快飞了,第二天早上,在前台拿到剧组提前预定的、通往帝都的机票,她松了口气,有这张机票,原主的心愿几乎实现了一半,她拖着行李箱,坐上前往小镇的大巴。

    今天是周六,学校不上课,林声晚联系电信的人来拉网线,因为隔壁叶如早早联网,所以没费多少功夫,她的笔记本便能在家里登上网络。

    她之前询问过cos圈里人陶浅,推荐几个流量大的网站大多是贴吧、海角论坛、豆瓣小组、a站弹幕网等,她一个一个点开进去,唇角慢慢挂上笑意。以“声声慢”为名,在豆瓣、海角和a站注册账号,只是三个网站风格不同,她要怎么建立自己的口碑和名气,还需要仔细思考一下。

    在这期间,林声晚提着行李箱敲开邻居家的门,叶如穿着一身淡蓝色格子家居服,将她迎进门,林声晚注意到书桌上花花绿绿的封面,略提了句,“你在看什么呢?”

    叶如眼睛转啊转,心虚地往后退一小步,才推给她,“你没看过吧,这是言情小说。”

    林声晚瞄了一眼封面,“《挽青丝》?好奇怪的名字。”

    “你看吗?特别好看,我还有其它的,步步惊心、独步天下、凤囚凰……”叶如如数家珍。

    林声晚好奇地翻开书页,一页一页看下去,她对感情纠葛不感兴趣,所看出来的是小女生对古代的向往,和对那时候男人的幻想,这倒是一个可以借题发挥的地方。

    和叶如说了一声,她借这本书回到自己家,花了一个多时辰将它翻看完毕,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她在大庆朝所见所闻所获得所体验的一切,便是能让她脱颖而出的特色。

    豆瓣讲究文艺,海角包容万象,a站影音互动,她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目光落在那架古筝上,眼睛一亮,有乐器,她完全可以唱歌啊。

    古代诗词中的诗词,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歌词,有词必定有曲,词牌名其实是曲的名,她所在的大庆朝对应历史书上的盛唐,菩萨蛮、渔歌子这些诗词,以往都是可以唱出来的,她查看现在的乐坛情况,有许多歌曲从海外传来,华国曲风的歌寥寥无几,倒是一位知名台湾歌手提出“华国风”的演唱类型,大受好评,有前人开路,林声晚多了几分自信。

    不止是歌,还有舞,后宫之中,因皇帝爱好,大多妃嫔都能歌善舞,有几位舞者正是跳舞时引得皇帝注意被封美人,这些类似《霓裳羽衣舞》、《兰陵王入阵曲》的宫廷舞太过复杂,传承断绝,现在的古典舞,其实是戏曲动作和民间舞的集合。

    还有太多太多,小到一根发簪,大到宫廷规矩,华国人热爱传统,为自己五千年的文化而感到骄傲,而她,可是真真切切地在古代生活过。

    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她懂,而且没有专业的录音设备,歌唱的质量无法满足她的要求。林声晚先去楼下卖电脑设备的店里买一个简陋的麦克风,又去百货市场选几个漂亮的面具,联系陶浅订制一套舞裙。

    接着,她在海角杂谈和豆瓣日志,以自己为原型,虚构出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女孩,从她进宫开始讲起,以第一人称记录那段曾经的时光。

    [……不仅如此,母亲教导我们,簇新的衣裳是务必不能穿出去见客的,所以宴席一开,光看衣着便能区分哪家是世家,哪家是新贵,新贵爱风潮,重流行,世家喜好衣料,若是得到一两匹贡品赏赐,那非得在库房里存上一年两载,方能拿出来制衣……]

    主楼刚在海角论坛发送出去,便有好几人在楼下留言。

    [说得跟真的一样,我都快信了。]

    [我看《红楼梦》的时候还在想,林黛玉见贾母,看到厅上姑娘们穿着旧衣,原来是这样。]

    [继续继续不要停。]

    [敢问楼主,唐朝都是越胖越美吗?]

    林声晚看到最后一条回复道,[不是的,女孩们爱打马球,所以比较喜欢健康的身体,丰腴一点好看,不能太胖。]

    [皇帝是怎么选妃的,可以透露一下吗?]

    [功臣勋贵外戚。]她回复,[也有皇帝看上的民间女子,多为貌美者。]

    不停有人问问题,林声晚无法一一回复,只得在楼里留言,[大家提出的问题,我都会慢慢讲到,不要急。]

    一时间,这个帖子盖起了近百栋楼——不管什么人,对富贵人家的生活总存有一份好奇,而古代富贵人家的生活?那更好奇了!前几年北纬周公子大战易烨卿透露出的“上流社会”让天涯群众们看得实在不过瘾,林声晚所说的如同古代版上流社会一般,大家想知道她们是如何社交、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家具、说什么话。当然,他们不会以为楼主真从古代穿越过来,这位“声声慢”mm,想来应该是某历史系专门研究唐史的学生,只是她的话太肯定太有代入感,让人不知不觉忽略这个问题。

    忙到晚上,林声晚连“唐朝女孩的穿衣打扮”都没说完,期间不停被人打断,还好有个[只看主楼]按钮,不然她恐怕连自己的楼也找不到,直到杨婶来做饭,她才疲惫地揉揉自己的眼睛,和网友们说再见。

    然而离开电脑的她没想到,这个帖子火得出人意料,一夜之间出现好几个相似的联动贴《生活在宋朝的体验》、《我在秦朝是怎么生存的》……,可惜这些帖子差不多照搬网上的文献,丝毫没有声声慢身如其境的体验,反过来倒为《唐朝》帖子增加热度,其中就有李时,他是一名历史系学生,本科学的西方历史,但对华国特别是盛唐的历史十分感兴趣,无所事事时也会逛一逛海角论坛,看到这个热帖标题,他来了兴趣。

    这位楼主所说的许多细节没有出现在史书上,但按照他所学过的历史稍微脑补一下,就会发现楼主说的基本上有所根据,她随口说了句邢窑瓷器的花瓶名字,尽管没在网上找到,李时却在图书馆里寻找西安附近地方志时留意过,有一个小村建造邢窑,出产的正是类似的花瓶模样。这本地方志只在他们学校图书馆有,凭借书证登记后才能借走,他看到这条线索猛地回想起来,在线询问图书管理员关于这本书的订阅记录——最近三年,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