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元说的当然和沈梦一致,还不忘恭喜大勇。
转天他们去工地那边,发现进度真的是快了不少。
已经在挖地基了。
这回沈梦和苏元带了烟过来。
烟票是沈梦和沈爹要的,借口是陆哥帮了苏元几回忙,想要感谢人家,给买两盒烟。
沈爹之前不抽烟,现在好像会抽了,但是在家也不抽的,烟瘾不大。
所以他烟票一般是用不了的,但也留不住,这次还挺幸运,居然没被要走,沈梦就毫不犹豫的给征用了。
苏元给每位师傅都发了根烟,喊大家伙都歇歇。
剩下的整盒烟就给了包工头王大哥。
“九月之前就能垒砖了,到那时候就快了,一天起多高。”王大哥比划了下,工期进度不慢,他心情也不错,又说,“现在弄的地基最是重要的,有的人家嫌麻烦不好好整地基,那房子用不了多少年,它就会歪了倒了,反正住不长。”
沈梦虽然没盖过房子,但是也知道地基的重要性,对王大哥的话也是非常赞同的。
苏元就更会说了,“王大哥你是行家,你怎么说我怎么听。”
被怕彩虹屁,王大哥心情不错,“你们有没有讲究,就是上梁啥的?”
现在是新社会了,不让讲究了,可是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很多人还是愿意信一信的,不过挑日子更多的是为了个好兆头。
苏元和沈梦对视一眼,都摇头,“没有,没有,您尽量按照工期来,不用等日子。”
苏元和沈梦都一个意思,又不是自己住的,没那么多讲究。
王大哥心里很是松口气,两处房子又是厢房又是门房的,都赶上盖四个房子了。
工程量大,又怕下雪早,他想着早点盖完省心,如果为了吉日空等,他也是有些犹豫的。
工地这样也看不出来啥,苏元和沈梦也没待太久,感觉像监工不信任人家似的。
请王大哥吃饭,可还是被拒绝了。
半路上,两人商量下次要不在家蒸两锅包子给带来。
“咱们去找陆哥啊。”苏元提议。
沈梦当然不反对,反正回家也没啥事。“他能在家么?”
这个苏元也不敢肯定,“就去看看。”
结果这次好运没在他们这边,陆哥家里铁将军把门呢。
苏元又带着沈梦去找陆哥的朋友,就是那个和他一起做租书生意的。
让他帮忙传个口信,等陆哥回来让找他一趟。
等出来,沈梦脸色有些阴沉,“你这回自己去的?”
要不然用传啥信,这人不也知道么。
苏元嘿嘿傻笑,不敢辩解。
“说话,为啥自己去?”她生气啦。
“就是他突然有点事,我寻思着又不是龙潭虎穴,我自己也没啥。底下的大叔大婶可热情了,我给饭钱都不要。”苏元一边解释一边努力看沈梦脸色。
沈梦拍了他一下,“下不为例!”
苏元声音也透着高兴,“我保证,咱们马上开学了,我不下去了。”
“我给你讲讲啊,这次我去的地方是蔡家沟,蔡家沟后面有座山,我带回来的蘑菇干都是婶子们在山上采的。她们还说山里不少果树呢,可是村里人没人伺候都荒了。”苏元为了让沈梦高兴,知道她爱听这个。
“骗人,果树怎么荒,又不是稻子。”苏元有些不理解。
“这果树想要结果子也得好好伺候。”至于咋伺候苏元也说不上来。
沈梦也不刨根问底,“你继续说。”
“不过秋天这些树还是能挂果的,人们不摘完就让家雀给嚯嚯了,婶子说好多果子味道都变了,会很酸,所以人们也不咋爱吃。吃酸的开胃啊。”苏元最后神转折一句给沈梦逗得前仰后合的。
原来不愿意摘果子的最终原因净是这个啊。
还别说,真有可能。
“你这次就跑这么一个村子啊?”上次还四个呢。
“旁边两个村子也去看了。我还听说离他们不远的村子有个乞丐村,一个村子差不多都空了,都跑出去乞讨了。婶子她们还挺眼红,说是人家吃的比她们都好。”苏元好奇来着,但没去。
沈梦对于乞丐也不陌生,上辈子国家经济繁荣,只要肯劳动,没有吃不饱的,可还是有乞丐,甚至是专业乞讨的。
除了那些真正可怜的,她对那些四肢健全的“乞丐”没多少可怜的意思。
“我拿了半面口袋小鱼干,还有那么多干蘑菇、木耳一共才3000(三块),这还是我硬给的。我还让他们接着晒,回头让陆哥给带回来。以后你少不了小鱼干吃了。”去了底下农村,才知道有的人家是真穷。
穷到娃们没有衣服。
“也别天天吃啊。”啥好东西天天吃也腻歪。
“我看还有小河虾,要不下次弄点干河虾。”苏元变着花样给沈梦琢磨吃的。
河虾干,可炒菜可提鲜,还可以当零食吃,它还补钙。
这么多好处,沈梦当然不会反对。“不麻烦的话可以买些。”
“我准备让陆哥下次去的时候给带两块肥皂过去,留我住宿吃饭的那家人不错,以后多在他家买些东西。”也算补贴了,“其实现在农村物产丰富,他们怎么不想着来城里卖呢。”苏元有些不解,“而且我发现离城里越远,他们越不爱动地方。”
沈梦觉得这就是知识的春风还没吹过去。
很多农民都是自给自足,他们也不想着改变。
不过几十年后,有了网络和马爸爸,很多农民直接做电商,小日子不要太红火哦。
那时候城里人倒羡慕家里有土地的,所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是轮流转滴。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87章 聚餐
八月底沈家又大吃了一回,不是几个娃都要上学了,而是杜勇发了工资。
现在厂子的规矩是第一个月上班即使不是整月也会发工资的。
工资按照天数计算,但福利票据之类的却是按照整月给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机床厂财大气粗的关系。
九月份学校开学,沈梦、苏元、杜丽和沈伟都背着书包上学了。
现在也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啥的,所以每年开学班级里都会少学生,一般这样的就是不念的。
所以杜勇也不用去学校弄手续啥的,直接不去就完了。
沈梦和苏元还坐一桌,她俩今年还是不用买书,用的是杜勇、杜丽的,不是差买书那点钱,旧书新书堆他们来说没啥差别。
让沈伟买新书。
因为她和苏元都有那个自制力。至于为啥要沈伟买新书,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他有新鲜感,会更愿意学习。
二年级的课程对于沈梦和苏元来说没啥难度,不过也不好一开学就请假。
挨到周日放假,两人赶紧去工地了,这回房子可见雏形了。
两处正房盖的最快,就差房顶了。
沈梦、苏元过去的时候看到还有老人带着小娃娃看热闹,也不知道有啥好看的。
明明要房基地的时候,他们特意往一边要的,旁边根本没邻居。
就是怕盖房子的时候不方便,自己把一头怎么盖不会太扰民,没想到被当成西洋景了。
看吧看吧,回头墙门房、厢房都盖好了,也就看不着啥了。
这次沈梦和苏元带了不少包子。
是鸡肉蘑菇馅的,因为没买到猪肉,不过味道也是非常不错的。
“王大哥,让师傅们歇歇,吃点包子。”苏元将装包子的篮子递了过去。
两人因为要做包子,所以出门有点晚,到工地估计得十点十一点了,干活的师傅正该饿了,这包子送的正是时候。
王大哥爽快的接过去了,“我们这些人巴不得你过来了,每次都带好吃的。哈哈…”
沈梦和苏元也赔笑。
“我们所有的身家都在这房子上了,心痒难耐啊。”苏元这话也是告诉王大哥他们虽然来的少,但对房子却是非常重视的,可别糊弄他们。
王大哥手里拿着两包子,一口吃下去半个,“鸡肉得?可真鲜,这包子做的地道。”
“我们自己做的,下次再给王大哥带。我们因为上学不能时时在这边,啥事都得麻烦王大哥了,让您多操多少心,这点包子算啥。”苏元这彩虹屁用的简直是得心应手。
王大哥被捧得高兴,三口两口将包子吃了,“有你这肉包子,中午他们可吃不下去我做的破饭了。”
“王大哥,你那手艺就跟煮猪食似的,还嫌我们嫌弃。”这人说完大家伙都说她说得对。
看来王哥这手艺真快惹众怒了。
“也没个婆娘,我能不让你们饿死就不错了。”王大哥也笑骂。
现在在这边干活的有七八个人,他们都是在工地吃饭的,在边上有个简易的锅灶,煮着粥啥的。
他们不但自己做饭,还要看夜,因为砖瓦都买了堆在一起,这都是钱啊。
好在现在是夏天,不算冷,弄个木板子盖个被子就能凑合。
所以说啥时候挣钱都是不容易的。
“苏元啊,咱们买的砖多,我多要了几车碎砖头,大部分都灌地基里了,剩下的相对好的,回头我把院子给你弄出几条小道来,省得下雨天出不了门。”这也是在卖好了。
这样的好事苏元当然不会推迟,“又得麻烦王哥了,大概上梁的日子是哪天?”
“我寻思着一起上梁,咋地还得七八天,不过之前房子最好晒两天,这两天我们得量窗户尺寸,得做窗框、门框。”要不然这房子也不算完整,下雪前也交不上房。
“师傅们真的是多才多艺,还会木匠活呢。”苏元以为会包给别人做,没想到他们自己做。
“啥木匠,我们可没那技术,除了简单的门窗,其他的家具啥的我们是一点不会的。”王大哥摆手。
为了挣钱,啥不得会一点,主要是活包出去价格太贵,他们不上算,一来二去的他们就自己学了,其实也不难。
“咱们老百姓也不要多好看的样子,只结实耐用就好,我信师傅们手艺。”苏元今天嘴巴像摸了蜜似的。
沈梦觉得要是有嘴甜奖,苏元估计能上榜,这小子也太会说话了。
怪不得去底下农村,那些大叔大婶都不肯收他住宿费呢,肯定是苏元给人家“灌迷糊汤”了。
也中午了,两人也没再待下去,就和王大哥告辞了。
今天事情还不少,她们中午和陆哥约好在厂子附近的百货商店碰面。
陆哥要交代一下这月的生意,顺便挺多天没见面也聊聊。
俩人下了公交走几步道就看到陆哥了,这人蹲在百货商店大门口抽烟呢,很是显眼。
“陆哥!”
“小元,小梦妹子,你俩吃了没?”陆哥见俩人摇头,就上前拉着苏元,“走走,吃饭去,总我自己吃没啥意思。”
附近就有家国营饭店,做炒菜的,但是现在正是人多的时候。
肉菜也都卖没了。
陆哥有些不高兴,“没肉吃个啥劲儿,这饭店也不知道多进些,扣扣搜搜的。”
沈梦看了眼售货员,得回离得远,要不然捅马蜂窝了。
现在的售货员都牛叉的不行。
就说这国营饭店吧,菜都不管端的,人家就管算账收钱收票,还有扯脖子喊让客人自己动手端饭菜。
陆哥要了韭菜鸡蛋、西红柿炒鸡蛋和辣椒干豆腐。
苏元看到两份鸡蛋,知道沈梦不爱吃,又要了份炒土豆丝。
“没有肉了,鸡蛋勉强算荤腥。”陆哥也算是解释了下为啥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