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茹每次都能看出点苗头,那些日常没交情突然上门的,还有见面没别的话儿不是吹牛就是哭穷的,基本就是借钱借布票的。每次一见面她就找个借口躲开,不给人堵着长篇大论哭诉然后借钱的机会。
后来她们改了策略,说借周明愈的衣服,从裤子到褂子,从棉裤到棉袄,甚至棉被。
尤其后来的军大衣!
小伙子要去相亲,穿上一件军大衣,整个人都精神起来,很多女人青年都盯着想借借试试,都觉得自己和莫茹的说得上话,她应该借给自己。
但是莫茹全都拒绝了!
如果关系好的,有困难大家会想办法帮忙,但也都知道别人的底限,不会轻易动人家的心头好。
军大衣不只是周明愈穿,莫茹也要穿呢,尤其晚上起来方便都是贴身穿的,她的衣服怎么可能随便给别的男人穿!
可有那些不识趣的,或者一年到头说不上几句话的,就会突然来到家里开口借军大衣穿,“反正你们也不出门,俺们小子要出去相亲,借给俺们穿两天就还回来。”
莫茹自然不肯借,用开玩笑的方式回答:“我小五哥的衣服我也穿不好往外借啊,这衣服和男人,概不外借!”
那些女人们还要批评她,
“女人不要穿男人的衣服,不正经,老爷们是天,女人是地,可不好这样。”
“妮儿,你是劳模,这军大衣也是奖励的,又不是花钱置办的,恁小气不舍得借呢?”
“妮儿,你看看你侄子多可怜,出去相亲也没件子像样的衣裳,你家明愈有棉袄,也不是非要穿大衣,你把军大衣借给你侄子穿穿,娶了媳妇到时候让他们来给你磕头。”
诸如此类的说法不少。
看她们还纠缠不休,莫茹直接来一句:“这衣服只有劳模能穿,其他人穿不得,尤其懒汉子更不能穿!”
一句话直接把来借衣服的堵得面红耳赤,差点跳脚。
第161章 敲打
看着她们跳脚,莫茹却不想道歉,她觉得自己说的不错。
如果是一队二队的,生产队工分值都不差,只要好好干,总能赚到钱。
一家子的布票凑凑,怎么也够给孩子做件子衣裳,怎么还非要借她的军大衣不可?
她要是没有奖励这件军大衣,难道他们都不相亲不结婚了?
如果是三队四队的,那更不借,整天躺炕上困大觉,有什么资格说什么亲?尤其打着二队的旗号出去相亲,那不是欺骗吗?娶媳妇不是害人家?
她才不干这种事!
二十八这日吃完晚饭,张翠花让周老汉儿和儿子们拉呱去,她们娘们儿也要说说话,安排一下赶集和过年的事儿。
莫茹道:“我之前赶了集,明天就不去了,让二嫂和三嫂去吧。”
她知道张够未必会想去赶集,但是肯定想有点时间能跑一趟娘家,最近忙着拉砖、备年货的,妇女们也都没得闲。
张翠花道:“也行,你们自己安排。”她看了俩媳妇儿一眼,又道:“去年的布票借给恁大娘和四娘娘,今年家里的布票就凑起来给老四做身衣裳,棉花给他絮被子,来年让他相亲说媳妇。”
丁兰英和张够前后也得了莫茹六尺面料,棉花也分了的,现在自然不好有意见。
张翠花又看了张够一眼,这三媳妇儿是越来越不大像话。
之前莫茹给她一条手巾,后来还给两次布,一共有六尺左右,另外还有好几斤絮棉,她居然都不声不响地倒腾娘家去。
也不看看自己男人的棉裤都滚了包,后腚和膝盖薄得一点不挡风,闺女的棉衣更是又小又破蹲下露着半截后背?
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张翠花向来只管家里的工分分派,一旦分给各儿媳的东西她就不再多管。虽然说分给儿媳妇她不管,可媳妇儿要是不向着自己男人孩子,一心只想补贴娘家,她也不爽的。
原本今年分了那么多钱,她是想一个媳妇儿给一块去赶集买点什么的,现在她不想说出口。
一块钱能买十斤麦子呢!
这是今年分的多,往年没钱的时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张翠花可记着,她刚嫁过来的时候,周诚仁兄弟四个要什么没什么,穷得叮当都不响,家里两间破屋子还四处漏风。
当初为了给周诚信和周诚礼两个小叔子成亲,她和王月娥真是操碎了心。
后来轮到自己儿子说媳妇,明原说媳妇儿的时候也够愁人的,真是一分钱都愁煞人呢。
现在一块钱要是放在当初,不知道能办多少事呢,所以她决定不分,分也是分到张够娘家去,不如留在自己手里安全。
而张够和丁兰英私底下还嘀咕呢,觉得今年分那么多钱,婆婆说不定会分给她们五毛一块的呢。
但是看婆婆严肃的面孔,估计是不分了?张够敏感地觉得婆婆视线在自己身上停留的有点长,似乎不大乐意。
她自觉最近没做错什么,忙着和男人们一起去拉砖呢。
张翠花在几个媳妇儿身上看了看,见张够表情有些不自然起来,这才道:“小五媳妇儿现在是劳模,得了不少奖励,可也不要骄傲,在外面还是谦虚点。”
哎呀,婆婆这是教训妮儿呢?
张够和丁兰英偷偷瞅着,还寻思莫茹会不会不高兴。
莫茹并没有不高兴,因为张够的语气很平淡,并没有严肃,好像就是提醒一下。
她笑道:“娘,我记着呢,咱们要关起门来乐呵。”
几个人笑起来。
张翠花说完了莫茹,又开始看向另外俩人,“小五媳妇儿得的奖励是她自己的,她分给你们是她心里有你们,是你们的妯娌感情。你们也别觉得拿了她的理所当然,她不给也没错,更别嫌弃她给的少自己留下的多。等你们靠自己获了奖励,我也是这样说,你们自己拿着,我不眼馋,你们要是心里有大家伙儿,就和小五媳妇儿似的分一份就行,大头儿还是自己拿着,别人也不能有意见。”
丁兰英和张够心里想着,婆婆这是在立规矩,既然小五媳妇把奖励分给大家伙儿,那以后她们也要照章办事的。
莫茹却觉得张翠花估计是看到什么苗头需要敲打一下。
说实话,人心隔肚皮,虽然大家关系还不错,可她发了那么多布票,给嫂子三五尺的,以前看着挺多,但是和她的一比就不行。如果想法多的,难免就觉得她小气,自己十几丈就给别人几尺,抠门得很。
尤其像张够有东西就给娘家,要是她老娘姊妹给她洗脑抱怨,那也难说会有什么想法。
这样想的话,那她真是送出去东西还没讨好,倒不如不送。
不过她也不自寻烦恼,她觉得现在和俩嫂子处的还不错,自己有好东西自然要分享一下。
对方值得,她就送,以后她觉得不值得,那就不送,不交,仅此而已。
果然,张翠花这么一说,张够立刻道:“娘,俺感激着呢,妮儿,多谢你给的布,好得很。”她拿回娘家去,可长足脸面,爹娘都说她能干得很,是几个闺女里最有出息的。
丁兰英也笑道:“是啊,妮儿已经挣那么多工分,这可都是给家里挣钱和口粮呢。给我们就是妯娌情分,哪里能嫌少呢,一点都不少,俺也稀罕得很。”
她自然也会给娘家补贴一下,不过总归有数有度,不会没有底线。
莫茹笑道:“嫂子们这样想我可欢喜着呢,那布我都扯回来也不舍得用光,都囤着呢,以后家里要是有急用也能拿出来,省得四处求人。来年泥蛋儿估计就得上学,也总得有身像样的学生装吧。”
听她说要给泥蛋儿做衣服,丁兰英就激动起来,“妮儿,可别破费,一个小孩子做什么新衣裳。”
张翠花就道:“行啦,没事就散了早点歇着,明日想上集耍耍的就去吧,早点回来队里还得继续包包子蒸饽饽。”
“好嘞。”
晚上莫茹和周明愈都已经睡下,结果有人来敲门,“砰砰砰”力气格外大。
周明愈没好气:“谁呀!”
外面传来女人的声音,笑道:“哎呀,小两口怎么这么早就困觉了?真着急。”
周明愈有点迷糊,这是谁?
莫茹听出来是四娘娘赵连英,附耳告诉他,让他应付自己装睡。
这种时候要是她敢出声,赵连英就能好意思把她喊起来招待。
周明愈就道:“四娘娘啊,俺们已经睡了,有事明天再说吧。”
他心里不大舒服,看来还得把院墙垒上,要不这些人总随便来到房门外面。
赵连英道:“年轻人怎么困得这么早,娘娘我有个话儿要和妮儿说说,你叫她起来,妮儿?”
周明愈越发不高兴,“娘娘,妮儿她们画灶王像画得可累了,别叫她,有事儿明天说吧。”
真事的,你有事白天干嘛了?就是晚上吃饭那会儿也可以啊,怎么非得现在睡觉来说?
不知道怎么想的。
赵连英怎么想的呢,当然是想来管莫茹借布票和钱。
之前她就一直心思活动,想找莫茹借,可好几次她跟莫茹提起这个话头来,还不等说的就有事,不是有人找她就是找莫茹,再不就是莫茹有事儿反正不落单。
一来二去的,这么些日子她愣是没瞅着机会跟莫茹开口。
这几天莫茹又帮着带人画灶王像,白日黑夜的身边都是妇女们,她也没机会。
之前莫茹在南屋吃饭,赵连英就算想去也不能去,张翠花在家,她现在看着张翠花就不得劲。
总觉得张翠花对她好像有意见,甚至因为拿了劳模有意无意地就跟她炫耀示威似的。
反正好几次在食堂里碰到,她笑着和张翠花说话,张翠花给她的感觉都是不冷不热的,就是没有如她想的那么热情。
要是她当着张翠花的面管莫茹要东西,张翠花肯定拦着。
实在没有办法,她就只好晚上来。
如果再不开口,明天大集肯定来借的人更多,这个借那个借的,自己借到的可就少了。
要是被别人借走很多人不还,不就白瞎了?给别人还不如给自己,怎么说也是自己人。
“我知道你们累,娘娘这不是没有办法嘛。明愈,娘娘给算算账啊,你明升哥哥比你还大呢,这还没说媳妇。今年一个人就发那么二尺八的布票,娘娘家总共发了一丈一,你说有啥用,一个人一身衣裳做不起来。你们弟兄个子都大没有个一丈五哪里做的起来?”
莫茹心道:明明八尺就够,怎么还得一丈五呢?
赵连英可能有些冷,就跺了跺脚,搓搓手,呵呵气,继续在外面唠叨:“看好个闺女,人家还要两钩子布当彩礼,你说娘娘去哪里弄两钩子布啊。”
周明愈:两钩子是多少?
莫茹:一钩子是一丈六。
“你说你哥哥结婚,也不能就做一身衣裳吧,叫人家看着笑话,还得做床新被子,还得给媳妇做衣裳,这布票哪里够啊。”
周明愈:明明结婚的时候去领结婚证可以拿布票呢。
现在乡下人结婚,基本不去领结婚证,吃顿饭就拉倒,乡约比结婚证管用。
他想的是以前说亲还有点麻烦,现在二队是全县工分值最高的,很多人家不要彩礼也愿意把闺女嫁过来,还有什么麻烦的?
四娘娘真是自寻烦恼,占着工分值第一的天时地利人和,非要走三队四队的曲折路子。
你现在没有那么多彩礼,那就说好,先置办结婚的行头,婚后小两口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