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先锋大队四个生产队的庄稼,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如果莫茹再帮他们拿虫子,那简直要美死他们!
“我帮你们拿虫子,作为回报,你们要听我们队长统一指挥。”
莫茹知道他们跟着周诚志干活儿有人不那么乐意的,毕竟周诚志不惯着他们,使唤起来跟使唤牲口差不多,谁要是偷懒,那就不要吃饭!
不少人也有怨言的,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感激的人多。
毕竟以前虽然能懒着,可饿肚子的感觉不好受啊。
现在出力干活就有饭吃,这比什么都强。
何况之前有些人也是很勤快的,只不过是被懒汉子给拖累,不想干活儿养别人,索性也跟着懒,现在跟着勤快的二队,那自然也就勤快起来。
“中中中!”几个队长都很乐意。
就这样,先锋大队四个生产队在没有大队书记的同意下,就把养鸡场办在一起,成了名符其实的千鸡场。
有莫茹空间的加持,这些母鸡们也一改从前的懒散,如今都勤快起来,一天一个鸡蛋。
王玉芹看得都神了,外队那些母鸡刚来时候一个个垂头丧气不敢见人的,自打开始一天一个鸡蛋,一个个昂首阔步,一个母鸡顶只大公鸡那么显摆!
要是能打鸣,它们得更精神抖擞!
因此,尽管小鸡还没开始下蛋,可老母鸡们老当益壮,勤劳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
当月,周明愈和莫茹就带人往供销社送了先锋大队养鸡场的第一批鸡蛋。
一共一千只。
整个供销社都炸了!
夏主任、陈刚等人正愁着呢,上头的工业品能拨下来的越来越少,乡下的农产品能收上来的也越来越少。
尤其是鸡蛋、生鸡、生猪这些,越来越少,很多生产队整个夏天都没送多少过来。
原本怀疑是不是他们留着自己吃或者去黑市倒卖,供销社就派市场管理员加大了对集市、黑市的管理力度,结果也没有发现多少。
又下村里去巡视,发现很多村的鸡越来越少,鸡蛋自然更少。
尤其有些村人都要吃不起饭,谁还养猪养鸡啊,没有那个心思。
农产品收不起来,完不成任务,那自己这个供销社就要被打成落后,被点名批评,到最后就可能没有存在的必要!他们要被淘汰啦!
两人愁得头发都要被揪秃!
所以夏主任和陈刚商量着想法设法地宣传、鼓励社员们多养鸡养猪,而且还给新福利,只要卖猪、卖鸡和鸡蛋给供销社的,都按照比例给饲料补贴。
这一次不只是给饲料票,而是直接给饲料!
饲料票加饲料,双重奖励。
说是饲料,自然不是后世那种专门喂牲口的饲料,其实就是社员们交上去的公购粮、余粮,加工以后剩下的小麦麸皮、豆饼、酒糟等等粮食加工的下脚料而已。
城里人和部队吃供应粮,自然不会吃这些下脚料,以前都是返销回农村卖给农民们喂牲口的。
现在却可以白送,自然是好事。
一听说先锋大队送来一千个鸡蛋,夏主任和陈刚两人一起出来迎接。
面对莫茹和周明愈这俩劳模,他们自然没什么好拿架子的。
现在简直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啊。
“我代表供销社的全体职工,感谢你们啊!”夏主任说得非常真诚。
周明愈笑道:“夏主任、陈社长,俺们大队也开始办养鸡场,鸡蛋越来越多,以后每十天俺们来送一批。”
陈刚刚要答应,夏主任笑道:“明愈啊,你们整天上工那么忙,还要你们来送鸡蛋,这不合适。以后我们供销社派人去收,每隔三五天去一次,你觉得如何?反正还有手纸也要收货,一起收了不用你们往供销社送,多省力啊。”
莫茹:“……夏主任,去的太频繁,我们没有那么多鸡蛋啊。”
鸡蛋当然是有,不能全给你们啊。
夏主任就是提防这个呢,生怕他们养鸡场有了鸡蛋,交一半藏一半,拿到城里黑市去卖。
现在城里黑市一个鸡蛋都卖到一毛五甚至两毛了!
要是供销社勤快些下乡去收,肯定能把大部分收上来。
更关键的是,要顺便去养鸡场看看他们有多少鸡,每天可以捡多少鸡蛋,这样也有数。
“不怕,咱们当天收了鸡蛋就能往县里送,这样新鲜。”夏主任笑哈哈的。
他们乐意折腾,莫茹和周明愈自然没意见,他俩设计好的事情,别人就算盯着都没办法看到破绽,更何况他们三五天下去一次呢。
不过,还是得拿点福利。
周明愈道:“夏主任,三分钱一个鸡蛋都好几年了,是不是涨一涨?现在粮食精贵,粗粮也都要给人吃,社员们没粮食就不爱养鸡,要是涨一点钱,社员们想必会更乐意养鸡的。”
夏主任这一次倒是爽快,“成,那就涨到四分钱一个。”
一分钱,就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呢!
这已经很了不起。
王玉芹等人很高兴,看莫茹的眼神儿越发崇拜起来。
一千个鸡蛋,原本三分钱一个,只有三十块钱,现在却有四十块。
足足多卖了十块钱!
交货领钱,又把饲料领了装车,周明愈赶车回家。
莫茹笑道:“小五哥,没想到夏主任那么好说话啊。”
周明愈:“有求于咱们,当然好说话了。”
这个夏主任精明得很,只怕鸡蛋早就四分一个,他一直不舍得涨价而已,现在再不涨价,只怕社员们一个鸡蛋都没得卖给供销社,他不得不答应。
得知他们把鸡蛋提了一分,四个队长也很高兴,这说明生产队的收入又多了一项啊。
几个队长不约而同地想:有劳模在队里,真是老天爷给的福气啊!
果然,供销社鸡蛋涨价到四分一个,其他大队的社员们也开始往那里送鸡蛋,数量也越来越多。
三日后,夏主任果然亲自带人下乡参观先锋大队的养鸡场,了解一下养鸡场的情况。
一共有不到两百只下蛋的母鸡,一只鸡平均两三天下一只鸡蛋,三天一共有240只鸡蛋左右,那么以后他们来收鸡蛋,三天不少于两百个就好,也要给生产队留一些人家改善伙食。
这要不是有求于养鸡场,按照夏主任以前的抠门性格,三天至少要收240个鸡蛋,尽量250呢。
现在怕吓着劳模,到时候再不肯养鸡,那供销社更加完不成任务。
当然,莫茹怎么可能让他看到养鸡场的真正实力呢?三天起码有六百个鸡蛋呢。
而夏主任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自以为看到全部,先锋大队养鸡场没有一个地方能逃过自己的法眼。现在三天200个鸡蛋,过几个月,小鸡们长成,三天起码有四五百只鸡蛋呢。
以此为典型四处宣传,又可以带动其他大队办养鸡场,这样供销社的任务就可以轻松完成!
简直不要太爽!
但是夏主任破天荒地莅临生产队养鸡场指导,先锋大队的四个生产队长却没有一个人来他跟前鞍前马后的奉承,因为周诚志带人抗旱呢,根本没时间接待干部下乡,这些事儿自然就丢给张根发这个大队书记来办。
张根发现在非常消沉,除了去开会,基本就是接待一下,村里的事儿他根本插不上手!
莫茹让养鸡场给食堂送二十个鸡蛋去,炒一盘子给夏主任加餐,剩下的就给夏主任带回去给老婆孩子改善一下。
夏主任再三推辞,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后来推辞不过就收下,说回去给售货员们发福利。
送他离开的时候,周明愈和莫茹一起出现,周明愈打断张根发的喋喋不休,对夏主任道:“夏主任,反正供销社三天两头就要来我们大队,不如在我们大队设立一个供销社的代销点啊。这样附近大队的鸡蛋也可以送到这里来,供销社的火柴煤油之类的也可以放在这里。”
有些大队离公社十好几里路呢,来回一趟就得半天,要是在先锋大队设立一个代销点,这样大家就不用跑来跑去啊。
最关键的是,火柴、煤油、布之类的可以直接送到大队里来,他们负责销售啊。
这么美的事儿,当然要揽下来!
夏主任略一考虑就答应,他们本来就想在公社和县城中间设立一个中转站代销点,既然先锋大队有这个意思,那就给他们一个顺水人情。
以后,鸡蛋、农产品之类的也要多上缴啊!
夏主任虽然抠门,但是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下一次来领鸡蛋的时候就让人带来高进县供销社系统下辖红旗大队供销社先锋大队代销点的执照。
张根发强烈要求把代销点开在大队屋,可以安排在医务室和学校的旁边,有一间屋就行,里面当仓库,外面摆一溜桌子当柜台,靠墙再放一个木架子当陈列架,简单是简单点,够用就好。
他还想让自己小儿子当代销点的售货员,却被莫茹一口否决。
“这个我推荐柳婶子,她账头好,当售货员进货盘货都利索。”
要是让张金乐当售货员,到时候好东西都被他弄去,账目还一塌糊涂,谁给他擦屁股?
现在莫茹一说话,四个队长都支持,张根发根本没有办法与之抗衡。
所以,代销点的售货员就是柳秀娥。
柳秀娥可没寻思还有这样的好事呢,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妮儿,你说我能当这个售货员?你看人家供销社那些售货员,一个个账头多快啊?”
莫茹笑道:“婶子,你一点不比他们差,就是识字班要多上上。”
莫茹其实在村里并不多管闲事,除了不管老人孩子男人女人的都建议人家多上识字班,其他的根本不管。
当然大部分人是不听的,识字班那么好上呢?
一个个大年纪的去上了有什么用?今日学明日忘不说,就算多识几个字,难道种地的时候还能给庄稼念书不成?
当谁都是魏老师能出口成章,对着什么都吟诗作对呢?
所以大部分人是不会听的。
迄今为止,也就王玉芹、丁兰英、柳秀娥几个当回事。
柳秀娥当上售货员以后,更认真上识字班,做作业比小学生还认真。
而她算账本来就快,算盘子拨拉的噼里啪啦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代销点一成立,附近大队也都往这里送鸡蛋、买火柴、煤油之类的,柳秀娥每天上工时间就去开门,下工时间才关门,认真又负责,当天盘账,争取没有一分钱的糊涂账目。
看她的表现,莫茹就知道自己没看错人。
……
这日莫茹带着闺女去三队四队地里拿虫子,看日头越来越晒,估摸着九点左右就离开。
莫茹顺着路边的排水沟往北走,给周七七找燕柚和酸枣之类的野果子吃。
周七七小嘴又馋又刁,专门喜欢吃新鲜玩意儿,倒无所谓贵贱,只要合她的胃口,草地里的野果子也是好东西。
上一次莫应熠和泥蛋儿去地里割草,带回来一些地梢瓜、马泡瓜、以及不知名的野果子,周七七也跟着吃,碰到好吃的就还想要。因为舅舅和哥哥总要上学没人给她摘,她每次跟着莫茹下地都忍不住挥舞着小手要吃的。
“妈妈~~”只要她用软糯软糯的声音甜甜地叫妈妈而不是叫娘的时候,这就是有求于莫茹。
一路上莫茹也找到一些小野果子,可惜因为缺水虫子多,多半不成气候,干巴巴的并不好吃。
莫茹倒是收了不少虫子。
周七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