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羽一番盘算下来,也打定了主意。其名为周。
当即修书派人给连易送去,连易在当纵横家,所以行踪也是很好找的。他接到吴羽的信后,拜别当国皇帝,余下便按吴羽指令行动。
一月有余,烈国与吴国结成同盟,而周国听闻皇帝越发暴戾,毒害之招层出不穷,百姓苦不堪言。
吴羽此刻已同那刚建立起新政权的国家进行交战。如今已攻下一座城池,吴羽的吴国如今辖下四座城池。
除了本身的吴城外,其他的城市都是百废待兴状态。而吴城为前段时间同燕国派来的军队作战,商业业得到了一定的打击。
木梧桐已经处理好之后坐镇吴城,只能对第二三座城市遥控指挥,而他曾收下的弟子则被他派来确切的负责善后事宜。虽说不比木梧桐那样优秀。但也将将就就勉强够用。
至于第四座城市攻占下来后,由吴羽自行打理。
一时之间军队的打仗便也遗留下来,吴羽虽不像木梧桐一样能够将政事处理得很好,但她毕竟也看到木梧桐处理政事那么久,何况一些城池本身的改造意见便是由她思考出来的。
吴羽坐在城主府中看着连易寄来的信封,她从中已可看出连易做这些事的内容,明明这是很小的事,但她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连易道:“君王。我给你送来了强大的机会。”
烈王道:“说来听听。”
连易道:“吴王愿与你结盟。”
“为何。”这代烈王十分聪慧,所以他必定会问个究竟。“相对结盟这样弱小到差不多要衰败的国家来说,他不是应该去结盟更大的国家吗,何以看上我这个小小的国家呢。”
连易的口才这些年也练了出来:“与其结盟强大的国家然后吞噬掉自己,岂不是结盟同样大小的国家来的更为靠谱,若是结盟不想发展只愿苟安一处的国家,那么他的君主必定是不会答应的,而与那些光有野心而没有智慧的君王结盟,那么也必定会给自己带来伤亡。只有像您这样的国家才值得结盟啊,虽然说国家可能不如其他小国来的强盛,但是君王才是立国之根本,君王盛则国盛,君王强则国强。”
烈王道:“我的确应该相信于你,我的国家的确是需要发展,但是你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呢,结盟不仅要对你们国家有好处,也必定要对我的国家有好处,我是烈国的君王,那么我必定会为烈国考虑,所以先生,吴王到底通过许诺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连易道:“我想没有什么给一个王国带去强大,让当代的帝王获得青史留名的机会,成为人人口中争相传中的圣君带来更大的好处了,若说吴王能给烈国带来什么好处的话,那么这就是唯一的好处。”
烈王道:“如何强盛。”
“我为烈王相国。”
这等话甚至妄自尊大了,但对烈王来说,甚至全天下的帝王来说这都是最好的许诺。
当初吴羽没有料到连易会有今天盛况,何况如果没有当初吴羽的派遣,连易也不会有今日。
采用远交近攻之手法,战场上明枪暗箭,阴谋诡计,吴羽在一边进攻的同时,吴国本身也被其他国家攻击着。
公元456年的夏天是后来一切的起始,那么公元461年,就是吴国走向强盛的转折点,一直攻打吴国的龙傲天在外强压力下退散开来,吴国获得喘息机会。
吴羽暂停战争,大力发展农业,天机老人已经研究出可以缓慢改善土壤的方法,部分地区因为气候原因可以一年三季稻,吴国的人民大部分摆脱了吃不饱穿不暖只能靠政府救济的道路,混混痞子是绝无仅有的,所有人登记在册,吴国朝廷帮你找工作,给你地,要是不事生产,第一次断救济,第二次扔出国,第三次就直接杀无赦,在真正的勇士做了刀下亡魂后,地痞流氓也老实了。
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重农抑商,吴羽直接废除了吴国内的分籍做法,若是不愿意,那么可以选择滚出去。
一时之间,吴国虽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小富之家,但也脱离贫困线齐齐奔小康。
这样能够吃饱穿暖还不受过多压迫的国家一时之间来的人络绎不绝。但是木梧桐在看见逃难而来的人之后考虑半天,终于采取了限制名额的办法,没办法,吴国不过就那么大的地方,若是人少时还好,能保证每个人的地,而一旦人多了承受范围,他们又上哪儿去弄那么多的的地给百姓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所以哪怕有部分人在外败坏吴国名声,但是也有更多的人离开原本的国家,冲着吴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来。
第二百八十五章重生之风云天下15
纵使没来的,也在叩拜神像希望吴国攻打过来,反正也这么苦了,指不定还可以改变一下生活。
这就是百姓,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不在乎是谁当政执权。
吴羽倒是不知道,她只是在盘算时间是否可以开始进行科举考试,尽管科举考试弊端很大,但是在这样情况下科举是最好的选拔人才的举动。
科举制古来有之,近来更甚,只是国家不同科考时间也不同。
吴羽将这一想法通知了连易与木梧桐,三人商谈过后也决定在开春举行科举,只是与寻常科举相比也多了一些特别的科举,文武之外,有种田、木制等等科举,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纵使有所不满者那便另请高明。
吴羽这脾气实在是非常不喜欢那些自视甚高的人,纵然有所真才实学那又抵什么事,自高自大永远是一个人最大的敌人。
纵使有木梧桐这样的人劝着,吴羽也真是铁了心了。
木梧桐见吴羽下定决心,便也只能同意,毕竟这吴国的帝王是吴羽。
此时已经冬天,大雪飘飘扬扬最终落下,覆盖在曾经的焦土与血液层层交汇处。
士兵们仍然在训练着,操练之事不能停,缺了血性的汉子战场上就是一群待宰的绵羊。
当然,为了吴羽发展农业的计划,士兵们采取的是轮休制度,农忙时间全体上阵,平时便轮休一月帮做农活。唯独这冬天才是他们不在的时间。
在这获得难得的休息时间后再此操练,即便有所不适应,如今也就习惯下来了。
当然。还是有所后遗症的,好多同吴国作战过的人纷纷表示吴国军队哪儿都好,就是一点不好,一旦放倒了人,都喜欢把人捆成麦秆,这行为吧,挺羞辱的。被捆过的人心都碎成一片了。
别的还好,就是种庄稼和养殖这等没办法马上见效的事有些愁杀人,但有什么关系。历来的奔着皇位去的先驱已经准备好充足经验。
本该是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对吴羽来说却没什么稀奇,一切不过是在吴国缺少人才的基础上做出的无奈选择,不过对寻常人来说便是一件好事。恰如孟尝君门下鸡鸣狗盗之辈。世人眼中瞧不起的职业在她这里都获得了尊重,而在原本就自视甚高的才子便有些不悦。
说来这两三月间也发生了些事情。
“我闻郑兄才高八斗,想来做个进士岂不轻而易举,想来就算是状元也是囊中之物吧。”
“客气,客气,不过想来于我不过是手到擒来。”
苦荞茶楼里处处吹嘘之声,道旁却是穷苦劳众。
那人厌恶道:“却不知吴王将他们这等下贱之民同我们放在一同科学是几个意思,岂不是落尽天下读书人的脸面。若有幸见到吴王我定要好好的劝谏劝谏他,免叫他一意孤行葬送了吴国江山。”
于是她兴味问道:“若你见到他你要如何劝谏他。”
那人侃侃而谈:“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何等高雅的事,又岂能同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只知种田喂猪之徒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呢,世上诸侯看见读书人莫不尊重,莫不以礼相待,唯独吴王却如此,岂不是不敬重我们这些读书人,将我们的脸面有置于何地呢。”
吴羽却也说了:“我倒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只是我倒不知你听过这句话没,百无一用是书生。固然你们读书人是知道他们所不具备的学识,但他们所知道的知识也是你所不具备的,你瞧不上他们种田喂猪,却不曾想想,若世上没人种田喂猪,你们吃穿用度从何来,你觉得他们下贱,却不在你们身上不有一处不是从他们那里而来。”
那人口吃道:“你,你不过就是信口雌黄。”
吴羽踏进一步,威仪非常,她问:“我信口雌黄?我到底是不是信口雌黄你心中清楚。”
那学子忽冷笑道:“若君王打仗,身后没有我们,不知胜负几何。”
吴羽倒也不是针锋相对只是道:“倘若没有百姓种出的粮食为底,绕你惊才艳艳,最终也逃不过一个落败的下场,农为国之根本。”
“国无学子为莽夫当道。”
“国无农夫为空国。”吴羽淡笑道,她见眼神飘忽的学子,不紧不慢的再补一刀,“连我都说不过,还想去见面见吴王,进而劝谏他,这是天大的笑话,还是回去好好的将口才练个几年再来吧。”
她走出门外,任意的挑了一条街道走下去,跟在身后的尚学道:“将军。”
吴羽摆手道:“我知晓你要说什么,不用说了。”
尚学向来不是一个太听话的人,如果他听话,但凡只要他低头一次,如今都不可能与吴羽相见。
尚学道:“将军并不是一个太过喜欢去改变别人想法的人,也是一个不太在乎别人意见的人,如今做出这遭到底所为何事。”
吴羽的手又摸上了架子上的糖人,她淡然道:“看见这样有自信的人总是很想去打击一下,想看一看他们的承受能力如何,去将别人心中的美好希望所破坏掉,岂不是一件美事吗。”
“真是恶劣。”
吴羽淡笑道:“还好,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自视甚高的人,对自己所学没有一点自信,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自高自大,说到底却是对自己极为不自信的一个可怜虫而已,表面上好像我赢了,但凡他若是对自己有些自信,只需按照他的思路继续走下去,那么到时候辩论落败的必定是我,而也是他先慌了,所以他输了。”
不论战场与否,先失去淡定的人先输,吴羽一直这样坚信着的。
尚学再一次的坚定了眼前人极为恶劣的印象。
“那么在如此的情况下,将军还是依然坚持都要举办科学考试吗。”尚学终于问出来了。
“为什么不。”吴羽反问道,“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这里面能出现什么惊才艳艳的人才,我所想的不过是能够找出几个勉强能用的人罢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重生之风云天下16
“何样才是可堪大用的人才。”
于是吴羽讲起来,一个个的无不是多智近妖之辈,亦是忠心耿耿之辈。
尚学拜服:“学以为满腹经纶,学识虽不敢言天下第一,却也敢言天下第二,如今得见君之如此,心有惶恐,君自谦卑吾自傲,实乃惭败矣。”
吴羽温笑道:“不打紧。”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便散去,余下便是抽查各行各业的人才,有几位天机老人在此倒也不是难受,评审的任务量也因此降低不少,何况脾气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