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浪哥你说怪不怪,语文老头儿讲课怎么越来越认真了?以前都没作业的,咋现在跟吃了兴奋剂似的……”
沈浪笑笑,人要招四十名优秀教师进来,这些论资排辈从初中学历排上来的老油条当然得努力,不努力只能等下岗,或者转岗。
听说初一有个语文老师以前只是初中生,从代课教师好容易混到个编制,以为万事大吉,每天上课不讲课,所带班级连年倒数第一……被弄食堂去了。
编还是那个编,可在食堂收费,名声多难听啊,工资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说起努力这个事儿,最近老师可比学生卖力多了。
***
翻年过后,气温渐渐回升,到初三最后一个学期,课业开始紧张起来。
家里人都不同意他们再折腾书屋,蔡妈妈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索性主动接下帮他们打理书店的事儿,有啥重活沈浪和王小东去做,每个月只意思性的收他们八十块钱。
“姐你看啥呢?奶说了,让你好好写作业。”强子伸手在雨桐眼前晃晃。
“臭小子,就你话多,闲着没事儿帮我浇浇花。”雨桐指指院里的植物,芭蕉树愈发翠绿,刚有院墙高,顶上已经挂了一串绿色的果。三角梅爬满整片墙,紫红色的花海看着就赏心悦目。
强子“咚咚咚”跑去,小心翼翼,半瓢半瓢地往跟脚处泼洗菜水。
云岭这天气说来也怪,去年发洪灾淹死不少庄稼,今年又旱得土地开裂,玉米种子埋土里,老天爷一直不下雨,种子发不了芽,被老鼠掏回窝里去,可惜了不少种子钱。
然而,种子钱是小,种不出玉米才是大事。
这可是整个云岭省最重要、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猪鸡牛羊牲口要吃,吃不完的能卖钱,能酿酒。可以说,村人一年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都依赖它。
颗粒无收可是大事!
陈家坪有七八口井,人和牲口用水倒是不愁,但浇灌地里玉米种子就成问题了。村里组织大家轮流灌溉,今天正好轮到大伯家和舅舅家,大人们天没亮就出门,至今未归。
雨桐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十二点多了。
她收起卷子,将米淘了,用电饭锅煮上。厨房里还有今早摘回来的丝瓜,划去粗皮,从冰箱里拿快嫩豆腐烧个汤,正琢磨着再加两个啥菜,大伯他们就回来了。
打两瓢凉水痛痛快快一个脸,洗脸水也舍不得倒,要留着浇花草。
“咦……还开花了?”大伯疑惑不已,小心翼翼从提子藤下提溜死一圈泛白色的小花。
隔壁大丫她们也刚回来,听说提子开花了,一窝蜂的跑过来,“我看看。”
“那是不是可以吃葡萄啦?”
“姐,这葡萄甜不甜?”
雨桐凑近一看,还真是开花了。去年雨水多,提子根霉坏不少,本来花儿开得好好的,后来老不挂果,叶子又枯又黄,还是大伯发现得早,及时挖沟排水才保住……当然,果没保住。
今年雨水少,天气也干燥,这花儿倒是开得早。
“甜着呢,没籽儿,可脆啦!”
林雨桐想到那口感,口水都快忍不住了。
花儿带来的不只是希望。
大伯沉闷多日的心情也开始放晴,“刚才你舅从我们地边过,说樱桃也挂果了,果子就是跟庄稼反着来,雨水少才结,还特甜。“
想到甜丝丝的樱桃,大家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来来来,快吃饭,地里玉米还等着呢。”
雨桐本还打算再弄个菜,可大伯和伯娘已经很满意她的豆腐汤,奶奶夹一小碟咸菜来,用汤泡着饭,连吃带休息半小时搞定。交代她在家好好看书,大人们又顶着烈日出门了。
***
这样早出晚归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六月中旬,玉米苗长到人高,地里的草也除得差不多,终于不用再人工灌溉了。
而中考也迫在眉睫。
黑板上的“日历”被擦去,改成中考倒计时,每日一变,无论老师还是学生,神经紧绷。因为这是学校改名后的第一届中考,是学校向上面交差的硬性指标。
老师们早在两个月前就已将课程上完,能学的都已经学懂,学不懂的也来不及了,老师不再讲课,放大家自习,自个儿查缺补漏。
六月的天越来越热,杨乔顺坐讲桌后,喝了几口茶水,不止不解渴,反而越来越渴。
林雨桐也热得不行,拿卷子当扇子扇了几下,背上的汗还腻乎乎的难受,真想冲个凉水澡。
眼看着班主任出了教师,“喂,雨桐!”
林雨桐皱着眉回头。
“别看了,反正知识都饱和了,听天由命吧。我问你正事儿呢,考完试要不去哪儿玩玩?”手里有钱,心痒毛抓。
雨桐一听也觉着在理,前面三次模拟考她都表现不错,如果难度相似的话,中考应该也不成问题。索性合上书,小声道:“要去,你……你们去不?”
沈浪看见她黑亮的双眸,微微笑起来:“要去。”
蔡星月听见,也回头道:“我也要去!”
但到底去哪儿,却是个问题。
王小东想去魔都,那边是大城市,男孩嘛,总想见见世面。
蔡星月想去首都,觉着作为华国人居然没去过自己国家的首都,总是心内遗憾。
“那你呢?”雨桐看向沈浪。
少年摩挲着下颌,沉吟不语。
“浪哥肯定是你去哪儿他去哪儿,是吧浪哥?”
沈浪不理他,不动声色看女孩一眼,见她神色淡然,没有任何难为情和羞赧,心头轻轻叹口气。
果然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甭管王小东怎么打趣,怎么起哄,她都这个表情。
沈浪也说不出心内感觉,只是有点闷,闷得他不想说话。
没一会儿,杨老师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小卖部老板,带来一室凉风和阵阵奶香。
同学们纷纷抬头,满眼期待。
“同学们辛苦了,来根雪糕降降温。”
老板将满满一箱雪糕放讲桌上,“杨老师可真大方,同学们有口福咯!”每个星期总能来一单这样的大生意,他比谁都开心。
“谢谢老师!”七嘴八舌,大家井然有序地上去挑一支喜欢的,有脾胃受不得寒凉的,杨老师都贴心的给他们准备了常温饮料。
这年代乡下卖得最多的是水果冰棍和糯米冰棍,像这种奶香浓烈的雪糕还真买不着,是杨老师专程请老板从市里批发来的,天热奖励孩子们。
“唉,过完明天,可就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雪糕了。”王小东一边吃,一边唉声叹气。
想到杨老师带他们这三年,真是把他们放心上关爱,从未体罚过任何人,却又让所有人都乖乖听话,(3)班从全年级倒数第一逆袭到正数第一,都得归功于他。
以心换心,孩子们也非常喜欢他。王小东这话把好几个女生惹哭了,明天过后,大家就是高中生,无论是上县里初中还是市里初中,都遇不到这么好的老师了。
杨乔顺也眼圈泛红,“大家快吃,吃完再看会儿书……老师,再看一眼你们。”
第055章
林雨桐估计的没错; 中考难度和前三次模拟考不相上下,体育上个学期就考过; 基本人人满分三十。按以前水平估算; 语文、数学、英语每科120; 数学满分,语文和英语最多每科丢5分。思想政治顶多丢4分; 物理化学满分……算下来最多丢14分。
所以; 满分690; 她的总分应该在676以上,市一中没问题。
“婶子在家不?”有个妇人站门口,看着雨桐笑眯眯的。
“大亮婶快进屋,坐一会儿啊; 我奶就回来了。”
陈大亮老婆递上一筐鸡蛋; “好嘞; 看你们家这几天怪忙; 我就估摸着这时候才能遇上。”
“婶子这是干啥?”也不接她鸡蛋。
“你奶前几天不是说身上不好嘛; 自家养的鸡下蛋也香,给她补补身子。”
林雨桐客气几句,知道她两口子是感念舅舅和大伯的恩情; 也不好替他们做主张,客气两句准备出去找奶奶。
“诶等等,你舅舅在不?听说他刚做了手术,这还有一筐,让他也补补。”
林雨桐赶紧过去喊人。舅舅前不久上市妇幼保健院做了个“小手术”; 姐几个整天问爸爸做啥手术,可把他老脸都臊红了。
荣安镇因为得到财政照顾,在上头挂了号,原本懒政的都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不止抓经济生产教育医疗,连计划生育也抓得紧。村里要求已生育两孩的夫妻至少有一方得结扎,百分之九十的人家都是女方结扎,舅舅却舍不得舅妈受罪,自个儿主动去了。
村里人虽然嘴上打趣他没出息,可心里都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女人们回去戳着自家男人骂,看看人张灵坤,不止会挣钱还会疼老婆!
那秦天一当真是千金大小姐似的,十指不沾阳春水,除了看孩子,啥也不用干。连口吃的都得等着婆婆回来做,说是她不会用土灶?
哎哟,都快笑掉大牙啦,这世上还有不会做饭的女人?
不会做饭的女人怎么疼老公?
张灵坤没人疼,陈大亮老婆可心疼了,时不时的送几个鸡蛋几张饼,当兄弟来往,救了珊珊就是救了他两口子,这可是全家的救命恩人呢!
张灵坤身体其实早好了,是爹妈怕他留下啥后遗症,硬让他在家歇几天。
“舅舅怎么又不好好休息?”
张灵坤放下扁担,将两桶清水倒水缸里,笑道:“多大点事儿,就你外婆话多。”单手提桶不费吹灰之力,要平时一根小拇指都行。
舅妈带着一群孩子最后进门,手里拿着一束小小的黄色野花,头上还戴着一圈漂亮的花环,又黑又直的长发垂在肩头,波光流转,双颊绯红。
雨桐都看呆了。
这被人宠着的女人就是不一样啊!舅舅仿佛就是隔在她和世俗之间的一道帘,她在帘后岁月静好,风雨,烟火都被挡在外头。
“桐桐怎么啦?”
“舅妈真漂亮。”
秦天一粉面羞红,“小丫头说什么呢,真坏……我不理你了哦!”
孩子们大眼瞪小眼,还不大习惯妈妈的孩子气。
大丫无奈摇头,懂事道:“姐姐,妈妈不是真生你气哦。”
“知道啦,小丫头。”雨桐捏着她长了不少肉的双颊。小孩子的皮肤又滑又嫩,这手感真比捏豆腐还令人爱不释手。
最小的五丫已经一岁半,能走路了,五官简直跟舅妈一模一样,说话也细声细气,特会撒娇:“不气,乖乖,听发发。”胖出窝窝的小手拉着姐姐小指,跟小动物似的讨好。
林雨桐心都快化成水了,牵着她过隔壁去,上次买的零食还有不少,果冻,豆奶粉,唐僧肉,放茶几上随她们吃,电视打开能在林家待三天。
也不知道陈大亮老婆跟舅舅说了啥,舅舅一脸喜色,乐颠颠回去找舅妈。没一会儿,舅妈也满脸激动地赶过来。
闹着要给她们置换一身新衣服。“外公外婆要来看你们了哦,高不高兴?”
几个孩子一愣,“外公……外婆?我们怎么不知道?”
“对呀,你们外公的挂号信来到镇上了,也许……原谅我了。”舅妈脸上有一瞬间的失落,但很快便激动起来:“到时候啊,你们就能看到外公外婆啦,他们很好,会对你们很好的。”
大丫沉默片刻,小声问:“那为什么我从来没见过他们呢?”如果真的很好的话。
舅妈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