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室舛喔橇思钙蹲樱舾浅浴
雨桐恨不得穿越回去拍死自己,真是财迷心窍!
阳子下个星期就高考了,一心苦读誓要考上重点大学,周末都不回家。家里人念着他,有啥好的都会请沈浪骑摩托送来,这次的樱桃就是不卖也得省着给他尝尝。
大梅现在实习期,四个白班一个夜班,刚上临床不懂的也多,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到宿舍还得看书,查缺补漏,周末也没时间回家。
家里人乐见她这么好学,也不敢催她,只恨不得她天天泡医院里,明年毕业也能留下来。这年代虽然已经不包分配,但大梅成绩拔尖,如果表现好的话推荐就业基本都能成。待市医院总比回县医院强,县医院又比乡镇卫生院好,反正回荣安是最不济的选择。
这樱桃可是要奖励她的!
林雨桐后悔死了,真想追上去,把他们的份要回来。
视线随着车屁股消失的地方追去,忽然一愣。
“咦……那不是沈浪的摩托车吗?”她天天坐,山路颠簸,沈浪就在后座上安了块碎花软垫,虽然土,但确实舒服多了。
她确定自己没看错,就是沈浪的车。
他来这儿干嘛?他们待在门口没见摩托车出没,应该是来得比他们早,待这么久是见什么人?
他应该是没亲戚住这儿吧。
雨桐一肚子疑问,但大伯还赶着回去伺候提子树,只能把话咽回去,采办几样生活必需品,上车站坐拖拉机。
***
听说能卖这么贵,乔大花吓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半天,“哎哟,一千块钱买几个果子,这城里人可真能造!”
林雨桐:“……”兴许人把这些果子送人,搭建人脉,获得的资源能直接转化成几千几万倍的经济利益,那可就物超所值了。
当然,她也没时间琢磨那位“郭总”是何人,东西是送人还是自吃,因为没过几天,樱桃又熟了一波!这次全家出动,同样的竹篮摘了三十篮,依然带高档住宅区卖。运气好能卖到四十多,最便宜的也三十五一篮。
接下来,第三波稳定在三十一篮,
第四波有二十五。
第五波开始,市面上同类产品过多,只能仗着卖相好,卖到十块一篮,同时也是产量最大的时候,一家子忙得脚不沾地。
到最后一波扫尾结束,个头小,颜色也不够红,只能卖到四五块一斤。但饶是如此,也把大伯一家乐坏了。
今年挂果的只有四十株,种植经验不足都能卖小一万,明年又能新挂果一批,再多种点儿,果子这东西越结越多……以后岂不是要发了?
提子他去年就专门拿出一亩八分地来种,全部成功挂果,一串串沉甸甸的,产量是樱桃的二十倍!听说市里往年能卖到三四块一斤,赚的肯定不比樱桃少。
大伯那被林老二折腾掉的雄心壮志,终于又重新燃起来。
以后他林树才就专门种果树了!就这么干!
伯娘也同意,反正明年桐桐去市里上学,家里就三个大人,粮食也吃不了多少,随便种点就成。
大不了还能买了吃,把田地腾出来,比种粮食划算。
就在全家的喜悦和期盼中,林雨桐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第057章
这个年代还是先报志愿后出分数; 林雨桐第一志愿报的是市一中; 原先预估丟14分; 实际只丢了9分,再加15分的竞赛加分; 总分居然比满分还高了6分。
比满分还高?林雨桐也惊奇不已。活了两辈子; 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体验。
知道成绩的时候; 杨乔顺顺便告诉她,她的总分在全市排名第一,第二名足足比她低了三十多分,这差距拉得真够大的!
被市一中录取板上钉钉,而且还拿到了最高档的新生奖学金。
这一次; 荣安中学三个中考班发挥得史无前例的好。以林雨桐、蔡星月为首,一共有38人被市一中、二中录取,以王小东为首一共52人被县一中、二中录取; 其他人最差也是实验中学,还有12人上师专,8人上卫校; 升学率居然高达百分之一百。
往年能上高中的顶多15人; 市一中更是凤毛麟角,每一届能继续升学的顶多五分之一,其他辍学的干啥?
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南下打工,要么当混子偷鸡摸狗。但无一例外; 都会早早结婚,男孩不过二十二,女孩不过二十,一旦超过二十岁还没嫁人,那就是妥妥的“老姑娘”。
代代相传,这样的生存方式就成了常态。
但从今年开始不一样了。
打啥工,上高中考大学不好吗?
嫁啥人,外面世界还没见识过呢,不着急!
荣安中学又是改名挂牌又是盖教学楼和球场,给当地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只要不是懒的,家家户户都有点收入,供个高中生不成问题。收到录取通知书,全镇老百姓欢欣鼓舞。
不止家长高兴,学校高兴,政府更高兴。
教育可是百年大计,全镇这么高的升学率,意味着十年以后荣安将出一群教师、医生、警察、科学家,而不是一群没文化没素质的“刁民”。
今年百分百升学,那明年呢?后年呢?源源不断的大学生意味着发展和进步……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
然而,林雨桐却觉着漏了什么。
“小东见过沈浪没?他怎么还没来?”通知书只负责寄到学校,班主任安排统一时间,大家来领,顺便联络同窗情谊。
王小东疑惑:“咦……对哦,你还别说,这个假期我就没见过他,找他好几次都不在,邻居也说不清去了哪。”
雨桐纳闷,脑海中又浮现那天见到的摩托车,孤零零夹在一群小轿车里的情景。
“他在市里有没啥亲戚,或者朋友?”
“亲戚没有,朋友……嘿嘿,应该有吧。我也不知道,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不行,今晚我得堵他去!”
还能跟好友一个学校,蔡星月特高兴,一想到今后还能继续边学习边赚钱的模式,兴奋得小脸通红。“浪哥应该也考挺好的吧,我刚没听见杨老师念他成绩。”
王小东这才反应过来,“我也没听见,雨桐你听见没?”
林雨桐摇头。
因为是好朋友,四个人的成绩和录取情况她一直在听,谁都有,唯独缺了沈浪。
莫非发挥失常?落榜了?
可杨老师明明说升学率百分百啊,他那么严谨的人,应该不会说错。
看着满室兴高采烈的孩子,杨乔顺也替他们高兴。“大家静一静,通知书拿回家,铺盖洗漱用品书包户口本都提前准备好,没几天就开学了……老师祝你们前程似锦,早日成为国家栋梁,像沈浪一般。”
同学们被他寄语激得踌躇满志,都有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冲动。林雨桐却愣住,像沈浪?
沈浪到底怎么了?
杨老师翘起嘴角,“还没跟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沈浪同学已被华国科技大学提前录取进少年班。”
同学们一愣,教室里立马响起“啪啪啪”的拍掌声,经久不息。连林雨桐也没忍住把巴掌拍得又红又烫,这可是科大的少年班啊!
科大啥概念看名字就知道,整个华国1的理工科大学,整个阳城市平均每三年才能有一个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基本都是市一中理科班的第一名才有报考勇气。
而少年班……难度比科大普通大学生招考还难。这是一个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特殊群体,身负科技推动国家发展、科技改变世界的使命,无一例外都得高智商、在工科领悟有一技之长,而沈浪正好是在结构工程方面具有超高天赋的。
不,不是超高,是无与伦比。
这样的特殊培养群体,最关键是要有业内大牛推荐,还得通过刁钻古怪的入学考试。他的推荐人会是谁?
林雨桐又想到那天看见的摩托车。但脑海中又同时冒出另一个想法——少年班应该不用交学费了吧?没有学费压力,他花五千块买堆破铜烂铁好像也可以原谅了。
十九岁的少年,没有学费压力,在首都的科技海洋里,铁定如鱼得水,四年后就是各大科研机构争相抢要的科技青年,金钱、社会地位都有了,美貌佳人啥的还不是手到擒来?
反正,林雨桐酸了。
哼!臭小子,走上阳光大道就看不上咱们这些挤独木桥的了?考上也不说一声,明明报志愿时候还紧张兮兮问我报哪儿呢!
哼!亏我还以为你是想跟我一个学校!
呵,男人,只能看他做什么,不能听他说什么。
跟她相反,王小东不止拍巴掌,还拍桌子,兴奋得仿佛他才是少年班高材生。
待掌声停歇,后知后觉的他才问:“诶等等,杨老师,浪哥是不是不用上高中,直接上大学了?”
杨乔顺笑笑:“确实是大学生了。”
“哎哟!我浪哥牛批啊!”
其他人也跟着喊“浪哥牛批”,整栋教学楼里都回荡着孩子们兴奋的声音,他们还要苦巴巴熬三年,他却提前一步当上大学生了。
这就是少年少女,虽然大多数人平时跟沈浪都没怎么玩耍过,可听见他好,仿佛就是自己好,是荣安好,是未来的华国好!
林雨桐眼眶发酸,这种感觉,真是该死的美好。
算了,原谅那臭小子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沈浪同学本想回来跟大家一起领通知书,但科大有课题提前开学,他只能匆忙上路,让老师跟大家说声抱歉,以后有机会再聚。”
本来已经原谅他的某人,目瞪狗呆。
他居然去了首都了?都不会说一声的吗?哪怕就是告诉王小东一声也行啊。
林雨桐心里有点闷闷的不舒服。
接下来,杨老师再说啥,她也没听进去。
回到家,一家子拿着她的通知书看了又看,“还真是一中啊,全市第一名,丫头咋这么厉害?你哥当年可比你低八十多分呢,你这脑袋瓜是咋长的呀?”
乔大花也不懂啥,赶紧叫阳子来:“帮你妹看看,是不是真一中的通知书,可别被人调包了。”
阳子因为高考稳定发挥,没有再失误,整个人又恢复了以前的阳光开朗。“哎呀奶就放心吧,我妹比我聪明多了。”
林雨桐打起精神,“我这是运气好,等哥大学通知书来到,才是真正的大喜事呢!”
大伯愈发笑得见牙不见眼,“是是,你们仨都厉害,我跟你伯娘都不是读书的料,能养出你们这样的……嘿嘿,可能是祖上烧了高香。”
伯娘也鲜见的抹眼泪,“收到通知书,我这心可就落实了。”虽然雨桐懂事,可她还是怕她跟大梅那死丫头一样走错路,两年来那姓沈的小伙子对她车接车送,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啊。
想委婉的提醒几句吧,又怕弄巧成拙,影响她考试心情。
不提醒吧,她夜夜急得睡不着,大梅的前车之鉴可还在那儿摆着呢。
林雨桐却误会了,抱着她胳膊道:“这是好事,伯娘不许难过,我还后悔考一中呢,要是咱荣安能有高中就好了。”
伯娘大惊,双目圆睁:“咋啦?”不会是那小伙子……
“去了市里,每个月只能回一次家,都吃不到伯娘做的饭了,唉,到时候饿瘦了伯娘得多心疼啊……”
一群大人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虚惊一场的伯娘在她脸上拧了两把,“臭丫头跟谁学的油嘴滑舌,到时候想吃啥只管说,让你大伯给送。”
说起送吃的,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