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岁之好,一言为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
    夏林希听见同学窃窃私语,更希望下一秒就能翻出自己的试卷。
    她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和一颗势必要做到最好的好胜心,原本单纯一件找卷子的事,此刻已经演变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夏林希把抽屉里所有东西掏了出来,一把堆在课桌的桌面上,发出一声铿然的重响。
    整个教室陷入片刻的沉寂。
    老师对好学生总是格外包容,赵宁成也不例外,他站在三尺讲台之上,面朝全班同学问道:“哪位同学看见夏林希的试卷了?”
    大家纷纷摇头说没有。
    “看来今天缘分不够,”赵宁成说,“夏林希你可以先坐下。”
    夏林希抱起书包,坐回了原位。但她并未放弃,仍在低头乱找。
    赵宁成敲了敲黑板:“我们继续剖析题目。我和大家说过很多次,写作考的是什么?是抓住出题人的意图,所以写作文一定要学会分类,要准备自己的句子。而这次月考的作文,可以归纳为常见写法的第三种,我曾经给大家总结过……”
    蒋正寒无心听讲,他看着前排的夏林希,不太明白好好的东西怎么能不翼而飞。
    他用手指敲着桌子,侧过脸望向窗边,刚好对上陈亦川的视线。
    教室内共有四盏吊扇,分别悬挂在中轴线两旁,地处偏僻的同学往往无福消受——比如坐在窗边的陈亦川。
    在这个炎热的下午,他只能自己扇风,用那种厚薄适中的东西,创造一些流动的空气。
    陈亦川一边用作业本给自己扇风,一边对着蒋正寒露出一个微笑。
    蒋正寒挑眉,顺手将自己的答题卷翻了个页。
    语文答题卷共有两页,但是翻页完毕后,蒋正寒发现他有三页。
    最底下的那一张,赫然印着夏林希的名字。
    夏林希显然练过硬笔书法,而且是很用功很刻苦地练过。她的字迹非常工整,也非常干净,一撇一捺堪称赏心悦目,一眼望去像是用钢板刻成。
    这样出类拔萃的字体,加上引经据典的内容,几乎是高分作文的标配。
    有那么一瞬,蒋正寒想把这份试卷私藏。
    但是蒋正寒是一个坦荡的人,他自问没有偷拿夏林希的试卷,更不存在什么偷藏。于是他准备把卷子还给夏林希,和她解释一下来龙去脉。
    可惜蒋正寒忽略了他的同桌张怀武。
    张怀武无精打采地盯着黑板,眼角余光瞥见了蒋正寒的课桌,蒋正寒写得一手狗爬字,张怀武当然是知道的。
    不过如今,那一手狗爬字不太对劲,没有从前放荡不羁的气质,只有一片铁画银钩的意韵。
    张怀武察觉有异,就眯起了眼睛,凑过去一看,马上斥责道:“我说正哥,这试卷怎么在你这儿,还给人家赶紧的!”
    言罢,他还推了蒋正寒一把。
    张怀武刻意压低了声音,赵老师当然听不到,但是夏林希听到了。
    夏林希回过头,对上蒋正寒的双眼。
    她问:“你拿的?”
    蒋正寒没有回答,他直接把卷子还给了她。
    夏林希一把拽过试卷,问道:“你不能好好借吗,非要偷偷摸摸地拿?”
    “不问自取就是偷,”顾晓曼目睹事件全程,想到刚才找疯了的夏林希,她也恶狠狠地说:“活该不及格。”
    活该不及格。
    蒋正寒低头看着自己的试卷,上面的六十二分此刻有点触目惊心。
    就连张怀武也恨铁不成钢:“刚才夏林希找了那么久,你怎么都不吱一声啊,她站在座位上挺尴尬的,人家还是个优等生,和我们这些厚脸皮的不一样……”
    “如果我真的偷了,肯定会直接装进书包里,不会摆在桌面上,”蒋正寒反问道,“陈亦川发了三张答题卷给我,你信不信?”
    夏林希转过脸,马上回答:“我信。”
    顾晓曼先是一愣,又立刻辩解道:“信什么啊,他无凭无据的,简直乱泼脏水。”
    “好了,别争了,”夏林希握着一支圆珠笔,故作大度道,“丢一张试卷而已,找回来就算了。”
    算个屁。
    夏林希在心里腹诽,好你个陈亦川,让我在语文课上丢脸。
    此时距离下课还有二十多分钟,赵宁成已经讲到了诗词鉴赏,他旁征博引举了几个例子,又刚好走到了陈亦川的座位旁。
    月考试卷上有一道题目,叫做“分析《项脊轩志》的最后一句话”,赵宁成顺手敲了敲陈亦川的课桌,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
    赵宁成道:“请你为大家赏析《项脊轩志》的结尾句——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矣,今已亭亭如盖也。”
    陈亦川放下试卷,身形笔直地起立,答道:“作者把悼念亡妻的哀思寄托于一棵枇杷树,利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达物是人非、光阴易逝的中心思想,充分体现作者对亡妻的缅怀与爱慕。”
    “很好,”赵宁成表扬道,“类似于移情于物,触景生情,托物寄情的关键词,同学们至少要写一个,答题方法可以参照陈亦川。”
    陈亦川讲出标准答案,就稳稳当当地坐回了原位。
    夏林希很不服气。
    她说:“这种答案,不是人人都会写的么?”
    蒋正寒略微前倾,低声接了一句:“我不会。”
    夏林希回道:“我不信。”
    蒋正寒为证清白,就把自己的试卷递给了她。
    夏林希翻开卷子一看,只见《项脊轩志》的结尾句赏析中,蒋正寒是这么写的:这句话非常感人,作者当时很可能写哭了。
    这句话非常感人,作者当时很可能写哭了。
    夏林希默不作声,为蒋正寒的诚实而感到震惊。
    她转过脸,用一种探究的目光看着蒋正寒,或许并不需要探究——他本来就是傻的。
    夏林希在心中胡思乱想,然后翻开整张答题卷,又见蒋正寒的作文分数惨不忍睹,几乎是一个闻所未闻的低分。
    作文题目《拒绝平庸》,蒋同学是这么开的头,他在试卷上写道:人人生而不同,平庸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异态,根本无法拒绝。
    哎呦我去,竟敢反驳题目,这人没救了,夏林希心想。
    但是比没救更可怕的是,夏林希竟然觉得他讲的有点道理。
    她合上他的试卷,原封不动地还给他,又听蒋正寒问:“你觉得我写的对么?”
    “百分之四十一是对的,”夏林希道,“你的成绩是六十二,除以总分一百五,结果是零点四一。”
    蒋正寒笑了一声,好像并不生气。
    他说:“确实是这样。”
    
    ☆、第五章
    
    语文课结束后,全班躁动不安。
    下午最后一堂课已经上完,只要班主任再来晃一圈,大家就能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今天是礼拜六,明天有一整天的假,同学们难免兴奋了一点,回家的念头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大家纷纷收拾起了书包。
    然而没过多久,班主任就过来宣布了一个噩耗。
    “下个礼拜一,要举行高三年级家长会,时间定在下午六点,”何老师道,“这次家长会相当于一次高考动员大会,对各位同学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啊,你们的家长务必参加,不能缺席。”
    他站在讲台上,直言不讳道:“我丑话说在前头,要是有谁的家长没办法来,又不和我打招呼,那么礼拜一过后,这些同学就不用来上课了。”
    这次高三月考,班上同学的成绩普遍不太理想,于是今天放学之后,大家的心情都比较低落。
    傍晚时分,倾颓的夕阳洒下漫天的红光。
    学校门口停满了私家车,将整条长街变成了单行道,夏林希推着自行车走出门外,低头看了看表,差不多六点了。
    耳畔充斥着汽车鸣笛,她穿着宽松的校服,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飞驰在回家的路上,疾风从袖口掠过,钻进衣服的后方——她觉得背后很可能鼓起来一块。
    天气依然炎热,远方却有火烧云的盛景,连绵的云絮被霞光染红,交织成波澜壮阔的纹理。
    那些鳞次栉比的居民楼房,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厦,光影璀璨的霓虹灯,都好像被笼罩在巨大的穹幕之下,充当浑然不同的背景板。
    穹幕下没有粉墨登场的小生,只有来来往往的行人,各自为生活劳累奔波。
    直到天色变暗,夜幕降临,居民楼里亮起灯火,回到家的人放下皮包,脱掉鞋子,想起白天遭的那些罪,似乎也不值一提了。
    夏林希的妈妈正是以这样一种状态,坐在沙发上等着她的女儿回来。
    她打开电视,随手翻着报纸,一边看时事新闻,一边记下股票指数。厨房里有人忙前忙后,爆炒青椒牛柳,油烟穿过房门,路过走廊,一路飘进了客厅。
    她被呛了一下,低头咳嗽。
    夏林希刚好在这个时候回家,她站在玄关处换鞋,背着偌大的书包,也跟着打了一个喷嚏。
    妈妈立刻站起来,走到厨房门口:“你开油烟机了吗,味道有点大了。”
    夏林希的爸爸拿着锅铲,一边炒菜一边回话:“这不开着了么,马上就炒完了!”
    他做菜很利落,装盘更利落,大约五分钟以后,桌上摆了三菜一汤。
    凉拌黄瓜,素炒西兰花,爆炒青椒牛柳,和一盆豆腐鲫鱼汤。
    米饭也是金银饭,大米小米混在一起煮,据说更有营养,很适合用脑过度的学生。
    夏林希捧着碗,刚盛完一碗饭,又拿勺子去盛汤,她妈妈筷子一停,开口道:“别吃汤泡饭,再去拿个碗,汤泡饭伤胃。”
    “孩子愿意吃啥你就让她吃吧,”夏林希爸爸说,“我把鲫鱼都煮烂了,加了不少醋,也不会被鱼刺卡着。”
    夏林希的妈妈没有说话,她放下筷子站起来,走到厨房拿了一个碗。
    坐回原位之后,她用这个碗给女儿盛汤。
    餐厅悬挂着一盏水晶吊灯,那光色倒映在鱼汤上,似乎有粼粼的波纹,夏林希低头喝了两口,忽然想起有正事,于是说道:“下个礼拜一的傍晚六点,有一场家长会。”
    “礼拜一傍晚六点?”她的爸爸说,“正好我有空,我去参加。”
    夏林希一边扒饭,一边答了一声好。
    夏妈妈给女儿夹了一筷子的菜,接着问了一句:“你们班上是不是有一个叫张怀武的男生?”
    “他的座位在我后面,”夏林希答道,“他的年纪比我们都小,好像跳了两级。”
    汤碗见底,露出雪白的鱼肉,夏妈妈又忙着给女儿盛汤:“我们公司新来了一个司机老张,他的儿子叫张怀武,也在江明一中上学。今天听他谈到儿子,一问,果然和你在一个班。”
    夏林希爸爸问:“那孩子成绩怎么样?”
    妈妈回答:“和我们小希比,肯定是比不了。”
    “那还跳什么级,”夏林希爸爸说,“不如老老实实念下来。”
    夏林希用筷子挑鱼刺,把鱼肉拌进了饭里,她妈妈见状,又夹了两块西兰花:“你别光吃肉不吃菜。”
    夏林希只好先吃西兰花,再吃鱼肉牛肉,所谓先苦后甜,莫过于此。
    她的妈妈也接着说:“那个张怀武成绩不行,你别和他走得太近,高三最后一年了,你好好保持,争取进清华。”
    夏林希点头,没再说话。
    晚饭后,她提着书包走进了房间,打开卧室的壁灯,在柔软的单人床上躺了一会。
    没过多久,客厅传来压抑的争吵声。
    先是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