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穿今八十年代的家长里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春苗只知道哭,有了苏卫国这个主心骨,她抹了两把泪,急急巴巴地就走了。
陈志军当做没听到冯春苗的哭声,走到一边眼睛看向窗外,他觉得该说的他都说了,至于之后怎么样就不是他该管的,见冯春苗走了,这儿也没他啥事,冲苏卫国说:“大哥,我先回了。”家里一老人,还一孕妇,出来这么就他念着呢。
苏卫国无力地坐在凳子上,“志军,我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妈和妹。”心情压抑,换做别的父母,知道孩子做出这等丢人现眼的事,哪会护着瞒着,就他妈,不觉得丢人,还百般维护,别人的姐妹也不会这样不知廉耻。
他妈跟他妹的心思,他能猜个七八分,不就是想当城里人。可城里人是那么好的当?不是人人跟他二婶似的,跟着二叔进了城有了城里户口,那是二叔二婶运气好,有贵人相助。可看看隔壁村的那个谁,嫁到城里,至今户口还在村里呢,连带她底下的几个孩子的户口也在村里,和他们这些面朝黄土的一样要下地干活,即便整担整担的粮食运进婆家,婆家还不是照样瞧不起人。
苏英秀不知事,他妈咋就那么糊涂,往日对着那谁说三道四,真轮到自家了,怎么就昏了头往上凑,何况连人都没了解清楚,就稀里糊涂地好上了,要是张建平是个好的倒也罢,偏偏是个混混。
苏卫国就是这么一说,也不指望陈志军回他,站起身来,送他出了院门,“我就不送了,等以后咱喝两杯。”他是真心感激陈志军,亏得了他,要不然苏英秀……他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便是知道了,苏英秀都跟人那样了,以后的日子怕是悬着,不过至少他家没被闷在鼓里,有选择的余地。
陈志军的自行车停在山脚路口那户人家院子,他跟主人道了谢,骑上车飞快地往家里赶去。等他回到家,苏英华跟陈国强正在吃饭,拦着要起来的苏英华,“你吃你的,我自己来。”
他洗了手,去了厨房给自己盛了碗面,哧溜地吃了几大口,就听到他爸在那问:“咋样?打听清楚了没?人有没有问题?”
“不是啥好人,就是个混混。”陈志军停下嘴说,“跟苏英秀说的是几年前的事……”
“唉,这闺女真糊涂,那样的人怎么能嫁,看着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做下这傻事。”陈国强为苏英秀惋惜不已。
屋里三人当中,就陈国强对苏英秀最有好感,一来在陈国强看来苏英秀年纪小,有啥不对的地方,他也能体谅,年轻人呢,犯个错是应该的;二来他跟苏英秀相处的不多,苏英秀在他面前又表现的乖巧,听她出了这等事,真心替她难受。
他年纪大了,年轻那会跟着部队走南闯北,见得多了,知道这社会对女人要苛刻的多了,现在说是男女平等,妇女顶起半边天,但实际上呢,女人走错一步,等着她的仍是千夫指万夫骂,连个悔改的机会都不给。故而他在陈志军早上出门那会,特意叮嘱陈志军用心点,这可关系着苏英秀一辈子的大事,不能马虎,不管有啥矛盾,都给他丢一边去。
有了陈国强的嘱咐,陈志军回来前绕道去找了王建国,不过王建国跟张建平不熟,他当兵回来又没在那住,对张建平了解的还不如王大爷他们多。
“爸,你别急,指不定苏英秀心里愿意着呢。”苏英华劝着说,她公公岁数大了,何必为了个苏英秀上火,不值得。而且她不是瞎猜想,苏英秀想做城里人,她没见着人那会就心里有数,她刚来那会,苏英秀一个月里有二十几天待在苏德贵家,苏卫东说他家吃得跟村里差不多,咸菜萝卜番薯,不为那张嘴那点吃食,苏英秀去的这么殷勤,不就是眼热城里人三个字好听。
她摸了摸肚子,巴不得苏英秀跟张建平在一起,肚子里孩子不知是男是女,男孩倒也罢,要是女娃的话,还不得影响到她闺女的名声。
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做过的事总会留下痕迹。苏英秀的事早晚得传出去,现在村里暗地里不就有这样那样的风声。可两人要是结婚了,他们婚前的那点事就无伤大雅。
陈国强迟疑了,“不能吧,你妈不是不愿意吗?”孩子犯糊涂,当妈的可不糊涂,志军也说了亲家母去接人回来。
冯春苗会同意的。
苏英华在心里说到,她从来没拧过苏英秀,她还跟苏英秀一样,巴望着小闺女攀上城里人,好让她跟着沾光。
“有我爸妈,哥嫂在呢,这事得他们说了算。”咱们说得再多也做不了住,苏英华下了个结论,不想继续纠缠在苏英秀的破事上,问起陈志军,“你前儿说做个货架,我问过张婶子,她家有多余的木料,你有空过去看看合不合用。”
货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单单一张货板装不了,摆两张货板,屋里又放不下,陈志军想到他在供销社看到的那种竖立的货架,琢磨着可以在小屋也按上。
陈家木头有,却是小块的,那大个头的没有。
苏英华听陈志军提起一回,早上碰上张春兰过来打油,就顺口问了一声。
陈志军咕噜地喝完汤,放下碗说:“行,我吃过饭就去。”
陈国强的心头好是家里的小卖部,一听货架的事,什么苏英秀通通抛脑后,“张家原来就是木匠,他家存了不少好料子,志军,有合适的,你直接让张家大孙子帮着做,他手艺不错,跟他爷爷学的,比他爸强多了……”他在忆当年,苏英华跟陈志军相视一笑,终于不再围着苏英秀打转了。
接下来的几天,苏英华他们也没特地留心苏英秀那事的进程,只知道人回来了,至于她跟张建平的后续如何,却不清楚。
倒是陈国强偶尔会念上几句,苏英华总是宽慰他,“爸,有事的话,我妈他们肯定会过来说的。”她这个闺女跟陈志军这个女婿不受冯春苗待见,可苏家真有个啥事,冯春苗仍旧会厚着脸皮上门。
这点苏英华看得很透,而且苏家还有苏卫国两口子,从张红霞出院后,他们跟苏英华夫妻走的近。
这天陈志军刚去了张家,货架就差个收尾了,张红霞抱着小平安,身后跟着苏远鹏过来了。
正如苏英秀猜测,苏英秀跟张建平的婚事定了。
“日子定在六月初十,后天来下定,你们有时间的话过来凑个热闹。”张红霞脸上神情轻松,婚事定下那会,她心里松了口气,比起苏英华,她更是希望婚事能成,毕竟小平安姓苏,苏英秀事发,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平安了。
陈国强正在给苏远鹏开橘子罐头,闻言差点摔了瓶子,连苏英华都惊讶,现在四月底了,离六月初十没几天了。
这婚事定得也太急了吧!
苏英华心头飞快的闪过几个猜测,难道是……刚冒出个头,又听张红霞说,“嫁过去后,苏英秀接张建平爸的班。”
怪不得呢。
陈国强跟苏英华两人瞬间了然,没利可图,冯春苗哪这么容易就应下这门亲事,而苏英秀怕也是愿意的,至于苏德富,这么一件说出去有面子的婚事,他才不会推掉。
整个苏家,除了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唯有苏卫国是不赞成,张建平这人不是良配,但他的反对抵不过当事人的愿意,再加上他只是苏英秀的兄长,父母健在,他做不了苏英秀的主。
说了没一会儿,有人来买东西,陈国强出去了。
张红霞左右瞧了瞧,轻轻晃着小平安,低着头压着声音说:“你知道婚事为啥定的这么急?”她不需要苏英华的回答,“苏英秀跟张建平那啥了。”
她挑着眉,从苏英华这个角度看过去,张红霞的半张脸上露着浓浓的鄙夷。
苏英华又一次猜到了,“不是没到那个地步吗?”真做了,陈志军就不必打听了,直接让人结婚得了。
“那是之前的事,昨天你哥他们不是跟张建平见过一回,就昨晚的事。我跟你哥猜那张建平担心露马脚,直接哄了苏英秀,生米煮成熟饭,苏英秀不嫁也得嫁。”心思是丑陋了,正正好配上苏英秀。张红霞记恨苏英秀的那一推,如果不是顾忌苏卫国,她都要笑了,“昨晚苏英秀半夜溜出去,回来正跟二婶撞了个正着,这不今天二婶就把人给送回来,半路遇上去接人的冯春苗,连村都不进,半道回了城。”

第六十六章 六六

“苏英秀回来第二天,张家人就上门来提亲了,当时我们都愣了,原本不想答应的,那姓张的就说苏英秀已经是她的人了……”
苏英秀能理直气壮地面对刘胜美说“我妈都同意了,这事早晚都会发生,你管不着”,可真见到冯春苗的时候,心肝儿跳个不停,她还是知道那事见不得人,正忐忑不安地等着她妈发落,却不想刘胜美嫌她丢人,瞪了她一眼示意让她自己跟冯春苗提那些个破事,然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庆幸自己躲过一劫,正要开口跟冯春苗撒个娇,觑见冯春苗脸色难看,眼睛红肿,越看越心虚,闭上嘴巴,一言不发地跟着她妈回家。
等苏英秀听到张建平是在骗她,感觉天都塌了下来,母女俩抱着痛哭,哭过之后,她很快做出决定要把昨晚的事给忘掉,在苏卫国说让她跟张建平断了,她更是二话没说的应了下来,惹得苏卫国深深地看了她好几眼。
苏英秀想着法子地要隐瞒,张建平第二天拎着礼来苏家,跟随的还有张家父母,开口就说他跟苏英秀的婚事。
苏家当然不会同意了,在苏英秀苍白的脸色下,张建平大咧咧地把两人的事当着两家人的面说了,边说边冲着摇摇欲坠的苏英秀暧昧的笑,苏家一干人等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后苏卫国重重地踢到凳子,惊醒了冯春苗等人,冯春苗举着手就要打苏英秀,自从坐下就没说过话的张父说话了,“我的工作以后是儿媳接班。”
他是看不上苏英秀的,是个乡下人,而且婚前就跟男人没羞没臊的,可心里再不愿意也得承认,就他儿子那样的,城里的姑娘是看不上,不会嫁的。所以在张建平说要来苏家提亲,他细细问过苏家的情况,就同意了。
至于接班的事,说这话实在是无奈之举,女儿女婿不想接他的班,儿子又不靠谱,等他干不动了也就指望儿媳妇。再说他现在离退休还有几年,或许那个时候女儿女婿想明白,或者他儿子,算了,不成的话,几年后真把工作给儿媳也行,好比让儿子给糟蹋了,儿媳再不像样,也比儿子来的强。
有了张父的这句话,冯春苗是打不下去了,苏英秀也不害怕了,虽然她有点不愿意,毕竟看过的大房子没了,可在冯春苗贴着她耳朵嘀咕了几句,到底抵不过做个城里人的诱惑,最后害羞上楼躲了出去,而苏卫国见大势已去,甩手离去,他还听到身后他妈兴奋地跟张家商量婚事。隔天张家就找了个媒人来提亲,然后两家坐下来说聘礼,说婚期,考虑到苏英秀肚子情况不明,匆匆挑了最近的吉日,也就是张红霞说的六月初十。
张红霞边逗着小平安,边说着这几天苏家的事。苏家这两天乱糟糟的,苏英秀突然回来了,又传出要嫁人,而且嫁的是城里人,不断地有闻讯赶来看热闹的、攀交情的,自然少不了说风凉话,说酸话的。
她不止一次听到那些人当面说着贺喜的话,转个身就是一连串难听的闲言闲语,她怕污了自己跟儿子的耳朵,就带着两娃躲到苏英华这边。
苏英秀小定那天,苏英华没去,家里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陈来娣,陈志军二姐。
陈志军前脚刚走,后脚陈来娣来了。
对这二姑姐苏英华不认识,还是坐在小屋里听到动静的陈国强探头出来叫破来人身份,迟疑了一下,“来,来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